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義大利
位於南歐的義大利,其國土主要包括亞平寧半島、西西裡島、撒丁島,總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歐洲中了離間計?
習近平本周四開始訪問義大利,兩國之間有可能就「一帶一路」簽署意向聲明。歐盟是否正在被中國挑撥離間?這一系列話題,引發了德語報刊的高度關注。
義大利擁抱「一帶一路」 中國贏了一步棋?
義大利將在習近平訪意期間與中方簽署諒解備忘錄,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家。作為工業七強之一,義大利此舉明顯具有強烈的政治象徵意義,不僅加大了主要西方國家之間的裂痕,也凸顯國際地緣軸心正在發生轉移。
德語媒體:中國既非天使也非魔鬼
義大利極有可能在本周與中國簽署加入「一帶一路」的意向聲明,這一動向引發了德語報刊的高度關注。有評論認為,正是因為歐盟自身的原因,才讓中國得以乘虛而入;還有評論呼籲,應對中國挑戰時,既不要妖魔化、也不要神化中國。
習近平出訪義大利 避開梵蒂岡?
3月21日至3月23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義大利,但是並沒有打算訪問梵蒂岡。在與北京達成協議半年後,梵蒂岡與北京之間還有很多問題有待澄清。
教廷高官: 中國不應害怕天主教會
周四將是中國與梵蒂岡就主教任命簽訂中梵協議之後,習近平首次出訪義大利,而習近平是否會與教宗見面仍然存在許多未知數。 教廷高官在即將上市的書中,強調中國不應該害怕天主教會對中國抱持「不信任或敵意」。
澤林視點:爭論不休的歐盟
在義大利決定加入中國「新絲綢之路」之際,歐盟則為歐盟-中國峰會制定了遏制中國影響的戰略。本台專欄作者澤林認為,義大利的立場與歐盟的方針相悖。
德語媒體:小熊維尼和「一帶一路」
對外部世界而言,中國的崛起和「一帶一路」究竟會有怎樣的代價?《新蘇黎世報》從藝術創作自由的角度加以分析。而《南德意志報》則關注羅馬政府如今和「一帶一路」關係曖昧,會帶來何種後果。
德語媒體:沿著馬可‧波羅的足跡
義大利打算參與中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華為對美國政府提出了控告,分別成為周五德語媒體的關注話題。
義大利:把歐洲標準帶進一帶一路
義大利政府計劃與中國簽訂協議,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此舉可能招致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不滿。義大利總理則辯稱,此舉有望將歐洲標準輸入「一帶一路」。
德語媒體:中國分化歐洲
《商報》認為,義大利可能成為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意向聲明的首個歐盟創始國。《法蘭克福匯報》報導,中國著名企業家、吉利的當家人李書福預言,未來3至5年內,會有大量汽車企業重組或者倒閉。
義大利要加入"一帶一路" 歐盟提醒別"低估中國"
義大利計劃於3月底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美國表示不滿。
消息人士: 北韓高級外交官攜家眷脫北
北韓似乎又有駐外高官變節。據韓國媒體報導,北韓駐義大利代理大使曹成吉已離職申請避難,目前處於義大利政府保護之下。
在義大利非法打工的印度人
為掙錢養家餬口,很多印度勞工被人販子弄到義大利在蔬菜園打工,所得不足當地最低薪水的三分之一。
火山繼續噴發 地震接連不斷
西西裡島的埃特納火山還在不停地噴發。其結果:火山灰雨覆蓋周邊的村鎮地區以及不斷引發強烈地震。
義大利政府收緊難民政策 民眾不答應!
數千示威者周末走上羅馬街頭,反對義大利政府收緊移民政策,為移民爭取更多權利。
義大利夜總會發生踩踏事件 多人死亡百人受傷
至少6人死亡、近120人受傷,義大利亞得裡亞海濱的一家夜總會發生踩踏事件。當地媒體稱,事發原因可能是夜總會裡有人噴射催淚瓦斯。
旅德華人夫婦遭遇中國「紅通」
一對旅德中國夫婦在義大利被逮捕,理由是中方以貪污罪名對他們發出了「紅通」。但這對夫婦則堅稱,他們是因為政治理念遭到中方報復,並因此提出政治庇護申請。
「性感場景」:千年古畫重見天日
與化身為天鵝的宙斯做愛--考古學家們在龐貝古城發現了一幅壁畫。在這一遺址迄今的所有發現中,此畫可謂獨樹一幟。
財政爭議:義大利堅持與布魯塞爾對抗
對所有警告充耳不聞:歐盟最後通牒到期,義大利政府在預算爭議問題上依舊故我。羅馬和布魯塞爾之間將繼續劍拔弩張。
義大利惡劣天氣已造成30餘人喪生
在西西裡島,救援人員在一幢被淹沒的房屋裡挖出9具屍體。迄今為止,義大利近日的暴雨、洪災、山體滑坡已造成30多人喪生。
「羅馬受夠了!」:數千民眾抗議首都沉淪
許多羅馬市民要求市長下台,理由是:城市不斷沉淪,安全狀況和公共服務品質均日益惡化。除了基礎設施陳舊不堪之外,最近一起少年遭到血腥殺害的案件也震撼了這座永恆之城。
讓羅馬乾淨起來!
非盈利組織Retake Roma每周一次清掃垃圾,希望讓羅馬煥然一新。
史無前例 歐盟否決義大利預算案
現屆義大利聯合政府想要進一步擴大財政赤字,為此制定了新預算案,但這個南歐國家本已負債纍纍。儘管此前受到歐委會質疑,但羅馬依舊一意孤行。周二,歐委會否決了這一預算案,要求羅馬修改。爭議加劇。
穆迪下調義大利信用評級
羅馬政府的新路線不僅令其歐洲夥伴惱火。如果用信貸行業的標準來衡量的話,義大利的債務計劃已經讓使該國失去信任。
布魯塞爾: 義大利財政預算太離譜
歐盟對義大利政府提交的下一財政年度預算草案十分不快。歐盟財政委員莫斯科維奇向羅馬發出一封措辭嚴厲信函。
義大利安置難民典範小鎮遇麻煩
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小鎮裡亞切被看作是難民融入的成功典範--而今,義大利內政部下令,那裡的難民必須得遷移到另外一個地方。
雙重護照引發的外交風波
義大利外長米拉內西宣佈取消與奧地利外長會面,以示不滿。引發外交風波的是來自維也納的一個計劃:給生活在義大利南蒂羅爾的居民發奧地利護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難民數日不準上岸 意內政部長受調查
義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要求與歐盟澄清難民去向問題,才允許他們上岸。但義大利法律規定,拘押不得超過48小時,除非有法官指令。
義大利威脅遣返難民回利比亞
要讓地中海上獲救的難民們去哪裡?義大利威脅說,如果其它歐盟成員國不接收,未來就把他們直接送回北非。維權人士發出警告。
塌橋事件搜救結束 43人命喪熱那亞
義大利熱那亞塌橋事件最後發現的遺體是義大利和牙買加夫婦和他們的女兒。這一家三口困在扭曲變形的車中。隨後當局宣佈搜救行動告一個段落。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川普签署國防授權法案; 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土耳其貨幣大幅下跌...七張圖回望本周大事。
義大利一高架橋倒塌 數十人傷亡
義大利一座高架橋在暴雨中斷裂崩塌。宛如電影的末世場景令人不敢置信。
3天游羅馬攻略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更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因其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被譽為「永恆之城」。以下是旅居羅馬半年的德國之聲記者Elisabeth Yorck von Wartenburg給大家的一些旅遊建議。
萬千「歌頌」 歐洲五城
有時候,一首歌就能讓一座城市舉世知名;而有些城市則已經萬千次出現在歌曲中,備受歌頌。一項研究揭示,哪些城市給了音樂人們最多靈感和沖動。
德國最古老圖書館重見天日
在科隆一處建築施工期間,考古學家發現大片的牆壁遺跡,牆上的奇特壁龕讓他們大吃一驚。 現在他們已經證實,這個地方曾是一座古代的圖書館。
義大利不再接收「索非亞」—難民
羅馬政府宣佈,將不再接受歐盟海上使命「索非亞」艦船在地中海救起的移民。
迄今奪冠的世界盃東道主
迄今全球共有6個世界盃東道主奪冠,現在將輪到俄羅斯了嗎?
義大利南部的非法垃圾填埋場
坎帕尼亞地區以其美麗的沙灘和美食聞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是癌症高發區,兒童死亡率也居高。
對義大利指手劃腳 歐盟高官道歉
歐盟委員會預算專員厄廷格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說,來自金融市場的壓力或許會讓義大利選民明白過來,該投誰的票。這一說法招致激烈的批評,這位德國政治家不得不向公眾道歉。
義大利民粹聯盟組閣失敗 再選一次?
義大利政局出現戲劇性逆轉。民粹主義聯盟先是問鼎政府在歐洲範圍引起廣泛的不安,接著卻在組閣的最後一刻宣告破產。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義大利民粹主義政府呼之欲出
對義大利、對歐洲,這是一個重大轉折。首次有一個純民粹主義的和對歐洲持批評立場的政府接管了一個歐盟創始國的權力。政府首腦:一位無名之輩。他雖明確表示義大利仍是歐洲大家庭的一員,但附加了某些條件。
義大利特色民主:大選期間歡樂多
義大利大選已經過去了2個月時間,但是由於各黨之間分歧巨大,五輪談判之後,新內閣至今難產。現在,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呼籲各黨組建「臨時中立政府」,並警告稱,否則只能重新大選。而對於看熱鬧的旁觀者而言,重新大選卻並非什麼壞事。
各政黨組閣談不攏 義大利或面臨重新大選
義大利政府組閣談判宣告失敗,債台高筑的這個國家很可能將舉行重新大選,日期或在今夏。
歐盟調查中國犯罪團伙利用希臘港口逃稅
中國犯罪團伙涉嫌經由比雷埃夫斯港進口商品,虛報價值和收貨公司從而逃避進口稅和增值稅。義大利和歐盟當局正在進行調查。這個希臘最大港口由中遠集團控股經營,未來將充當中國通往歐洲的門戶。
比薩餅面前 北韓人人平等
一位韓國藝術家將一個介紹如何製作比薩餅的烹飪影片製作成500張DVD光碟,並託人偷運到北韓。為什麼恰恰要介紹比薩餅?為什麼說他的這項工作具有極其嚴肅的背景?
「希望與尊嚴」——教宗在復活節籲和平至上
在復活節慶典高潮,教宗方濟各向「充滿衝突與戰亂印記的世界」發出和平呼籲。訊息中既包含「親愛的、長期受苦的敘利亞」,也涉及巴以衝突、朝鮮半島和受到「飢餓、區域衝突、恐怖主義」困擾的非洲國家。
威尼斯水城也有遊客少的時候!
「遊人總以找尋為由,毀掉他們尋找的東西。」人們常引用德國作家艾森伯格 (Hans Magnus Enzensberger)的這句話。德國之聲的記者馬丁奈茲(Juan Martinez)告訴我們,威尼斯在哪些時候尚值得一去。
從義大利到德國:歐洲民粹主義風潮興起
義大利議會選舉初步結果顯示,右翼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政黨佔據上風。在歐洲一些其他國家,反移民、反歐盟、反伊斯蘭的政黨團體也有攻城略地之勢。
義大利大選:右翼陣營獲勝 左翼民粹黨得票最多
截止到目前的統計,義大利大選的贏家是右翼民族聯盟,而整個選舉中最強的單一政黨是左翼的五星運動。不過,以上兩方勢力都無法執政。
白雪覆蓋羅馬城
羅馬正經歷了數十年來最猛烈的降雪。學校關閉,很多人無法上班。市政府要求人們盡量待在家裡。
上一頁
第6 頁,共2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