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義大利
位於南歐的義大利,其國土主要包括亞平寧半島、西西裡島、撒丁島,總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義大利疫情為何失控 世界學到什麼?
目前義大利全國6048萬人都在封鎖中,非緊急狀況不得外出。所有婚喪喜慶和運動賽事,宗教活動通通不能辦。除了藥局和超市其他店家全數關閉。
義大利疫情惡化 歐盟全數淪陷
儘管全球各國持續提升他們的防疫機制,但義大利周二的病亡案例數仍創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在塞普勒斯通報首起案例後,歐盟27個成員國都被新冠病毒入侵。伴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中國進一步加強對入境人員的管制,嚴防輸入性病例。
義大利宣佈「鎖國」習近平抵武漢考察
世衛組織表示新冠疫情已接近全球大流行的程度,並再次稱讚中國的防疫成效。與此同時,中國公佈的最新數字再創新低,而義大利因疫情難以得到控制,被迫將封城的計劃擴大至全國。
義大利封閉北部多地 單日病亡人數破百
面對日益嚴重的疫情狀況,義大利政府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應對措施。該國總理孔特周日宣佈,該國北部大部分地區實施封城隔離。然而,義大利周日的單日的疫情仍持續攀升。
客座評論:中國的疫情作業 歐洲可以抄幾分?
中國經濟學者沈凌指出,中國復工政策拖拖拉拉,做的不盡人意。而很多中國人認為,和生命受到危險的風險相比,經濟不算什麼,犧牲一點是沒關係的。沈凌認為這實在是很錯誤的觀點。經濟不僅僅是錢多錢少的事情,它同樣影響著生命的長短。
疫情之下 義大利經濟遭受重創
累計確診超過4600、死亡病例接近200,義大利是當前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且,該國疫情最嚴重的北部,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當地不僅僅旅遊業損失慘重。現在,羅馬方面希望能夠得到歐盟方面的資金支持。
義大利關閉各級學校 習近平推遲訪日
全球新冠病毒確診與病亡案例持續上升,這迫使不少國家進一步提升防疫機制。義大利宣佈暫時關閉全國各級學校與球場、劇院等公共場所。美國眾議院則通過高達83億美元的預算來協助對抗新冠疫情。與此同時,習近平的日本之行擱置。
歐洲國家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手段升級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的蔓延,歐洲國家的防控手段也進一步升級。義大利考慮全國大中小學停課。法國宣佈政府徵用全國口罩。德國宣佈禁止口罩出口。
疫情陰霾下的旅歐中國學生
目前歐洲大陸多國迎來新冠肺炎的爆發期, 其中以義大利為疫情重災區, 德丶法兩國的感染人數緊隨其後。反觀, 中國的疫情卻有放緩的跡象。為了避開疫情高發期, 在歐洲留學的中國學生會萌生回中國的想法嗎?
"非常高"!世衛組織上調疫情風險 德加強防疫力度
世衛組織將全球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評估上調至最高級"非常高"。韓國確診人數一夜激增,德國、義大利、伊朗的確診病例也都有所上升。柏林國際旅遊展宣佈取消,德國出台了更嚴格的入境健康檢疫。美國也宣佈了更多的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陰影籠罩義大利
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數已經超過400例,其他歐洲國家也緊張起來。在義大利一些地區,消毒液、口罩已經脫銷。
義大利單日增百例 美官員提高警覺
義大利的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在幾天之內急速攀升。當局雖然已經對北義大利城鎮實施封城,但是其他地方還是陸續出現新病例。臨近的歐盟國家與非洲國家也開始有些曾經去過義大利的人被確診。
新冠病毒繼續傳播 歐洲加強應急對策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繼續傳播也越來越使歐洲的公共生活受到影響。從歐盟議會到單個成員國政府,正紛紛採取應對措施。
義大利隔離區居民的生活
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義大利已對5萬人採取了隔離措施。義大利北部村莊維塔多內(Vittadone)距離隔離區不遠。那裡的居民迫切想知道,未來還會發生什麼?
專訪:面對疫情各國政府是否慢了半拍?
世衛組織表示新冠疫情還未達到"大流行"的標準,WHO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獨立公共衞生專家John Campbell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對此進行了分析,這位專家還指出,各國政府已開始準備應對疫情,只是比民眾希望的要稍微晚了一點。
德語媒體:疫情之下的體制競賽
本周末,新冠病毒在包括義大利在內的多個國家爆發式擴散,德語報刊因此也提高了對疫情的關注度。《南德意志報》認為,學習「中國式防疫」的義大利,還擁有中國所不具備的一大優勢。《每日鏡報》指出,這場疫情同樣也是專制和民主的競技場。
新冠病毒讓各國神經緊張 柏林: 疫情已抵達歐洲
一輛來自義大利的火車上發現2起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這讓數百名被困在義大利與奧地利接壤的邊境地帶的乘客如坐針氈。義大利已有7人死於新冠肺炎,引起歐洲各地的警覺。
口罩、消毒液脫銷 直擊義大利北部市鎮隔離
現在歐洲也採取了武漢式的封城模式。因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近日迅速增加,義大利北部11個地區被封鎖隔離。
封城!義大利多地啟用「武漢式防疫」
義大利目前是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10餘個城鎮已實施管制,禁止任何集會,這與湖北的防疫措施如出一轍。威尼斯傳統的狂歡節活動被取消,意甲聯賽也推遲了兩場比賽。
司機醉駕衝入人群 六名德國人喪生義大利
當地時間周日凌晨近1點,一輛轎車在義大利南部南蒂羅爾的布魯尼科市(Bruneck)附近高速沖向一個人群,造成6人死亡,11人受傷。死傷者是來自德國的遊客。
歐洲報摘:普選是香港唯一出路
香港局勢仍在不斷升級。周二歐洲各國主要報刊均在顯要位置發表有關香港局勢的報導和評論,現摘編如下。
德國教育部長:不會單開一門氣候保護課
義大利民粹主義政府將「氣候保護」作為中小學必修課程。德國教育部長表示,不會照搬義大利做法。中小學階段還是基礎教育為重。
德國計劃每年接收25%海上獲救難民
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在接受《南德意志報》採訪時說,聯邦政府的未來計劃是每年接收四分之一在義大利海域獲救的難民。
義大利總理孔特:由生手到國務活動家
一年半前,他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法學教授。現在,他卻是義大利政壇明星。他就是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
劇情反轉:倒閣派偃旗息鼓 意總理堅持辭職
在遭到幾乎所有政黨反對後,義大利右翼聯盟收回了對總理的不信任案。但是,義大利總理孔特仍然對薩爾維尼發起猛攻,並且堅持要辭職。
義大利是否會與東京奧運無緣?
由於羅馬政府的一項改革計劃,義大利有可能被禁止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
學赫本坐台階?先準備400歐元!
羅馬市中心的西班牙階梯號稱是全歐洲最長、最寬的階梯,《羅馬假日》中,女主角坐在台階上吃冰淇淋的畫面也早已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不過,羅馬市政當局出台的新規定,禁止遊客坐在西班牙階梯上休息,違者將面臨高額罰款。
擅入義大利水域?海難救助者將受更嚴厲處罰
未經許可進入義大利主權水域的海難救助者未來將有可能受到更高處罰。義大利參議院批准了一相關法律,將罰金提升至最高100萬歐元。
墨西哥毒梟"矮子"不見蹤影的財產
一位毒梟,即使蹲了班房,也未完蛋。要到其財產被沒收,他才算真正告終。而就在墨西哥毒梟古茲曼一案上,未發生這樣的事情。德國之聲專欄作家Anabel Hernandez不禁要問:為何沒有?
德國女船長:應接收所有滯留利比亞的難民
有些人認為德國「海洋觀察3號」女船長拉科特是個英雄,但是也有些人認為她是違法者。拉科特最近提出讓難民立即離開利比亞的要求,再次引起爭議。
「海洋觀察」女船長獲釋 被義大利要求離境
過去數日的聲援和募捐似乎奏效。西西裡一家法院解除了對「海洋觀察」德國女船長拉科特的軟禁。這位女船長此前曾不顧義大利禁令,強行將載有40名獲救難民的救援船駛入義大利海港。
評論:"海洋觀察3號"——彼此挑釁均無必要
將救援船強行駛入蘭佩杜薩港的德國女船長被捕後,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是,這些抗議活動究竟帶來了什麼結果。本台評論員Bernd Riegert認為,這一行動反而間接幫了義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的忙。
聲援「海洋觀察」女船長 募捐過百萬
一位德國女船長不顧義大利方面的禁令強行將載有40位獲救難民的救援船駛入義大利海港。她的行動是違法犯罪行為還是前所未有的人道主義行為?目前,為這位女船長發起的募捐行動已籌集到超過100萬歐元的捐款。
駕駛難民船強行入港 德國女船長面臨多年監禁
德國「海洋觀察3號」救援船不顧禁令停泊義大利蘭佩杜薩島的碼頭。為此德國女船長被義大利警方逮捕。目前船上的40名難民已經上岸。
義大利赤字超標 歐盟欲啟動懲罰機制
義大利不僅面臨一場政府危機,現在還遇上來自歐盟的壓力。鑑於該國財政赤字狀況,歐盟委員會建議對義大利啟動懲罰機制。
克里斯托 - 為凱旋門「穿衣」
繼倫敦的「瑪斯塔巴」和義大利的「漂浮碼頭」之後,包捆藝術家克里斯托現在要為巴黎的凱旋門「著裝」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地,這個項目又將耗費大量的布料。
英、荷、意如何破解「華為難題」?
面對美國的壓力,歐洲各國在是否允許華為參與本國5G網路建設問題上都十分謹慎。荷蘭營運商KPN已宣佈在5G核心領域禁用華為技術。英國目前商討的政策也大抵類似。義大利總理則親自向任正非保證將一視同仁,不會歧視華為。
只要中國有錢 義大利就不擔心
義大利是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G7成員國。西方盟友警告,中國資金蘊藏著巨大風險。但是在一個港口城市,巨額中國投資讓當地民眾充滿了樂觀情緒。
「中國人帶著錢來,我們非常歡迎」
義大利是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意向協議的G7成員國,引發了巨大爭議。本周,該國總理孔蒂還要飛赴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峰會。而該國北部的小城瓦多,早已在3年前引入了中國資本,大規模擴建港口基礎設施。
澤林視點:歐盟無法向東歐提供發展藍圖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尤其是在較貧窮的東歐國家,中國的「新絲綢之路」為人們渴望已久的「騰飛」帶來希望,短視的歐盟幾乎無法與之抗衡。
瑞士入夥「一帶一路」 專家擔憂「分而治之」
繼義大利之後,瑞士即將成為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中歐國家,也將出席中國主辦的高峰論壇。專家擔憂,在部份歐洲國家逐漸與中國親近時,歐洲將會面臨被分化的危險。
美國吊銷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簽證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本蘇達(Fatou Bensouda)是否會因此中止對美國軍人戰爭罪行的調查,大成疑問。美國至少是不再願意讓她入境。
澤林視點:歐洲自擋自家路
一邊是歐盟總部呼籲對中國採取統一的、更為嚴格的政策,另一邊則是成員國為自身的經濟利益討中國歡心。本文作者澤林認為,歐盟尋找對華統一立場變成了支吾搪塞。
不願去利比亞 獲救難民劫持商船
在利比亞沿海被海難中獲救難民劫持的一艘商船現已抵達馬爾他。先前,馬爾他軍隊派出一支特別行動隊,將商船控制權重新交由回船長。義大利內政部長稱這些難民是"海盜"。
加入一帶一路收獲投資 義大利招致盟友批評
歐盟在戰略文件中將中國定義為「體制競爭對手」不久,義大利就簽約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G7成員國,引起盟友不滿。結束訪意行程的習近平接著訪問摩納哥和法國,並將在下周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歐委會主席容克共同會晤。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習近平訪歐,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版圖;德國開拍5G頻譜,梅克爾稱不會排除特定企業;英國脫歐期限得以短暫延緩……為您回顧一周要聞。
德語媒體:中國,對手型夥伴
歐盟峰會討論對華關係依舊是德媒關注的話題。《南德意志報》指出,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激烈貿易戰中,歐洲正在尋找自己的定位。《新蘇黎世報》則注意到社群網站抖音的成功。
中國來了 英國走了 歐盟害怕了
花費了大量時間討論英國退盟議題後,出席峰會的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終於騰出手來,轉向另一個大議題。該議題至少具備同等重要性。
絲綢之路上的義大利
義大利的裡雅斯特港口為穿越蘇伊士運河的中國貨櫃船提供了一個位於歐盟的理想口岸。
德語媒體:選擇中國是被逼無奈
歐盟被中國挑撥離間,是否與德國此前力推的緊縮節約政策有關?中國推動經濟改革,其動機又是什麼?這些都是周五德語報刊評論版所關注的話題。
上一頁
第5 頁,共2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