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國宣佈就47人案向中港官員實施新制裁
美國國務院5月31日發表聲明,呼籲香港當局立即釋放遭到不公正拘押的人士,並宣佈對對負責執行國安法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官員實施新的簽證限制。
在封口費刑事案中被判有罪 川普还能當總統嗎?
在美國歷史上,一位前總統被判有罪,還是頭一遭。更不用說前總統還想再度競選總統。美國法律對此到底有著哪些規定?要是川普被判入獄的同時再度當選,又會出現怎樣的後果?
董軍、台海、南海:香格里拉對話的三大看點
專家向DW指出,本屆「香格里拉對話」是外界第一次觀察中國新任防長董軍如何應對外界,可說是這次的「主秀」。此外,美中防長預料將會晤、菲律賓總統「有備而來」的主題演說,也是重要焦點。
恢復「熊貓外交」 中國將再派兩只大熊貓赴美
在惜別大熊貓數月之後,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宣佈,將迎來一對新的大熊貓。中方重啟「熊貓外交」,釋放明確訊號。
"鐵桿朋友"柬埔寨:中國在東南亞的戰略支點?
中國和柬埔寨本月的聯合軍演顯示,兩國關係更緊密。5月28日,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宣佈將把首都金邊一條道路命名為「習近平大道」。專家認為,北京會利用柬埔寨繼續擴大在南中國海的戰略利益。
客座評論:美日韓同盟是否會被中國撕開一個口子
鄧聿文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停擺四年後,普遍認為,三國領導人這次能夠坐在一起開會,本身就是一次突破。引人關注的是,韓國尤其展示出改善與中國關係的願望。
立陶宛總統選舉獲連任 中俄是敵人 美國是盟友?
2019年瑙塞達首次當選立陶宛總統時,是一個並不突出的政治人物。如今,再次當選總統的他已是立陶宛最受歡迎的政治家。如何應對俄羅斯和中國,也是他第二個任期面臨的嚴峻挑戰。
國家隊再出手! 融資逾3400億元促進晶片產業
中國啟動新一期國家支持的投資基金,資金規模高達3440億人民幣,旨在促進半導體行業。中國財政部是最大的股東。
賴清德就職後首個美國國會代表團訪台
賴清德就職後第一個訪問台灣的美國國會代表團成員表示,美國全面致力於在軍事、外交和經濟上支持台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稱該代表團「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訊號」。
牆外文摘:「中國用語」是「支語警察」的假想敵?
有評論認為,無論帶有多少現實中國家力量的助推或宣傳,「中國用語」的傳播力,中國網路語言和新語言的生命力,都基於中國語言地景的多元性,基於現代標準漢語仍然沒有大一統的現實。
澤倫斯基最新影片 直接喊話習近平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表態,呼籲國際社會應繼續關注烏克蘭戰爭。在最新公開的一個影片中,澤倫斯基直接向習近平發出邀請。
中國軍演後 賴清德:期待與中國合作
中國包圍台灣的軍事演習結束後,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仍然發出了緩和關係的訊號,表示希望通過交流與合作增進理解,並共同承擔區域穩定的重要責任。
美國批准向烏克蘭提供2.75億軍援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哈爾科夫地區發動猛烈攻擊之際,美國宣佈向烏克蘭提供2.75億美元軍事援助。與此同時,德國再次向烏克蘭交付IRIS-T防空系統。
郭文貴被控巨額詐騙案開審
以「爆料」走紅的中國流亡富商郭文貴在美國受審。在檢方看來,郭文貴的騙術簡單粗暴。辯護律師則強調,其目的是發起一場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運動。
台海軍演結束 台北指責北京破壞穩定
中國官媒報導,在台海周邊的軍演已經在5月24日晚間結束。根據台灣國防部的說法,在為期兩天的軍演中,總共偵測到111架中國軍機和軍艦進入台灣附近海域。台灣總統府指責北京單方面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現狀。
中情局前雇員承認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
據美國司法部公佈的訊息,中情局(CIA)一名前雇員周五承認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
澳洲地方法院裁定前美國飛行員符合引渡條件
雪梨一家法院周五裁定,被指控違反美國法律,訓練中國軍事飛行員在航空母艦上降落的前美軍飛行員丹尼爾‧杜根可以被引渡回美國受審。是否引渡的決定最終將由澳洲司法部長做出。
美歐欲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中國威脅反制
美國宣佈自8月1日起將對華電動汽車關稅提高至100%,歐盟也考慮獲徵收「針對性關稅」。中國歐盟商會則發出警告,北京或將祭出反制措施,對歐美出口的大排量汽車徵收最高25%的關稅。
中國宣佈對美軍工企業實施反制措施
自賴清德正式就任台灣總統以來,中國方面連續祭出針對美國的制裁。周三,外交部宣佈對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等在內的12家軍工企業採取制裁。
德語媒體:中俄聯手挑戰國際秩序
《商報》發表評論稱,中俄日趨緊密的雙邊關係,標誌著美國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衰減。《明星》周刊評論稱,北京故意為普丁來訪營造老友重逢的氛圍,就是為了展示對華盛頓的蔑視。
消息人士:一旦中國侵台 ASML可遠程癱瘓台積電EUV
兩名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如果中國對台灣動武,荷蘭光刻機製造商阿斯麥(ASML)有能力遠程癱瘓台積電使用的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EUV)。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9月在接受CNN採訪時曾表示, 「沒有人可以通過武力控制台積電」。
布林肯祝賀賴清德 北京:美方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訊號
昨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第一時間發表書面聲明祝賀賴清德就任台灣總統,他同時稱讚蔡英文在過去8年間強化了美台之間的聯繫。中國外交部對此表達強烈不滿。外交部發言人指責布林肯的做法嚴重違背美國做出的政治承諾。
拜登現身畢業典禮 直面回應抗議浪潮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莫爾豪斯學院的畢業典禮併發表講話,他首次直接回應學生的抗議浪潮,表示聽到了抗議的聲音,加薩衝突亦讓他心碎。有畢業生在拜登演講時背對著他,也有人舉著巴勒斯坦旗幟,不過他的演說並未被打斷。
中國軍艦抵達柬埔寨參加軍演
中國與柬埔寨正在泰國灣附近舉行大型海陸軍演。兩艘中國軍艦周日(5月19日)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停靠。
中國對歐美日台的化工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5月1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歐盟、美國、台灣地區、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這種化工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等領域。
牆外文摘:520來臨,中共對台施壓有多狠?
有評論認為,北京試圖在不違背與華府之「默契」的情況下,向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施壓。這些行動雖然不會立即升高台灣海峽的緊張情勢,但引發各方意料之外之軍事衝突的風險,仍舊居高不下。
非法芬太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美國
2023年,美國官員共查獲超過1.15億顆含有芬太尼的藥片。此種阿片類藥物通常被摻入街頭毒品混合使用,並與藥物過量相關。
德語媒體:「美國恐懼」、「法國恐懼」和「德國恐懼」
針對美國最新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100%特殊關稅的政策,德國媒體紛紛發出譴責聲音,認為這是美國選戰期間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但在歐盟該如何應對的問題上,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普丁結束訪華 美台如此評價
俄羅斯總統普丁結束訪華行程。美國白宮淡化俄中元首會面的重要性。台灣外長則認為中俄正在相互支持擴張主義。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呼籲中國出席瑞士和平峰會。
美駐日大使訪與那國島 強調威懾力重要性
美國駐日大使周五罕見造訪日本西南靠近台灣的偏遠島嶼與那國島,強調加強威懾的重要性,並重申美國對其重要盟友的承諾。
以軍稱發現三具人質屍體 美建臨時碼頭在加薩啟用
以色列軍方稱在加薩地帶發現三具以色列人質的屍體。此外,美國在加薩地帶建造的臨時碼頭開始啟用,從海路向巴勒斯坦平民提供更多人道援助物資。
德語媒體:穩如磐石的中俄夥伴關係
周四,俄羅斯總統普丁到訪北京,並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舉行了會談。普丁開始其新一屆總統任期後將首次出訪目的地選擇中國,顯然也是為了凸顯莫斯科同北京非同尋常的夥伴關係。
德國經濟學家:對中國電動車關稅加碼是一種政治表態
美國宣佈對中國電動車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對中國的出口經濟會造成多大影響?中國電動車出口的重要市場歐盟有會作何種反應?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貿易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辛茨(Julian Hinz)。
普丁訪中考驗中俄關係 普習誰能得到想要的?
剛剛開始第五個任期的俄羅斯總統普丁5月16日至17日訪問中國。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俄羅斯已經成為北京的負資產,中國要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繼續」走鋼絲「越來越困難。
德語媒體:一場貿易戰的開始
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等徵收懲罰性關稅,中國恐怕不會無動於衷。歐盟也正在調查中國的一系列產品。一場貿易戰是否要拉開序幕?
不滿TikTok面臨遭禁 八名用戶狀告美國政府
各類網路平台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計來源,也正因為如此,本周有八名用戶對美國政府取締TikTok的計劃提起了訴訟。
布林肯宣佈對烏軍援20億 拜登或會澤倫斯基
正在烏克蘭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佈,美國下一批20億美元的對烏軍事援助已上路,並透露拜登計劃會晤澤倫斯基。而鑑於前線吃緊,澤倫斯基取消了本周對歐洲國家的訪問。
美國擬再向以色列提供10億美元武器
媒體引述美國政府官員報導,在暫停向以色列提供某些重型彈藥一周後,拜登政府已告知國會,計劃向以色列運送價值1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美國提高關稅 "中國衝擊波"轉向歐洲?
一些經濟學者、商界代表警告,隨著美國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大量中國產品可能轉而湧向歐洲。機械等行業呼籲,德國也必須保護本土企業。汽車等行業則警告,歐洲不能效仿美國的做法。
黃循財接任新加坡總理 美中之間如何取平衡
在美中緊張關係持續之際,有專家認為新加坡的新總理黃循財大致會維持李顯龍的路線,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黃循財5月初曾接受媒體專訪,說明了他怎麼理解美中角力,以及對台海兩岸局勢的看法。
美國宣佈100%關稅後 歐洲方面表態審慎
美國政府宣佈以高額關稅阻擋中國電動車以及其它產品後,歐洲方面呈現審慎態度。德國總理肖爾茨指出,這個問題上,歐洲面臨的問題與其他國家和北美不盡相同。
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
美國政府宣佈,將對包括電動車在內的一系列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拜登在選舉之年的這一舉動,可能加劇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磨擦。拜登也透露習近平曾問他為何對中國如此不公,他的回應則讓習近平沉默以對。
布林肯突訪烏克蘭 澤倫斯基稱需防空系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基輔進行事先未宣佈的訪問。他向烏克蘭確保,軍事援助正在路上,將在戰場上帶來真正的不同。烏總統澤倫斯基表示感謝,同時稱需要防空系統抵禦俄羅斯對哈爾科夫的空襲。
中美將舉行首次人工智慧政府間對話
據美國官員和中國官媒證實,中美兩國將於14日在日內瓦舉行首次人工智慧政府間對話,探討內容包括如何應對AI科技帶來的風險。美官員指出,中國在民用、軍事和安全領域迅速部署人工智慧,可能會損害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
媒體:美國將對中國電動車關稅提高3倍
據美國媒體報導,華盛頓計劃對中國的電動車、半導體、太陽能設備、醫療耗材等加徵關稅。其中對電動車的關稅將提高3倍。
專訪:「跨境鎮壓 」下的中國留學生
中國政府的跨境鎮壓,對於許多在海外加入公民運動團體的中國留學生來說,是時時刻刻需要面對的威脅和恐懼。一位自稱為「行動者」的中國留學生,講述了他所在社群中,同學們遭遇跨境鎮壓的經歷。
恐違反國際法 以色列遭美國批評
以色列的重要盟友對其提出嚴厲批評。美國國務院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以色列軍隊可能以「不符合」國際法的方式在加薩使用了美國提供的武器。但由於戰區局勢,很難對個別事件進行評估或做出最終結論。
印尼候任總統:和西方做朋友不意味不能與中、印、俄交善
印尼最新當選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今年10月將正式上任就職。路透社指出,普拉博沃似乎將在外交政策上採取更加自信的立場,稱外交、談判和「亞洲方式」有助於化解緊張局勢。
聯大高票通過決議 力挺巴勒斯坦入聯
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的多數通過決議,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然而,巴勒斯坦正式入聯依舊面臨一大障礙。另外,歐洲多國將於本月晚些時候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國議員推出法案 白宮政府可輕易限制AI模型出口
美國兩黨議員小組於周三晚間公佈了一項法案,該法案將使拜登政府更容易對人工智慧模型實施出口管制,以保護美國極有價值的高科技免受外國不良行為者的侵害。
上一頁
第24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