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納粹罪行
納粹主義,或國家社會主義,指1933年至1945年間統治德國的獨裁政治,即「第三帝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新納粹NSU案宣判 德國多地爆發抗議
曾在2000-2007年犯下10樁謀殺案的德國極右翼國家社會主義地下黨(NSU)成員恰培周三被判處終身監禁。慕尼黑等地爆發千人抗議,要求繼續徹查。
評論:右翼恐怖— 國家的失敗
因參與對10人的謀殺,切培(Beate Zschäpe)被判處終身監禁。對受害人家屬而言,這不是安慰。因為,他們被政治晾在了一邊。德國之聲記者Hans Pfeifer認為,梅克爾總理亦難究其責。
5年審理終宣判 恰培被判終身監禁
新納粹恐怖主義組織國家社會主義地下黨(NSU)成員恰培被認定犯有10樁殺人案。該案為戰後德國歷史最大的案件之一。
歌星Shakira專賣飾件驚現納粹「太陽輪」
歌手夏奇拉(Shakira)的網頁上正在出售一款項鏈。項墜圖案與納粹太陽輪標誌類似。在新納粹中,這一標誌依然流行。
德國右翼「選項黨」的「雷人雷語」
右翼民粹選項黨的領導人常常發出挑釁性的言論,關於難民或納粹的觀點曾多次引起軒然大波:納粹不過是粒鳥屎、不願和博阿滕做鄰居、要警察「萬不得已」可向難民開槍……選項黨還有哪些驚人語錄呢?
納粹不過是粒鳥屎? 德選項黨主席引爭議
右翼民粹的德國另類選擇黨主席高蘭德周六表示,德國有著千年光輝歷史,希特勒和納粹不過是其中的一粒鳥屎。這一企圖淡化納粹罪行的言論引起了德國社會各界的反對,德國另類選擇黨內部溫和派人士也要求高蘭德進行道歉。
艾爾多安被稱為「獨裁者」 馬克宏力挺新聞自由
法國一家政治雜誌引起爭議。該雜誌稱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是「獨裁者」。他的一些支持者做出憤怒反應。法國總統馬克宏支持新聞從業者。
拒絕敬希特勒禮 德國球隊被禁賽?
「一個德國足球俱樂部拒絕行希特勒致敬禮」——1934年的一篇報章舊文近日在英文社群網站上風傳。這個故事的背後到底有多少歷史的真實?
德國防部:軍中極右分子減少
媒體報導稱,過去數年,德國軍隊共查獲89名極右分子及24名伊斯蘭主義人士。如今,申請參軍者必須接受安全審查。
八旬「甲殼蟲」一串「黑歷史」
德國大眾公司生產的「甲殼蟲」汽車,是全球歷史銷量最高的車型,超過福特的T型車。而這款車的誕生,則要歸功於納粹。整整80年前,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親自為大眾公司廠房奠基。
希特勒到底死了沒?牙齒鑑定揭真相
對希特勒遺留牙齒進行的鑑定得出結論:這位獨裁者確定已經在1945年死亡。
安妮日記裡「難以啟齒」的段落重見天日
數十年前,猶太姑娘安妮‧弗朗克(Anne Frank)將自己日記中的兩頁紙牢牢粘上了。在那兩頁裡,安妮記錄了一些粗俗笑話,寫下了自己關於性的想法。現在,專家們辯認出了相關文字。
德國和以色列:非同尋常的關係
以色列建國70年之後,德國和以色列之間有著緊密而穩固的雙邊關係。在納粹大屠殺結束之後,可能沒有人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不過,巴勒斯坦問題仍然是不斷引起爭議的主要分歧點。
「納粹老奶奶」被判入獄卻玩失蹤
89歲的烏爾蘇拉‧哈夫貝克原本應於上周三入獄服刑,但她卻沒有按時出現。因否認猶太人大屠殺曾發生過,哈夫貝克被判兩年監禁。國際奧斯威辛委員會表示,希望警方盡快尋得她的下落。
冷戰禁忌重見天日:德軍曾試圖擁有化武
1960年代,聯邦德國曾非常具體地考慮過動用化學武器的可能性—儘管這一作法是國際法嚴格禁止的。德國國防軍和美國政府隱藏數十年的秘密文件證實了這一說法。
猶太小帽招災?兩名男子柏林遇襲
因為頭戴猶太教信徒的傳統小帽,兩名男子在德國遭到攻擊和反猶辱罵。而這一切就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在中產階級聚居首都柏林普倫茨勞貝格區。一段網路流傳的影片記錄了令人震驚的這一幕。
納粹德國的關鍵人物
納粹的思想、宣傳和罪行對20世紀的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哪些人是當年納粹德國的關鍵人物?
網傳納粹照片是言論自由?歐洲人權法院說不
一德國人不服因在網路上傳納粹元兇之一的海因裡希‧希姆萊照片而被判刑,上訴歐洲人權法院。該法院裁定,德國司法當局並未因這一判決而侵犯了對德國歷史的自由表達權。
轉型正義:德國經驗台灣可用?
德國史學家馬丁•薩布羅夫(Martin Sabrow)3月中在台灣發表一系列有關德國轉型正義的演講,同時對台灣的轉型正義有一些觀察。
"奧斯威辛會計" 奧斯卡‧格呂寧去世
他屬於因在納粹統治時期的行為而被送上法庭的最後一批人。奧斯卡‧格呂寧(Oskar Gröning)生前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但直到最後都抗拒入獄。
文物「納粹鐘」將繼續留存德國小鎮
德國西南小鎮海科斯海姆的一座教堂,去年被披露仍然在使用一口納粹時期留下的大鐘,上面刻有納粹標誌以及「一切為了祖國——希特勒」銘文。本周一晚間,小鎮議會投票決定,這口具有爭議的文物大鐘可以繼續使用,不必移除。
示威活動減少!德國新納粹勢頭減弱?
2017年,德國境內極右翼極右翼遊行示威活動數量減少。而這一趨勢從2015年便開始有所展現。
良知、勇氣、白玫瑰——紹爾兄妹75周年祭
1943年2月22日,在納粹德國派發傳單呼籲反抗納粹的紹爾兄妹在慕尼黑的監獄內被斬首。如今,這幾名青年人受到德國社會的廣泛紀念,被認為是普通人的良知與勇氣象徵,幾乎每座城鎮都有以其命名的街道。
說單詞學歷史:「家園」的變遷
對於有些德國人而言,「家園」(Heimat)這個詞很親切,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這個詞卻象徵「排外」。如今,家園成為了時髦詞。
德國人如何牢記納粹歷史?
每個德國人的家族歷史依舊在回憶這段不堪往事中扮演重要角色。還有什麼方式讓德國人不想、也不敢忘記這段歷史?
波蘭參議院通過新法 試圖與納粹歷史切割
波蘭議會上院就這項法律草案的討論一直持續到深夜,最後,無視以色列和美國等國家批評,該法律草案最終獲得通過。
納粹倖存者力挺難民政策
德國聯邦議會本周三舉行活動紀念納粹受害者。議長朔伊布勒和大屠殺倖存者沃爾費什講話時都對仇視心理發出警告,沃爾費什也讚揚了梅克爾的難民政策,在場的德國另類選擇黨似乎對此觀點並不認同。
為了不忘卻的紀念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抵達了今天波蘭境內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救了那裡的倖存者。如今,每年的1月27日是德國的「納粹受害者紀念日」。
希特勒昔日座駕 今尋買家
美國亞利桑那州每年都舉辦汽車收藏紀念拍賣會,是古董車收藏者的麥加。今年1月17日,該拍賣會的亮點是:希特勒當年的閱兵禮車。
專訪:納粹政權與穆斯林世界
二戰期間數萬穆斯林為納粹戰鬥。歷史學家莫特德爾(David Motadel)在接受本台記者施特勞赫勒採訪時分析了希特勒政權對穆斯林的態度。
健康理由「不成立」 96歲「奧斯威辛會計」近期服刑
前納粹黨衛軍成員格呂寧曾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任職兩年。他於2015年被判處四年監禁,但提出反對服刑的申訴。如今,憲法法院裁決,沒有認定出嚴重的健康風險,且獄中將提供專門的醫療護理措施。
昔日載希特勒閱兵 明年在美國拍賣
一家美國拍賣行表示,計劃拍賣納粹德國時期被希特勒用來閱兵的一輛「御用」汽車。這輛完全修復的大馬力賓士車據稱估價高達700萬美元。
歐洲最年輕總理宣誓就職 曾被諷刺為「希特勒」
年僅31歲的庫爾茨宣誓就任奧地利總理。他曾被德國政治諷刺雜誌比作希特勒,就職當天遭遇當地人民的抗議。這位政壇新星,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幾年內實現火箭式躥升?
歐巴馬用納粹德國暗比今日美國引爭議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最近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如果選民對美國民主的現狀感到滿意,不去投票,德國納粹的二戰歷史悲劇就有可能重演。部分保守派媒體人認為他間接的將川普总統比作希特勒,遭到了強烈批評。
裕仁天皇二戰回憶錄拍賣 買主曾贊希特勒
二戰期間,日本最高國家元首是裕仁天皇。現在,被認為旨在洗脫其戰爭罪行的裕仁天皇回憶錄在紐約成功拍賣,成交價高達27.5萬美元,遠遠超出了之前的預期。買主曾公開讚揚希特勒。
上萬書籍被禁 希特勒《我的奮鬥》竟不在列
美國德克薩斯州司法部為在押犯人列出了1萬多部禁書,令人吃驚的是,該部允許閱讀的書單上,希特勒《我的奮鬥》赫然在列。該司法部向記者解釋了原因。
德國知名納粹題材影片 你看過幾部?
鬧「國際笑話」 印尼博物館撤走希特勒蠟像
印尼一家原本默默無聞的博物館最近在國際上「惹了眾怒」:那裡展出了一尊希特勒蠟像,而且還頗受遊客歡迎,很多包括兒童在內的參觀者與之並肩合影留念。在美國猶太組織抗議之後,博物館撤走了該展品。
德國女生舉報同學納粹言論獲獎
在學校的教室裡,有學生行向希特勒致敬的舉手禮,在手機上發布「讓猶太人去死」等字句。15歲的中學生艾米麗婭最終檢舉了一名學生。為了表彰她的勇氣,她受到獎勵。
高鐵命名"安妮‧弗蘭克"號 德國鐵路惹爭議
愛因斯坦、貝多芬、馬克思、康德……德國最新型號高鐵列車ICE4即將在年底全面投入營運,它們將依據德國歷史上的名人來命名。不過,其中一列車的命名,卻令社會各界直搖頭:它令人想起了德國鐵路在納粹時期的不光彩歷史。
諷刺奧地利未來總理是希特勒,犯法嗎?
德國政治諷刺雜誌《泰坦尼克》不僅將奧地利未來總理庫爾茨比作希特勒,還要「殺掉襁褓中的希特勒」。這能夠被看作是煽動謀殺的違法行為嗎?
德國88歲「納粹老奶奶」被判6個月監禁
柏林一家法院判處曾多次否認猶太人大屠殺的烏爾蘇拉‧哈佛貝克(Ursula Haverbeck)半年監禁。她已多次被判刑,但因提起上訴而迄今尚未服刑。
是誰出賣了安妮‧弗蘭克?
《安妮日記》的女主角安妮‧弗蘭克一家的悲慘命運打動了千萬人。但這家猶太人最後是如何落入納粹魔爪的?一名前FBI警官現在要解開這個世紀之謎。
設計大師、納粹後代—施佩爾去世
他是第三帝國御用建築師、希特勒重臣之子,他是聞名世界的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大師。阿爾伯特‧施佩爾周五在法蘭克福去世,享年83歲。
日本副相「稱讚」納粹 並非偶然?
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有關希特勒的言論引起一片嘩然。儘管他表示願收回這番言論,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發表類似言論。有猶太團體呼籲,日本精英應盡快意識到他們的「納粹問題」。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川普下令調查中國貿易、北韓暫緩關島計劃、西班牙遭到恐怖襲擊……剛剛過去的一周,哪些新聞受到關注?七張圖一覽本周要聞。
德軍隊又爆極右醜聞:精英部隊行納粹禮?
行納粹禮、聽右翼搖滾、將女性作為游戲「大獎」 ……,這些事情真的發生在德國最精銳特種部隊KSK的一場派對上嗎?德國檢察機關就此展開調查。
川普再稱暴力責在「雙方」 為新納粹辯護
原計劃是在川普大廈發表關於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聲明,而隨著記者提出有關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暴力的問題,這位總統按耐不住了,怒氣沖沖,重回原來的說法。有一名顧問,對此憤怒不已,宣佈離他而去。
商界大佬退會抗議 川普谴責種族主義
在來自政界、商界的強大壓力下,美國總統川普对新納粹、三K黨和其他「白人至上」主義者作出明確譴責。對他的抗議最強音不單來自政界和民權人士,而且也來自商界大佬。
數天沉默後 川普终於開口
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爆發種族主義衝突之後,川普没有在第一時間譴責極右翼團體,這讓他備受壓力,甚至黨內也有許多不滿的聲音。現在他終於出面表態。
上一頁
第6 頁,共1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