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習近平
2013年起,習近平任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媒體:馬克宏、馮德萊恩在中國扮演紅白臉?
繼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問北京之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先後飛抵北京,開啟了二人的中國行。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歐中關係一直很緊張。歐洲一些國家的報紙紛紛發表文章評論「馬馮中國行」究竟能改變什麼。
北約警告中國勿援俄 北京要求反躬自省
北約近期舉行外長會議,中俄關係成為議題焦點,週三(5日)北約秘書長更警告中國若援俄,將會是「歷史性錯誤」。對此,中國怎麼說?
長平觀察:「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因為一句話中漏掉習近平的名字,《人民日報》上周在全國範圍緊急召回當日已出版並分發的數百萬份報紙。時評作家長平分享了他在中國媒體做值班編委時面臨的誤植壓力。
德語媒體:減少對華經濟依賴刻不容緩
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之後,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嚴重依賴讓德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有鑑於此,德國政界此後不斷發出減少對華經濟依賴的呼籲,但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德國企業的在華投資額又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
拉夫羅夫:西方試圖在俄中關係上插入楔子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認為,西方談論俄中之間的不平等以及莫斯科依賴北京,均旨在這一關係中插入楔子;而歐盟對俄立場意味著它已"失去"了後者,如果必要,莫斯科會以強硬方式應對。
馬英九提兩岸同屬中華民國 為何沒事?
馬英九訪問中國期間,多次提到中華民國和其總統職務,但中方並未抗議或抵制,也沒有降低接待規格,這是為什麼?專家怎麼說?
牆外文摘:普丁會「聽中國人的話」嗎?
有評論認為,當下俄羅斯政權的本質是白人至上主義——甚至普丁對西方的厭惡也來源於「西方變得越來越不像西方了」。這意味著「聽中國人的話」,並不存在於俄羅斯政治精英的詞匯列表裡。
涉嫌詐騙 富商郭文貴謀求保釋
在因涉嫌大規模詐騙而被捕兩星期後,流亡美國的中國富商郭文貴向美國司法機構申請保釋。他的律師團隊指出,被控犯有詐騙罪的其他被告也都獲得了保釋。與此同時,他的組織正計劃拍賣未接種新冠疫苗者的精子和卵子。
習近平會見李顯龍 宣佈提升中新夥伴關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到訪北京,於周五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國發布聯合聲明宣佈將建立「全方位高品質的前瞻性夥伴關係」,致力於今年內完成自貿協定的議定書簽署。據中國官媒報導,李顯龍在會晤中反對在國際事務中「非黑即白,選邊站隊」。
西班牙首相訪華 鼓勵習近平與澤倫斯基對話
桑切斯本周先到海南參加博鰲論壇,接著再到北京與習近平見面。他稱已當面敦促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對話,同時肯定中國「反對使用核武器」的立場。
客座評論:習近平外交攻勢下 民主國家面臨陷阱
自從美中之間爆發」氣球事件「後, 習近平調整外交政策,開始積極全面展開外交攻勢,努力借助他國的幫助使中國成為能夠對抗西方陣營的另一極主導力量。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西方有些國家的領袖很可能掉入中國設計的外交陷阱。
媒體:中紀委在海外部署反腐執法人員
消息人士指出,中共中紀委法在一帶一路和G20國家部署官員,加大在海外的行動,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不滿和恐慌。
批准「對話夥伴」地位 沙烏地向加入上合組織再邁一步
上合組織的擴大計劃進一步推進:沙烏地阿拉伯內閣3月29日批准沙烏地王國以「對話夥伴」地位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由中俄主導,被視為一個與西方機構抗衡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組織。
澤倫斯基喊話習近平:想在烏克蘭和他談談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周二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喊話習近平,表示想和他在烏克蘭談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回應稱,沒有可以提供的訊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俄羅斯無權提出習近平該不該訪烏的建議。
中國和美國能攜手結束烏克蘭戰爭嗎?
如果中國願意,它可以給俄羅斯施加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對戰爭的疲倦情緒正在美國蔓延。這兩個強有力的對手可以一起為和平而做出努力。
消息人士:沙利文與王毅上周通話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上周五(3月24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通了電話。雙方可以通過通話緩解數月來不斷加劇的緊張局勢。彭博社指出,中美雙方都沒有對外通報這次通話,顯示出兩國關係的緊張狀態。
長平觀察:馬雲"被回國",中國經濟會好起來嗎?
"馬雲回國"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將走出困境?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如果沒有制度建設,再多"馬雲"一起回國,也不能刺激出經濟發展,而只能刺激出"反右"勞改農場和"心肌梗塞"。
一帶一路貸款不透明 中國:不接受潑髒水
中國「一帶一路」所費不貲,近年來擴大了其救助貸款規模。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已展開128次救助貸款業務,金額達2400億美元,但貸款機制並不透明。對此,中國外交部又怎麼說?
沙烏地阿美宣佈兩項在華投資 總額超1000億人民幣
3月26日和27日,沙烏地石油巨頭沙烏地阿美接連宣佈兩項在中國的大型投資計劃。3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沙烏地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通電話。
馬雲回國 彭博社:新政府要樹立親商形象
據來自《南華早報》及杭州雲谷學校的消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已回國並於本周一參觀了杭州雲谷學校。彭博社報導說,中國政府先前努力說服馬雲返回國內,以展示政府對商界的支持,而馬雲原本想留在海外。
俄部署境外戰術核武 中國「促和」陷尷尬
俄國總統普丁上週才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內文稱「所有核武器國家都不應在境外部署核武器」,但週六(25日)就宣佈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普丁此舉,可能使北京欲協調俄烏和談的打算變得更困難。
中國如何從西方對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制裁中獲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引發歐盟對購買俄羅斯海運原油和煤炭的制裁,以及七國集團就俄羅斯原油達成的價格上限。這導致和俄羅斯關係緊密的中國成為能源交易中的受益者。
德語媒體:烏克蘭是中國的戰略犧牲品
習近平拜訪好朋友普丁之後,澤倫斯基在與北京有關的話題上仍然非常謹慎,或許是因為烏克蘭總統對於得到中國的支持仍抱有一絲希望。
美加領導人會面 拜登誓言與盟友捍衛「北約的每一寸領土」
習近平剛剛結束了俄羅斯之行,美國總統拜登就前往加拿大進行訪問,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聯合發布會上,他警告莫斯科,美加及其盟友將捍衛「北約的每一寸領土」。他強調兩國友誼,表示美加「一條心」。
美媒揭底中國結束清零政策內幕
去年3月,頂級醫學專家就向中國國務院提交了准備逐步放鬆管制的詳細建議。然而,為什麼到了年底,中國當局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結束清零政策?美聯社根據數據模型、大量採訪以及獲取的內部報告和指令,揭示了中國政府全過程決策內幕。
巴西總統4月11日訪華 金磚國家未來在哪?
巴西總統府3月25日表示因總統盧拉患肺炎,再次推遲訪華行程,現宣佈將在4月11日訪華。專家表示,巴西和中國的領導人如能會晤, 也將對金磚國家的未來產生不小的影響。
德語媒體: 中國在艱難地尋求平衡
剛剛結束的習普會上,有兩件事給人印象深刻:其一,中俄兩國間經濟和戰略合作更加緊密。其二,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中國仍在努力保持中立的表象。
客座評論:中共大興調查研究或淪為形式主義秀
調查研究是一種值得倡導的工作方法,但如果是出於政治需要,變成一種運動式的調查研究,它的效果就非常可疑。習近平現在步毛澤東後塵再次高舉「調查研究」,到底意在何為?
德語媒體:患難見真情
常言道,患難見真情:國際刑事法庭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出通緝令三天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莫斯科,並同普丁以老朋友相稱。俄烏戰爭陷入僵局之際,習普之間的"兄弟情誼"是否意味著一場新冷戰的開端呢?
習近平莫斯科之行帶回了什麼?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與俄總統普丁會晤,成為本周引起最大關注的國際事件之一。此次峰會有哪些具體的官宣結果,背後又有什麼「遺憾」?
評論:普丁身後的中國長城
習近平此番莫斯科之行,就是要告訴普丁,他是一位靠得住的朋友,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也同樣如此。德國之聲評論員Roman Goncharenko 認為,這絕不是一個好訊號。
事實核查:普丁真的在習近平面前下跪了?
一張普丁在習近平面前下跪的照片近日在網上瘋傳,據稱這是在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拍攝的。不過,DW事實核查發現:這張照片是假的。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又一輪無人機攻勢
在習近平結束訪問離開莫斯科的當日,俄羅斯又對包括基輔周邊在內的烏克蘭多個地區發動了無人機轟炸,造成多人死傷。而就在這波襲擊開始前幾個小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剛剛結束對烏克蘭的訪問離開該國。
德語媒體:"親密無間"的友誼
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外國首腦時,那張長達六米的桌子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此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訪,兩人之間卻僅僅間隔了一張小小的方桌,這是否也是中俄兩國"親密無間"夥伴關係的象徵呢?
中國「強烈反對」美增加在菲律賓駐軍基地
正在菲律賓訪問的中國副外長孫衛東對馬尼拉允許美國在菲律賓更多軍事基地駐軍表示反對。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則為他的決定進行了辯護,稱這對本國領土防禦至關重要。
客座評論:習近平訪俄後的世界格局
習近平與普丁在莫斯科會面後,對世界民主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世界民主陣營對此的準備和應對是不充分的。可以說,習近平的這次莫斯科之行對今後世界格局的變化定下了基調。而會面對今後發展帶來的影響,值得人們思考。
習近平結束訪俄,中國將成最大贏家?
習近平結束了對莫斯科的訪問,專家稱此行表明俄羅斯越來越依賴中國。如果烏克蘭戰事持續下去,中國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馬英九赴中會否接觸中共高層?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底赴中「祭祖」,是台灣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現任或前任元首。外界對馬英九此行多有猜測,面對DW詢問馬會否會見中共高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也做出了回應。他跟DW說了什麼?
德語媒體:普丁在討好習近平
普丁說中俄兩國「親如兄弟」,但是根據德語媒體對習近平莫斯科之行的分析,在目前的形勢下,俄羅斯顯然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小弟」,中國也樂於扮演「大哥」的角色。
中俄關係變遷:從兄弟、對手到戰略夥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同蘇聯及俄羅斯的關係經歷了曲折起伏的發展。從五十年代中蘇友好結盟,到六十年代關係惡化,甚至爆發邊境武裝衝突,之後陷入長期的對峙封凍。蘇聯解體後,中俄關係開始穩定好轉,並在習近平和普丁治下形成有力的利益聯盟。
日本首相周二突訪基輔
周二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並將同澤倫斯基舉行會談。岸田抵達基輔前數小時,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也剛剛開始對俄羅斯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
又見老朋友:習近平莫斯科會晤普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開啟對俄羅斯的訪問,並與俄總統普丁舉行了閉門會談。兩位領導人表示兩國應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習近平還稱中俄「樹立了新型大國關係典範」。
德語媒體: 中國不是值得信賴的和平使者
前不久,在伊朗和沙烏地恢復邦交的問題上,北京的外交努力收到了成效。而對於已經陷入僵局的俄烏戰爭,中國是否也能成功扮演居中調停的角色呢?
中俄心思各異?國際媒體如何看習普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20日)赴莫斯科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國際間高度關注習普會,歐美媒體紛紛發表相關報導。歐美對中國抱持什麼隱憂?他們如何看待中國「和事佬」的角色?
習普會登場 普丁:俄中關係達歷史高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在即,他與俄國總統普丁紛紛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俄友好。西方觀察家認為,習近平打算透過習普會,展現中國在國際上扮演重要的「調停者」角色;普丁對此表示樂見,但兩人是否真能促進俄烏戰爭落幕?
習近平訪俄 外界關注中國微妙立場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在3月20日開始為期3天的俄羅斯之行。現在,各界都關心這次國事訪問是否會改變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訪問對於剛剛獲得連任的習近平來說「非常微妙」。
牆外文摘:彭麗媛會成為另一個江青嗎?
有評論認為,從彭麗媛一貫的低調看,與江青顯然大不同,但時勢所迫,一旦後習時代朝政出亂子,未來彭麗媛是否走上江青老路,成為內鬥幕後要角,外界還在觀望。
中國黨政機構改革方案出爐 黨管一切?
經人大會議審議的中國黨政機構改革方案周四正式公佈。中共中央將新設負責金融、科技、社工及港澳台事務的部、委、辦,進一步直接掌控其認為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的領域。
客座評論:習近平與普丁會面意味著什麼?
中國官方確認習近平下周訪問莫斯科。按照中方渲染的氣氛,似乎北京是和平使者,去莫斯科給世界帶來福音。但旅德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習近平此行將給本來就未知的烏克蘭戰爭的最終結果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習近平訪俄:是勸和? 是施壓?
在沙烏地伊朗恢復關係、中國取得重大外交突破之後,剛剛破例獲得第三任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周對俄羅斯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中國能否擔當俄烏戰爭斡旋人的角色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上一頁
第20 頁,共8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