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習近平
2013年起,習近平任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為什麼習近平不對川普“舔屁股」?
長平
中美兩國關稅戰升級,但同時又「眉來眼去」。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就此對國際局勢進行了分析。
德語媒體:川普败局已定
媒體看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几乎每天都會發布新的對華關稅政策,中國也絲毫沒有示弱,不斷發布「以牙還牙」的反制措施。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正在不斷升級。《日報》認為,習近平比川普更聰明。《商報》則指出,關稅已經讓中國產品失去競爭力。
西班牙首相訪華晤習近平 促中歐經貿合作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於周五訪問中國,這是他兩年內第三次訪華。在美國混亂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西班牙政府正尋求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
媒體:解放軍二把手被免職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的何衛東因涉嫌貪腐已被免去職務。何衛東被認為與習近平關係密切。但今年3月兩會後多日未公開露面,引發外界猜測。
中歐領導人7月在華舉行峰會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將在7月底前往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舉行中歐峰會。
客座評論:烏克蘭曝光俘虜中國兵透露出怎樣的訊息
張俊華
數百個中國人在幫普丁當炮灰,此舉並非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原意,所以他們也希望中國政府解救。但中方否認了該事實的存在,實際上就是拋棄了他們。而且官方也給自己抹了黑。
暫停關稅後川普将貿易戰火聚焦中國,習近平會打電話嗎?
川普宣布對高額關稅按下暫停鍵,全球股市應聲上漲,但唯獨對華關稅不降反至145%。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美國商務部長表示「兩國領導人可電話溝通共同解決」,但專家認為目前時機尚不成熟。
德語媒體:貿易戰已經爆發
媒體看中國
過去幾天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几乎每天都會就其關稅政策發布最新指令。中國方面剛剛宣佈要對美方的霸凌行為「奉陪到底」,而川普就立即將對華關稅提升到了125%。
德語媒體:川普的關稅將盟友推入中國懷抱
媒體看中國
川普最新發布的關稅計劃中,東南亞國家也未能倖免。這些關稅是否會損害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信譽,進而間接助力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與戰略佈局呢?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危險游戲
中美兩國間「以牙還牙」的關稅之爭進入新的一輪。 周一晚間,美國總統川普发出威脅稱,如果中國在4月8日前不叫停其反制性關稅,美方將再加徵50%的附加關稅,並中斷與中國政府的相關談判。那麼,這一次中國將會如何回應呢?
客座評論:北京改變了對川普政府的反應模式
鄧聿文
本文作者認為,北京正面迎擊川普的關稅大棒,很可能是以戰促談。如果雙方接下來就關稅問題談判,可以合理推測,北京也會持強硬立場,不會退讓,至少不會作大的退讓。
長平觀察:川普抄了習近平哪些作業?
長平
川普在接受NBC新聞採訪時表示,他「不是在開玩笑」,而是在認真考慮尋求第三任期。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比較了川普与習近平在攫取權力方面的共同點。
各國媒體如何看川普的「對等關稅」
媒體看中國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佈了他的「對等關稅」計劃,涉及美國幾乎所有的貿易夥伴。川普称這一關稅計劃將使美國「重新變得富有」,不過,各大媒體的反應顯然沒有這麼樂觀。
德語媒體:錯亂顛倒的世界
媒體看中國
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美國同俄羅斯的關係一度降至冰點。不過,川普再次入主白宮後,儘管俄烏戰爭並無任何緩和跡象,但美俄關係卻正在快速升溫。在此背景下,中國外長本周的莫斯科之行也就尤為引人注目。
德語媒體:習近平——自由貿易的捍衛者?
媒體看中國
本周三,美國總統川普有可能會宣佈新一輪針對中國產品的新關稅,此前,對中國產品的關稅就已被提升了10%。而在競選期間,川普甚至表示,他上台後,可能會對中國徵收60%的關稅。
德語媒體:觀望中的北京
媒體看中國
1月20日上台以來,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快速撼動現有國際秩序,他疏遠傳統盟友、叫停對外援助,同時開始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高額關稅。面對這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北京又會如何應對呢?
客座評論:穩住外資還得靠市場
鄧聿文
習近平近期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被外界解讀為北京進一步穩外資的訊號。政治評論員鄧聿文認為,最終能夠穩住外資的還是中國市場的活力和當局提振消費的成效,否則外企不會冒著地緣政治風險而投資中國。
牆外文摘:習近平反腐,其實是在製造腐敗
牆外文摘
政治學者裴敏欣認為,中共的反腐運動違背專業知識。習近平對經濟的干預越來越多,對民間團體的打壓、言論的管控越來越嚴。出現越反越腐的現象,一點都不奇怪。
客座評論: 「長和」交易告終的兩種可能結局
張俊華
長和公司的巴拿馬港口的交易,是中美雙方搶奪海運控制權的表現。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李嘉誠很可能被迫屈服於政治。而中美之間的博弈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愈演愈烈。
長平觀察:歐洲制裁俄羅斯別忘了中國的角色
長平
歐洲領導人本周在巴黎舉行會議後強調繼續制裁俄羅斯。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提醒道,中國政府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中的作用,不能淡出人們的視線。
中國外長王毅下周訪俄 深化雙邊合作並探討烏克蘭戰局
中國外長王毅下周將訪問俄羅斯,將與俄方就包括烏克蘭戰爭解決方案在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會談。正在北京訪問的法國外交部長巴羅對中國外長王毅表示,中國應該「在說服俄羅斯拿出認真且有誠意的談判方案方面可以發揮作用」。
習近平會見全球大企業CEO 再展魅力攻勢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周五在北京會見參加發展高層論壇的數十位全球大公司高管。在國際貿易環境惡化、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習近平再次鼓勵外商在中國投資。
向外資示好?中國釋放五名美企員工
中國當局釋放了一家美國企業盡職調查公司的所有被拘留員工,這些員工是兩年前在北京被捕的。分析人士指出,此舉似乎是外國對華投資大幅下降之際,北京向外國企業釋放出的友善訊號。
德語媒體:「美國低估了中國的科技創新力」
媒體看中國
瑞士《新蘇黎世報》的客座評論認為,中國正在高科技領域奮起直追,而美國則嚴重低估了中國的創新能力。德國《商報》則關注到了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客座評論:司馬南、李嘉誠、習近平,三個男人一台戲
鄧聿文
最近圍繞司馬南和李嘉誠分別發生的兩條新聞,雖然彼此之間並無直接關聯,但卻從某種程度體現習近平對於中國民企的態度和認知。
牆外文摘:DeepSeek對全球自由構成威脅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DeepSeek 和類似的 AI 工具將使監控技術更加智慧型和廉價。這不僅可能延長中共的統治時間,也可能加速中國 AI 監控系統的國際擴張——對全球自由構成威脅。
客座評論:習近平對民企的愛與恨
張俊華
黨媒說習近平一貫支持民企,那是言過其實。但習近平對民企確實既有愛又有恨,這直接跟他所處的地位以及他對社會主義的認知有關。當然,這裡還帶有某種機會主義的色彩。
巴拿馬港口業務出售惹惱北京 TikTok交易或增變數
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對香港企業「長江和記」出售港口業務提出的尖銳批評,預示著中國政府今後將加大對美國買家收購中國企業資產的政治審查力度。
習近平或在中國發展論壇之後會見外企CEO
一年一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將於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與會的歐洲企業首席執行官的比例增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會議後幾天會見一批外國企業首席執行官。
牆外文摘:馬斯克的T恤衫和西裝都救不了特斯拉?
牆外文摘
馬斯克穿著T恤衫、戴著棒球帽現身白宮。當年他去中南海見中國領導人時則穿著西裝。 不過,兩個大國的高層領導人的「帶貨」,都未能阻止特斯拉銷量大跌。
習近平拒絕歐盟峰會邀請 中歐關係再添變數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拒絕出席歐盟邀請的中歐建交50周年峰會,改派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這一決定凸顯了中歐關係因烏克蘭戰爭、貿易摩擦等問題日益緊張的現狀。
德語媒體:「美國優先」與中國的「強國夢」
媒體看中國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人大會議上,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高科技發展戰略又一次獲得人大代表們的一致通過。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對促進經濟增長幾乎毫無功效,其目標是要讓國家擺脫對西方的依賴。因為習近平堅信,落後就會挨打。
客座評論:「趙樂際事件」何以被民間放大解讀
鄧聿文
中國兩會已經結束,本次兩會稱得上中規中矩、波瀾不驚。但在兩會的最後兩天,中共第三號人物、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卻連接缺席政協閉幕式以及本應由他做總結的人大閉幕式,算是一個意外插曲,一時間引起輿論的關注和猜想。
德語媒體:「中國加幾」才安全?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川普的關稅可能波及任何一個國家,以至於實行「中國加一」戰略的企業開始考慮,究竟「中國加幾」才足以去風險?《商報》評論說,中國出口受壓,出路只有一條:推動內需。但這樣做是有風險的,即便是集權國家也沒辦法強迫老百姓消費。
客座評論:2025中國兩會,垃圾時間還是政策創新?
張俊華
每年一次的中國兩會日前結束,對此今年兩會的評論褒貶不一。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說目前中國政治進入「垃圾時間」,遠比說中國經濟進入「垃圾時間」更確切一些。
中國人大會議閉幕 人大委員長因病缺席
本周二(3月11日)下午,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鴻忠主持會議並宣佈,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因呼吸道感染請假。這是數十年來中國人大委員長首次缺席人大閉幕會。
媒體:美中計劃讓川普及習近平在6月會晤
美中貿易緊張關係未解,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中正在商討讓川普及習近平在今年6月於美國會面;同時也有中方知情人士稱,川普可能會在今年4月率先訪華。
客座評論:經濟和安全,習近平和李強更看重哪個?
鄧聿文
從今次中國兩會看,對發展經濟可用得上「拼」字來形容。這本沒有什麼太奇怪的,因為經濟沒有起色,很多問題都難解決。然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也讓當局擔憂對國內安全尤其政治安全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干擾到對大力發展經濟的定力。不過,從李強所作的政府工
澳洲前總理:川普对盟友的態度會為中國提供機會
澳洲前总理特恩布爾說,習近平會力求成為川普的反面:川普混亂無序,習近平會始終如一;川普粗魯無禮,習近平會彬彬有禮;川普反復無常,習近平會堅持如故。
牆外文摘:「如果有必要,藏人的鬥爭將持續到我身後」——達賴喇嘛將發布新書
牆外文摘
達賴喇嘛在發布新書《為無聲者發聲》前撰文稱,如果有必要,藏人的鬥爭將持續到他身後;「尤其是西藏境內藏人的不屈精神和堅韌意志,一直是我最大的鼓舞和希望」。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疲軟的根源在哪?
媒體看中國
正在召開的中國人大會議,將經濟議題列為了重點。《新蘇黎世報》刊評指出,中國經濟當前的疲軟,主要因歸咎於習近平前幾年的政策失誤,而其補救措施不可能完全見效。《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徹底解決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方法還是在於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兩會:李強工作報告著重強化內需
相較於去年,中國總理李強這次的工作報告更強調「消費」、「科技」、「人工智慧」等關鍵詞。談到兩岸,除了中國官方一貫的「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等說法,李強額外提到了「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的敘述。
美國對俄烏態度大變 讓印太盟友轉向中國?
川普上任後,在外交上強調以美國利益為主,讓美國在全球的盟友擔心,美國對其安全承諾會不會也受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則是計畫在外交方面投入更多資源。亞洲國家會怎麼回應?
客座評論:川普“聯俄」就肯定能「制共」嗎?
張俊華
面對川普最近拋棄美國的西方盟友、輕易地向普丁讓步以及蔑視烏克蘭的言行,不少人為此辯護,認為是他現在的「聯俄」是為了更有效地「制共」,即對付中國。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這兩者之間根本不存在內在邏輯,今天的川普也不是當年的尼克森。
牆外文摘:川普说「習近平主席很聰明」,他是認真的嗎?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川普对中國問題的看法,可能與主流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共識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如何與習近平打交道的問題上。一年之後,中美關係的發展將會讓人們大吃一驚。
牆外文摘:馬斯克送給中共的禮物,胡錫進表示贊賞
牆外文摘
有文章指出,美國政府關閉USAID及凍結NED資金,將讓中國政府坐收漁利。不僅長期被中共視為眼中釘的公民社會組織陷入困境,而且趁機填補空白的中國援助方式,可能會對受援國的治理體系產生腐蝕性影響。
牆外文摘:國務院網站改版 美國支持台灣獨立了嗎?
牆外文摘
美國國務院網站刪除「我國不支持台灣獨立」陳述。有文章指出,此次網站更動的部分還包括對中關係,也可認知為是美國不再接受習近平治下中國對台灣議題所劃下的「紅線」。
牆外文摘:哪吒新形象 異性戀霸權的無限擴張
牆外文摘
有評論指出,中國的哪吒形象自誕生以來,歷經數次變遷,從力圖掙脫倫理道德約束的狂悖頑童,在短暫輕微的西化之後,再次回歸更為深廣的文化傳統。取材於同一文本,並在形象演進上與哪吒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電影《封神》,在改編上與《魔童鬧海》呈現出驚人的一
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農民能否扛得住?
川普宣布將於周二對中國商品再次加徵額外10%的關稅,中國官媒稱,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大概率會被列入中國反制措施。川普关稅政策是否「將適得其反」?
與西方對抗?川普意欲何為
美國總統川普向俄羅斯拋出橄欖枝,卻對歐盟和烏克蘭冷嘲熱諷。這為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走向發出了怎樣的訊號?
上一頁
第4 頁,共8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