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胡錦濤
中國政治人物,中共政權第四代領導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下周訪問北韓
有分析家指出,此次訪問的時間安排在美國總統布希訪華以及恢復朝核六方談判之前幾周,是為了顯示中國為促進朝核六方會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中國發展的一個模糊拐點:缺乏公開性的政改
正在北京召開的一個秘密會議,試圖為盲目增長的中國找到道路,實現社會經濟和諧、持續發展。德新社駐京記者發來報導說,這此會議也許標誌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轉折點」,但更多的評論則傾向於,用漂亮辭藻裝點的政改計劃,其目標和力度都極其有限,恐怕難以應對這次中共全會所討論的嚴重社會危機。
務實的胡錦濤及中國外交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6周年之際,世界報發表文章認為,胡錦濤全面執政以來,提出建立和諧社會、平衡發展和以人為中心的口號。文章分析了胡錦濤新政策的背景:
德國專家分析胡錦濤布希會晤
對於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希的紐約會晤,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普遍認為中方希望通過此行緩解中美緊張關係,消除美國人對「中國崛起」的顧慮。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德國外交政策學院主任桑德施耐德教授向德國之聲談了他對中美關係的看法。
美中紐約峰會,布希十一月訪華
因美國南部遭受重大颶風災難,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臨時推遲了原定9月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與美國總統布希的會晤。紐約聯合國峰會前夕,布希與胡錦濤終於補上了這一課。會晤中,布希接受了胡錦濤的邀請,將於今年11月在參加亞太論壇後順道訪問中國。
王丹王軍濤向美法院控告胡錦濤
王丹王軍濤向美法院控告胡錦濤
胡為胡平反,不會改變對八九學潮定性
如果香港媒體報導屬實,將是中國政府在八九年六四事件以來首次為胡耀邦舉行紀念活動。德國之聲採訪了香港的鄭宇碩教授。
電視政治辯論,世界各地特色不同(上)
本周日(9月4日)的德國大選電視辯論預計將吸引兩千萬德國人觀看,電視成為了「媒體總理」施羅德的最後一線生機。不管一國的政治體制是否民主,電視做秀已經成為政客們不可或缺的一門功課。本文介紹世界上一些國家的電視政治文化特色。
美國忙於救災,胡錦濤推遲訪美
由於颶風「卡特琳納」給美國造成的嚴重災害,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決定推遲原定於9月5日(星期一)開始對美國的訪問。
胡錦濤日顯其威權主義者本色?
自擔任中共中央主席近三年以來,胡錦濤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許多人曾把胡錦濤看作是潛在的改革派開明人士。這種評價其實是缺乏依據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政治觀察家認為他是一位保守的威權主義者。
採訪:胡錦濤與會-中國告別韜光養晦
胡錦濤出席八國集團蘇格蘭峰會,這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全程參與這個被稱為「富人俱樂部」的大國峰會。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劉立群。劉先生認為:胡錦濤與會,中國告別韜光養晦了,對中國加入八國集團的前景,他表示樂觀。
能源高峰會晤,中國空手而歸
胡錦濤4天的俄羅斯行程中,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只在石油領域達成一項協議,而這項協議涉及的並非多方猜測的輸油管道工程。
胡錦濤訪俄:簽訂邊界協定、維護世界秩序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結束了對俄羅斯的四天訪問,前往哈薩克斯坦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此前,胡錦濤訪問了地處西伯利亞腹地的城市新西伯利亞。法蘭克福匯報認為,胡錦濤的新西伯利亞之行意義重大:
中俄越走越近,聯合聲明暗中挑戰美國
正在莫斯科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七月一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共同簽署了「中俄關於二十一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字裡行間暗示出中俄聯手挑戰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獨家坐大的決心。
胡錦濤訪問俄羅斯,能源是重大話題
周四,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胡錦濤訪問的重點是促進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胡錦濤踏上「石油之旅」
*
胡錦濤出席八國峰會,將對小泉低姿態?
中國主席胡錦濤下月將參加愛丁堡八國峰會,代表中國第一次正式參與這個西方發達國傢俱樂部。雖然胡錦濤的出席無疑將為會議引入各國首腦和世界媒體關注的中國經濟、匯率和能源問題、以及地區安全問題,但是胡錦濤在三天會期內與日本首相小泉的接觸勢必無法避免。外界正密切關注中國領導人將如何解決這一棘手的外交難題。
胡錦濤將出席愛丁堡八國峰會
*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05年5月26日)
本周,香港媒體最為關心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國副總理吳儀突然取消原定於本周一與日本首相小泉的會面。中日關係到底未來走向如何?中日高層是否存在相互誤判的可能?本周的香港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的評論。
胡錦濤會見宋楚瑜 陳水扁陷入困境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大陸行已經接近尾聲,而他此行最重要的內容,也就是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會談也在今天上午開始了。由於宋楚瑜今年曾經與台灣總統陳水扁達成了十點共識,因此外界普遍認為,宋楚瑜的大橋之旅將比連戰剛剛結束的破冰之旅更具有實際意義。
胡錦濤的內外新政策令世界矚目
新蘇黎世報本周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胡錦濤在很短的時間內鞏固了權力,是因為他不像江澤民「多年處於鄧小平陰影下」,也因為「江澤民留下的遺訓沒有什麼份量」,更重要的是胡錦濤「受益於黨和國家各級領導幹部的全面更新換代。」
連戰結束「和平之旅」 阿扁否認「九二共識」
國民黨代表團為期8天的大陸訪問活動在今天劃上了句號。連戰表示,他對這次和平之旅非常滿意,對兩岸關係充滿了信心。大陸方面為表示友好向台灣贈送了「三件禮物」。而正在南太平洋島國進行訪問的台灣總統陳水扁則再次強調沒有「九二共識」,他還表示,歡迎胡錦濤到台灣去看一看。
台灣的民意,既非極統,也非極獨
國民黨主席連戰結束了在中國大陸的訪問,回到台灣。他本周一在上海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會面,之後又會見了各地台商協會代表。
聯邦議長蒂爾澤在中國談敏感問題
在德國聯邦議院議長蒂爾澤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會晤的一天前,蒂爾澤在北京提出了公開批評,中國外長李肇星此前指出,歐盟武器禁運已不合時宜,蒂爾澤則明確表示,中國的諸多問題也不符合時代的要求。比如,中國人大前不久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以及死刑執行案例的居高不下等。
連戰到達北京,周五見胡錦濤
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的第一站南京被媒體稱為感念之站。訪問團除拜謁中山陵以外,還參觀了民國時期的總統府。今天連戰結束了南京的行程,前往北京。按計劃,連戰要在北京停留兩天,並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進行會面。
中國與印尼達成戰略夥伴協議
2005年亞非高峰會剛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閉幕,北京政府和印尼政府就於本周一達成了一項戰略夥伴協議,依照協議,中國將加強與印尼的貿易往來,以及海上合作。另外,中國還將為印尼提供更多必要的援助,以幫助該國經濟復甦。
日本公眾不滿胡錦濤雅加達峰會表態
*
胡錦濤會晤小泉,走向和解的第一步
德國之聲4月23日 綜合報導:中國和日本正在為走出數十年來的最嚴重外交危機尋找出路。星期六傍晚,出席亞非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印尼雅加達會見了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
小泉純一郎向中國伸出橄欖枝
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亞非峰會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為日本的戰爭史表示了道歉。他說,日本在歷史上通過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給這些國家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對此,日本表示深刻反省和發自內心的道歉。但實際上,小泉僅僅重複了日本政府十年以來所使用的套話。
胡錦濤喝停中日關係青年研討會
本周,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中國民眾的一片抗議浪潮中訪問了北京。中日外長此次北京會晤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而中日關係未來走向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請看香港媒體對此的一些報導和評論。
從萬隆到雅加達 從周恩來到胡錦濤
中國目前似乎充滿了自信。本月21日到2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前往印尼首都雅加達參加亞非高峰會。雅加達籍時還將舉行慶祝活動紀念萬隆會議50周年。很多人認為,中國現在想再次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而北京也確實在非洲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普丁胡錦濤7月初峰晤
權力交替完成,胡錦濤全面掌權
中國從形式上完成了權力交替。星期日(3月13日),中國全國人大選舉胡錦濤為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從而接下了前任江澤民的最後一個職位。本台記者克斯廷.羅瑟從北京發來報導:
董建華別無選擇下,惟有辭職
今天下午,香港特首董建華在參加會政協閉幕儀式返回香港後,在香港舉行記者會正式宣佈辭職,由此也將一周多來有關董建華辭職的風波推向高潮。本周香港媒體對董建華辭職及其背景有許多報導和評論。
江澤民今辭國家軍委主席
從今日起,前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正式辭去最後一個官方職務。雖然姍姍來遲,終為中國新一代政治強人胡錦濤時代的來臨掃清了道路。
建立「和諧社會」將成為口頭禪
上周周末,世界上最大的議會、擁有三千名代表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在北京開幕。德國「日報」在今日專題欄目下發表的一篇文章對胡溫的領導風格做了這樣的評論:
胡錦濤打破了外界希望
胡錦濤就任中共最高領導人職務已逾兩年。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說,外界曾希望胡錦濤對中國的政治體制進行民主改革,拋棄列寧主義的政府形式。但胡錦濤有關「中國不能照抄外國政治體制」、「西方民主體系在中國是死胡同」等說法打破了外界的希望:
澳門成為「一國兩制」的形象代言人
1999年12月20日,面積25平方公里的澳門擺脫了葡萄牙長達442年的殖民統治,回歸中國。博采業是澳門的經濟支柱。隨著3年前澳門打破博彩業專營體制,澳門經濟出現了飛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今天舉行的澳門回歸5周年紀念日慶祝活動。
施羅德訪華:巨大的經濟成果 誇大的政治套話
德國總理施羅德今天結束了他對中國為期三天的訪問前往日本。這是施羅德第六次訪華。與前幾次一樣,施羅德訪華肩負的經濟任務大於政治任務。但德國的利益僅在於經濟方面嗎?
「中國的恩典是有代價的」
胡錦濤訪問南美引起了德國媒體的關注,時代周報注意到,中國期望南美成為中國的重要原料供應基地,今後十年內,中國將在南美投資一千億美元。文章最後寫道:
中日峰會結束,靖國神社問題互不讓步
中日首腦在亞太經合峰會終於見面,會談持續70分鐘,大大超出原定的半小時,但外交成果有限。靖國神社問題還將繼續困擾兩國關係,中日外交近期內看不到改善的跡象。
胡錦濤與李遠哲短暫晤談
*
胡錦濤、小泉將會晤APEC
外界一直關注的中日首腦峰會,本日證實將於21日在智利聖地亞哥APEC會議期間舉行。這一消息,雖然暫時平息了有關猜測,但會談能達到什麼效果,能否實質改善幾乎降到冰點的中日外交關係,仍然存有許多疑問。
APEC展望:人民幣還將盯緊美元嗎?
亞太經合年會即將於這個周末在智利召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將首次以真正強人的姿態亮相亞太地區首腦峰會──一方面是因為他已真正執掌黨政軍大權,另一方面,他還將舌戰群儒,繼續捍衛人民幣的固定匯率政策。
胡錦濤發表最新對台講話,兩岸和談無望
正在南美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4日發表對台灣政策講話,要求台灣當局必須承認「一中」原則並停止所有「台獨」活動,兩岸才可能展開和平談判。這一空前進逼、明晰的立場,為中美台近半年來的博弈劃上了一個句號,也宣告了兩岸和談的終結。
開發美麗新世界:胡錦濤訪問拉美四國背景分析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下午將抵達巴西,這是他正式全面接掌黨政軍大權後的第一次出訪。外界也普遍猜測,他此行的主要任務是為開拓拉美國家對中國的原材料供應,保障中國的經濟增長。他即將在智利出席APEC年會期間與布希和小泉的會面也格外引人注目。
鄭恩寵妻子致信胡錦濤溫家寶
上海弱勢群體律師鄭恩寵的妻子蔣美麗11月10日在上海監獄探望了在押的丈夫後,當晚致函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和溫家寶,要求關注此案,並敦促最高法院重新審理。
普丁出訪中國,石油外交為核心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星期四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會談的主要題目是雙邊關係,北韓核危機,伊拉克及阿富汗問題和輸油管道的修建。而輸油管道問題也許會給普丁為期三天的訪問帶來陰影。以下是德國之聲評論。
法匯報談胡錦濤面對的最大難題
共產黨幹部腐敗和玩忽職守是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的最大難題。法蘭克福匯報報在列舉了中國泛濫成災的幹部腐敗現象後寫道:
互動的主動權仍然在台灣手中
胡錦濤周四在對解放軍的講話中號召,解放軍要做好軍事作戰的準備。雖然胡錦濤並沒有提到「台灣」二字,不過面對當下兩岸的緊張關係,人們不可能有別的猜想。
上一頁
第10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