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股市
股票發行、買賣、交易的市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川普正在讓歐洲再次偉大?
這位美國總統粗暴的貿易政策正在嚇跑投資者,針對美國市場的警告聲音不絕於耳。這為歐洲和德國創造了新機遇。就連美國資本也開始湧向歐洲。
川普关稅被裁定「越權」意味著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被一家美國法院叫停。有分析師稱,這項裁決是「從強人關稅到制度護欄的轉折點」。不過關稅戰並沒有因此告終。美政府在法院裁決公佈後立即宣佈上訴,其政策的不確定性繼續存在。
川普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從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加徵50%關稅,稱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消息一出,歐洲股市應聲下跌。
若爆發台海戰爭 投資者恐難覓避險之道
伴隨著川普再度上台、他以「談生意」的方式處理國際事務的風格,不少人擔憂中國可能藉機攻台,台海戰爭帶來金融海嘯的灰暗圖景成為全球投資者的現實考量。有分析師認為,對於這種「尾部風險」幾乎難以找到有效的對沖手段。
寧德時代計劃在港上市 將創今年全球最大IPO
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將通過其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募資53億美元,該公司計劃將所募資金的90%用於在匈牙利建設一座新的電池工廠。
德語媒體: 川普远非習近平對手
媒體看中國
周一來自瑞士日內瓦的消息稱,經過兩天的高層磋商,中美宣佈暫停「對等關稅」90天。於是乎,一度劍拔弩張的中美關稅戰終於暫告一段落。
中美相互大幅下調關稅 股市振奮
中美兩國在未來90天內相互降低關稅——這一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標誌著雙方為緩和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消息傳出後,全球股市應聲大漲。
中國股市現愛國投資風潮 散戶爭相「為國抄底」
在中美關稅戰持續升溫之際,一股愛國熱情正湧入中國股市。從普通散戶到專業投資人,越來越多中國人選擇「為國抄底」,用真金白銀力挺A股,資本市場儼然成為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德國Ifo所長警告:美中貿易戰或引發全球經濟危機
德國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所長福斯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的不斷升級,目前已無法排除爆發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中國對美關稅再提高至125%
在川普总統宣佈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繼續加徵至145%後,北京次日也將美國所有進口商品課以125%稅率。
中美貿易戰之際:「國家隊」中央匯金增持 以期阻止股市下跌
中美關稅爭端之際,「國家隊」投資者中央匯金發布公告,將增持以捍衛市場穩定。自川普宣布加徵關稅以來,上證指數下跌7.6%,不過低於日本日經指數13%的跌幅。
馬斯克罕見與川普政策唱反調
長期支持川普政府政策的特斯拉CEO馬斯克罕見地公開表達不滿,不僅提出建立歐美零關稅自由貿易區的設想,還直指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沒有建樹」,令外界關注川普阵營內部裂痕日益顯現。
德國達克斯指數首次突破2萬點
儘管德國經濟各項指標都不盡如人意,但是德國達克斯指數卻首次突破2萬點。
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否推動德國經濟增長?
多年來,來自中國的工業訂單為德國創造了成千上萬個高薪崗位。然而中國經濟放緩導致對進口德國商品的需求下降,並抑制了德國經濟的增長前景。中國政府近來宣佈了多項刺激經濟計劃,能否帶動提振德國經濟?
中國財政部記者會無驚喜 專家:措施缺乏具體數字令部分投資人失望
中國財政部長在周六的新聞發布會上並未公佈投資人熱切期待的大規模新刺激計劃。有分析人士指出,財政部表明提供支持的決心,但缺乏具體數字或令部分投資人失望。
祭新措施救經濟?中國財政部記者會即將登場
新數據顯示,中國企業新進員工的薪資水準在今年前兩季上升後,第三季卻下滑。有分析指,近期一系列數據讓人不看好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如今投資人熱切盼望中國財政部本週六將召開的記者會,能否推出新的刺激措施。
組合拳刺激房市有成?萬科、碧桂園離岸債券見漲
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個月以來出台一連串刺激的措施,希望盡速推動經濟成長並重振陷入債務危機的房地產行業。儘管有學者質疑相關措施力道不足,但有中國投資專家表示,部分中國及海外投資者正在重新審視中國房地產債券,顯示出對該行業的信心。
中國股市狂飆:短期投機還是長期利好?
高盛策略師魯布納發給客戶的數據顯示,上周中國股市飆升來自對沖基金的推動,長期機構投資者大多保持觀望。而在KBI全球投資公司首席投資官奧哈洛蘭看來,中國市場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升。
中國股市上演狂飆 刺激措施推動股市翻紅
北京近日祭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推動了中國股市的強勁上漲。本周一中國股市延續漲勢,創下16年來單日最大漲幅的記錄。彭博社指出,市場信心正在回暖。
專訪:新政下不見「大牛」 不如關門大吉
中國央行近期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經濟學家沈凌表示,這類政策短期有效但長期效果有待觀察。他批評行政干預缺乏退出機制,導致市場預期不穩。此外,他認為此輪刺激下如果中國股市仍無法形成牛市,那就真可以「關門大吉」了。
德語媒體:不斷增長的中國軟實力
美國的好萊塢大片、韓國的流行音樂以及日本的動漫藝術征服整個世界之際,中國的流行文化卻在西方鮮為人知。也正因為如此,此次中國出產的電游《黑神話-悟空》也就格外引人關注。
中國房市難振 七月經濟數據打擊5%目標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7月新建住宅價格以9年來最快速度下跌,顯現北京的支持政策未能穩定市場並恢復產業信心。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前景仍面臨重重挑戰,5%的經濟成長目標似乎過於雄心勃勃。
德語媒體:中國投資者深感不安
《新蘇黎世報》關注下周舉行的中共三中全會,外界預期不會有深層次的改革。該報還聚焦習近平的反腐運動下,中國仍貪官不斷。
全球百萬富翁數量創新高 德國、中國排名靠前
股票市場的走高讓全球不少富人的資產增值,並躋身百萬富翁的行列。德國和中國都屬於世界上百萬富翁最多的國家。
客座評論:最好的投資者應該在路上
沈凌
本文作者沈凌認為,真正的投資者,其實大部分時間應該在路上,即深入瞭解實際經濟,少部分時間在書本上,沒時間去關注股票的短期K線走勢。
中國央行前副行長出庭受審
周四,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稱,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范一飛因利用職權接受賄賂出庭受審。這是中國過去十年來一系列官場反腐行動中最新公佈的大案要案。
日本央行17年來首次加息
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束之後,日本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從-0.1%上調至0%-0.1%。此舉意味著,長期以來的負利率寬松貨幣政策到此告一段落。
為何德國經濟疲軟,股市卻連創新高?
德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達克斯指數卻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專家指出,達克斯指數跟德國經濟表現關係不大,甚至具有反相關性——正是經濟持續疲軟造就了歷史性的大牛市。
赤字千億儲備十年最低 港府全面「撤辣」救樓市
香港最新一份預算案公佈,政府連續兩年赤字超過千億,多項財政數據都強差人意。在股市、樓市、市道皆疲弱的狀況下,港府明言要開源節流,預計財赤最少還要持續多一年。
德語媒體:"東方明珠"風光不再
曾經何時,香港因其自由和寬松的氛圍被譽為"東方之珠"。然而,現如今,隨著反對派鋃鐺入獄,社會精英遠走他鄉,自由和寬松正在被蕭條和肅殺的氛圍所取代。
牆外文摘:中國股民「割肉也得盡早地走」
以前是「小粉紅」的中國私募基金經理Leo認為,股市被拉起來之後,它本身存在的諸多大的問題還沒有出清,後邊還會發生更慘的狀況。除非政策鼓勵民企,比如說巨頭們公司的黨支部全取消,中國股市才可能重拾信心。
兩會召開在即 中國經濟紓困無望
中國股市跌至五年來的最低點,通貨緊縮空前嚴重。即將召開的「兩會」能帶來利好改革措施嗎?專家分析認為,中國決策者似乎仍將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置於可持續增長之上。
怎樣香港才不會「玩完」
前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羅奇的一篇文章指出,香港經濟已前景無望,令他心痛。這引發港府政務司長陳國基回應稱,若言論是為破壞香港,那就是羅奇自己玩完了。也有前港府官員表示,如果社會暢所欲言,香港就不會玩完。
德語媒體:大眾是時候撤出新疆了
一周前,大眾公司在新疆涉嫌捲入踐踏維吾爾人權事件的醜聞被曝光之後,大眾高層宣佈將就此展開調查。一段時間以來,要求大眾等德國企業撤出新疆的呼聲越來越高。
MSCI指數剔除多家中企 印度成淘金熱點
中國股市低迷之際,明晟(MSCI)將微博等數十家中企從中國指數中剔除,數量創2年來最多;印度權重經最新調整後達歷史新高,且縮小了與中國的差距。有聲音指出,華爾街正興起印度淘金熱。
客座評論: 中國股市崩盤或將導致社會風險
時評人鄧聿文指出,中國股市的下跌已經不能僅僅用經濟因素來解釋,更多可能是由政治因素誘發的信心危機,必須從政治角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釋。由此也不難明白中國當局為什麼要在春節前夕救市了,因為擔心可怕的民意反轉。
德語媒體:國安部門說了算
《明鏡線上》評論楊恆均被重判一案認為,中國的國安部門在政府體制內已凌駕於外交和經濟決策之上。《新蘇黎世報》指出,能挽救中國股市的,唯有能重建信心的改革措施。
中港股市兔年大跌 龍年的前景如何?
中港股市在兔年跌幅分別高達12%和28%,是史上表現最差的年度之一。雖然「國家隊」進場救援讓中國股市出現近一年多以來,表現最好的一週,但外界正在觀察,中國這一輪的救市策略,是否能扭轉頹勢?
德語媒體:中國股市的「毒藥與解藥」
歐美股市大漲之際,A股慘跌,傷透中國股民的心,也驚動了北京。德語媒體近日紛紛聚焦這個話題。《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評論指出,北京在對金融市場施加限制,以支撐股市,然而,恰恰是這種管控和干預打擊了中國金融市場的信心。
通縮加劇: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經歷14年來最大跌幅
今年1月,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8%,出現14年來的最大降幅。這意味著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分析人士呼籲政府推出刺激措施的呼聲增加。
中國證監會領導易人
在中國股市持續數月表現低迷、引發投資者極大不安之後,北京領導層在春節假期來臨之前更換了證券監管部門的領導人。曾主管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吳清將接替易會滿出任證監會主席。
證監會、「國家隊」出手維穩,中國A股反彈
中國證監會周二發布更多資本市場維穩措施,以加強融券業務監管,限制賣空。同時國有基金下場救市,促成當日A股應聲反彈。
路透:澳洲不担心受中國經濟動蕩影響
不同於許多國家擔憂可能受到中國經濟疲軟的拖累,澳洲这两年對中國的出口逆勢成長,為該國國庫帶來不少稅收。而專家也認為,就算不和中國做生意,也還有其他替代選項。
中國證監會聲明「穩信心」 國家隊出面救市?
中國股市持續下跌,股民哀鴻遍野。中國證監會週日表示將「認真傾聽投資人聲音」、「堅決防範市場異常波動」;不過專家認為證監會仍缺乏具體的政策措施,喊話「國家隊」出面救市。
股市暴跌遭民憤 官媒贊歌引譏諷
中國股市慘跌引發市場哀嚎之際,《人民日報》文章《「整個國家都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氛圍」》引爆網路。被採訪的德國人是誰?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緣何成「股民哭牆」?
劉紀鵬說中了?被禁言後登新浪財經十大經濟學家榜
近日,新浪財經公佈「2023年度最具影響力十大經濟學家」獲獎名單,其中包括知名金融財經領域大V劉紀鵬。劉紀鵬去年公開勸普通股民現在不要入市,之後疑遭全網禁言,並不再擔任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
中國股市30餘載 那些跌宕起伏的大漲大跌
央行出手了!降准降息穩定市場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周三宣佈,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兆元,並即將局部降息。市場情緒反彈,港股應聲拉升。專家指出,這凸顯政府希望確保經濟在新的一年有良好開局。
讓中國股市雪崩的「雪球」是什麼?
近期中國股市走跌,儘管中國總理李強發出穩定市場信心的言論之後,股價略有回穩,但分析師對股市前景仍抱謹慎態度。部分觀察認為,中國股市下滑,跟「雪球」金融衍生產品有關。
德語媒體:紅海局勢令北京左右為難
胡塞武裝不斷對紅海過往商船發動襲擊,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則頻頻對葉門境內的胡塞武裝據點進行轟炸。紅海是中國對歐貿易的重要通道,因此,如何維護紅海的航運安全對北京也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上一頁
第1 頁,共1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