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俄烏空戰加劇 基輔彈藥告急
俄羅斯和烏克蘭相互發動空襲的同時,基輔正面臨彈藥短缺的問題。七國集團已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並對中國施加壓力。另外,美國對烏最新援助呼之欲出?
歐盟峰會:重振經濟是當務之急
歐盟經濟同中美兩大經濟體的距離正在逐漸拉大,這也是本周四歐盟峰會上的主要議題。各國領導人將就如何進一步阻止經濟滑坡以及如何重振經濟展開討論
美國會將表決外國援助法案 拜登:對世界表態
美國眾院議長強生宣佈,國會有望於周末表決價值953億的外國援助法案,其中涉及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法案包含哪些內容?
中國和沙烏地在以伊衝突中斡旋?
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報復性空襲後,中東局勢持續緊張。以色列軍方宣佈將採取「回應」。北京和利雅德或希望從中斡旋。德黑蘭方面則對以色列發出更加嚴厲的警告。
拜登呼籲將中國鋼鐵和鋁的關稅提高為三倍
美國總統拜登呼籲將對中國鋼鐵和鋁的關稅提高為三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還將調查中國的造船業和其他行業可能存在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擴大制裁 美國計劃全面回應伊朗空襲以色列
華盛頓制裁伊朗的新一輪方案即將上路,歐盟也將跟進。制裁內容可能包括切斷德黑蘭生產武器的供應鏈以及不準其出口武器。
以牙還牙?以色列可能對伊朗做出的三種響應
伊朗周末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空襲後,以方正在權衡應對措施。在多國首腦呼籲保持克制之際,以色列戰時內閣召開會議,但沒有宣佈任何明確的行動方案,僅表示將以我們選擇的方式和時間做出回應。以色列可能會採取哪些方式做出回應呢?
國際社會譴責伊朗襲擊 呼籲避免事態升級
伊朗對以色列發起的大規模空襲,雖然並未對以色列造成實質性傷害,但仍遭到大多數國家的強烈譴責。包括德國總理肖爾茨在內的多國領導人呼籲,國際社會應付出最大努力,避免中東局勢進一步升級。
美國將繳獲的伊朗武器彈藥移交烏克蘭
美國軍方表示,華盛頓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從伊朗軍隊繳獲的小型武器和彈藥。這並沒有解決基輔對火炮和防空彈藥等關鍵物資的需求。
既驚又怒!華為新品搭載英特爾晶片惹惱美議員
華為本周發布了一款有英特爾AI晶片加持的筆記型電腦,這受到美國政治人物的關注。共和黨議員怒批拜登政府不力。
美官員指責中國為俄擴充軍備提供後援
德國總理肖爾茨前往北京訪問之際,美國鼓勵歐洲國家對中國施壓。美國高級官員表示,中國通過提供無人機和導彈技術以及與俄羅斯共享衛星圖像,幫助克里姆林宮加強軍事力量,威脅整個歐洲。
以色列或將遭伊朗襲擊?拜登發警告 德國促公民撤離
美國總統拜登預計,伊朗或很快將對以色列發動攻擊。拜登在周五表示,他認為攻擊可能會在不久之後發生。他向德黑蘭發出了明確的警告。鑑於中東地區局勢或生變,德國外交部呼籲德國公民撤出伊朗,表示局勢可能會「毫無徵兆地迅速惡化」。
美媒:中國監管機構要求電信營運商淘汰美國晶片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工信部指示該國電信營運商在2027年前逐步淘汰作為其網路核心零件的美國晶片。此舉將衝擊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
中國敦促美國在解決中東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
布林肯希望北京在以伊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上起降溫作用。王毅則敦促美國在解決中東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
美日友誼下的經濟安保牽制中國戰略
美日再度舉辦峰會,除了強調不變的堅固友誼外,同為世界技術先進國的背景下,未來將在經濟安保、供應鏈與宇宙開發等議題上強化合作。除了擺脫過往對中國的依賴外,日本也展現成為亞太地區領導國的信心。
拜登表示正在考慮撤銷對阿桑奇的指控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表示正在考慮澳洲提出的撤銷對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起訴的請求。美國方面指控阿桑奇17項間諜罪以及1項濫用計算機罪行。阿桑奇的律師團隊稱,如果這些罪名成立,他將面臨最高175年的監禁。
德語媒體:耶倫艱難的中國之行
美國財長耶倫一向被視為拜登政府中的對華鴿派,她此次中國之行的目的本是想化解經貿領域的中美爭端。但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結束之際,耶倫還是對中國政府提出了措辭強烈的批評。
美國亞利桑那州將執行19世紀墮胎禁令
美國亞利桑那州最高法院周二裁定,該州可以執行1864年頒布的禁止大多數墮胎的法律。該法律將為起訴實施墮胎手術的醫生敞開了大門。
台積電獲美國商務部補貼66億美元
美國商務部周一(4月8日)表示,將向台灣台積電(TSMC)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分公司發放66億美元補貼,並提供高達50億美元的低成本政府貸款。
耶倫:不讓「中國衝擊波」重演 摧毀美國工業
結束訪華之際,耶倫強調產能過剩的威脅,表示中國太大了,世界其它國家無法吸收如此巨大的產能。中國官員則指出,中國企業的快速發展靠的不是補貼,而是技術持續創新。
澤倫斯基:美國國會再不放行援烏計劃 烏克蘭將會失敗
俄軍加強攻勢、不斷突破烏軍防線之際,烏克蘭軍隊卻即將陷入彈盡糧絕的危險境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國會繼續阻撓援烏計劃,烏克蘭將面臨失敗。
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哪些軍事援助?
根據一份諒解備忘錄,美國在10年內向以色列提供總額38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這還不是美國對以色列軍事行動的全部支持。
分析:荷蘭或將按照美國要求 限制ASML對華售後服務
美國要求晶片製造巨頭阿斯麥(ASML)停止為中國客戶提供部分售後服務,對於荷蘭政府來說,是個外交和商業的棘手難題。不過,有跡象顯示,荷蘭會繼續在出口限制上與華盛頓保持一致。
難贏價格戰 特斯拉或放棄低端價位車型?
有內部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特斯拉將放棄廉價電動車生產計劃,或與來自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價格競爭有關。馬斯克回應「路透社再次說謊」。報導發表後,特斯拉股票應聲下跌。
客座評論:中國網路企業是高科技公司嗎?
沈凌
經濟學者沈凌發現,中國的網路公司無論從營收還是研發費用來講,都遠不及美國同行。如果美国網路公司算得上是貨真價實的高科技公司,那麼中國同行們或許真的只是一個壟斷平台,並沒有什麼高科技特質在內。但也有例外。
台積電受重視 日本首相視察新廠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周六視察了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的新廠。他在講話中表示,相信這個項目將會產生積極的連鎖反應。
微軟報告:中國利用AI煽動美國內部分裂
2024年是世界多個主要國家「扎堆」舉行大選的重要年份。微軟威脅分析中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大量使用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在社群網站上利用虛假賬戶來煽動美國社會的內部分裂。
劍指中國?美日澳菲在南海舉行「海上合作」
美國、日本、澳洲和菲律賓將於4月7日在南中國海開展「海上合作活動」,以示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四國都將派遣軍艦參加。
美財長耶倫:產能過剩害全球 中國:別找藉口
在廣州進行了兩天會談後,美國財長耶倫4月6日表示,她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都同意繼續在全球經濟平衡增長等議題上繼續保持相互溝通,以緩解美方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憂慮。中國方面則認為華盛頓在為貿易保護主義找藉口。
為何更多德企從中國向日本轉移?
德國在日本工商會對在日德企進行了調查,發現更多德企正在將生產線和管理職能從中國轉移到日本。
歐美或對中國傳統製程晶片採取限制
在美國實行對華尖端晶片出口管制封鎖後,歐盟和美國開始對中國在傳統製程晶片領域的主導地位感到擔憂。傳統晶片不涉及尖端技術,但被廣泛地使用於日常科技領域。
專訪甘思德:中國欲吸外資 從傾聽民意開始
美國智庫學者甘思德過去36年來多次造訪中國,最近一次是參加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他接受DW專訪,提出他對外商投資信心和中美關係走向的觀察。他怎麼看待現在的中國?
德語媒體:拉攏中國還是遏制中國?
《世界報》就北約成立75周年刊評指出,自由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國,所以軍事同盟北約必須將重心逐步往亞太地區轉移。《商報》則刊發前德國駐美大使的客席評論,認為被夾在美中爭霸中間的歐洲,應該利用中國焦頭爛額的時機來促使北京在歐中關係上讓步。
卡梅倫:北約應全力支持烏克蘭 而不是派兵
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上,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呼籲各盟友全力支持烏克蘭。但他同時表達了反對北約軍隊進駐烏克蘭境內的立場。
布林肯: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堅如磐石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布魯塞爾表示,烏克蘭將成為北約一員,美國對此的支持堅如磐石。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一天前也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一個「何時」,而不是一個「是否」的問題。
德語媒體:逢中必反的美國會反噬自身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奇在瑞士《金融經濟報》撰文批評美國如今對中國威脅的擔憂程度已經堪稱病態,警告這會掩蓋科研投入不足、財政赤字過高等真正的長期問題。《商報》則刊登德國汽車產業教父杜登霍夫的客席評論,認為中國車企亟需補課市場營銷。
北約商討援烏五年計劃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建議制定一項價值一千億歐元的軍援烏克蘭五年計劃。與此同時,由於俄羅斯不斷擴大攻勢,澤倫斯基再次呼籲西方提供更多防空系統。
習近平與拜登通話 美財長耶倫本週訪中
中美兩國領導人2日進行通話,白宮強調兩國定期溝通的重要性。習近平強調應「以和為貴」,但承認雙方關係中的「負面因素」有所增加。針對經貿上的分歧,美方安排財長耶倫本週訪中。
北韓稱金正恩視察高超音速中程導彈試射
北韓官媒3日聲稱日前「成功」發射固態燃料高超音速導彈,由金正恩親自監督。 韓、日、美2日皆表示譴責,三國當日按事先日程舉行聯合空中演習。
盼重現80年代輝煌 日本斥巨資力挺本土晶片製造商
日本本周二宣佈向晶片初創公司Rapidus提供高達39億美元的補貼,希望這家公司能夠成為晶片市場的重要企業,以期重現日本80年代稱霸晶片市場的輝煌。
美國加碼限制AI晶片出口中國
根據目前的法規,美國政府限制高性能AI晶片向中國出口。現在,白宮進一步收緊了限制,今後凡是含有AI晶片的電子設備都將面臨出口管制。與此同時,美國與日本正醞釀在AI等高科技領域深化合作。
美國制裁下 華為淨利潤翻倍
儘管受到美國多年的制裁,中國電信巨頭華為2023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042億元人民幣,創2019年以來最大年度增幅。
俄羅斯一票否決 對朝制裁面臨轉折?
周四,聯合國安理會就是否延長專家小組監督對朝制裁監督授權進行表決時,俄羅斯行使了否決權,中國則投了棄權票。
德語媒體:對華策略 對前蘇聯的緩和政策是上選
面對中國這個競爭對手,美國應該如何應對?《新蘇黎世報》發表的一篇客座評論指出,21世紀的地緣政治分歧越來越似冷戰時期,但對手的角色從莫斯科換成了北京。這對西方來說意味著什麼?何種策略才是最好的選擇?《世界報》則關注到中國的紅海囧境。
三任總統聯袂登台 拜登募得數千萬競選資金
拜登和川普分別獲得各自黨內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後,兩人也開始了募集競選資金的競賽。周四,拜登在紐約的募捐集會獲得了前任總統歐巴馬和克林頓的鼎力支持。
白宮發言人:俄官員是「肥料推銷員」
俄羅斯調查人員暗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與ISIS-K聲稱負責的莫斯科郊外音樂廳襲擊事件有關,美國稱這是「無稽宣傳」。
華春瑩稱記者篡改影片引抗議 菲總統稱不會後退
中國外長助理華春瑩在X平台發圖稱,菲律賓補給船上的許多記者篡改影片,將菲律賓塑造為受害方。這引起在菲外國記者協會的抗議。菲總統馬科斯表示,面對北京的威脅,不會退後。
美情報機關: 中國藥企悄悄轉移美智慧財產權
路透社從兩名知情人士處獲悉,美國情報官員今年2月底對正在制訂生物技術安全法案的國會參議員表示,中國製藥企業藥明康德在未經許可的情形下將美國智慧財產權轉移到中國,從而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民調:近半數美國民眾支持禁用或剝離TikTok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新近進行的一次民調顯示,近半數受訪美國民眾都支持對TikTok予以禁止或強制剝離。不過在年輕一代美國人當中,反對禁止TikTok的比例明顯增高。
美議員訪台 台灣:與中國競爭是美共識
美國眾院軍委會跨黨派議員訪台會晤蔡英文,把美台之間的戰略關係稱為「未來區域安全的關鍵」。與此同時,台灣外交部發佈報告,認為支持台灣、強化與中國競爭,已是美國兩黨共識。
上一頁
第26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