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胡錦濤
中國政治人物,中共政權第四代領導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世界領導人大調查:中國人最信任胡錦濤和普丁
本周二,美國馬裡蘭大學民調結果出爐,這項馬裡蘭大學和多家民調研究所共同進行的全球調查表明,世界舞台上沒有一個國家領導人能贏得廣泛的信任。中國人高度信任胡錦濤和普丁,對所有受調查的領導人都沒有特別的不信任。德國之聲記者據該調研報告歸納報導如下。
Xi lobte Sudan, Hu kritisierte Sudan scharf
兩岸復談:大突破不太可能僵局可以避免
中斷9年之後,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於北京當地時間6月12日上午正式重啟協商談判。雙方初步決定在北京和台北兩地互設辦事處。中港台地區的媒體均高調報導這一會談,並稱之為歷史性會談。
Fr. Wacker (SWP) über den Japan-Besuch von Hu Jintao (schriftl. Interview)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周二起開始對日本進行為期5天的「暖春之旅」。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建國以來第二次出訪日本。胡錦濤抵達東京後說,他相信,本次訪問一定能達到預期目標。德國之聲中文網就此次訪問的目標以及中日關係中的疑難問題,採訪了德國科學政治基金會的亞洲問題專家瓦克爾博士。
中日間的政治關係與經貿的積極發展並不相稱
破冰、融冰之後,中日關係開始春暖花開。下周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訪問日本。福田康夫希望借此改善日中關係,但日本政界對福田的對華政策卻不乏反對意見。尤其是最近的西藏危機,更使日本輿論界產生了強烈的憤慨情緒。
chi1504 Tibet Schwieger
中國西藏發生騷亂事件之後,國際社會予以強烈關注。美國總統布希則宣佈將在下周與達賴喇嘛進行會面。一名挪威的北極研究學者將西藏雪山獅子旗插上北極點,以呼籲關注西藏問題。而在上周,全球範圍內數百名西藏研究學者聯名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遞交公開信,呼籲當局停止使用武力,接受普世人權規範,給予西藏民眾及全體中國公民言論自由。
八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致函胡錦濤:中國必須助蘇丹結束危機
新年宏願:讓中國人民都成為「五保戶」
新年伊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以題為《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新年賀詞向全國人民宣佈了一個「五有」福音: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五有」為中共數字概括式政治套話集合(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代表四個堅持五個有利於六個必須七個深刻領會八榮八恥九項共識十個結合等等)增添了一個新的子項,但是它的內容卻讓人奇怪地聯想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提出的「五保戶」。
胡錦濤警告地方諸侯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幾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警告地方諸侯;中共中宣部實際上剝奪了人民的知情權,也剝奪了中共高層的知情權;北韓正在採取棄核強硬和外交開放的雙重策略。
Hu jintao besucht Japan in 2008
Hu jintao besucht Japan in 2008
中日關係冷淡期結束胡錦濤明年訪日
中日兩國關係經過持續5、6年的政治冷淡期,現在又重新出現了好轉。本周二在新加坡召開的東協峰會上,中國總理溫家寶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舉行了會談,並表示,中日兩國關係已經到達了一個轉折點。本周三,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宣佈,中國正在積極準備國家主席胡錦濤明年對日本的國事訪問。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胡錦濤與蓋茨:既談共同利益,也談意見分歧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日會見了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台灣海峽局勢、伊朗核問題及中國軍事透明化等是蓋茨與中方討論的重點。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的這次訪問。蓋茨分別會見了中央軍委高層人士,並於周二上午與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舉行會談。胡錦濤高度評價了蓋茨的訪問。他表示相信,這次訪問將有助於增進瞭解、加深互信、推動兩軍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嫦娥一號升空,沒有高層領導人到場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中國問題焦點主要有:「嫦娥一號」順利升空,但為什麼沒有高層領導人到場祝賀?十七大人事的後續發展究竟如何?
「科學發展觀」鞏固胡錦濤地位
德語媒體普遍認為,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表明他的地位得到了鞏固。法蘭克福匯報則從另一個角度對中共修改黨章做了一番分析:
怎麼達到宏偉目標?
胡錦濤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中有關注重可持續發展、尋求社會平衡和防止環境進一步惡化的內容引起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柏林日報的文章寫道:
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胡錦濤的「十七大」政治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而新蘇黎世報分析了中國共產黨控制一切的政治現狀後指出,中國的政治民主化仍然遙不可及:
20名前國家和政府首腦致函胡錦濤要求中國積極影響緬甸
胡錦濤雪梨行與多方會晤
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9月8日在澳洲悉尼展開,而包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內的與會各國領導人已經陸續抵達當地。胡錦濤在飛抵澳洲之后立即展開繁忙的訪問行程,分別與澳洲总理霍華德和美國總統布希進行會晤,參觀澳洲農場,簽訂商業協議,並就氣候保護,中國產品品質等問題發表了意見。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胡錦濤訪澳,簽署巨額天然氣合同
由於原材料貿易的蓬勃發展,中國目前已經取代日本成為澳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本周二,前往澳洲访问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西澳州首府佩斯市,簽署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天然氣購買合同。周二晚間,胡錦濤前往雪梨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五個部長一個省長:關鍵是胡錦濤的佈局
中共十七大召開在即,8月30日中共宣佈了一系列高層人事變動,其中包括中共五個部委的新部長任命,以及山西省省長的變更等。這一系列人事調整意味著什麼?是由於腐敗、二奶爭奪,如有些媒體說的,還是大會之前的「籌備工作」?德國之聲駐香港評論員邱震海對德國之聲談了他的看法。
斯皮爾伯格、蘇丹與北京奧運
2008北京奧運會的宣傳正走向國際化,好萊塢導演斯皮爾伯格受邀請擔任奧運會開幕式表演的藝術顧問。但這位導演最近表示,他將重新考慮是否參與這項工作,原因是他受到來自西方同行的壓力。一批致力於救助蘇丹達爾富爾難民的好萊塢名人發起了一項抵制北京奧運的活動,因為他們認為蘇丹政府延續戰亂,踐踏人權的背後,有中國政府的默許。但非洲問題專家均認為,中國政府對蘇丹的壓力正在加大。
金鐘:陳良宇不至於掉腦袋胡錦濤目的已達到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給予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處分。至此,上海社保案的最高層責任人在經過10個月調查後,將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陳良宇可能面臨長期徒刑甚至死刑。隨著陳良宇落馬和黃菊病逝,上海幫的最後兩名大員從中共高層消失。胡錦濤在黨內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香港金鐘先生。
民主思想促使了中共誕生
中國的經濟成就舉世矚目。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短短的三十年之內發生如此巨大的,積極的變化。中國領導人在經濟方面取得的業績,是任何國家的政府都無法比擬的。新蘇黎世報就此寫到:
政治透明和民主話語權
今年二月底,溫家寶發表長篇文章,稱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持續一百年之久。六月底,胡錦濤在中央黨校講話,要求全黨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對十七大前知識分子就中國國家和社會今後發展戰略問題大討論的回答。新德意志報認為,這樣的回答不具有說服力:
胡錦濤不會推動政治改革
胡錦濤6月25日黨校講話在中國官場和官方媒體被賦予聖諭的地位,並掀起了學習的高潮。德國之聲記者瀟陽認為,這篇被視作為十七定調的講話的新意就在於毫無新意,它表明「求穩」是胡錦濤的最基本執政風格,他為首的第四代中共領導層仍然跳不出鄧小平政治實用主義的窠臼,沒有實施真正政治改革的氣魄與智慧。
克勒的傾聽態度換來胡錦濤的坦率
周六,德國總統克勒結束了對中國為期4天的訪問。在北京和上海,克勒總統同中國領導層進行了會晤,主要就氣候和環境保護問題交換了意見。但是所有媒體最關注的始終是人權問題。下面是德國之聲隨行記者從中國發回的評論。
胡錦濤將在G8峰會上單會安倍晉三
*
發出不能實現的號召沒有意義
周三,德國總統克勒開始訪問中國。此前,他訪問了越南。德國人權組織期望克勒在越南和中國公開談及這兩個共產黨國家的人權、新聞和言論自由問題。每日鏡報就此寫道:
十七大政改:民主還是良政?
海外媒體近傳中共十七大不但要進行政治改革,而且改革路徑已經曝光。其實,中共的政治改革除非採取「自殺式改革」的英勇手段,並沒有它路徑可走。「和諧社會主義」不能作為一種新型民主理論,它既不是中國社會現實的適當描述,也不是一種政治體制的理想目標。
阿扁自以為胡錦濤很傻
五月十日,台灣總統陳水扁表示,已經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了訪台的邀請。對此,這幾天的香港媒體有一些評論。另外,民進黨日前正式選出謝長廷明年參加大選;香港媒體近日也有關於美國對謝長廷評估的透露。
楊潔篪更適合中共領導集團
上周五,中國人大常委會任命四名新部長。駐美大使楊潔篪接替李肇星,成為中國新一任外交部長。新德意志報寫道:
俄羅斯公眾高度評價胡錦濤訪問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周二晚間前往俄羅斯自治共和國韃靼爾斯坦繼續訪問。今天胡錦濤計劃和這一重要的石油出產地的政要舉行會晤。經濟和能源合作是胡錦濤此次出訪的重要內容。在周二簽訂的商業合同中,中方計劃從俄羅斯採購超過5億美元的機電產品、電子元器件、工程機械等,而俄羅斯方面也表示將提高向中國的石油出口量。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中俄經濟合作-胡錦濤俄羅斯之行的重點
周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克里姆林宮會晤。雙方表示將加強在經濟領域的合作,提高雙邊合作的水準和品質。此外,能源安全也是雙方會談的重點之一。
「龍熊之吻」-胡錦濤訪問莫斯科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周一開始對俄羅斯進行三天的訪問。中俄關係半個世紀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和諧,兩個大國正在靜悄悄地為經濟、能源和安全領域的合作「提速」。但是,鑑於中國經濟對俄羅斯影響的深入,有俄羅斯人擔心,俄羅斯熊與中國龍搞「熱戀」是在玩火。
中宣部與胡錦濤背道而馳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有:中國總理溫家寶即將展開的對日本的訪問,究竟是禍還是福?中共中央宣傳部與胡錦濤背道而馳;本周日舉行的香港特首選舉是一場已經知道結果的球賽。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選編如下。
胡錦濤訪問俄羅斯的背景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周一將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也是對普丁總統去年三月訪華的回訪。同時,胡錦濤本次訪問俄羅斯還將參加中國文化年的相關活動。下面是德國之聲記者撰寫的相關背景報導。
胡錦濤全面解答俄羅斯記者問題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主席於3月26日至28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俄中兩國將簽署重要政治文件。出訪之前,胡錦濤在北京專門接受了俄新社以及俄羅斯其它各大媒體的採訪,談及了中俄關係、兩國互辦德「國家年」活動、中俄在經濟文化領域的合作、中國目前的國策、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奧運會、上海合作組織和中共十七大等問題。
展示自己努力促進社會平衡
雖然一年一度的中國人大會議是例行公事,但每次會議重點有所不同。南德意志報認為,「共產黨要利用今年的人大會議,展示自己在努力促進社會平衡。雖然2978名人大代表並非通過自由選舉產生,但他們可以利用這次會議提出自己家鄉省市真正關心的問題。」該報接著寫道:
胡錦濤強調中非合作不會損害非洲利益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非洲的訪問中,駁斥了有關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屬於新殖民主義的論斷。胡錦濤在訪問南非時表示,中國與非洲開展經濟合作不會損害非洲的利益。
姆貝基告誡防止新殖民主義
德語媒體連日來追蹤報導胡錦濤的非洲之行。法蘭克福匯報從南非約翰內斯堡發來報導說:胡錦濤訪問喀麥隆、利比裡亞、蘇丹和納米比亞時得到廣泛的贊同,但在贊比亞和南非卻遇到不同的局面:
胡錦濤取消了訪問銅礦計劃
法蘭克福評論報報導說,兩年前,中國在贊比亞經營的一個銅礦發生礦難,51名贊比亞礦工遇難。死者家屬對中國經營者事故前沒有採取有效安全措施、事故後只發放少量撫恤金十分不滿。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事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贊比亞時,臨時取消了參觀這個銅礦的計劃。法蘭克福評論報接著寫道:
胡錦濤訪問納米比亞
正在繼續非洲之行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周一抵達納米比亞首都溫德和克。同此前訪問其他非洲國家時一樣,經濟合作也將是胡錦濤在納米比亞會談中的主要議題。早在獨立運動期間,中國就同納米比亞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前德國殖民地納米比亞國土面積相當於德國的兩倍,人口卻只有約兩百萬。但該國資源豐富,有大量的銅鈾以及鑽石等礦藏。
中國投資贊比亞8億美元
周末,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贊比亞進行了國事訪問。胡錦濤絕非空手而來。上周日,胡錦濤在該國首都盧薩卡宣佈,向該國投資8億美元。
胡錦濤抵喀土穆
胡錦濤抵喀土穆
胡錦濤訪問蘇丹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目前正在進行其為期十二天的非洲之行。胡錦濤十分注重進一步加強北京同非洲大陸的傳統友誼。而其此行目的之一,是要擴展雙方的貿易往來。早在胡錦濤出訪之前,北京就已宣佈,將同有關非洲國家簽署一系列經濟合作協定。二月二日,胡錦濤到訪蘇丹,國際社會普遍希望北京能利用其政治影響力,促成達爾富爾危機的和平解決。
胡錦濤三顧非洲備受關注
去年11月,中國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中非論壇峰會,共有48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與會。僅僅兩個月之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又開始了上任後的第三次非洲之行。本周一,中國方面宣佈將減免33個非洲國家的數億美元債務,以幫助非洲大陸走上發展的快車道。胡錦濤的此次訪問為期12天,訪問國家包括利比裡亞,蘇丹,南非等八國。
胡錦濤再度訪非背景分析
對歐洲而言,非洲曾是一塊被遺忘的大陸。不過這種情況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歐洲人重又想起了南部的近鄰。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三年來積極行動,填補了歐洲以及美國人在非洲大陸留下的空缺。在非洲,人們到處可以看見中國的痕跡。中國人對於獲取非洲的原材料,例如石油、天然氣或者金屬格外積極。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國際會議不討論中國在非洲扮演的角色。
評胡錦濤出訪:中國不願承認改了對蘇丹政策
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即將進行的非洲8國之行,尤其是將對蘇丹進行的訪問引起德語媒體的關注。德國之聲編譯如下。
胡錦濤二月初再訪非洲-德國歐洲如是看
中國一方面接受發展援助資金,一方面又積極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開始他上任以來的第3次非洲之行,凸顯了北京對發展同非洲關係的重視以及中國在非洲的戰略利益。2月7日,胡錦濤將開始對南非等8個非洲國家進行10天訪問。德國之聲記者在此綜述德國和歐洲近日對中國強化其非洲攻勢的看法。
胡錦濤將於二月初訪問非洲
胡錦濤將於二月初訪問非洲
上一頁
第7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