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空氣污染
隨著中國北部地區頻繁出現霧霾天氣,這一現象引發了社會對大氣污染的關注。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福島核電站每天有300噸核污染水入海
紐西蘭政府:恆天然醜聞尚未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013年8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如流星跌落,官方刪除薄熙來政治痕跡;恆天然產品受污染奶粉安全再引關注;成龍力稱北京「有藍天」再遭拍磚;21世紀的媒體會噤若寒蟬嗎?;前西德政府曾出資研究興奮劑?德語媒體
2013年8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如流星跌落,官方刪除薄熙來政治痕跡;恆天然產品受污染奶粉安全再引關注;成龍力稱北京"有藍天"再遭拍磚;21世紀的媒體會噤若寒蟬嗎?;前西德政府曾出資研究興奮劑?德語媒體
成龍發微博再遭拍磚
成龍在微博發照片力證北京「有藍天和綠地」,遭網友「拍磚」。
恆天然乳製品受污染
恆天然公司發現其濃縮乳清蛋白粉產品含肉毒桿菌,其中部分銷往中國。
恆天然總裁向中國消費者道歉
恆天然集團受指責
中國力推核電民間憂慮
中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核電計劃,但民眾對於這一發展卻不無憂慮。
2013年8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空氣污染讓歐洲人提早向中國說再見;中國購買阿富汗礦山是失誤?;文成公主:民族使者還是洗腦工具;台灣在野黨「反核」其實是「反馬」;德國海關的忙碌夏季;德語媒體
2013年8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空氣污染讓歐洲人提早向中國說再見;中國購買阿富汗礦山是失誤?;文成公主:民族使者還是洗腦工具;台灣在野黨"反核"其實是"反馬";德國海關的忙碌夏季;德語媒體
空氣污染導致赴京旅遊人數銳減
中國空氣污染讓歐洲人卻步
中國的空氣污染嚴重,許多在華工作的歐洲人打算縮短停留時間。
湖南鎘中毒事件
湖南雙橋村化惡性「鎘中毒」事件再次揭示了中國當下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
"中國人有權享有乾淨的環境"
環境專家吳嵐(Jennifer Turner)分析中國為何難以走出污染的惡性循環。
中國向污染「宣戰」
北京政府宣佈整治空氣污染,專家認為需要更多根本性改革措施。
滲漏原油污染泰國渡假島
低耗模範煤化工項目實為高耗高污典型
綠色和平組織發布最新水問題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大型央企神華集團位於鄂爾多斯的煤制油項目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嚴重生態退化與民生問題;此外,該項目工廠違法向沙地偷排超標污水,經地表直接向地下滲透。
環境污染令中國人折壽
出口的減少和嚴重的環境污染使中國經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尤其是在中國的北方,由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持續出現霧霾天氣。污染不僅威脅著中國人的健康,而且已經導致許多人過早死亡。
致命的空氣污染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210萬人因為空氣中的粉塵喪命。
福島核電站地下水污染飆升
日本核監管機構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域核污染表示擔憂。
福島地下水核污染回升
華北霧霾,平均奪走每人5.5年
中外多家高校研究機構聯合發表論文顯示,中國華北地區的空氣污染使該地居民的預期壽命平均減少了5年半。
青島海灘變草原
近來大面積綠色海藻登陸青島海灘,放眼望去,彷彿置身綠油油的大草原。
中東水源之爭
水資源在中東有其有著重要戰略意義,也是屢屢導致爭端的誘因。
森林大火濃煙繼續困擾東南亞
印尼擬用人工降雨滅森林大火
新加坡霧霾天氣破紀錄
名牌服裝:小心有毒!
阿瑪尼、貝納通、H&M或者Zara這樣的時裝品牌也會出售有毒產品。
中國宣佈大氣污染防治新措施
美國報告:中國移民體內重金屬含量高
中國官媒援引美國《移民與難民研究》早前發表的報告,指來自中國大陸移民血液中多種金屬含量高於亞洲其他地區移民
清潔空氣殺手:機動車
每年六月初歐盟舉辦「綠色星期」活動,今年主題是清潔空氣。
超級都市治理空氣污染
新興工業國家的超級都市裡空氣品質尤其糟糕,究竟如何應對?
上海民眾舉行集會 反對電池工廠項目
成都當局打壓石化項目抗議
成都市民眾準備抗議當地彭州石化項目的活動遭到政府打壓。
2013年5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被精神病」將成歷史?;拿什麼拯救中國紅會?;香港新聞自由評級降低;「巴楚事件沒有境外背景」;中國經濟騰飛的代價;德語媒體
2013年5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被精神病"將成歷史?;拿什麼拯救中國紅會?;香港新聞自由評級降低;"巴楚事件沒有境外背景";中國經濟騰飛的代價;德語媒體
中國經濟騰飛的代價
霧霾、「死水」和土地污染讓中國民眾「四面受敵」。
蒙古的綠色能源
地處內陸的蒙古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國家之一,冬季的溫度經常在零下30度,燃煤取暖發電導致首都烏蘭巴托污染嚴重。在德國的幫助下興建了風力發電場,滿足能源需求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
「沒有霧霾,沒有毒奶粉」
富有的中國人正在全世界購買房地產,作為一種投資,同時也為移民海外做準備。在歐元危機的影響下,歐洲的房產物業對中國人很有吸引力。
中國將出資超120億歐元加強污染治理
外企望中國新領導人付諸行動
美國商會本周五表示,在華外企希望中國國家新領導採取實際行動履行承諾,削減官僚作風,改善商業環境,清除投資壁壘。
尋找失去的河流
與多年前相比,中國流域面積百平方公里的河流數量銳減了一半
央視報導車內污染問題
中國國家電視台以保護消費者為名攻擊德國汽車製造商,稱其絕緣材料散發有毒氣體。專家推測,這些指責的動機可能是為損害國外製造商形象,幫助中國製造商與之抗衡。
中國海域污染面積激增
中國近海污染程度特別嚴重的海域面積,2012年比前一年增加了50%。
歐盟國家的空氣污染
Air quality is improving in Europe, but eight EU nations are still pumping out too much pollution.
中國農村缺乏垃圾處理
黃浦江撈出上萬死豬一事,引起了關於中國農村垃圾處理的討論。
中國污染,外國人當了「替罪羊」
近日安徽環保廳廳長繆學剛指責批評中國環污染問題的外國人「虛偽」,認為中國作為出口國家,為國外提供產品,因此外國人需要對中國污染擔責;環保人士指官員在為中國的污染找「替罪羊。」
李克強談民生發展
中國新任總理李克強在人大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承諾,將改善民生和社會福利,推進經濟改革,實現持久增長。他還表示要打擊腐敗,加大環保力度。
專家: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是過時政策
中國的經濟模式有著種種弊端,環境生態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上一頁
第11 頁,共1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