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習近平
2013年起,習近平任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閱兵與抗議——「打倒紅色法西斯,推翻共產黨暴政!」
長平
全球媒體對剛剛過去的北京「9.3」閱兵投入了極大的關注。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媒體鏡頭最應該聚焦的地方,是對這場武力炫耀進行抗議的重慶投影標語事件。
德語媒體:團結一致 抗擊西方
媒體看中國
德廣聯發表評論稱,聲勢浩大的北京閱兵式上,「普習金三人組」的並肩亮相最為引人注目,也標誌著一個反西方聯盟的出現。《日報》評論稱,此次極盡奢華的閱兵活動,既是中國民族主義的狂歡,也是北京爭奪全球領導地位的宣言。
客座評論:習近平能打贏他的烏克蘭牌嗎?
張俊華
俄烏戰爭是當前世界政治一個不可迴避的課題。至於對正在下第二盤大棋的習近平來說更是如此。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習近平「露一手」的機會還是有的,但是他缺乏深謀遠慮的能力。
金正恩父女的中國秀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攜女兒金主愛到中國參加九三閱兵,受到中方高規格接待並與習近平和普丁同台亮相。韓國觀察家如何評論金正恩這場中國秀以及背後的訊號?
「習金」時隔六年會晤 金正恩:涉台議題堅定挺中
中國九三閱兵結束後,習近平與金正恩4日舉行會談,這是中朝領袖時隔6年首次會晤。習近平在會談中告訴金正恩,北京對發展中朝關係的立場「不會改變」;金正恩則表示,在涉及台灣、新疆和西藏的議題上,堅定支持中國。
國際媒體熱議北京「閱兵」
媒體看中國
九月三日,中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儀式,尤其是習近平、普丁和金正恩的同框出席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川普评9‧3閱兵
川普在白宮會見來訪的波蘭總統時,被記者問及一天前北京舉行的大閱兵儀式
德語媒體:北京大閱兵 刻意挑戰西方價值觀
媒體看中國
習近平在93閱兵式上說,中國人「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商報》分析其中深意。《南德意志報》評論:「這是一次與西方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大國崛起」。《新蘇黎世報》文章認為, 「習近平的閱兵式向川普发出訊號:中國不再需要西方,但西方卻需要中國」。
普金會談:金正恩稱助俄是「兄弟義務」
金正恩與普丁3日在北京舉行「普金會」,談話超過2個小時。普丁讚許北韓派兵到俄羅斯協助作戰,並邀請金正恩再次訪俄;金正恩則表示願意「盡其所能」替俄羅斯做任何事。
德語媒體:俄中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體看中國
《威悉河信使報》評論稱,普丁和金正恩在北京的高調亮相充分顯示,北京完全沒有促成烏克蘭和平的政治意願。《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川普的強硬路線總是半途而廢,最終讓中俄兩國受益無窮。
解碼中國:超級大國想超越美國
中國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閱兵式畫面展示其東方超級大國形象。在T恤衫、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之後, 「中國模式」會成為下一個出口熱門嗎?
中俄朝領袖同框九三閱兵 川普批「密謀反美」
北京9月3日舉辦中國近代規模最大的閱兵儀式,以紀念中國抗日戰爭結束80週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出席了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辦的活動。台灣總統賴清德則在臉書發文,強調台灣人「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
德語媒體:中國正在重塑國際秩序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無論是上合峰會,還是「九三」閱兵,中國正在利用一切機會打造替代性的國際秩序,而川普则在間接助長這一進程。《日報》則發表評論稱,上合峰會釋放出一個明確訊號,中俄將進一步緊密結盟,共同打造反西方陣營。
中印俄三國領導人親密互動
習近平提出的世界多極化以及全球新秩序,似乎在天津獲得了「首秀」。
中俄20多項合作簽約 西伯利亞二號線有望落實
到北京出席中國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二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雙方盛贊兩國關係,並簽下20餘份合作文件,包括擴大天然氣貿易協議。
《天津宣言》未提烏克蘭 習近平幫普丁留面子?
上合組織峰會後發佈的《天津宣言》中,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隻字未提,引來基輔不滿。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的逐漸靠攏,習近平更為普丁和莫迪提供會談機會,也試圖向美方展現團結姿態。
「我不是勇士,但不想繼續在糞坑裡說糞香」——重慶標語投影事件當事人戚洪專訪
九三閱兵前夕,重慶大學城的一棟大樓外牆出現了投影的反共標語。發起這場行動的戚洪已遠赴英國,在倫敦接受DW特約記者郝煜採訪。
中俄印領導人亮相上合峰會 北京彰顯地區核心地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發表講話,抨擊國際秩序中的「霸凌行徑」。同日,印度總理莫迪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峰會間隙會晤,據報導,正式會談開始前,兩人在車中單獨交談近一小時。
牆外文摘:金磚國家反擊川普,中國並非替代目標
牆外文摘
有專家認為,金磚國家集團雖提供協同合作的論壇,卻缺乏真正的治理結構。巴西和印度等國可能認為,與其加入北京的勢力範圍,不如自力更生。
上合峰會開幕:多極世界 龍象共舞?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開幕。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印度總理莫迪的到訪。莫迪為7年來首次訪問中國。普丁則是對中國進行長達4天的正式訪問,並將在峰會後前往北京出席盛大的93閱兵。據俄方透露,在閱兵式上,普丁和金正恩將分別坐在習近平右手方和左
習莫普天津會晤:金磚國家被川普越挫越旺?
習近平、莫迪、普丁會晤——金磚國家之間日益緊密的團結將在周日於中國天津開幕的上合組織峰會上迎來高光時刻。川普对金磚國家的關稅增幅超過世界其他地區,是否也無意中促成了這個鬆散聯盟的蓬勃發展?
長平觀察:川普不懂中國留學生
長平
川普称中國留學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他們,美國大學系統將「很快崩潰」。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這說明川普既不瞭解美國大學,也不瞭解中國留學生。
天津上合峰會強人秀:習近平將歡迎普丁和莫迪來訪
8月31日至9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與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在內的20多國領導人會面,展示全球南方的團結。而對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來說,這又是一次外交勝利。
習近平在烏克蘭獨立日向澤倫斯基致賀電
據媒體報導,烏克蘭獨立日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去賀電。澤倫斯基表達了感謝,這是中烏領導人之間罕見的互動之舉。
川普: 「如果不得已,我會向中國徵收200%關稅」
在白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晤時,川普表示可能在不久後訪華,並稱「如果不得已,我可以向中國徵收200%關稅」。
德語媒體:川普的任性對習近平極為有利
媒體看中國
《商報》評論指出,川普对待普丁的方式,讓北京更加堅信,只要硬抗到底,就會有豐厚的回報。《商報》另一篇報導稱,中美爭端令高度依賴中美兩大市場的晶片產業陷入困境。
韓國總統特使訪華會見王毅 邀習近平出席APEC峰會
韓國總統李在明派出由前國會議長朴炳錫率領的特別代表團,前往該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同時本人前往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川普会晤。
客座評論:為什麼說習近平的反腐是一種政治清洗
鄧聿文
本文作者認為,習近平的反腐在實際效果上,已經演化為一種政治清洗:清除的是那些在純潔化標準下「不忠誠、不老實」的群體;塑造的更是一種「人人自危、惟有忠誠方能免禍」的政治氛圍。
抗戰老兵潘長發:「打死我也不會跟大陸合作」
中國準備在下個月舉行大規模閱兵,高調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台灣指控中共一再扭曲事實,賴清德則借此警示「侵略必敗」。
牆外文摘:習近平是列寧主義政權的堅定捍衛者
牆外文摘
史達林研究專家斯蒂芬‧考特金認為,習近平是中國列寧主義政權的產物,也是該政權的堅定捍衛者。他畢生的使命就是確保這個政權的存續。確保政權存續就意味著要禁止任何有意義的政治改革。
烏克蘭維和:中國或參與 德國陷爭議
隨著俄烏和談的希望重燃,德媒獨家報導指出,中國可能願意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烏克蘭維和部隊——雖然烏克蘭總統之前已經明確表示反對。與此同時,德國國內卻就聯邦國防軍是否應加入未來維和任務陷入激烈辯論。
德語媒體:習近平亮相拉薩 健康與權勢的雙重宣示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報導稱,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此次前往西藏「慶生」有強烈的政治意義,即他的權勢與健康都沒有問題。《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習近平在拉薩再度重申「藏傳佛教中國化」。
長平觀察:川普搬起普丁砸美國人的腳
長平
川普和普丁的阿拉斯加峰會效應如何?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川普搬起普丁砸了美國人的腳,動搖了美國二戰以來作為自由世界領導者的根基。
「自治」六十周年,習近平訪問西藏
習近平周三抵達拉薩,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他要求「引導各族幹部群眾聽黨話、跟黨走」。
德語媒體:悄然關閉中的國門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報導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被要求上交護照,顯示中國正在悄悄關閉國門。《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川普对普丁侵略行為的姑息遷就,可能會誘導北京武力攻台。
牆外文摘:獨裁者的治理災難和權力強化
牆外文摘
政治學者吳國光認為,從治理上的災難到獨裁者權力的強化,這個過程中對精英的關鍵是清洗,對老百姓關鍵是洗腦。
川普称獲習近平承諾:在任期內不會攻台
美國總統川普对外披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做出了一項關鍵承諾,引發外界對台海局勢和中美關係走向的廣泛猜測。
德語媒體:「要想賣晶片 留下買路錢」
媒體看中國
《南德意志報》評論稱,川普政府要求晶片公司為其在華業務上繳「份子錢」的做法,讓人不禁想起了中世紀勒索過往商賈的城堡封建主。《萊茵郵報》評論稱,中美關稅「休戰期」再度被延長90天,說明川普只能聽懂「強者的語言」。
客座評論:台灣失去川普了嗎?癥結在於難打入MAGA核心
黃錦鐘
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近日撰文主張,民進黨政府經營對美關係有重大失誤,導致台美關係出現裂痕。DW中文客座評論員黃錦鐘分析,台灣對川普政府的外交工作應聚焦於打入MAGA核心圈,同時擴大台美的利益交集,提高川普深化對台關係誘因。
德語媒體:中俄會軍事聯手對抗西方嗎?
媒體看中國
西方受俄烏戰爭牽制而無暇他顧之際,北京會武力攻台嗎?一旦台海發生戰事,普丁又會對習近平提供哪些支持呢?《新蘇黎世報》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南德意志報》評論稱,晶片企業須上繳部分在華利潤的新規,是川普向北京的明確訊號:美國才是晶片行業..
川普行政命令拍板 美中關稅休戰再延長90天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宣佈簽署行政命令,將美國對中國的對等關稅進一步暫停實施90天,中國商務部也宣佈相應措施。這是5月之後,美中之間二度延長關稅休戰期。
金融時報:中國要求美國放寬晶片限制
先進晶片對人工智慧的高速運行至關重要,而美國則對高端晶片的對華出口實施了限制。在可能的川普与習近平峰會之前,北京正在向華盛頓施壓,要求美方放寬晶片限制。
甘肅山洪死亡人數攀升 習近平警告各地克服麻痺思想
中國甘肅蘭州市榆中縣等地遭遇罕見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損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全力搜救並防範極端天氣風險。
習近平:中方樂見俄美雙方保持接觸,改善彼此關係
在普丁與川普计劃會面之際,習近平與普丁通話。習近平稱「中方樂見俄美雙方保持接觸,改善彼此關係」。中國官媒的報導特別指出,習近平是應普丁要求與其通話,普丁在電話中強調「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任何形勢下都不會改變」。
德語媒體:美印相爭 中國得利?
媒體看中國
《新蘇黎世報》認為,原本牢固的美印「戰略夥伴關係」,正因川普的高壓政策出現裂痕,而北京很有可能成為這場爭執的最終受益者。《商報》評論認為,美印蜜月期的結束,顯示川普的「即興」外交政策中,對華戰略並無明顯的章法和規劃可言。
《圖片報》:中俄機密合同顯示,普丁協助北京演練攻台
德國《圖片報》報導稱其獲得的機密文件顯示,俄羅斯不僅為中國定製開發自動化指揮系統,還將提供一批可空投的武器裝備。運輸方式、作戰部署乃至傘降細節已明確列入條款。文件由國際駭客組織「黑月」竊取,德國高層安全部門消息人士向《圖片報》證實其真實性。
德語媒體:捲入權色貪腐醜聞的少林寺
媒體看中國
在少林功夫幾乎家喻戶曉的德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被查的消息自然也引起了德語媒體的關注。
客座評論:如何評估習近平的權力
鄧聿文
中共的北戴河時間又到了。按照「慣例」,每年中共高層北戴河休假期間,有關習近平的各種謠言都會格外密集,尤其涉及其權力地位問題。外界該如何評估習近平的權力呢?
德語媒體:習近平正在失去權力?
媒體看中國
對於近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可能「失勢」的各類傳言,《新蘇黎世報》評論寫道:有傳言、有跡象、也有理由,但卻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商報》發表評論稱,同川普强加給歐盟的「不平等條約」相比,中國才是歐洲更大的威脅。
中美貿易協議接近達成 美財長稱「並非百分百完成」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四表示,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協議「並非百分百完成」,但相信已具備達成協議的基礎。這份潛在的協議旨在解決關稅爭端和稀土礦產問題,然而,在8月12日最終期限前,技術細節仍待敲定,印度等國也因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面臨美國關稅威脅。
上一頁
第1 頁,共8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