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拜登:將向東歐派遣美軍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將在近期內向北約國家派遣少量美軍,應對俄烏局勢。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警告,針對烏克蘭,俄羅斯總統普丁現在已有多種軍事選項。
北京冬奧:迴避政治地雷 贊助商異常低調
與2018年韓國平昌奧運相比,北京冬奧在國際宣傳上顯得安靜許多。在美中關係惡化下,許多奧運官方贊助商態度低調,有企業擔心,一旦品牌與北京冬奧掛鉤,恐將引發公關危機。
憂危害國安 美FCC撤銷中國聯通營運授權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以國安為由,投票撤銷中國聯通在美國營運授權,並要求該公司在命令發布後60天內,停止在美國的國內與國際電信服務。該公司稱這個決定沒有任何正當理由。
美德聯手制俄 普丁另有算盤
華盛頓持續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俄烏危機,與德國聯手,把北溪2號當作談判籌碼 ,並向中國喊話,要北京發揮對俄羅斯的影響力。莫斯科這邊則一邊承諾對話,一邊計劃應對方式。
美中兩國外長通電話呼籲為烏克蘭危機降溫
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通話。在談及烏克蘭危機時,王毅表示,呼籲各方保持冷靜,不做刺激局勢緊張、炒作渲染危機的事情。布林肯強調緩和局勢並警告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進一步侵略行為將為全球安全和經濟帶來風險。
美國海軍正在安排打撈墜毀南海的F-35C戰機
美國海軍周二表示,目前正在安排在南海打撈墜海的F-35戰機。前一天,這架戰機試圖在「卡爾‧文森」號航母甲板上降落時發生事故,造成包括飛行員在內的7人受傷。
賴清德過境洛杉磯 線上會晤多名美國眾議員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赴宏都拉斯出席新任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的就職典禮,並在美西時間25日降落美國杉磯,在過境期間線上會晤多名美國眾議員。他是否會與同赴洪國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會面,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烏克蘭危機:拜登稱或制裁普丁 德法盼外交解決
就在德法將與俄烏兩國舉行會談的前夕,拜登警告將考慮直接制裁普丁本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表示,相關衝突和制裁都會帶來重大的經濟影響。
安全政策專家:西方應聯手應對俄羅斯挑釁
德國安全政策專家霍伊斯根認為,面對烏克蘭當前的戰爭威脅,北約必須保持高度團結,德國也應扮演積極角色。
美軍一架F-35戰機在南海參加軍演時墜毀航母甲板
美國海軍一架F-35C閃電2型戰鬥機在南海一艘航空母艦上降落時發生事故,造成包括飛行員在內的7人受傷。目前美軍派出兩個航母打擊群在南海舉行軍演。
烏克蘭危機:美軍高度警戒 歐盟聯合抗俄
為了對俄羅斯可能向烏克蘭入侵做準備,美國國防部24日宣佈讓8500名軍隊處於可能部署到東歐的狀態,而歐盟則是強調俄羅斯將面臨嚴重後果,並宣佈一項新的援助烏克蘭的計劃。
美國要求本國外交人員家屬撤離基輔
美國國務院指示駐烏克蘭外交官家屬及早離開這個東歐國家,理由是「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持續威脅」。
專訪:中國半導體業離「高端製造」仍非常遙遠
曾在晶片供應上被「卡脖子」的中國,在全球晶片市場的銷售佔額已超過台灣,但離位居一、二的美國和韓國仍有一段距離。德國之聲訪問專家卡普利(Alex Capri),瞭解中國半導體發展是否正「超英趕美」?
塔利班於挪威展開會談 遭阿富汗反對派批評
塔利班代表23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討論人道主義援助問題,這是他們掌權後,首次在歐洲舉行正式會談。然而,他們的到來也引發了運動人士的抗議。
美日完成聯合軍演 中國派39架軍機擾台
中國解放軍周日派出39架軍機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派使台灣空軍再次派兵力應對。同日,日本宣佈與美國在沖繩南方海域完成聯合軍演,共有10艘艦艇參與此次軍演。
美航空公司呼籲機場周邊勿設5G 恐干擾飛機運作
航空公司擔心C波段5G服務可能會對飛行產生嚴重後果。他們警告,如果在機場附近部署5G,可能會干擾飛機測量飛行高度。
美暫停中國航司44趟航班 中方:很不合理
美國當局宣佈將暫停四家中國航空公司從美國飛往中國的44個航班,以回應中國此前採取的類似措施。中國防火牆內外的網民對此議論紛紛。
美國撤銷對麻省理工華裔教授陳剛的指控
美國司法部周四撤銷了對麻省理工學院華裔教授陳剛(Gang Chen)的刑事指控。陳剛此前被指控犯有電信欺詐、未報告外國銀行賬戶和虛假陳述等罪行。
記者見聞:在美華人的新冠第三年
2020年大洋彼岸的故國爆發新冠疫情時,在美華人們也許和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都沒能想到這場噩夢竟然會持續兩年之久,現在又進入了第三個年頭。而最大的困擾除了病毒,還有回鄉之路。
傳美曾建議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改名 專家:此舉不明智
在近期中國加大對立陶宛施壓後,《金融時報》21日在報導中稱美國曾建議立陶宛考慮更改台灣辦事處名稱來降低緊張關係,但專家卻認為,此舉發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會向中國釋放錯誤的訊息。
英媒:美國設法加速向台灣交付新戰機
攔截中國飛機的任務給台灣空軍帶來很大壓力,去年台灣空軍發生了幾次事故,包括三件飛安事件,造成2位飛官殉職,並造成2架F-5E戰機全毀。
美欲增加對北韓制裁 中俄出手阻擋
中國與俄羅斯周四在聯合國安理會阻擋美國要求對北韓實施新制裁的請求,稱需要更多時間研究制裁提案內容,並要求美國提供更多證據。北韓自2022年初已進行四次導彈試射。
拜登上台一周年:他還是總統的正確人選嗎?
從宣誓就職至今,拜登完成了他作為美國總統的第一年。他這一年裡表現如何?為何他的民眾支持率在低位徘徊?
賴清德將參加宏都拉斯總統就職儀式 途徑美國
清楚的是,宏都拉斯新當選總統沒有與台灣斷交;不清楚的是,出席同一典禮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是否會見賴清德,而他在美"過夜"途中,有沒有美方高官拜訪。
上任一周年 拜登功過幾何?
入主白宮整一年,拜登在記者會上對自己的政績總體做出積極評價。從內政到外交,在抗擊疫情、經濟復甦、阿富汗撤軍、烏克蘭危機等俄領域,這位美國總統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失誤呢?
美艦今年首現南海 北京警告
中美兩大國之間關係繼續緊繃之際,本周四(1月20日),美軍 「本福德」 號導彈驅逐艦( USS Benfold )駛入南中國海,引發中國軍方警告。
不再被「卡脖子」?中國晶片銷售再超台灣
晶片作為此輪中美大國角力中的一個重要籌碼,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的命脈。美國行業機構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曾經在晶片供應上被「卡脖子」的中國,如今已經超過台灣,虎視全球第二。
美最高法院駁回川普请求 國會騷亂紀錄轉交眾議院
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川普提出阻止公佈白宮紀錄的請求,這代表國家檔案局將依照美國眾議院特別委員會的請求,提供與去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騷亂相關的紀錄。
暗示重啟核武試驗 北韓欲長期抗美
金正恩公開宣佈進一步加強軍隊後,平壤今年一月內已進行4次武器試射,包括高超音速導彈。北韓接下來打什麼算盤?
俄烏邊境局勢緊繃 拜登:普丁將採取行動
在俄羅斯持續增加烏克蘭邊境駐軍之際,美國總統拜登19日預測,俄羅斯將對烏克蘭採取行動。雖然他說俄羅斯將為全面入侵付出高昂代價,但他模棱兩可的回應也招來批評。
拜登上任一年 美中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一年前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中國領導層或許抱著一種矛盾心態:一方面期待新總統一改川普任性好鬥的風格,華盛頓能與北京重新對話;另一方面又擔心民主黨人上台後,其原本對華不友好的路線讓目前的對抗勢態加劇。這一年來,美中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愛得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出爐 中國成最大贏家
一份最新的全球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最高。而包括德國、美國、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民眾則更不信任政府。此外,調查顯示,全球公眾最不信任的社會機構是媒體。
不跟進美國外交抵制 波蘭總統將出席北京冬奧
在美國及部分西方盟友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之際,波蘭總統杜達表示他將親赴北京參與盛會。波蘭官員表示,隨著波美關係於拜登政府治理下惡化,為取悅美國人而繼續批評中國已不符合波蘭利益。
供瓜地馬拉90萬美元游說美國 學者稱台灣「被迫買單」
瓜地馬拉是台灣僅存的14個邦交國之一,近日該國以90萬美元雇傭華府說客來影響美國官員,而這一筆費用是由台灣來支付。在中國剛與台灣前邦交國尼加拉瓜建交之際,台危此舉引來了各方關注。
英媒:阿里巴巴美國雲端業務恐不保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以國家安全為由,審查阿里巴巴在美國的雲端業務。消息指出,美國監管機構可能禁止國人使用阿里巴巴的雲端業務。
韓媒:北韓望獲輝瑞莫德納 曾拒阿斯利康和科興
根據南韓《中央日報》報導,聯合國打算向北韓提供大約6000萬劑新冠疫苗。消息人士指出,北韓去年已經與聯合國就接受疫苗援助進行了數月的溝通。
香港寵物店員工顧客染Delta變種 近2000只倉鼠將被撲殺
香港寵物店店員和顧客感染Delta變異株,香港政府單位表示,此次事件可能涉及動物傳播,為盡快解除風險,將撲殺2000只倉鼠和其他小型動物。
東加海底火山爆發 海嘯波及美日海岸
東加附近海域海底火山噴發引發的海嘯,已經波及美國和日本海岸。而東加同外界的通訊聯絡仍未恢復。
美元硬幣首次刻非裔女性頭像
刻有女作家、詩人和活動家馬亞‧安吉盧( Maya Angelou )頭像的25 美分硬幣是美國鑄幣局紀念該國歷史上傑出女性硬幣系列中的第一枚。其它刻有女性頭像的硬幣也將陸續問世。
中伊宣佈啟動25年全面合作協議
中伊雙方於去年三月簽署了25年全面合作計畫協議,並在今年一月宣佈啟動該合作協議,這一廣泛的夥伴關係將涵蓋能源、安全、基礎設施和通信等領域。
北韓發射兩枚導彈 韓國:強烈遺憾
無視美國最新制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再次下令試射導彈。韓國軍方研判,北韓發射了兩枚短程彈道導彈。
歐安組織談判沒進展 烏俄邊境開戰風險高
歐安組織13日在維也納與成員國討論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衝突的問題,但會後各方都表示會談沒有取得進展,並警告目前歐洲發生戰爭的風險是過去30年來最高的時刻。
德語媒體:如果中國清零政策擋不住奧密克戎……
如果奧密克戎感染浪潮呼嘯而至,中國的大城市可能會一個接一個地進入封閉狀態。德國《焦點》指出,屆時疫情帶來的後果和影響就不會僅侷限於中國了,德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會品嘗苦果。
通膨7%創40年新高 美聯準:優先考慮降低通膨
美國去年12月的通貨膨脹率高達7%,創下近 40 年來最高值。美聯準已著手取消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景氣刺激措施。
奧密克戎引中國航空熔斷 美國抗議揚言採取行動
面對奧密克戎疫情,中國嚴正以待,也因此取消上百個國際航班,中美航班也受到嚴重打擊。美國政府對此表示抗議,稱要與中國政府再進行討論。
世衛:半數歐洲人未來兩月內或將感染奧密克戎
世界衞生組織周二表示,未來兩個月內,超過半數的歐洲人口可能都會感染新冠奧密克戎變種病毒,但還不能將它視為類似流感的地方性疾病。
紐約公寓大火釀19人死亡逾60傷
紐約市長稱,這是近年來當地最嚴重的大火之一。起火的住宅樓高19層,當局出動約兩百名消防員來救火。經初步調查,火災是因住宅公寓房內的電暖爐所致。
數月前紐約遇襲的中國老人傷勢過重去世
一位61歲的中國移民2021年4月在紐約遭遇了野蠻襲擊,被多次踢踩頭部。紐約警方近日表示,他因為傷勢過重不治身亡。該事件發生在美國亞裔遇襲事件增多的背景下,曾引發社會關注。
德語媒體:積極勸架?坐山觀虎鬥?
瑞士《金融經濟報》刊發客席評論,呼籲歐洲當好美中之間的調停人,避免大國之間發生戰爭。柏林《每日鏡報》則分析指出,鑑於俄羅斯當前國力明顯弱於中國,北京不會介意哈薩克斯坦全面依附俄羅斯,畢竟這有助於維護「一帶一路」沿線的局勢穩定。
國際特赦組織敦促拜登關閉關塔那摩監獄
拜登在競選期間承諾關閉關塔那摩監獄,但是他面臨來自美國國會的強大阻力。法律禁止聯邦政府將任何囚犯轉移到美國本土的監獄。
上一頁
第70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