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納粹罪行
納粹主義,或國家社會主義,指1933年至1945年間統治德國的獨裁政治,即「第三帝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卡塞爾市抵制右翼黨示威
在市長呂布克遭一名新納粹分子嫌犯暗殺的卡塞爾市,「右翼黨」計劃舉行示威遊行。然而反示威者人數遙遙領先。
刺殺希特勒行動75周年:梅克爾贊賞抵抗戰士勇氣
周六(7月27日),聯邦梅克爾在柏林為400名新兵舉行的入伍宣誓儀式上回顧了昔日反納粹暴政的抵抗運動,對以施陶芬貝格伯爵為首的刺殺希特勒小組成員的勇氣表示了贊賞。
美國新納粹被判終身監禁另加419年
已經被判無期的一名美國新納粹分子再次被判處419年監禁。該名男子駕車故意沖向反納粹示威人群,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
畢加索畫作歸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勝訴
美國一家法院裁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有權保留名為《The Actor》的畫作。此前一位名為扎克曼(Laurel Zuckerman)的女士聲稱,她的曾叔父為逃離納粹統治區而賣掉了這幅畫。
德國警方沒收新納粹4200升啤酒
德國新納粹在薩克森州小城奧斯特裡茨舉行搖滾音樂節,警方暫時運走了主辦者準備的所有啤酒,並對音樂節舉辦地頒布全面禁酒令。
安妮‧弗蘭克的小說片段《親愛的姬蒂》
要是有更多些運氣、人間少一些惡行,她或許能經歷到這一天。2019年6月12日,她滿九秩。
廢除聯邦德國刑法第175條--《同性戀條款》
1994年是史上重要年份。在南非,曼德拉宣誓就任該國首任黑人總統;在歐洲,鏈接英法兩國的歐洲海底隧道對汽車交通開放;在德國發生了一個歷史性事件。
科隆驚現威脅穆斯林的新納粹傳單
傳單上寫著:"你們對我們國家的入侵將失敗"。傳單的發現地點是科隆市的一條街道,15年前這裡曾經發生極右翼恐怖組織NSU的襲擊事件。
「中國人行動」75周年:漢堡中國城的終結
四十年代的漢堡曾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城,但1944年蓋世太保一次殘暴的大搜捕行動之後,中國城銷聲匿跡,只有位於聖保羅區的香港酒吧得以保存下來,成為那段歷史的見證。
漢堡唐人街的最後一片記憶
如今的漢堡紅燈區曾有過德國唯一的唐人街。一場針對華人的納粹清洗行動讓其成為歷史。張添林是受害者之一,接手父親客棧的女兒一直在與遺忘作鬥爭。
重現歷史:希特勒"狼穴"將被修復
位於現今波蘭的納粹指揮部"狼穴"部分建築將進行修復工程,重現1944年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的場景,讓參觀者更深入瞭解歷史。
被遺忘的悲劇:對辛提和羅姆人的大屠殺
辛提和羅姆人在歐洲生活已經600年。德國納粹勢力所及地區,辛提和羅姆人被排斥、被強制結扎、被殺害。1945年後,對他們所遭受迫害的爭議曾延續數十年。
億萬富豪萊曼家族的納粹歷史
萊曼家族擁有約330億歐元的財富,是德國第二富豪家族。然而,其納粹黑暗歷史現在曝光,該家族希望通過捐款洗刷污點。
歷數近10年來極右翼分子製造的恐襲案
過去10年間,極端右翼分子在多個國家製造了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受害者既包括穆斯林、猶太人又包括有色人種。德國之聲為您匯總梳理這些襲擊案件。
德國連環恐嚇郵件可能是新納粹所為
過去幾周,全德國境內不少政治人物、新聞工作者、公眾人物和機構總共收到100多封恐嚇性電子郵件。警方發現這些郵件同新納粹有所關聯。
德國森林中發掘出納粹受害者遺物
鞋子,梳子,紐扣……這是最新發掘的來自波蘭和俄羅斯的納粹受害婦女的遺物。208名受害者中,只有14人的身份得到確認。
打入敵人心臟:黑人妙招當上新納粹黨主席
一位黑人民權活動人士竟然成了美國最大新納粹組織之一的主席,而他的目的是摧毀該組織。
納粹時期公告直接貼 德國市長道歉
德國中部圖林根州一個小城的地方刊物上刊登一份納粹時期的公告,而未加任何注釋。
曾為納粹黨衛軍效力 仍從德國領養老金
曾在二戰時期加入德國納粹黨衛軍的比利時人如果仍在世,可以繼續從德國領取養老金。比利時議會提出一項動議,要求阻止向這些老人發放養老金。
「納粹鐘」惹爭議 圖林根州福音教會成被告
據估計,德國有23座教堂仍在使用帶有納粹標誌和銘文的鐘。一名男子正在對圖林根州基督教福音派教會的教堂中使用的六座納粹鐘採取法律行動。
希特勒畫作真假難辨 拍賣無人問津
本周六,一家拍賣行在德國紐倫堡高價拍賣據稱由希特勒親筆繪制的5幅畫作,不過一幅也沒能成交。本次拍賣充滿了爭議,不僅僅是因為這些畫作的真偽存疑,也因為紐倫堡是納粹戰犯受審地點。
希特勒故居原房主贏官司 法院判其獲150萬歐元
奧地利政府曾以行政命令低價強制收購希特勒故居,但地方法院最新判決政府支付原房主150萬歐元。
香腸博物館建在納粹集中營遺址上?
一家開發商計劃把德國香腸博物館遷移到布痕瓦爾德納粹集中營的一幢建築裡,引起輿論的激烈回應。
納粹標誌惹禍 泰國天團成員道歉
亞洲文化圈對於納粹標誌的敏感度顯然不如歐洲,比如台灣高中生扮演納粹,中國遊客在柏林行納粹禮, 韓國知名男團戴「納粹帽」等等新聞頻頻登上媒體版面。最近,泰國也發生了一起類似事件。
大屠殺紀念日:不忍回憶 未敢忘卻
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4周年,對於已經遠離二戰回憶的一代人來說,這段人類黑歷史還有何意義? 曾經不共戴天的他們告訴世界:守護記憶是避免歷史重演的不二途徑。
潛入納粹德國的法國女間諜
二戰後期,法國大部分已經獲得瞭解放。此時,25歲的法國猶太裔姑娘Marthe Cohn卻勇敢地成為了一名潛入納粹德國的女間諜,為盟軍蒐集了寶貴的軍事情報。她的妹妹死在了奧斯維辛,未婚夫也慘遭納粹殺害。是什麼給了她勇氣?
95歲納粹集中營前衛兵客死德國
他是烏克蘭裔,生於波蘭,納粹統治時期當兵,曾在集中營當看守,戰後移民美國。這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決定了他最後的宿命。
馬丁‧尼莫勒:"起初,他們帶走了……"
德國牧師尼莫勒的這首小詩《最初他們逮捕共產黨人的時候》廣為人知。他是納粹時期反抗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作為"希特勒欽點的囚犯"被關押8年。
馮‧格斯多夫:刺殺希特勒-大衣口袋裡的炸彈
1943年,希特勒前往柏林軍械庫參觀俘獲的蘇軍武器,軍官馮‧格斯多夫打算與希特勒同歸於盡。他已經摁下大衣口袋裡的炸彈引線按鈕,希特勒卻突然提前離場。
馮‧施拉布倫多夫:希特勒專機上的炸彈
在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事件之前,納粹軍方中的反抗力量曾進行過其它的刺殺行動。其中一起是在希特勒的專機上安放炸彈,實施者之一是軍官馮‧施拉布倫多夫。
勞爾‧瓦倫貝格:他拯救了10萬名猶太人
一位出生於瑞典顯赫家族的32歲年輕人,來到納粹佔領下的匈牙利,不顧生命危險,以外交斡旋等方式,奇跡般的營救了約10萬名猶太人。他自己卻在與蘇軍的一次會面後生死無著、再無音訊。
科麗‧滕‧布姆:頂樓衣櫃裡的藏身處
納粹佔領荷蘭時期,科麗‧滕‧布姆一家先後藏匿了800多位猶太人和地下反抗成員。後來,科麗一家被捕,被送入監獄和集中營。她的四位親人先後逝世。
德警方爆出極右醜聞
德國法蘭克福警察機構內疑似極右網路或許只是冰山一角?周二(12月18日)多家報紙的報導讓人得出這一結論。有關上級負責部門仍未公開表態。
「兒童運輸」倖存者獲賠 流亡猶太兒童將獲德國政府賠償
二戰爆發前,一萬多名猶太兒童被從德國等國家轉移至英國,以躲避納粹迫害。史稱「兒童運輸」的該計劃問世80周年之際,德國政府決定,向仍健在的當事人提供一次性賠償補助。
這些藝術品該歸誰所有?
世界猶太人大會主席勞德(Ronald Lauder)認為,對於納粹時期掠奪沒收的猶太人藝術藏品,德國並沒有為物歸原主做出積極努力。
新版希特勒傳記:專制如何顛覆民主
民主體制有時多麼不堪一擊,這一點福爾克‧烏爾裡希(Volker Ullrich)在希特勒傳記中作了詳細闡述。烏爾裡希認為,希特勒是位大師級的煽動者。
安妮‧弗蘭克故居重新開放
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蘭克故居整整裝修了2年。這裡一直吸引著大量遊客,但是參觀者獲得的訊息卻越來越少。重新裝修後的安妮‧弗蘭克故居有了很大的改變。
懷念家鄉?逃離現實?納粹軍中變裝秀
第三帝國的罪行之一是迫害同性戀者,但納粹軍隊中卻似乎盛行「變裝」。這該如何解釋?一名藝術家找到大量圖片,希望展示納粹士兵鮮為人知的一面。
納粹時期勇敢的德國影星
如果沒有這位德國影星的幫助,這位猶太老人不會在大屠殺中倖存下來。
德總統主張「低調愛國主義」
11月9日象徵著「我們歷史上的光明與黑暗」,聯邦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如是說。這位國家元首以此紀念1918年、1938年和1989年的這一天所發生的歷史事件,並對當下提出警示。
94歲前納粹集中營看守被送上法庭
德國至今無法擺脫與其納粹歷史的干係。明斯特地方法院青少年法庭對一名前納粹集中營的黨衛軍看守涉嫌捲入100起殺人案進行開庭審判。他曾經是施圖特霍夫集中營的看守。現在這名前納粹黨衛軍成員因協助謀殺受到法庭審判。
脫歐效應:納粹受害者申請重入德國籍
英國退盟在即,已帶來意料不到的後果:眾多曾是納粹受害人的英國公民紛紛申請德國護照。
從施托伊本到克魯格:給美國打上印記的德國人
威廉‧馮‧施托伊本、瑪琳‧黛德麗或列維‧斯特勞斯:從一開始,德國移民就參與建構了美國社會及其日常生活。不過,他們的德國根常不為人知。
大眾甲克蟲的前世今生
外形奇特的甲克蟲是大眾最經典的車型。它誕生於納粹時期,曾風靡全球,成為熒屏寵兒和汽車史上的一個傳奇。如今,大眾宣佈甲克蟲將於明年停產。
歡迎來到納粹村
也許你不相信,但就是在德國,有一個公開崇尚納粹的小村莊。這裡的大多數村民都是納粹精神的支持者,甚至還有一塊「黨衛軍紀念碑」。
在德國被禁的納粹標誌有哪些?
納粹十字、行納粹禮、《霍斯特‧威塞爾之歌》:在德國,禁止使用和傳播這些納粹象徵。不過很多相關的特別條例讓人困惑。我們在這裡為您介紹一下。
94歲納粹集中營前看守被遣送至德國
亞基夫‧帕利曾是納粹集中營的看守。在美國生活數十年後,他的身份曝光。如今,美國將他遣送到了德國。
全球紀念共產主義受害者的地標
至柏林牆倒塌,三分之一世界人口生活在共產主義國家。東歐集團垮台後,隨之而來的是全球範圍的清理和反省。聯邦德國在此扮演著特殊角色。
"金屋藏嬌" 希特勒的女人——愛娃‧勃勞恩
眼前這位笑容甜美、傻裡傻氣的金發女孩是希特勒超過13年的伴侶。任誰來看,無論在年紀還是氣質上,都很難將她與這名惡名昭彰的歷史罪人聯想在一起。
為了公平,阿爾卑斯山小鎮抽簽分配墓地
巴伐利亞風景如畫的小城鎮貝希特斯加登的居民,如今有機會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獲得一塊墓地。這座小鎮曾是希特勒的渡假地點。
上一頁
第5 頁,共1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