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航天
航天指與研究和探索外層空間有關的領域,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動。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報告:核子大戰風險上升 新一輪軍備競賽浮現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評估指出,在軍控嚴重削弱的同時,一場危險的新核軍備競賽正在浮現。人工智慧與太空技術也正在從根本上重新定義核能力。
我們為什麼想重返月球?
距離人類上次登月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如今,各大航天機構和商業公司再次摩拳擦掌。這背後都受到哪些因素驅使?
川普马斯克吵架 美國太空計劃遭殃?
曾經是親密政治盟友的川普和馬斯克,兩人間如今產生了巨大裂隙。美國總統周四威脅說,要取消與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聯邦合同;後者也一度威脅說,要封存龍飛船。目前,NASA高度依賴SpaceX的龍飛船,該公司還參與了美國國防部的一些尖端項目
中國航天「雙喜臨門」:天問二號發射與箭元火箭回收成功
中國首次小行星探測與采樣返回之旅正式啟程的同一天,箭元科技「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回收試驗。儘管不斷取得突破,中國航天科技公司與美國企業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
北韓斥責美「金穹」計劃或引發太空核戰
北韓周二斥責美國總統川普的「金穹」(Golden Dome)導彈防禦計劃是「非常危險」的威脅,可能引發太空核戰。
川普的「金色穹頂」 打開潘多拉魔盒?
這可以說是雷根「星際大戰計劃」的2.0版本。川普雄心勃勃的「金穹」計劃可能顛覆外太空常規,加劇太空軍事競賽,重塑世界太空強國之間的關係。
劍指中俄?川普將打造「金穹」系統攔截飛彈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宣佈重要國防計劃,欲打造一個用於偵測、追蹤並可以攔截飛彈的防禦系統「金穹」,且有能力攔截「從太空發射的飛彈」。川普預計,此一防空系統會在他任期結束前投入使用。
中俄計劃在月球修建核電站
按照計劃,這座核反應堆在2035年落成之後,將為月球國際科研站項目提供能源,以支持對月球南極的研究和探索。
三名中國太空人搭載神舟二十號飛向「天宮」
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太空人於周四升空進入預定軌道,前往天宮空間站進行人員輪換。這標誌著中國在拓展空間技術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美媒:地圖講述俄羅斯在歐洲的破壞活動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在歐洲各地發生了數十起破壞事件,雖然無法直接證實莫斯科是背後的黑手,但越來越多的西方政府公開將破壞活動歸咎於俄羅斯。
美國私營公司的「藍色幽靈」成功登陸月球
「螢火蟲」成為第二家實現月球著陸的美國私營企業。該公司研發的藍色幽靈號月球著陸器搭載著10台科學儀器,於3月2日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
解碼中國:北京的「月球外交」
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中國已成為第三個能將月岩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成功收集到月球背面塵土樣本的國家,而這些樣本正在成為中國開展魅力外交的手段。
帶你去看月亮:德國Luna月球訓練中心揭幕
高仿真模擬月球上的塵埃以及失重:德國科隆新揭幕的Luna月球模擬設施將為太空人提供特別真實的仿月球表面環境,來訓練登月使命。
伊朗尋求中國偵察衛星技術 西方高度擔憂
美國、歐洲、中東國家的情報官員稱,近幾個月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與兩家中國衛星企業頻頻有人員往來。這兩家中企能夠研發和營運高解析度的微型遙感衛星,令西方國家擔心伊朗可能用此技術加強對以色列的情報收集。
鑽石恆久遠……水星遍地撿?
在水星的地殼下,很可能埋藏有厚達18公里的鑽石層。來自中國和比利時的科學家通過分析美國「信使號」水星環繞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做出了這一推測。不過,這層鑽石埋藏在水星表面下400多公里的深處,而且人類航天器極難到達火星。
中國民營航天公司天龍三號液體運載火箭試車失敗
北京天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實,該公司正在研發的天龍三號液體運載火箭在河南鞏義市綜合試驗中心開展的一子級九機並聯動力系統熱試車過程中,因箭體與試驗台連接處結構失效,火箭在發射後跌落在深山中,經排查,無人員傷亡。
SpaceX將建太空船送國際空間站最後一程
國際空間站將於2030年退役。伊隆‧馬斯克的太空服務公司SpaceX將建造一艘太空船,送退役的國際空間站穿越地球大氣層,最終讓其殘骸在太平洋偏遠地區墜落。為此,SpaceX將獲近8.5億美元。
合作研究伽馬暴 中法天文衛星升空
6月22日,一枚中法兩國合作研製的科研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將和地面望遠鏡協同探尋觀測伽馬射線暴,有助於更好地瞭解宇宙歷史及演化。這也是嫦娥六號探月任務後,中國與歐洲科研機構的又一次太空合作。
中國下一個賽場:商業太空競爭
美國商業太空公司遙遙領先於中國。但是專家認為,受中國政府支持的商業公司將會快速追趕,五到十年之後格局將大為不同。
嫦娥六號完成采樣任務 月球背面留「字」引熱議
中國的嫦娥六號完成月球背面采樣,並攜帶月球樣本起飛返回地球。嫦娥六號機械臂采樣在月表留下看似「中」字的印記,引發中國網民熱議。
嫦娥六號完成采樣 從月球起飛
中國國家航天局6月4日對外界表示,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阿波羅環形山結束采樣工作後,已經於當天早晨重新起飛。這也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從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任務。如果一切順利,嫦娥六號將在6月底重返地球。
歐中月球合作 是否面臨政治風險?
6月2日,中國的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靠近南極的阿波羅環形山著陸。此次探月任務除了將月球背面的岩石樣本帶回地球,還配備了多台來自歐洲的科研設備。科學家希望,太空中的國際科研合作能夠免受地緣政治的干擾。
嫦娥探月見證歐中合作 政治隱憂猶存
6月2日,嫦娥6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阿波羅環形山著陸,開展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岩石采樣返回地球任務。探測器也攜帶多台來自歐洲的科研設備,科學家對此次任務寄予厚望。然而,隨著地緣政治形勢緊張,歐中航天合作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政治風險。
日本新型火箭試飛成功 將參與探月
在去年的兩度失敗後,日本的新型運載火箭H3終於在2月17日成功試射。日本航天上個月剛剛實現月球探測器「軟著陸」。此次試射的新火箭今後還將為日本印度聯合探月項目發射探測器,並為美國主導的阿爾特彌斯探月計劃發射貨運飛船。
太空武器今昔
白宮方面宣稱,俄羅斯研發了新型反衛星武器,但並沒有證實這種可能部署在太空的武器是否具有核能力。根據1967年生效的聯合國《外空條約》,各國不得在太空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各簽約國卻從未放棄過太空軍事化的構想。
白宮指俄研發反衛星武器 未證實是否具核能力
「俄國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說法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15日白宮發言人回應稱美國發現俄羅斯研發出反衛星武器。 此前,莫斯科方面反駁了相關說法,認為這不過是美國政府想從國會討取更多援助烏克蘭資金的伎倆。
美國私企月球探測器升空 計劃軟著陸
2月15日凌晨,美國私營太空企業「直覺機器」的月球探測器「奧德修斯號」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升空。按照計劃,它將在下星期與月球表面軟著陸。一個月前,另一家美國私企的月球軟著陸任務失敗。
從阿波羅到阿耳忒彌斯:美國何為將登月計劃交給私人公司?
經歷過輝煌的「阿波羅」計劃之後,美國的「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為什麼選擇和私營公司合作?這會影響美國與中國、印度和日本之間的太空競爭嗎?
「一箭九星」:中國捷龍三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在農歷龍年到來前夕,中國火箭公司投資的捷龍三號3日在廣東附近海域發射升空,將9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該運載火箭首次搭載外國衛星。
俄美同意將"交叉飛行"赴國際空間站協議延至2025年
俄羅斯航天集團(Roskosmos)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就延長國際空間站使用方面的合作達成協議。儘管俄烏戰爭仍在繼續,但至少在太空領域,俄美衝突相對有限。
中國撤銷三名軍工巨頭政協委員資格
中國全國政協12月27日撤銷了三個國防工業國企高管的的政協委員資格。這是中國軍事機構最新的高層降職。
比德鐵還誇張 德國間諜衛星晚點四年終升空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兩枚偵察衛星12月24日由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搭載升空。在經歷全面調試後,這些間諜衛星將能夠日夜不間斷地對全球各地的戰場進行監視。和原定計劃相比,間諜衛星的發射晚了整整四年。
靠月亮發大財?並非白日做夢!
稀有金屬、月壤、月塵還有月球水……月球提供了豐富的未開發資源。 而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正在進行一場新的太空競賽,以便從月球獲利。
神舟17號發射成功 將首度執行艙外維修
載有最年輕太空人乘組的「神舟17號」於10月26日成功發射,將接替「神舟16號」工作人員進行科研、維修工作。中國官員稱,將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中國人登陸月球」的目標。
印度成功進行載人航天任務首次試飛
在克服技術故障後,印度已於周六(10月21日)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關鍵試飛中的首次任務。這些太空任務的成功展示了印度作為技術和太空強國的地位不斷上升。
西班牙私人公司成功發射火箭升空
私營公司PLD Space在西班牙將可以重複利用的火箭「繆拉1號」成功發射升空,這被視為歐洲太空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該公司CEO雄心勃勃地表示:「這還只是個開始。」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太空研究是美國和俄羅斯為數不多仍然維持合作的領域。周五,俄羅斯「聯盟MS-24」載人飛船在哈薩克斯坦升空,並在三個小時之後抵達國際空間站。
憂國家安全 柏林阻止中資收購德國衛星企業
法新社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德國政府近期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了中國資本全資收購一家德國初創衛星企業。由於擔心對中國經濟的過度依賴,柏林近期一直在推動「去風險」措施,德國對華立場也越發強硬。
關係升級 普丁應金正恩之邀將訪北韓
北韓官媒周四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接受邀請,將會造訪北韓。周三他與訪俄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舉行了會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朝兩國「正在不宜對外公佈的敏感領域開展合作」。
普丁與金正恩會晤,為何約東方航天發射場?
普丁和金正恩會面之前,除了會談的內容之外,外界也紛紛猜測兩人會在哪裡見面。而今答案揭曉,會面地點選在俄遠東地區阿穆爾州的東方航天發射場。這個安排有何深意?這個發射場又有怎樣的故事?
金正恩坐了數十小時的綠皮火車來見普丁
據俄羅斯官媒表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私人專列已經進入俄羅斯,他此行計劃與普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見面。普丁周二在海參崴与中国副總理張國清會面。
探月一周後 印度首個太陽探測器升空
在實現無人登月一周後,印度首個太陽探測器「太陽-L1號」周六成功升空。近年來,印度不斷努力擴大在太空的足跡。
「月船三號開啟新階段,印度還將探測太陽」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負責人索瑪納茨在接受德國之聲獨家專訪時表示,「月船三號」任務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印度的太空雄心,他們正計劃進行更多探索,其中包括對太陽的探測。
俄「月球25」探測器墜毀月表
俄羅斯五十年來的首次探月使命以失敗告終。俄羅斯航天機構宣佈:「月球25」在月球表面墜毀,已"不復存在"。
時隔近半個世紀 俄羅斯再度探月
自從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在1976年8月9日著陸月表之後,俄羅斯就再也沒有探測過月球。現在,"月球25號"終於升空。俄羅斯在月球競賽上,還能追趕得上競爭者的步伐嗎?
暌違四年 巴黎航展盛大重啟
在2023年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將近2500家展商拿出了各自最新的機型和最尖端的技術。預計展會訪客總流量將達到32萬人。
與美國「太空競賽」:中國再有三名太空人升空
中國成功運作著自己的空間站「天宮」,並與美國一樣計劃近些年內實現載人登月。周二,中國再次將三名太空人送入太空,接替「天宮」現有太空人。
首次商業登月失敗 日本「白兔」可能已墜毀月球
日本公司ispace表示,它與月球著陸器「白兔-R」M1失去聯繫,推定它可能已經墜毀在月球表面。該公司有著宏偉的計劃,希望在2040年前建立永久性月球殖民地。
「星艦」炸了 「仍是成功」
SpaceX的「星艦」在4月20日發射升空後爆炸。不過SpaceX及其創始人馬斯克都認為,這算是一次成功的試射。該領域專家也認同這樣的說法。這次發射也獲得中國輿論關注,其中夾雜著喝彩與嘲諷。
SpaceX星艦成功發射後…高空爆炸!
億萬富豪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周四成功讓「星艦」升空,但火箭發射不到四分鐘便在高空爆炸。儘管如此,SpaceX仍樂觀表示這是一次成功試射。馬斯克也在推特上預告,數月後將捲土重來。
上一頁
第1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