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立陶宛總理與布林肯通話 討論中國問題
布林肯向立陶宛承諾,會與盟國共同對抗北京脅迫。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再次向立陶宛喊話,警告若試圖「對中方進行政治訛詐,是打錯算盤」。
隱瞞參與中國「千人計劃」 哈佛教授被判有罪
美國一個聯邦陪審團21日認定一名哈佛大學教授因在向美國政府機關揭露與中國的關係時做出虛假陳述,所以被判定有罪。相關案件也在美國的相關學術圈內引起諸多討論。
涉疆衝突升級 美中互批無端制裁
中國政府21日對美國因新疆問題進行的制裁宣佈實施反制裁,禁止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的4名要員入境。美方隨後對此發出強烈譴責,表示這項制裁毫無根據。
美國宣佈依據《香港自治法》制裁中聯辦5名官員
美國國務院本周一點名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何靖、盧新寧、譚鐵牛和尹宗華破壞香港自治。這5人已在今年7月被美國政府列入制裁名單。美國國務院此次還警告說,與這5人開展業務合作的外國金融機構將受到制裁。
王毅:中國抗疫外交卓有成效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總結中國外交工作和國際形勢時表示,中國是國際合作抗疫、多邊主義的模範,並批評一些國家的「冷戰意識形態」和「干涉他國內政」。
客座評論: 從2022年開始,中國要真正過苦日子
穩,穩,穩!這是中共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即將到來的2022年經濟工作向外界發出的明確訊號。政論家鄧聿文認為,這說明北京當局充分意識到,中國崛起的戰略紅利釋放完畢,從2022年開始,中國將真正進入最困難的時期,未來的挑戰會更艱巨。
2021年的中國科技企業:內外交困
在過去的一年裡,一些中國科技巨頭遭遇北京的大力整頓,一些中國科技企業則受到美國的輪番制裁,可謂流年不利。
無人機戰爭:美國軍方不顧及平民傷亡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一貫聲稱的"精準打擊",隨著一些列秘密文件的曝光,聽上去更像是嘲諷,媒體敘述的內容,同政府的表達大相徑庭。
「美國海歸」在中國職場上還吃香嗎?
中美關係惡化、疫情衝擊全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作為「海歸主力軍」的中國在美留學生有何感受?在美中之間,他們何去何從?「留學美國」的招牌在中國求職競爭中還管用嗎?
金正恩執政十年 給北韓和世界帶來了什麼
自從十年前接替父親金正日擔任北韓最高領導人以來,他鏟除了政治異己,發展了核設施,並且曾和美國總統面對面坐在談判桌前。如今他必須帶領北韓走出經濟困境。
中國間諜利用華為攻擊外國電信系統?
繼有媒體揭露華為參與中國政府的監控計劃後,又有美媒稱,發現了一個支持美國封殺華為的關鍵證據。
專訪:過於頻繁的選舉恐影響台灣民主發展
台灣即將在18日針對四個議題進行公投,其中包含各界認為可能影響台美關係的萊豬議題,以及與能源相關的核四議題。專家認為,台灣由於過去幾年頻繁舉辦選舉,可能導致重要議題無法得到政治人物的重視。
獲美參議院表決通過 伯恩斯將出任駐中大使
在美國駐中國大使一職懸缺逾一年後,美參議院16日通過了前國務次卿伯恩斯的駐中國大使提名案。與此同時,參議院也通過了「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案」,將在法案生效後180天內開始執行。
以人權與國安為由 美再製裁中企與研究機構
美國政府17日對9間中國公司進行新一波的投資與出口限制,指控他們協助中國政府壓迫維吾爾人或幫助中國解放軍。此外,美國參議院同日通過了防止維吾爾強迫勞動的法案。
美國商務部更新實體清單:軍事醫學院榜上有名
美國商務部以監控新疆少數民族以及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理由,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所以及多個科技公司更新進"實體清單"。
德語媒體:政治家須抵制 運動員應參賽
美國等國家已經宣佈不會派出政府代表參加明年二月的北京冬奧會。德國聯邦政府的態度至今模棱兩可,一直不肯就是否參與外交抵製做出明確答覆。
美國公佈甘迺迪遇刺案更多機密文件
有關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被謀殺案,數十年來,各種說法不一而足。美國國家檔案館12月15日又公佈近1500 頁該案調查機密文件,意在推進澄清事實。
美軍研發新軟體 預測中國「過激反應」
隨著中美關係走入低谷,如何迴避激烈衝突成了重要關鍵。美國軍方近期研發了一個新的軟體工具,透過過往數據來預測哪些行動恐怕會引起中方的過激反應,以確保行動落在安全範圍內。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籲提升與台軍事戰略合作
美國參議院15日通過《國防授權法案》,授權了美國政府在2022年會有7077億的國防開支。法案中也包含多項呼籲提升與台灣軍事跟戰略交流的條例,包含邀請台灣參與2022的環太平洋軍演。
美國將再出重拳制裁中企 大疆今後融資更麻煩
美國政府再出重拳制裁中國公司。除了禁售技術意外,美國財政部還禁止對實體清單上的公司進行投資。由此股市跳水已是意料之中。
阿富汗人權局勢堪憂 前政府軍官兵慘遭屠戮
來自聯合國方面的消息稱,塔利班上台以來,已有至少上百名阿富汗前安全力量成員被殺害,而實際情況可能比想像的還要糟糕。
美國新冠死亡人數超80萬 專家: 實際數字恐更高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日前公佈,美國國內新冠死亡病例已超過80萬。但有專家表示,該數字遠未反映現實。他們相信,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美國新冠罹難者的數量實際上要高得多。
因隱瞞與中國關係遭起訴 哈佛教授將出庭受審
美國哈佛大學一名化學教授遭美國司法部指控未誠實向國防部人員揭露參與中國「千人計畫」與跟武漢理工大學之間的關係,他的案件即將在周三進行開庭陳述。他的多名同事認為他是「不公正刑事起訴」的受害者。
布林肯指責中國在印太地區行為具有侵略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任以來出訪東南亞國家的首站是印度尼西亞。他在印尼訪問期間表示,印太地區「到處都存在著對北京侵略性行為的擔憂」。他表示,華盛頓方面「決心確保南中國海的航行自由」以及「台灣海峽的和平和穩定」。
為何馬斯克會取得如此巨大成功?
埃隆‧馬斯克,一個來自南非的小書呆子如何成為了全球知名的科技大亨、成為《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讓我們瞭解一下馬斯克的人生。
布林肯出訪東南亞 尋求合作對抗中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任以來首次出訪東南亞國家。東南亞已成為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戰略戰場。去年東協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龍捲風襲擊美國六州造成嚴重災難
席捲美國六個聯邦州的龍捲風預計可能造成逾百人死亡。其中受災最嚴重的肯塔基州已經被批准進入緊急狀態。當地居民面對被夷為平地的家園,表示這簡直是「人間地獄」。
英媒:疑地圖惹禍 傳白宮下令切斷台部長民主峰會畫面
路透社披露,在上周五美國政府舉辦的民主峰會期間,傳出白宮因台灣政委唐鳳在演說簡報中呈現了一張台灣與中國不同顏色的地圖,下令切掉唐鳳演說畫面。專家認為,美國此舉可能是為了避免認可台灣非中國一部分的情況。
北京:民主是美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在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全球「民主峰會」落幕後,中國政府再次發出抨擊,稱此次活動是轉移視線,民主已成為美國「干涉別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龍捲風重創美國 至少70人死亡
美國多個州遭龍捲風襲擊後,總統拜登承諾向受災地區提供及時支援,並呼籲民眾團結互助,共度難關。受災最嚴重的肯塔基州已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數國跟進;肖爾茨宣誓就職德國總理,對華政策受關注;奧密克戎迅速傳播,各國收緊防疫政策;拜登召集「民主峰會」呼籲對抗獨裁主義;中國房產巨頭恆大和佳兆業債務危機加劇……
川普迟到的成功?美企遷回生產線
在全球出現供應瓶頸、產能不足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將生產線遷回國內。同時,新問題又隨之而起。
龍捲風席捲美國多州 肯塔基至少50人死亡
美國中西部地區周五深夜受到多個龍捲風侵襲,肯塔基州有超過50人死亡。位於伊利諾州的一家亞馬遜物流中心幾乎被摧毀,事發時夜班人員正在廠中工作。
美國制裁新疆官員 商湯科技列黑名單
美國對中國、北韓和緬甸等國涉侵犯人權的個人和實體祭出新制裁。中國AI巨頭商湯科技被列入制裁清單,榜上有名的還包括兩名被指侵犯人權的新疆官員。
倫敦高等法庭取消阿桑奇遞解禁令
美國引渡阿桑奇的訴訟出現了對阿桑奇極為不利的轉機:倫敦復審法庭裁定,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可以被引渡到美國。
美國或將AI公司商湯科技列入黑名單
據媒體報導,美國正收緊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監管,或將把中國AI巨頭商湯科技列入黑名單;與此同時,美國官員正考慮國防部做出的提案,防堵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購買美國關鍵技術。
專訪:美國說服歐盟抵制冬奧的努力已經失敗
肖爾茨領導的德國政府剛上任就面臨是否和美國一道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難題。德國波昂大學政治學教授辜學武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指出,新政府在這方面的模糊表態應該是在爭取時間和歐盟夥伴協商共同對策。
尼台斷交受矚目 專家:對台國際發展影響有限
尼加拉瓜10日宣佈與台灣斷交後,外界關注此舉會對台灣的外交發展與國際空間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部分專家認為,中國此舉是為了台灣受邀參加民主峰會發出警告,但實際上對台灣的影響有限。
抵不抵制冬奧會 德總理持保留態度
美英澳加等多國宣佈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後,德國會不會也加入這個行列?目前德國政府的態度仍不明確。德國新任總理肖爾茨表示「奧運會也是對全球團結做出的一種貢獻」。 法國體育部長表示該國不會進行抵制,但這一表態並未得到法國外長的確認。
中國軍機秀肌肉 美稱加強台灣防禦「急迫任務」
美國與台灣沒有正式關係,但卻是其最大的武器供應國,並一直試圖在國際體系中為其開闢更多的空間,以應對北京不斷升級的孤立行動。
抵制冬奧:美國已先行,德國等盟友是否跟進?
西方盟友國家是否會效仿美國,對北京冬奧會實行外交抵制,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德國候任總理肖爾茨顯然還沒有準備好明確答案。專家認為,新政府須在上任後經過內部討論以及和歐盟各國協商之後才能做出決定。
珍珠港事件始末
珍珠港事件,又稱「偷襲珍珠港」,是指日本海軍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的偷襲作戰事件。這場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襲擊導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紐西蘭不派部長級代表出席北京冬奧 俄羅斯批評美國
紐西蘭政府副總理羅伯遜12月7日表示,主要考慮到新冠疫情,紐西蘭不會派部長級外交代表出席明年2 月在北京舉行的冬季奧運會。 俄羅斯對美國宣佈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提出批評。
美國外交制裁北京冬奧 德國暫不加入抵制行列
美國政府6日正式宣佈將對2022北京冬奧進行外交制裁,代表美國官員將不會出席北京冬奧。中國駐美大使館批評美國此舉是將體育政治化,中國外交部也揚言會進行反制。
2022北京冬奧:外交抵制影響若何?
美國已經宣佈對中國舉辦的冬季奧運會實行外交抵制,原因是持續的「種族滅絕」行為和其它人權侵犯現象。這種形式的抗議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普丁訪印 軍事與能源合作為重點
俄羅斯總統普丁周一(12月6日)抵達新德里訪問,尋求強化同這個傳統盟友之間的軍事與能源合作關係。此行是普丁自新冠大流行瘟疫爆發以來的第二次外訪。印度也受到華盛頓的「追求」。
大疫年,全球武器交易依然火爆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佈的最新報告, 在新冠大流行肆虐的首年2020年,儘管全球經濟萎縮,全球軍火貿易依然火爆,世界100強軍火企業銷售總額增至 5310 億美元。
索羅門總理挺過不信任案 友台省份醞釀獨立公投
經歷了多日騷亂之後,反對派發起的針對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的不信任案投票未獲通過。索加瓦雷譴責該國最大省份馬萊塔是「台灣代理人」。該省省長蘇伊達尼此前曾表示,如果不信任案無法通過,將尋求通過公投尋求獨立。
中概股退市潮?中國證監會澄清
美國日前公佈「外國公司問責法」細則後,中概股全面重挫,外界關注是否會引發中概股退市潮,中國證監會澄清有關退市報導是「誤解誤讀」,並批評美國近年把資本市場監管政治化。
美媒:中國欲在非洲大西洋岸造軍事基地 驚動白宮
《華爾街日報》獨家報導,美國政府機密報告顯示,中國有意在赤道幾內亞打造在非洲大西洋岸的第一個軍事基地,白宮及五角大廈擔心,這將為美國東海岸帶來安全上的隱憂。
上一頁
第72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