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再更新對台政策內容 專家:減少模糊性是好事
美國國務院5月28日再次更新台美關係事實清單內容,把「不支持台獨」等字句再度加入該網頁。不具名的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向台灣媒體稱,此舉是為了反映布林肯上週對中政策演說的內容。
抗擊俄羅斯:向烏克蘭提供新武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幾乎每天都要求得到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現在,包括美國和德國在內,多個國家宣佈,向烏克蘭提供更多重型武器。到目前為止烏克蘭都獲得了哪些武器?
台美啟動深化貿易關係會談 中方指責美國「伎倆不斷」
台灣與美國6月1日宣佈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預計6月底在華府就11個議題展開談判。早前,美國總統拜登宣佈成立印太經濟框架,將台灣排除在外,外界分析,該倡議是想以另一種更彈性的作法讓台灣參與。
中國軍方證實曾在台灣周邊開展「戰備警巡」
中國軍方證實近日曾在台灣附近海域空域展開巡邏行動,並明確指出這是對「美台勾結」做出的回應。台灣媒體報導稱,本周一,曾有30架次中國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美總統會見韓流「防彈少年團」 討論仇視亞裔問題
5月31日,韓國男聲演唱組合「防彈少年團」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討論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問題。近年來,受到新冠疫情等多個因素的影響,美國社會針對亞裔的歧視、仇視現象急劇增多。
中國插旗太平洋受挫 專家稱「自信過了頭」
太平洋島國拒絕簽署中國提出的區域協議後,專家指出中國失敗的主因,是忽略的該地區各國針對重要議題需達成共識的重要性。但他們也說,這次事件不只是提醒中國,對其他合作夥伴來說,也是個重要的教訓。
蔡英文見美參議員 稱美國民警衛隊擬與台軍合作
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訪台,路透社報導,蔡英文週二(5月31日)會見她後表示,台灣將持續表達參與印太經濟框架的意願,並稱美國國民警衛隊計畫與台灣軍方「合作」。
拜登見新西蘭總理:中國在太平洋的野心威脅兩國
儘管中國與太平洋10國的合作協議擱置,拜登與阿德恩週二(5月31日)會談時,仍對北京在該地區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共表擔憂。與此同時,中國外長王毅正出訪湯加,雙方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
中國-太平洋協議簽署未果 斐濟行「大敗小勝」
本周一,中國外長王毅在斐濟參與並聯合主持主持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雙方並未簽署一項涵蓋從安全到漁業的全面新協議。不過美聯社指出,王毅的斐濟之行也取得一些小型收獲。
客座評論:內外兼修 鎖住中國——美國對華新戰略
美國務卿布林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講,闡述了美國政府在未來十年對中戰略的願景、目標、政策和手段。儘管很多人對它做了不同的解讀,但大概很少有人會否認它的重要性——美國對華戰略和政策的完整性第一次得到清晰展示。
戴琪:今夏展開IPEF談判 與台灣另有磋商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日前接受日媒訪問時透露,印太經濟框架(IPEF)將於今年夏天正式展開協商。與此同時,她也證實台灣雖未能納入IPEF,但已和台灣展開新的經貿磋商。
王毅回應布林肯:中國不是美國臆想中的中國
中國外部王毅本周六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華政策演講發出回應,他認為這番演講反映出美國的世界觀、中國觀,中美關係觀都出現嚴重偏差。他指出,中國不是美國臆想中的中國,也不是世界的威脅和挑戰。
牆外文摘:「劇本殺」,紅色宣傳新武器
有評論指出,未來在官方資金與商業劇本的結合下,「紅色劇本殺」將成為中共宣傳愛國教育、紅色主旋律的一大利器,更可能成為中國對外文化輸出的新領域。
客座評論:中美外交緩和一個新起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發表對華政策演說,受到外界廣泛關注。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這次演說從幾個方面來看都不尋常。而北京在布林肯演說前已經發出外交緩和的訊號,拜習峰會可能不遠了。
美國步槍協會舉行年會 川普:邪惡的存在正是持槍的理由
德州小學槍擊案發生僅僅三天後,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在德州休斯頓召開年會。川普到會發表講話稱,邪惡的存在正是公民應武裝起來的理由。會場外有數千民眾舉行抗議。
德州槍擊案:官方承認現場警察做了「錯誤決定」
德州官方承認現場警察在烏瓦爾德小學槍擊案中做出錯誤的決定,並說孩子們多次撥打911請求幫助,其中一名孩子說:"請馬上派警察來"。
美國宣佈對北韓採取新制裁
中俄否決加強北韓制裁案之後,美國宣佈了針對北韓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其中涉及俄羅斯銀行及北韓公司,因為這些企業為北韓的採購和收益做出了貢獻。
布林肯對中戰略演說:北京威脅更勝俄羅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美國對中戰略演說,強調美國不會阻止中國發展,但希望北京遵守國際規則,並將繼續捍衛和平與安全的國際制度。北京則指責布林肯,「散佈虛假訊息,渲染中國威脅,抹黑中國內外政策」。
布林肯將發表中國政策演說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周四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關於美國對華政策的演說,有美國官員透露,這次講話中他將提出與北京競爭的三大支柱舉措,他也會談及台灣問題。
回應中俄軍演?日美戰機聯合飛行
日本防衛省本周四表示,日美空軍在日本海上空舉行了聯合戰機飛行。美聯社指出,這顯然是對拜登訪日期間中俄戰機聯合演習的回應。
美國德州校園槍擊案: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美國德州小學槍擊案造成19名兒童及2名教師喪命,槍手則被警員擊斃。事發後,這個拉丁裔居民為主的小社區受到全球關注,槍手身份及犯案過程也被一一披露。此事件也再次引發美國社會對於槍枝控管的討論。
涉嫌策劃刺殺前總統布希 伊拉克男子在美國被捕
美國聯邦調查局表示,一名生活在俄亥俄州的伊拉克男子,因涉嫌策劃對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發起刺殺行動,已於本周二被捕。
德語媒體:拜登向北京發出明確訊號
本周一,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京明確表示,一旦北京武力犯台,美國必將出手相助,儘管白宮隨後立即出面澄清,強調華盛頓的對華立場並無變化。但拜登的表態仍引起了各方的揣測。
美德州小學發生槍擊案 至少21人死亡
美國德克薩斯州24日發生槍擊案,州長說,一名18歲的年輕人在該州小城烏瓦爾德(Uvalde)的一所小學槍殺了至少18名兒童,事件另造成3名成人死亡。他還表示,槍手已經死亡,可能是被警察射殺。
四方對話現場:項莊舞劍,意在「中國」的聲明?
由美、日、澳、印四國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24日於東京召開。四國除就未來持續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達成共識外,也重申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撼動國際秩序根基」。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可以感受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傳達四國共識的謹慎。
客座評論:俄烏戰爭到了令人擔憂的關鍵時刻
普丁發動的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經快進入第四個月。而目前才是真正進入的最關鍵的時刻。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而正是在這關鍵的時刻,從烏克蘭傳來的消息不僅不是太令人鼓舞,相反是非常使人擔憂的。必須對現在烏克蘭以及國際的局勢有一個明確的瞭解,才能做出
印媒:華盛頓正醞釀5億軍援拉攏新德里
為了制衡俄羅斯和中國,印度成為美國努力拉攏的對象。據《印度時報》披露,美國正在考慮通過一項軍事援助計劃,幫助新德里擺脫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
分析:「武力防衛台灣」是拜登口誤或政策改變?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若北京入侵台灣,美國願動用武力保衛台灣,這是幾十年來,美國支持台灣的最有力的公開聲明之一,這是否代表美國放棄對台灣長期的「戰略模糊」政策?
拜登考慮削減對中關稅 美國內部意見分歧
在美國通膨持續惡化之際,美國總統拜登23日證實,他的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削減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不過,美國政界與商界對於該如何處理該關稅,仍有諸多歧見。
拜登全力打造印太協定 人們問好處在哪?
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宣佈,12個印太國家同美國一道啟動IPEF貿易談判,加強相關國家間經濟合作。問題是,美國不向12國開放市場,各自的關稅也不降低,協定的好處在哪裡?
客座評論:尹錫悅領導下的韓國會反中嗎?
拜登把他的亞洲行首站放在韓國,美韓宣佈要建立全球戰略同盟,首爾亦表示會加入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兩國要組建基於規則和價值觀的技術同盟。韓國新政府這些配合華盛頓的舉措,讓外界想像,首爾會加入美國的反中陣營嗎?
清零政策或使中國2022年經濟增速低於美國
不久前美媒曾報導習近平下達指令要求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要保證高於美國。不過根據「彭博經濟」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這一目標恐難以達成。嚴格的防疫措施可能造成中國2022年GDP增長率僅有2%,這一數值也遠低於其它研究機構的預測。
什麼是「印太經濟框架」( IPEF )?
在對亞經貿問題上,美國總統拜登面臨兩難境地:他不能簡單重新加入其前任2017年讓美國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有鑑於此,拜登行政當局設計出一替代方案,這就是《印太經濟框架》。
提防中國:日本要求高校加強對留學生的背景審查
日本政府要求高校加強對外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的審查,以防止技術外洩到中國等國家。這一舉措既是為了保障自身的國家安全,同時也是出於對日本與歐美大學之間交流項目的保護。
客座評論:美國台灣教會槍殺案衝擊中國統戰
美國南加州爾灣的台灣基督教會槍殺案雖然兇嫌是來自台灣的「外省人第二代」,但是此一案件不但有可能加劇親中與親台僑團、僑社之間原本就不睦的關係,中國在美國的統戰工作更是恐怕會受到嚴厲的挑戰。
猴痘出現人傳人 聯合國籲勿污名化LGBTI
世界衛生組織週末報告,猴痘病毒「正在發生人際傳播」。這可能成為下一場大流行病嗎?我們該注意什麼?與此同時,聯合國表示部分報導「強化了仇視同性戀和種族主義」,呼籲小心汙名化。
拜登:北京若犯台 美國願武力保衛台灣
拜登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保衛台灣的責任 「更加重大」,並稱中國武力犯台將導致整個區域「陷入混亂」。這是近十年來,美國支持台灣最有力的公開聲明之一。對此,台灣外交部表示誠摯歡迎和感謝。中國外交部則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拜登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框架」 13國為初始成員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宣佈組建印太經濟框架IPEF。13個初始成員中沒有台灣。對此,台灣表示遺憾,卻也重申會繼續爭取加入。中國則對框架提出質疑。
俄公佈禁止入境美國人名單 俄棋王被列「外國代理人」
俄羅斯首次公佈受制裁的美國和加拿大公民名單,其中包含兩國領導人和眾多高階官員。俄羅斯的前石油大亨和退休西洋棋大師皆被列入「外國代理人」名單。
拜登尹錫悅會談: 致力於北韓無核化、美韓半導體合作
拜登上任首次亞洲行,周五抵達韓國先拜訪了三星的半導體生產線,隔日和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會談。拜登接下來將前往日本參加「印太經濟框架」和「四方安全對話」的相關活動,這被認為是美國為了與中、俄抗衡改採取的行動。
聯合國人權專員能否自由訪問新疆?美國表關切
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專公佈了訪華日期後,美國對這次訪問「深表關切」,擔心中國將限制巴切萊特對新疆地區的訪問,同時還批評巴切萊特對這一地區的人權問題「保持沉默」。人權組織擔憂中國政府將「操縱這次訪問成為公關手段」。
美國檢察官起訴更多騷擾異議人士的中國特工
身份是學者和作家的王書君曾在紐約幫助創建一個反共民運組織。他被指控收集在美中國異議人士和人權活動家、維吾爾人、西藏人和台灣獨立倡導者的情報,併發送給中國政府。
美國加州教會槍擊案:兇手周文偉是誰?
南加州教會槍擊案兇嫌周文偉的出身背景被媒體披露,德國之聲彙整目前已知資訊,試圖還原這名台灣外省二代的身份、認同與政治傾向。這些是否與這起「政治仇殺」有關?。
拜登首次亞洲行啟程 近幾週或與習近平通話
拜登20日抵達韓國,展開上任後首次出訪亞洲,將訪問韓日兩國。此行被認為是要重新集結盟友,並針對中國而來,台灣也可能是討論焦點。
俄兵認首宗戰爭罪行 美駐基輔使館重開
俄烏戰爭以來首宗戰爭罪週三( 5月18日)開庭,俄兵當庭認罪射殺了一名平民,恐面臨終身監禁。與此同時,美國駐基輔大使館在關閉近3個月後重開。然而戰爭仍看不見終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警告恐面臨一場漫長戰事。
拜登亞洲行前夕 楊潔篪警告美方勿打「台灣牌」
美國總統拜登出訪亞洲前夕,中美高層再次通話。中國最高外交官楊潔篪警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走錯了路」,可能導致「危險局勢」。他與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通話還談了什麼?
德語媒體:太平洋 - 中國和西方沒有硝煙的戰場
中國同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定的消息,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極大的不安。種種跡象顯示,二戰後,美國及其盟友在太平洋海域建立起的主導地位正在受到來自北京的挑戰。
菲律賓當選總統要讓對華關係上新台階
小馬科斯5月18日與習近平進行了電話會談。這位菲律賓當選總統表示,在他就任期間,將致力於擴展和北京的關係,使之「進入更高層次」。這表明,他有意進一步推進前任杜特蒂的親中路線。
美國軍方無法解釋UFO現象
近年來,美國軍方收到越來越多涉及「不明飛行物」的報告。美國國會在5月17日舉行聽證會,表示相關現象迄今無解。
美司法部起訴賭場大亨 指其代表中國遊說川普
美國司法部起訴賭場大亨韋恩,原因是他曾代表中國從事游說工作卻未註册為外國代理人。起訴書中指韋恩曾代表中國前公安部長孫力軍游說川普驱逐一名中國公民,此人據悉正是流亡美國的郭文貴。
上一頁
第64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