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是由其下轄50個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個自治領土及外島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川普要「更強大」 國防部更名戰爭部
川普将於本周簽署行政令,將美國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因為他覺得國防部的名稱顯得「太過防禦性」。赫格塞斯也將成為「戰爭部長」。
印度與美國:誰將在貿易爭端中損失更大?
美國對印度商品徵收的關稅已升至50%。到目前為止,兩國舉行的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協議,雙邊關係急劇惡化。專家們指出,美印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可能對雙方都造成嚴重後果。
媒體:台美國安官員在阿拉斯加密談
據《金融時報》等媒體報導,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官員和台灣國安會官員上週在安克拉治舉行秘密會談。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原本安排的會面層級更高,但由於川普政府擔心會破壞跟中國的貿易談判和美中領袖峰會的規劃,台美會談因而延期並降級。
川普评9‧3閱兵
川普在白宮會見來訪的波蘭總統時,被記者問及一天前北京舉行的大閱兵儀式
德語媒體:俄中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體看中國
《威悉河信使報》評論稱,普丁和金正恩在北京的高調亮相充分顯示,北京完全沒有促成烏克蘭和平的政治意願。《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川普的強硬路線總是半途而廢,最終讓中俄兩國受益無窮。
解碼中國:超級大國想超越美國
中國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閱兵式畫面展示其東方超級大國形象。在T恤衫、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之後, 「中國模式」會成為下一個出口熱門嗎?
中國留學生持合法簽證遭美遣返:36小時盤問後五年禁入境
一名22歲的中國哲學專業留學生,持合法簽證和全額獎學金抵達美國休斯頓機場,卻在入境時遭遇長達36小時的盤問,最終被遣返並被禁止五年內再次入境。這一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凸顯出中美教育交流在當前政治環境下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
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期待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台灣的堅定支持者羅傑‧維克(Roger Wicker)周六(8月30日)表示,他認為未來美國和台灣將聯合生產武器。川普总統今年初上任以來,美台之間尚未宣佈新的武器銷售。
法庭裁決加徵關稅違憲 川普诉諸最高院
華盛頓特區一家聯邦巡迴上訴法院8月29日裁定:川普加征的大部分關稅在很大程度上違憲。這項裁決並沒有立即生效,而是允許政府繼續上訴。川普已經表示要把官司繼續上訴到最高法院。
歐盟擬對美國商品免稅 換取川普小幅讓步
歐盟委員會8月28日公佈了一份法律草案,擬將所有美國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降低到0%,屆時美國汽車都能免稅進入歐洲。布魯塞爾希望,能用「零關稅」換取美國將歐盟汽車進口關稅從目前的27.5%下調到15%。
川普撤銷對賀錦麗的特勤安保
據美媒報導,川普已經下令取消特勤局對於前副總統賀錦麗的安保。這位202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講述自己短暫競選經歷的新書《107天》下月即將發行。
美國政府計劃縮短留學生和記者簽證的有效期
美國國土安全部日前宣佈,允許外國學生在美國居留的F類簽證的有效期將縮短至最長4年。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 時隔9年訪台會晤賴清德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Roger Wicker)與參議員費雪(Deb Fischer)周五(8月29日)在印太出訪期間,搭乘美軍專機訪問台灣,並與台灣總統賴清德見面。
德語媒體:中國如何將我們變成中國人
媒體看中國
《世界報》發表長篇評論稱,DeepSeek, TikTok以及PopMart風靡全球,不僅展示了中國在技術層面上的快速崛起,也意味著中國正在悄然重塑全球價值觀與文化標準。《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川普将莫迪推向了中國的懷抱。
美國明州天主教小學槍擊案釀20人傷亡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所天主教學校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名學童死亡、17人受傷,槍手犯案後也自戕身亡。美國聯邦調查局將此案定調為針對天主教徒的本土宗教恐怖主義,總統川普下令所有政府大樓降半旗致哀。
川普呼籲對索羅斯及其子提起訴訟
美國總統川普指責索羅斯父子資助在全美範圍內的暴力抗議活動,並要求起訴他們。目前已經接管開放社會基金會的亞歷山大‧索羅斯此前曾經公開表示,要挑戰川普和馬斯克,積極參與美國的政治構建。
德語媒體:莫迪的兩難境地
媒體看中國
《法蘭克福匯報》指出,川普的關稅大棒重擊印度,勢必導致新德里同華盛頓關係的疏遠,但倘若印度因此而加入反西方聯盟,無疑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商報》發表評論稱,恆大被香港股市摘牌,意味著恆大的終結,但中國的房地產危機卻仍在繼續。
美商務部長:華盛頓或考慮入股軍工企業
參股科技企業、干預外資收購、要求利潤分成——川普政府近來採取了一系列打破自由市場常規的動作。而商務部長魯特尼剋日前表示,美國政府還在考慮入股軍工企業。
懲罰購買俄石油:美國對印度50%高關稅生效
美國對印度額外加徵的25%關稅周三午夜生效,使得對印度的總關稅達到50%。額外關稅是針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從而為克里姆林宮的戰爭金庫注入資金。
歐洲汽車業代表:減排目標已經不再可行
面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和美國的關稅這雙重威脅,歐洲汽車行業高管致信歐盟委員會指出,包括2035年實現減排100%在內的目標已經無法實現。
川普称中國留學生「非常重要」 歡迎60萬人來美
在數月來推行收緊簽證政策,以減少中國學生赴美數量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允許60萬中國學生進入美國大學。這在其忠實的保守派選民中也引發了強烈爭議。
再揮關稅大棒 川普瞄准數字稅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若徵收數字稅的國家不取消相關立法,美國將對對這些國家徵收「後續額外關稅」。消息人士表示,美國正在考慮是否對執行歐盟《數字服務法》的官員實施制裁。
川普: 「如果不得已,我會向中國徵收200%關稅」
在白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晤時,川普表示可能在不久後訪華,並稱「如果不得已,我可以向中國徵收200%關稅」。
李在明讚美國助推和平 川普表態欲見金正恩
美韓領袖峰會登場,李在明稱只有川普能實現韓半島和平,川普則說希望今年再與金正恩會晤。韓美防務合作上,川普並未正面回應是否裁減駐韓美軍,但暗示韓國應轉讓美軍駐韓基地的土地所有權。貿易方面,雙方則談到造船業的投資。
德語媒體:川普的任性對習近平極為有利
媒體看中國
《商報》評論指出,川普对待普丁的方式,讓北京更加堅信,只要硬抗到底,就會有豐厚的回報。《商報》另一篇報導稱,中美爭端令高度依賴中美兩大市場的晶片產業陷入困境。
涉嫌向中國提供美軍基地訊息 美籍男子在德被捕
一名美國公民在德國法蘭克福被捕並可能面臨司法審判,他被指控主動向中國政府部門提供有關駐德美軍的情報。
不滿打擊反猶不力指控 法國召見美國駐法大使
美國駐法大使庫什納致函法國總統馬克宏,指責法國在打擊反猶主義方面做得不夠。法國外交部的聲明稱他的指控「不可接受」。
回應台灣疑美聲浪?美媒揭台軍參與密西根演習
美媒上週報導稱500名台灣士兵赴密西根參與演習;《南華早報》分析指,隨著台灣內部對川普政府的不信任逐漸加劇,美方公佈此事,能展現出美國「跟台灣站在一起」。
牆外文摘:習近平是列寧主義政權的堅定捍衛者
牆外文摘
史達林研究專家斯蒂芬‧考特金認為,習近平是中國列寧主義政權的產物,也是該政權的堅定捍衛者。他畢生的使命就是確保這個政權的存續。確保政權存續就意味著要禁止任何有意義的政治改革。
首訪日本並派特使訪華 韓總統赴美前多線籌備
韓國總統李在明上任後首訪日本,強調擱置歷史分歧、加強合作。此行被視為為即將與美國總統川普举行的關鍵峰會做準備。然而,面對美國在駐軍費用和對華政策上的施壓,以及核能力爭議,李在明的華盛頓之旅預計將充滿挑戰。
烏克蘭維和:中國或參與 德國陷爭議
隨著俄烏和談的希望重燃,德媒獨家報導指出,中國可能願意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烏克蘭維和部隊——雖然烏克蘭總統之前已經明確表示反對。與此同時,德國國內卻就聯邦國防軍是否應加入未來維和任務陷入激烈辯論。
美媒:美國將持續審查5500萬簽證持有者
據美國媒體報導,川普政府正在審查5500萬持有美國簽證的人,包括學生、遊客,以及目前不在美國境內但持有多次入境簽證的人士。若被查出有違規行為,將可能導致簽證被撤銷或被驅逐出境。
台灣擬大幅加碼軍費:國防開支將沖至GDP 5%
台灣總統賴清德周五透露,計劃在2030年前把台灣國防預算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比照北約標準。這被視為響應美國加強軍備的回應。
長平觀察:川普搬起普丁砸美國人的腳
長平
川普和普丁的阿拉斯加峰會效應如何?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川普搬起普丁砸了美國人的腳,動搖了美國二戰以來作為自由世界領導者的根基。
美國將歐盟汽車進口關稅下調至15%
在美國總統川普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達成關稅協議後,歐洲汽車工業也終於迎來了利好消息:美國將下調歐盟汽車的進口關稅。
近中朝邊境! 北韓秘密導彈基地曝光
據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北韓在靠近中朝邊境的地區秘密修建一處導彈基地,可能有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報告警告,這或對東亞及美國本土構成潛在核威脅。
中國威脅、美國施壓 台灣2026國防預算超過GDP3%
台灣行政院周四(21日)敲定2026年總預算規劃,其中軍事預算金額對比今年提升22.9%。至9495億新台幣,佔GDP比重3.32%,創下2009年以來新高。
轉投萬斯?馬斯克疑悄悄擱置組建新黨計劃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億萬富翁馬斯克正在悄悄擱置組建新政黨的計劃。此前,馬斯克和川普分道揚鑣時,一度宣稱要新成立一個「美國黨」。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馬斯克對建黨一事打退堂鼓和萬斯有關。
歐美商討對烏安全保證 川普排除美軍進駐選項
川普會晤澤倫斯基和歐洲領袖後,承諾會參與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外界關注安全保證的實質內容;川普已排除派駐美國地面部隊至烏克蘭的選項,但表示美國可能提供空中支援。
台積電與川普的「美國製造」夢
川普想通過關稅讓製造業崗位回流美國,許多公司都加大了在美投資。台積電早在川普第一任期就開始在美國鳳凰城建廠。那裡的員工怎麼看「美國製造」?
川普称獲習近平承諾:在任期內不會攻台
美國總統川普对外披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他做出了一項關鍵承諾,引發外界對台海局勢和中美關係走向的廣泛猜測。
川普与普丁阿拉斯加會晤:友好但缺乏實質
美國總統川普与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舉行了備受關注的會晤。儘管川普称會談「富有成效」,但也承認雙方未能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令各方期待的烏克蘭停戰談判前景蒙上陰影。
特普會面前夕:歐美同時施壓
美國總統川普与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會晤前夕,德國總理梅爾茨主動召集歐美高層舉行線上會議。此舉旨在協調西方立場,共同敦促停火。然而,俄羅斯在峰會前夕仍加強攻勢,令和平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二戰結束80周年 中日兩國紀念日卻不同?
二戰對日勝利紀念日(即「Victory over Japan Day」 簡稱「V-J Day」)在各國有不同的紀念日期。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日本與中國都將舉行重要活動紀念這一歷史事件,但時間和方式卻大不相同。
消息人士:美國在AI晶片貨物中暗裝定位追蹤器
路透社援引內部知情人士報導稱,美國政府機構秘密地在高性能晶片貨物中安放定位追蹤裝置,以防止其被非法走私至中國。
中國軍方稱「驅離」進入黃岩島海域的美軍驅逐艦
中國軍方稱已偵測並驅離一艘「未經批准進入」的美軍驅逐艦,指其行為侵犯主權、破壞穩定;美方則強調依國際法行使「航行自由」,並稱不會被中方言論嚇阻。事件發生前一日,菲律賓剛指責中國船隻在該海域對菲海警船實施危險攔截。
客座評論:台灣失去川普了嗎?癥結在於難打入MAGA核心
黃錦鐘
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近日撰文主張,民進黨政府經營對美關係有重大失誤,導致台美關係出現裂痕。DW中文客座評論員黃錦鐘分析,台灣對川普政府的外交工作應聚焦於打入MAGA核心圈,同時擴大台美的利益交集,提高川普深化對台關係誘因。
中國公民羈押期間死亡 律師籲華人移民小心行事
根據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的通報,今年已有兩名中國公民在被羈押期間自殺身亡。最新一起案例是一名32歲中國男子在認罪服刑後,被轉入ICE拘留中心五天後死亡。這引發了華人社區對移民安全和法律風險的擔憂,移民律師也提醒無證移民務必遵守法律
德語媒體:在稀土領域,歐洲正在喪失主權
媒體看中國
《商報》評論稱,面對中國在稀土領域不斷強化的主導地位,歐洲一直沒有採取應對措施,這無疑是一次戰略性失敗。《新蘇黎世報》評論稱,中國並不會爭奪美國的霸主地位。
川普发帖要求中國採購美國大豆量增4倍
在關稅休戰期限結束一天前,川普总統敦促中國將美國大豆的採購量提高4倍。此言一出,芝加哥大豆交易所的豆價瞬間上漲,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川普总統建議的可行性值得質疑。
上一頁
第1 頁,共20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