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再有美國兩州對TikTok下禁令
美國的新澤西州和俄亥俄州本周一表示,將禁止在州政府管理的設備上使用TikTok。在美國,已經有十幾個州對這個短影片分享平台祭出禁令。
中國若侵台 美智庫:美日台慘勝
美國智庫CSIS週一(1月9日)公佈的一份台海戰爭兵推顯示,2026年中國若侵台,將以失敗收場,美、日、台方則將慘勝。
中國外長秦剛首訪非洲 戰狼外交擬轉彎
新任中國外長秦剛於週一出訪非洲,中國外交部稱這是中國外長每年首訪非洲的優良傳統延續,非洲經濟學家指出:中國的投資對非洲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此外,秦剛幾日前撰文稱,中美關係的大門打開了就不會關上,意指中美將不再是劍拔弩張的關係。
歐盟離戰略自主還有多遠?
在一個危機四起、美國也越來越不給力的新世界秩序下,歐盟必須尋求戰略自主。然而,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艱難無比。
中國深夜突宣佈軍演 57架軍機擾台
中國週日(1月8日)深夜突宣佈對台進行多兵種軍演,台灣國防部旋即偵獲57架中國軍機擾台。這除是中國兩周內第二次對台軍演外,更是去年12月美國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後,中國對台頻繁軍演的又一次動作。
歷經15輪投票,麥卡錫終於當選議長
經過創下歷史記錄的4天15輪投票,在對共和黨內極右翼議員作出重大讓步之後,麥卡錫終於當選為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
追憶往昔:三十年前的核裁軍
1993年1月,美俄兩國簽署了《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進一步鞏固了冷戰結束後的和平。三十年後的今天,和平紅利蕩然無存,而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俄烏戰爭。
中國春運人次估達21億 台美再稱願協助防疫
中國一年一度的春運即將登場,預計今年客流總量將比去年高一倍,大量人口移動也對防疫造成挑戰。為協助中國抗擊新冠,美國已多次通過私人渠道表達向中國政府提供mRNA疫苗的意願。不過,中方外交官則稱:中國的疫苗可以滿足需求。
德美宣佈向烏克蘭提供步兵戰車
繼法國之後,德國與美國也宣佈將向烏克蘭提供步兵戰車。法國在周三承諾提供自制偵察坦克,成為第一個提供西方設計坦克給烏克蘭的國家。
歐盟「強烈」建議對中國入境者實施強制檢測 德國響應
歐盟未能對來自中國的入境者拿出統一的對策,但「強烈」建議提出檢測要求。此前已有部分國家宣佈對中國旅客實施檢測。德國衞生部長周四宣佈,德國也將要求中國入境者提供新冠陰性證明。各界對是否採取檢測、限制措施意見不一。
客座評論: 習近平的南海戰略將如何告終?
二十大以後,習近平決定在外交方面撒一個大網,而這張大網的重點是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南海國家。中美都在說服這些國家成為夥伴,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北京跟華盛頓的競爭。那麼,習近平這盤棋是否能贏呢?
北約前秘書長:俄烏戰爭帶給台灣的三大啟示
北約組織前秘書長拉斯穆森在週四離台前,於記者會上表示,民主國家應確保台灣有足夠防禦能力,而當中國嘗試武力犯台時,北約在事前可增加與台灣的聯合軍演,並向中國表明,武力犯台將面臨嚴重經濟制裁。
美國將派代表團訪台 舉行雙邊貿易談判
台海局勢緊張之際,美國仍宣佈將在1月中旬派遣經貿代表團來台,與台灣多個政府單位舉行為期4天的商業會談。據悉,該代表團已請示美國國務院相關安全問題。美台經貿關係如何?雙方將聚焦哪些議題?
新毒株XBB.1.5.傳播雖快,但不可怕
在美國已成為新冠病毒優勢毒株的XBB.1.5.還會帶來新一波感染潮。但醫學界普遍認為,它並沒有惡化新冠疫情的重症率和致死率。中疾控稱XBB系列變種在中國引發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極低。
通用電氣間諜案 華裔工程師遭判兩年監禁
美國司法部週二(1月3日)表示,今年59歲的華裔工程師因密謀竊取通用電氣公司的商業機密並使中國受益,被判處2年監禁。
太空競賽升溫 NASA憂中國登月聲張主權
中國與美國登月競賽愈趨緊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尼爾森(Bill Nelson)1日接受美國媒體Politico採訪時示警,中國宇航員如果登陸月球,可能宣佈對月球領土的主權。
法新社:2022年中國軍機擾台次數翻倍 高達1727架次
隨著北京加強對台灣的威脅,解放軍軍機出動次數激增。在2022年,中國軍機侵擾台灣防空區的次數翻了一倍。
秦剛布林肯通話「道別」 王毅任中央外辦主任提中美共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新任中國外長秦剛通話討論推動美中關係改善,而剛卸除外長職務的王毅接下中央外辦主任職位。王毅於元旦撰文提及希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穩定正軌,同時也重申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不可踰越的紅線。
印太地區的安全架構正在重塑
中國的崛起正在改變印太地區的力量平衡。舊體系不再適用,新秩序尚未形成。
川普纳稅記錄:6年間幾乎未繳所得稅
經過多年的法律爭論,美國國會公開了前總統川普的納稅記錄。多年來,川普一直試圖阻止讓他的納稅記錄公諸於世,不過就算如今已經公開大部分紀錄,仍有部分材料未向公眾展示。
美方:中國軍機逼近美軍機 相距不到10米
美軍29日表示,一架中國軍機上週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靠近一架美國軍機,雙方距離不到10米,屬於危險的非常規操作。中方則認為,美國軍方長期以來的挑釁性危險行動才是引發海上安全問題的根源所在。
德國仍然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德國開始去工業化?沒有這回事,因為儘管能源價格飆升,技術工人日益短缺,但人們擔心的外國對德國投資下滑的局面今年並未發生。
拜登政府第八度對台軍售 這次賣什麼?
五角大廈29日宣佈最新對台軍售案,金額高達1.8億美元。這是美國政府一個月內兩度對台軍售。台灣外交部表示這有助於提升不對稱戰力,也展現美國對台的安全承諾。
「疫情不透明」 美國將對中國旅客強制篩檢
中國本土疫情爆發之際,逐步邁向邊境重啟。美國28日以缺乏中方疫情透明數據為由,宣佈中港澳旅客登機前將必須出示陰性證明。日本、印度、義大利和台灣也相繼出台了類似政策。對此,中方呼籲各國防疫應當「適度」。
韓揭印太戰略細節 避談中國稱「關鍵夥伴」
韓國政府28日公佈了第一份印太戰略報告的細節,但全文幾乎避談中國,並稱北京為「關鍵夥伴」,重申支持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這背後隱含什麼意義?報告還說了什麼?
川普报稅表於周五公佈
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前總統川普的報稅表將於周五(12月30日)公佈。 川普在社群網站上回應說:"你們無法從納稅申報表中瞭解到什麼,但如果不是你們的,公佈它們是非法的!"
美最高法院:移民限制政策"第42條"繼續有效
美國最高法院周二(12月27日)裁定,新冠疫情期間實施的、充滿爭議的移民限制政策(Title 42)將繼續有效。
美國遭遇世紀風暴 傷亡嚴重
一場"百年不遇"的冬季暴雪已在全美國範圍內造成60人死亡,僅紐約州水牛城地區就有至少27人喪生。拜登授權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協調該地區的救災工作。
中國擾台軍機創新高 白宮譴責「挑釁」
中國25日在台周邊再行軍演,作為對「美台升級勾連挑釁」的堅決回應。台灣國防部譴責「武嚇」,並指當日擾台軍機數創新紀錄。對此,美國白宮26日譴責北京「挑釁」、「破壞穩定」。
王毅談2023中國外交:加深中俄關係
歲末將至,中國外長王毅25日在一場視訊演說中盤點了中國2022年外交成就,並展望2023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華章」。在國際地緣政治衝突迭起的這一年,關於中俄、中美、中歐關係,他怎麼說?
因西藏議題 中國制裁余茂春等兩名美國人
中國外交部12月23日表示,對余茂春、斯坦恩這兩名美國公民實施制裁,以反制美方因西藏人權議題對兩名中國官員的制裁。余茂春曾任前國務卿蓬佩奧的中國事務顧問,斯坦恩則是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中國譴責美國通過對台軍援預算
美國在聖誕假期前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和「綜合撥款法案」,未來將向台灣提供20億美元的軍事融資貸款。對此,中國外交部譴責美國肆意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
烏克蘭許下聖誕願望 美國僅承諾愛國者導彈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周出訪華盛頓前,美國宣佈了有史以來對烏克蘭的最大規模軍援。本月稍早,澤倫斯基的顧問曾在推特上列出希望獲得的武器清單,但其中只有愛國者導彈如願出現在美國最新公佈的名單中。為什麼美國不願意向烏克蘭提供更有攻擊性的武器?
陸克文將出任澳駐美大使 專家:有助避免中美衝突
會說流利中文的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將於明年出任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引發國際高度關注,究竟這個任命案會提升外交關係,還是會製造更多問題,專家都在看。
字節跳動證實員工情蒐記者TikTok資料
多家外國媒體報導,中國字節跳動證實旗下員工透過TikTok,不當情蒐記者個人資料。受害者至少包含《金融時報》、BuzzFeed旗下2名記者。據報,字節跳動已開除4名涉事員工。
世衛最新報告缺乏中國醫院數據 引發外界關注
世衛最新的兩週報告數據中,都缺乏中國新冠肺炎的住院人數,讓外界擔憂中國是否爆發嚴重疫情,並且對此隱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再次提出,願意與中國分享美國疫苗的建議。
中俄聯合軍演 莫斯科:回應美國印太軍力集結
中國與俄羅斯22日舉行聯合軍演,兩國派出多艘軍艦與軍機參與。俄羅斯國防部稱,演習目的是要加強兩國海軍合作,也是對美國在印太地區軍事潛力集結的自然反應。
特斯拉年末大甩賣! 美國加拿大車主享折扣
每輛動輒數萬美元的特斯拉電動車居然也有打折的一天?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慾望,特斯拉在官網宣佈,今年年底前於美國和加拿大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車款都能獲得數千美元的折扣。
"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 - 久經沙場的防空利器
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一套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該系統可以從容應對各類來自空中的威脅。但它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極其高昂的營運成本。
媒體:德願供數億外國疫苗抗疫 中國拒絕
德國首批發貨11500劑疫苗入華,僅限德國公民施打。《明鏡週刊》引述消息報導,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日前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時表示,願供數億劑疫苗協助抗疫,卻遭拒絕。與此同時,美方表態願意分享疫苗也碰了釘子。
客座評論:致命的競爭——動態清零的根源及後果
進入2022年底,中國卻開始了三年來全球範圍最後一波的新冠病毒傳播。且不論這一波疫情將在何種混亂中結束,人們更好奇的似乎是中國與世界的脫節。而歷史上,這種總趕著世界潮流末端的景象,也就是中國社會的落後,大概算是常態,卻總是被美化為中國特色。
拜登會見澤連斯基:烏克蘭不會孤立無援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週三(12月22日)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這是他自戰爭開始以來的首次出國訪問,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俄羅斯正在「試圖利用冬天作為武器」,但烏克蘭將永遠不會孤立無援。
美要求香港產品標「中國製造」世貿裁定不合規
世貿組織專家小組21日裁決,美國2020年要求香港將其出口產品標記為「中國製造」的作法,違反全球貿易規則。美國稱將不會遵守該裁決,香港則對結果表示歡迎。
德語媒體:從比拚「清零」到比拚「放開」
中國結束清零政策後大城市出現洶湧的感染潮,但各地政府卻似乎在你追我趕地加速放開。多個德語媒體都關注到這一現象。
美眾議院裁定川普必須公佈6年稅表
今年12月初,川普不得不向美國眾議院提交其納稅申報單。在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檢視過這些文件後,於本周二投票通過將在近日公開川普税收記錄的詳細內容。
抖音疑設分公司 台灣政府考慮全面禁用
抖音再度在台灣引發爭議,除了可能已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外,其衍伸的個人資要保護、假訊息甚至是國安問題,都引發台灣朝野和民間熱烈討論。
澤連斯基赴美晤拜登 俄烏戰爭後首次外訪
最新消息傳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訪美國華盛頓,並將與美國總統拜登和美國國會領袖見面,是他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外訪。
國會調查委員會建議起訴川普
由九名國會眾議員組成的跨黨派調查委員會一致通過對川普提起刑事訴訟,他們表示,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川普有意破壞憲法規定的權力和平過渡。調查委員會將於本周三公開完整報告。
阿桑奇妻子敦促歐盟向美國施壓
周二,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的妻子敦促歐盟對美國採取"強硬立場",確保目前被關押在英國的阿桑奇能夠重獲自由。
美議員憂台灣民眾戰鬥意志或低於烏克蘭人
美軍印太司令部日前表示,習近平最好密切關注俄羅斯在悍然入侵烏克蘭後的境遇,並從中吸取教訓。這也是美軍高官又一次將烏克蘭問題與台灣問題進行對比。美國一名參議員則擔心台灣民眾的戰鬥意志低於烏克蘭人。
上一頁
第53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