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習近平
2013年起,習近平任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與西方對抗?川普意欲何為
美國總統川普向俄羅斯拋出橄欖枝,卻對歐盟和烏克蘭冷嘲熱諷。這為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走向發出了怎樣的訊號?
客座評論:「川普不會出賣台灣」的七個理由
鄧聿文
由於川普政府粗暴對待烏克蘭,強壓烏政府接受美方提出的俄烏停戰條件,讓海內外很多華人,包括台灣內部的綠營民眾,都在擔憂川普是否也會出賣台灣。一些觀察家和評論者認為,川普在和習近平達成的大交易中,一定會把台灣賣給中國大陸。
華爾街日報:北京要求頂尖AI高層避免前往美國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為防止國家機密洩露並降低高管在海外被拘留風險,中國當局要求頂尖AI專家不要前往美國。此正值中美AI競爭日益激烈之際,習近平要求「將國家政治安全擺在首位」。
俄羅斯最高安全官員訪華談什麼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前國防部長紹伊古本周五對中國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自美國總統川普突然轉向俄羅斯以來,中國領導人高調歌頌中俄是「患難與共」、」百煉成鋼「的「真朋友」。
長平觀察:「我們也知道他知道我們知道他在說謊,但是他依然在說謊」
長平
本周二(2月25日),白宮宣佈新政:今後由政府決定哪些媒體可以加入白宮記者團。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回顧了他十五年前在中國媒體專欄中發表的「權利大白話」,警示川普政府正在系統性地向習近平和普丁學習媒體管制。
台灣單日偵測45架中國軍機 中國防部:早晚要來收了你們
繼譴責中國軍方無預警在高屏外海劃設操演區後,台灣國防部本周四指,單日內總計有45架次中國軍機和15艘中國艦船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喊話台灣「早晚要收了你們」,美國總統川普则拒絕回答美國是否會允許中國以武力攻打台灣。
美國會否阻止中國武力犯台?川普对此不表態
在川普政府2.0首次內閣會議上,美國總統稱不對中國可能武統台灣事宜表態,並再次重申跟習近平的良好關係以及希望中國在美投資。
德語媒體:梅爾茨是對華鷹派嗎?
媒體看中國
《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了在華德企對德國下屆政府和將出任總理的基民盟主席梅爾茨的看法和期待。《日報》聚焦隨著川普上台後美國對俄烏戰爭政策的轉變,及中國所扮演的雙重角色。
客座評論:川普的外交策略——一朵「惡之花」?
呂恆君
川普刚一上任,便在外交舞台上掀起驚濤駭浪。他和美國新政府的代表們有關加薩地區和俄烏戰爭的一系列言行,讓不少盟友瞠目結舌。而談到朝鮮半島,乃至台灣問題,這位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在其第二任期內又會有何驚人之舉?
習普通話 習強調中俄是「真朋友」
俄烏戰爭爆發三周年之際,習近平與普丁互通了話。習近平表示雙方關係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專家表示,在這個時間點通話,足以說明兩國夥伴關係的堅固程度。
川普:美中有可能達成新貿易協議 期待習近平訪美
在被問及美國會不會和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時,川普表示「有可能」。他還透露習近平將會訪問美國,但未提及時間。
德語媒體:中國重新定位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文章認為,習近平本周一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顯示其面臨壓力,意識到需要私營企業。「商業內幕」關注美國9年來首次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莫斯科:俄中兩國領導人今年將實現互訪
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5月9日「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期間訪問莫斯科。據稱,普丁也邀請了美國總統川普。
客座評論:習近平見馬雲 北京傳遞什麼訊號?
鄧聿文
時隔七年,北京再度召開高規格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而且邀請馬雲參加。時政評論員鄧聿文分析,和2018年的那次會議一樣,這次的大背景也是川普的貿易戰,但現在中國經濟的整體狀況比上次更加困難。
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 馬雲和梁文鋒參會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周一出席在北京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與會者包括淡出公眾視野近五年的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以及最近因為發布AI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而備受關注的幻方量化創始人梁文鋒。
路透社:習近平將主持企業家座談會,馬雲等將出席
路透社報導稱中國國家主席計劃下周主持民營企業座談會,傳馬雲、馬化騰、雷雲等商界領袖或出席會議。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騰訊、小米股價迎來上漲。
長平觀察:普丁為什麼也不急於和川普通話?
長平
川普终於和普丁通了一次得到對方確認的電話。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普丁利用川普的大國殖民世界觀和討好專制者心理,成功地押了一次可能改變世界格局的賭注。
中美關稅博弈 誰會率先讓步?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爭端進入新一輪,川普最近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後,中國祭出了反制措施,在中美這場新的博弈中,誰會率先讓步?
川普称就職後已同習近平通話:我們私下關係很好
川普周一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稱,他上任後已經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但未透露具體時間以及討論的內容。
俄駐華大使:習近平與普丁將於二戰勝利紀念日互訪
俄羅斯駐華大使莫爾古洛披露,習近平已接受邀請,將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 普丁也將出席9月3日在北京舉辦的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
長平觀察:習近平為什麼不急於和川普通話?
長平
川普加征關稅讓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問題在於這般嚴寒凍著了誰?為什麼習近平比川普更能對貿易戰泰然處之?
習近平會泰國總理 雙方同意聯合打擊電詐
正在中國訪問的泰國總理佩通坦周四(2月6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晤。兩位領導人承諾要嚴厲打擊困擾東南亞的網路詐騙。
川普称不急於與習近平通話
中國周二(2月4日)對美國進口商品施加關稅作為對華盛頓加徵中國商品的報復手段,不過,旨在化解衝突的兩國首腦近期舉行通話的可能性並不大。
報復川普 中國對美部分商品加徵關稅
川普對中國加徵的10%關稅措施,依照原定的美東時間4日午夜上路,中國未能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在此前與美方達成協議。面對美國增稅,中國宣佈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徵10%及15%的關稅。
客座評論:通縮陰影下的蛇年新年
張俊華
過春節是中國人和華人一年中的重要事件。但在經濟緊縮的環境下,春節前的中國消費勢必受到負面影響。要改變這種情況,並非一件易事。
盧卡申科7度連任白俄羅斯總統 習近平致賀電
1月26日登場的白俄羅斯大選毫無懸念,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現年70歲的盧卡申科得票率逾86%,輕鬆勝出。
長平觀察:「中國正在營運巴拿馬運河」,川普可以用武力奪回嗎?
長平
為什麼川普要奪回「中國正在營運」的巴拿馬運河,卻要保護中國正在控制的TikTok?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如果以帝國擴張的方式讓某國更強大,誰都可能和專制國家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
誰將出席川普就職典禮?
傳統上,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並不邀請外國首腦出席,不過,川普此次向包括習近平在內的多位領導人發出了邀請。習近平派出副手韓正代表。因天氣嚴寒、就職典禮轉移到室內舉行,台灣立法院長韓國瑜帶領的慶賀代表團無法於現場觀禮。
美媒:川普计劃上任後訪問中國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川普有意在就職後100天內訪問中國。報導稱,川普与習近平已通過各自的代表討論了面對面會晤的可能性,另一個可能的選項是川普邀請習近平訪問美國。
牆外文摘:川普给了習近平入侵台灣的許可證?
有評論認為,川普关於佔領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的言論可不是玩笑。這是製造混亂的處方,它們造成的損害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如果川普坚持這些言論,「二戰」後美國參與建立的世界秩序將完全淪為笑柄。
貿易、芬太尼、TikTok:習近平和川普谈了什麼?
在1月17日的通話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重點談及了台海以及中美經貿關係問題。此外,芬太尼、TikTok以及烏克蘭危機、巴以局勢也是兩人討論的重大議題。
牆外文摘:中國的首要目標是破壞美國經濟
有評論認為,雖然賺錢的慾望是貿易和資本主義的根本驅動力,但對中國來說,它是第二位的。中國的首要目標是破壞美國經濟,為中國成為世界頭號力量鋪平道路,其政策和項目的設計甚至以犧牲本國經濟為代價。
客座評論:南方國家為何也開始對中國「防一手」
張俊華
孔子有句名言,那就是「適可而止」。 而在當今的中國政府在國際貿易中,已經忘記這個警言。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南方國家也紛紛起來,給中國的出口「製造麻煩」。
德語媒體:「拋開中國要付出高昂代價」
川普在其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發起了大規模的對華貿易戰,而拜登總統任內,則加強了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出口限制。現在,隨著川普即將開始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其可能的對華政策自然也引起了諸多的討論。
中國造導彈防禦系統在塞爾維亞投入使用
塞爾維亞國防部宣佈,從今年年初開始,來自中國的FK-3導彈防禦系統已經開始守衛塞爾維亞領空。至此,塞爾維亞也成為第一個使用中國導彈防禦系統的歐洲國家。
中國央行宣佈將採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中國央行周六宣佈將採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將「擇機降准降息」。為了改變國民經濟的低迷狀態,過去數月當中,北京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提振措施。
牆外文摘:彭麗媛可能成為習近平的接班人嗎?
有評論認為,習近平越老猜忌心越大,若還再有十年任職,腥風血雨中,誰都有可能被清洗出局。如果習要保證讓家庭成員接掌權力,把它交給彭麗媛是一個很有可能的選項。
長平觀察:馬斯克「干預」德國大選,習近平讓他這樣幹了嗎?
長平
馬斯克大力推舉極右翼政黨選項黨(AfD),被批評「干預」德國大選,遠在北京的習近平會怎樣想?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分析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賴清德強調民主無價 習近平重申統一企圖
迎接2025年,台海兩岸領袖各自發表新年致詞。台灣總統賴清德主張要「以民主和世界交朋友」,面對中國等極權國家則要鞏固「民主防線」。相較之下,習近平則再以強硬措詞傳達「祖國統一」目標,語氣比前一年稍顯強硬。
十件大事看2024中國
恆大勒令清盤,並爆出曾虛增收入5600億,許家印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中國兩任國防部長被開除黨籍軍籍,秦剛下落仍未公開。中國對台軍事施壓常態化。香港「23條」通過,「47人」案宣判,戴耀廷獲刑十年。
客座評論:中共新生代接班人隊伍浮出水面
鄧聿文
習近平年已71歲,誰會是他的接班人呢?本文作者認為,會是目前的70後省部級群體,其中浙江代省長劉捷入常希望最大。
客座評論:從線性發展到通貨緊縮的怪圈
張俊華
習近平剛上台不久的中國,依然充滿著樂觀主義氛圍。 而當時,不少經濟學家似乎更傾向於一種線性思維,即中國的發展永遠是向上走的,但今天中國卻走入了通貨緊縮的怪圈。
習近平訪澳門 市民吐槽:全城「禁屏」,不如戒嚴
習近平周五(12月20日)出席澳門新政府就職典禮時發表講話,要求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及周邊地區加強了安保措施,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引發民眾抱怨。
德語媒體:在華外資銀行處境艱難
過去幾年來,國際銀行在中國開展業務變得異常艱難,經濟危機令很多超級富翁的財富嚴重縮水,另外一些人則將財產移往國外,而政府對銀行的干預也越來越多。
習近平飛抵澳門 粵澳提高安保級別
首位出生於中國內地的岑浩輝將於周五宣誓就任澳門回歸後第六任行政長官,習近平將出席其就職典禮。據稱,廣東和澳門已提高安保級別。
德語媒體: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嗎?
中國經濟陷入了低迷狀態,中國同西方的政治關係也在漸行漸遠。於是,很多人期望,印度能在經濟領域取代中國,畢竟這個人口14億的亞洲大國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
38輛美制主戰坦克抵台 中國強烈反對
由台灣國防部向美國採購的,號稱「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先進主戰坦克首批38輛已運抵台灣。中方對美對台軍售表示強烈反對。
客座評論:川普发出邀請 習近平或嘗試「借力打力」
辜學武
川普邀請習近平出席自己的就職典禮,習近平會如何「接招」?德國波昂大學政治學終身講座教授辜學武認為,北京可能會「借力打力」,利用這一機會為增強中美高層互信開闢一條新的通道。
客座評論:川普发出邀請 習近平出席障礙重重
鄧聿文
川普邀請習近平出席他明年1月20日的就職儀式,鑑於當下的美中關係,此議估計未曾有幾人料到,但其行事真的顯得很「川普”。如果習成行,這將打破美國1874年以來沒有邀請外國領導人參加總統就職儀式的傳統。現在的問題變成,習會來華盛頓嗎?
李鐵因行賄受賄罪被判入獄20年
中國官媒報導,前中國男足國家隊主教練李鐵因行賄受賄賄賂,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近年來,中國反腐敗機構將整頓的矛頭對准了體育行業,一系列前足球管理者被先後定罪。
上一頁
第5 頁,共8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