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艾未未
1957年生於北京,旅美多年,著名藝術家,建築設計師,電影人,新媒體活躍評論人士,父親是著名詩人艾青。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艾未未家人駁斥逃稅指控
已連續7周被非法拘禁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受指控偷逃「巨額」稅款。有關部門稱,正在對艾未未實施軟禁。但他的家人認為,當局是要讓這位政府批評者沉默。
艾未未家屬駁斥偷漏稅指控
北京警方指艾未未所經營公司逃稅
艾未未54歲生日:自由是生命最好的禮物
今天是艾未未54周歲生日。在中國當局允許他的妻子路青短暫探視之後,他依然被限制自由。他的家人及朋友在這個特殊的生日,紛紛為他送上祝福,期盼他早日恢復自由。
艾未未被獲准探視
失蹤已逾40餘天的艾未未,昨日首次被獲准探視。他的夫人路青在一秘密關押地點見到艾未未,與他進行了短暫而簡單的交流。據悉艾未未目前身體狀態尚好。
路青獲准探望丈夫艾未未
南方都市報暗中支持艾未未 左右之爭白熱化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一向敢言的廣東《南方都市報》紀念"五一二"地震,暗中支持艾未未;距中共"十八大"還有一年半,但中國左右兩派之爭幾乎已經白熱化;母親節,艾未未的母親為何見不到他的兒子?
一德國作家要求以強硬方式促成釋放艾未未
5.12三周年,生命對生命的紀念
汶川地震三周年紀念日,大多中國官媒高調贊譽震後三年來政府重建工作;而《南方都市報》社論"躺在時間的河流上懷念他們",表達拒絕遺忘、尊重生命的同時,也以隱諱筆法聲援被中國當侷限制自由的、曾調查"豆腐渣工程"遇難學生的艾未未。
獻給艾未未的"巨獸"
在巴黎大皇宮美術館,英國著名雕塑家卡普爾(Anish Kapoor)為自己剛剛完成的大型新作"巨獸"揭幕。卡普爾表示,把這件作品獻給他在獄中的中國同行艾未未,對這位受到威權壓制的藝術家表示聲援。
"讓艾未未的名字停留在頭版頭條"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本人儘管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但他的藝術作品卻不斷地在不同的國家展出。自周四起,英國倫敦也展出艾未未的雕塑作品"12生肖獸首"。
廖亦武抗議:「我到底做了什麼?」
中國作家廖亦武曾經17次被有關當局拒絕出境,唯一一次例外是2010年秋季,他在德國待了六個星期。但回到中國之後,他再次陷入了沒有高牆的「牢籠」。
西方知識分子該如何看待今日中國?
英國筆會在倫敦組織了反對中國文字檢查制度、要求釋放在押作家和藝術家的朗誦會。西方國家已舉辦了許多類似活動,但在主流中產社會,並沒有引起極大的重視。
就「艾未未被押」中國對德媒提出批評
艾未未家人期盼"透明化過程"
艾未未"被失蹤"已逾37天。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按照中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假設警方作出刑事拘留決定,37天為刑事拘留的最長期限。目前,家屬依然未能從中國當局獲得艾未未的消息和法律手續等。
柏林藝術學院將艾未未選為會員
"我們為什麼不進行大聲抗議?"
德國著名藝術家比斯基(Norbert Bisky)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上發表題為《艾未未在哪裡?我們做什麼?》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批評德國藝術界在艾未未被捕後仍同中國方面"買賣照做"。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比斯基認為,德國應該對中國踐踏人權的現象"大聲說不"。
文化關係不應讓政治衝突左右
針對德國政治家為了聲援艾未未要求提前結束"啟蒙的藝術"展,《法蘭克福匯報》指出中國社會的複雜性,認為不應簡單地拒絕合作,以免文化關係被政治和經濟衝突所左右。
艾未未的12生肖頭部雕塑展在紐約舉行
歌德學院高層認為向北京施壓不會有效
再演繹《童話》"1001把椅子"聲援艾未未
艾未未已經失蹤一個月的時間,香港支聯會在香港維多利亞發起"1001張椅子撐艾未未及中國被抓捕人士"活動,以行為藝術方式,表明打破專制的立場,也呼籲中國政府立即釋放艾未未及所有被無故羈押和"被失蹤"人士。
"只有通過接近才能促進中國變化"
針對艾未未被捕引發的德國對華文化政策的激烈爭論,《商報》專欄文章認為,要想改變中國,只能通過接近中國,要求中斷經濟和文化聯繫是無濟於事的。只有在中國公開地體現西方的價值,才能使之在中國發揮作用。
德外長出席藝術展聲援艾未未
艾未未被中國拘留了近一個月後,沒有艾未未的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畫廊藝術展日前開幕,許多知名人士前往參觀。
香港"1001張椅子"支持艾未未
香港"1001張椅子"支持艾未未
漢學家顧彬反對叫停啟蒙展
艾未未被捕後,德國各界不斷呼籲政府應撤回在北京舉辦的啟蒙藝術展。而著名漢學家顧彬教授本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認為,任何情況下對話與交流都不應中斷,德國不應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邏輯中。
鮑彤贊同美國特使對中國人權的評價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特使波斯納在中美人權對話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人權在走下坡路。德國之聲專訪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對此進行評論,他表示贊同美國特使對中國人權的評價。
德外長聲援艾未未 拒叫停啟蒙展
儘管德國在北京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展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德國外長仍反對提前中止這一展覽。不僅如此,外長還在柏林參加了包括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新作在內的藝術展開幕式,以顯示對這位"被失蹤"藝術家的同情。
韋斯特韋勒參觀艾未未新作品展
"馬中維權"成員呼籲釋放艾未未遭拘捕
馬來西亞時間4月27日下午,到訪馬來西亞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其中一項議程是到馬亞西亞大學演講,"馬中維權"13名成員在現場拉橫幅要求釋放艾未未,遭警方拘捕。至晚間警方暫時釋放所有人。
德政界藝術界知名人士呼籲釋放艾未未
在2010年3月作客柏林藝術學院,探討氣候與藝術時,艾未未坐在講台上,並未吝惜對中國政府的批評。而時隔13個月,柏林藝術界卻不再能夠與這名藝術家交流思想了。
艾未未的摯友樂人左小祖咒在上海機場遭扣押
德國文化國務部長要求中國立即釋放艾未未
艾未未微博精選:我的悲憤必然化為火焰
4月24日,有網友將艾未未從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的博文發至網上,其中記錄和評論了一年間的諸多社會關注事件,揭示中國極權體制下公眾沒有有基本人權及自由的生存狀態,也呼籲民眾的自醒及抗爭。
扼殺涂鴉與「北大荒」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有:香港警方為什麼對聲援艾未未的涂鴉行動感到緊張;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之際,中國政壇出現"滿清王朝北大荒"現象;中國貨櫃車司機舉行大罷工。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港人要求釋放艾未未
香港千人遊行要求釋放艾未未
香港
中國國家檢察署不久後將對艾未未正式提出起訴
「為了艾未未而抗議大有意義」
德文媒體認為,北京正在開動宣傳機器詆毀艾未未,對國際抗議依然無動於衷。但儘管如此國際社會仍然應該繼續聲援艾未未,抗議本身對於抗議者和被迫害者都是有意義的……
魯西迪:「藝術家比他們的作品更危險」
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遭拘捕,而他並不是唯一一位處於危險境地的中國藝術家。作家薩爾曼‧魯西迪在《法蘭克福匯報》發出呼籲: 在專制世界裡發出另外一種聲音難上加難,因此人們更需要艾未未。
柏林藝術大學聘請艾未未任客座教授
艾未未"被失蹤"以來,至今杳無音信。現在,柏林藝術大學聘請艾未未任該校客座教授。但艾未未何時才能履行其職務,目前還尚不清楚。
一呼籲釋放艾未未徵集簽名的網站遭到中國駭客攻擊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計劃將艾未未的部落格文章集冊出書
德國筆會要求政府加強支持艾未未
中國領導人為何如此害怕自由言論?
中國政府最近加強對維權人士以及對政府持批評態度的知識分子、藝術家和活躍人士施壓。新聞審查也愈發嚴格。兩周前著名藝術家艾未未被逮捕的事件將這輪鎮壓風暴推向高潮。
柏林藝術大學聘請艾未未任客座教授
艾未未的新作品將在柏林展出
位於柏林的Neugerriemschneider畫廊計劃從4月30日起展出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新作品,其中包括陶瓷作品"Rock"和木雕作品"Tree"。德國漢學家史蒂曼批評西方國家對艾未未的支持畏手畏腳。
德國卡塞爾舉行團結集會呼籲釋放艾未未
德國民眾和政界發起聲援艾未未活動
2個多星期來,被逮捕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毫無音信。其支持者為了讓他重獲自由採取了不尋常的聲援行動。4月17日,在德國和世界許多地方,艾未未的支持者帶著椅子舉行靜坐示威,要求中國當局釋放艾未未。
臉書網站聲援艾未未發起全球性抗議活動
2個多星期來,被逮捕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毫無音信。其支持者為了讓他重獲自由採取了不尋常的聲援行動。4月17日,在德國和世界許多地方,艾未未的支持者帶著椅子舉行靜坐示威,要求中國當局釋放艾未未。
柏林慕尼黑也舉行「1001把椅子」聲援艾未未活動
上一頁
第8 頁,共1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