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習近平
2013年起,習近平任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再談新冠起源 譚德塞呼籲中國全面准入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敦促中國提供更多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起源的訊息,並表示願意派出第二批專家組進入中國展開調查。
德語媒體:中國人的忍耐也是有極限的
進出口數據急劇惡化、失業率居高不下、一些企業和機構開始降薪和拖延薪水。中國經濟陷入了過去幾十年從未有關的艱難境地,當前的局勢對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想必也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貝爾博克稱習為獨裁者 北京憤怒回擊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接受媒體採訪時,將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同俄羅斯普丁相提並論,並直言習近平是一位"獨裁者"。此番言論引起網路熱議,中國官方更是表達了"強烈不滿"並召見德國駐華大使。
牆外文摘:中共瞞報新冠疫情不能不了了之
《華盛頓郵報》發表長篇社論詳盡回顧中國當局從2019年底開始至今向中國人以及世界隱瞞新冠疫情真相的情況。社論認為,在一個必須有信任與透明才能挽救生命的緊要關頭,中國當局卻掩蓋事實並撒謊,直到今天他們仍在這樣做。
就業市場低迷 催生中國新一代「全職子女」
今年六月,中國16至2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當中,失業率高達創紀錄的21.3%。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畢業就意味著失業,由於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做「全職子女」的人也越來越多。
李尚福「失蹤」:或因軍事採購腐敗受調查
據十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記者透露,失蹤兩周多的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正在接受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調查。調查涉及軍事裝備採購中的腐敗案。
專家:習近平近期目標是成為「南半球的領導者」
習近平近日接連會見來自委內瑞拉、柬埔寨和贊比亞的領導人。有專家認為,中國的長期目標是成為世界第一,但近期目標是成為南半球的領導者。
中國防長逾兩週未露面 突取消與越官員會晤
中國前外長秦剛消失原因還未明朗,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也至少已2週未在公眾場合露面。路透社引述越南官員說法稱,李尚福先前突然取消9月7日和8日與越南國防官員的會面,理由是「健康狀況不佳」。
王毅或將缺席聯大會議 習近平赴美參加APEC再添變數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周一表示,無論是在下周舉行的聯大會議期間,還是今年年底前的某個時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期會在美國接待中國外長王毅。此前《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國計劃派遣國家副主席韓正,而不是外長王毅出席聯大會議。
德語媒體:對話總是必要的
為期兩天的G20峰會在新德里閉幕。德語媒體普遍認為,雖然聯合聲明中反映出分歧遠比共識要多,但在世界局勢動蕩的今天,保持G20這一對話平台尤為重要。
拜登稱與李強會面「我沒想遏制中國」
目前,中美兩國在貿易、安全、人權等諸多問題上的分歧正在加深。不過,前往越南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並不想遏制中國。他還表示,在新德里的G20峰會上與李強會面,討論了「穩定」的問題。
客座評論:烏克蘭戰爭改變習近平了嗎
在中國目前面臨一系列問題的時候,似乎有不少人認為,打台灣的事可能會擱置一下了。筆者以為,習近平雄心壯志並未改變,而何時攻打台灣,就看普丁式的誤判在習近平那裡何時出現,是否會出現。
牆外文摘:大陸人為什麼支持武統台灣?
有評論認為,對於兩岸政治傾向差異的不瞭解,也許讓政治冷感的大陸民眾更傾向於接受官方敘事中對於共同的民族身份認同的強調,而高估「同根同源」的台灣「同胞」支持兩岸統一的意願。
德語媒體:習近平有理由待在中國不去G20
《每日鏡報》評論認為,與其前往G20會場與其他立場相左的領導人會面,習近平選擇待在中國國內出席活動,是希望能為其形象加分。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則稱,蘋果長期以來的策略導致其發展大幅受到中國影響。
習近平缺席G20峰會的種種猜想
在過去十年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是G20峰會的常客,但他卻缺席了本周末的新德里峰會。這引發人們的諸多猜測。
中智庫批印度借G20「夾帶私貨」破壞和諧
一家具有政府色彩的中國智庫在印度G20峰會開幕前發表文章,批評印度借著擔任G20主席國「夾帶私貨」的行為將阻礙國際社會達成共識,進一步製造分歧與裂痕。
G20宣言出爐 美推中東、印度基礎建設計劃
G20峰會召開首日就出人預料地通過了峰會宣言。因成員國當中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存在分歧,外界之前並不看好峰會就此達成一致。與此同時,美國表示,多國將簽下意向書,計劃在中東和南亞擴建鐵路港口,以加強與中東和印度的聯繫,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
客座評論:方濟各教宗對「紅色」中國的「綠色」祝福
86歲高齡的教宗方濟各近日訪問蒙古時向中國大陸發表簡短演講,並公開稱呼中國民眾為「高貴的中國人民」。德國漢學家呂恆君指出,該稱呼出乎意料,特別是在當今中西方日益「脫鉤」的時代氛圍之下。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空椅子」政策
《經濟周刊》的一篇評論剖析了習近平缺席G20峰會的原因和後果。《每日鏡報》從中國新版地圖將與俄羅斯交界處的黑瞎子島標為中國領土看中俄的「無限友誼」。
中國新地圖重劃中俄邊界 「普丁只能忍氣吞聲」
中國官方近期發布了2023年新版地圖。此前協議由中俄分治的黑瞎子島這次完全被劃入中國版圖。對此,俄羅斯目前似乎選擇了隱忍。這引起全球輿論的關注。
人權報告擺一旁 習近平力推新疆旅遊
聯合國發佈《新疆人權報告》屆滿一年,人權團體卻批評實質進展甚微、無法對北京咎責。與此同時,中國有意在新疆政策不變的情況下,藉由增加遊客導覽,向外界傳遞該地區的「成功故事」。
中俄首腦缺席G20 美印主導有何看點?
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出發前往印度準備參與9日和10日的G20峰會。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雙雙缺席下,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必須致力解決分歧,在重要問題上達成一致。
「一帶一路」十周年: 碩果纍纍?還是勢頭不再?
習近平於2013年秋季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即將迎來十周年。中國官方表示,「十年來,合作碩果纍纍」。不過,也有德媒指出,許多發展中國家面臨還款困難,中國對外貸款的一大部分面臨違約風險,該倡議的勢頭已然不再。
德語媒體:習近平為何缺席G20?
本周一傳出的消息稱,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將不會出席周末開幕的G20峰會。雖然中國官方並沒有說出具體原因,但習近平上台後首次缺席G20峰會,仍引起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
德國聯邦議院成立「維吾爾」議會小組
9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成立「維吾爾」議會小組,成員包括執政聯盟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以及在野的聯盟黨的11名聯邦議員。該小組可能將請求聯邦議院就承認中國政府在新疆的行為是種族滅絕進行投票。
G20峰會「缺習」:中印「龍象之爭」背後的盤算
印度首次主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將缺席,中印關係似乎因地圖事件再次惡化。有分析指出,印度有可能將「缺習」的G20峰會視為試圖帶領發展中國家的良機。
客座評論:習近平為什麼缺席G20新德里峰會?
習近平缺席G20峰會也讓外界關心起他會不會參加11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辦的APEC峰會。本文作者認為,倘若連接缺席這兩場會議,拜習會在今年就只能泡湯了。
習近平將缺席G20新德里峰會 原因不明
中國外交部周一(9月4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應邀將於9月9日至10日出席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八次峰會。德新社評論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缺席G20峰會會給本已緊繃的中印關係帶來更多的紛擾。
牆外文摘:眼看著習近平毀黨,紅二代「竟無一人是男兒」?
有評論認為,習近平統治無能,民心全失,外部壓力空前,然而紅二代紅三代未能形成氣候,明知習近平會毀了黨,但又找不到足以挽狂瀾於既倒的治亂世之梟雄,各自憂心忡忡,而又無所作為。
客座評論: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破產
習近平強行獲得中共總書記第三任後,為了樹立偉大形象, 努力把自己打扮成無所不知的萬能領導。並要人們學習他的思想尤其是所謂的經濟思想。 最近在南非的金磚峰會期間,新華社專門給那裡參會的人特別是非洲政客們,召開了一個習近平經濟思想報告會。
路透:許家印與恆大的那些事
許家印的發家史反映了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模式。如今,恆大集團深陷債務危機,一些前雇員和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了恆大的一些內幕。
德語媒體:故意冷落莫迪的習近平
《南德意志報》與《商報》皆關注了習近平可能不會出席G20的消息。 《南德意志報》認為習近平藉由缺席展現自己的影響力,《商報》則指出,想與中國恢復交流的英國可能要再等等了。
德語媒體:習近平在瓦解中國崛起的基礎
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企業紛紛暴雷,外來投資急劇下滑,中國經濟將如何走出低迷狀態,目前還很難定論,不過多數專家認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並帶動全球的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
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中俄聯盟帶來威脅
本周訪問瑞典的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表示,中俄組成的聯盟為自由世界帶來很大的挑戰。此外他還提到,預計瑞典能在今年10月加入北約。
媒體:拜登未計劃在G20正式會晤習近平
日前傳出習近平可能缺席印度G20峰會,如今拜登據報也不打算在峰會上與習近平正式會面。與此同時,有專家認為,中國缺席印度G20峰會,可能是為了遠離西方主導的國際組織、並拒絕將「舞台」讓給印度。
路透:習近平或不出席新德里G20峰會
路透社援引熟悉情況的印度和中國的消息來源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不出席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俄羅斯總統普丁先前已宣佈他不會前往印度參加G20峰會。
習近平或將前往新德里,印度抗議新版中國地圖
預計習近平將出席下周在新德里舉行G20峰會,而印度外交部在此時針對一張中國地圖顯示的領土主張提出抗議。印度外長蘇傑生說:「對印度領土提出荒謬的主張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中國的領土。」
蘭伯特有望就任美國務院中國事務負責人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國務院正在討論讓資深外交官蘭伯特擔任去年12月新設立的對華政策協調辦公室負責人的可能性。一般認為,這一人事安排並不會改變拜登政府當前的對華政策。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危機帶給西方的教訓
曾幾何時,中國經濟的迅猛騰飛曾令一些西方人對專制政權的超高效率羨慕不已。然而現如今,中國經濟又突然開始在多個層面陷入困境,西方是否能從中可以得到一些教訓呢?
牆外文摘:中國經濟危機對美國影響不大
有評論認為,中國似乎正徘徊在一場危機的邊緣,看起來很像2008年世界其他地區所經歷一樣。但是,這場危機對美國金融或貿易的影響不大。
愛國主義教育法擴海外青年 專家:曝北京焦慮
中國有意透過立法,將「愛國主義教育」擴大實施至港澳台及海外僑胞。旅居他鄉的中國異議人士告訴DW,隨著極端聲音激增,海外可能出現更多訴諸暴力的「小粉紅」;專家則認為,該法凸顯了北京的不安全感。
金磚國家再增六國!美國淡化歷史性擴員
在南非的金磚國家峰會,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阿根廷、埃及和衣索比亞受邀加入這個新興國家俱樂部。在中、俄主張擴員制衡西方的同時,美國則試圖淡化金磚國家的歷史性擴員。
客座評論:與黑幫合夥很難有好結果
普裡戈津專機的墜毀,實在是一件不少人已經預料的事,所以一般瞭解俄羅斯的人都會說「不足為怪」。 但這件事對習近平的影響,輿論界顯然談得很少。 而這一點,卻對今後的地域政治發展有著很現實的意義。
習近平會莫迪談邊境爭端 中印能否克服分歧?
在本周的金磚國家峰會上,中國帶頭呼籲擴大該集團的成員和影響力。然而同屬該集團的中國和印度仍存在重大分歧。24日,印度外長表示兩國領袖已在金磚峰會場邊會晤,談到了邊界問題,且雙方同意應盡快降低邊境衝突。
德語媒體:同中國打交道要多些自信
雖然德國政界在不斷呼籲經濟界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現實卻呈現出另外一番畫面:去年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達到創紀錄的115億歐元,而中國在德投資也比疫情前高出了三倍。
德語媒體: 金磚各國要與同西方分庭抗禮?
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五個新興經濟體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第十五屆峰會8月22 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開幕。有德語媒體認為,金磚國家的迅速崛起,正在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秩序構成挑戰。
南非金磚峰會首日看點
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是疫情後的第一次實體峰會。此次還有一些地方與以往不同:普丁因官司在身沒有出席,習近平前日抵達卻缺席峰會首場活動。
中國異見人士騎摩托艇從山東逃亡韓國
據媒體報導,中國異見人士權平騎水上摩托攜帶燃料耗時14個小時,從山東偷渡至韓國仁川,尋求避難。權平曾穿諷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T恤衫自拍上傳至網上,後被拘捕。
專家:金磚國家未超越像徵意義
抵達南非參加金磚國家峰會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東道主南非總統舉行了會面。目前有20多個國家表示有意加入金磚集團,這給5個成員國出了道難題。
德語媒體:暴風雨即將來臨?
上周五在大衞營舉行的美日韓首腦會晤,普遍被視為美國"印太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但在北京看來,這是美國在打造"亞太小北約",激化地區局勢的又一個步驟。
上一頁
第16 頁,共8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