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移民難民
人口流動現象,難民是移民的一種,隨著社會發展,除了政治難民,經濟難民,還出現了所謂的環境難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維爾茨堡血案:難民作案人6年無人管
一名來自索馬利亞的難民在德國小鎮維爾茨堡持刀行兇,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傷。同以往一樣,外國人犯罪立即引起了有關社會融入問題的討論。
國安法一年:五港人一移民 各國推「救生艇」供落腳
北京在港強推《國安法》一年,21%香港人表示計劃永久離開香港,意味著離港人數將超過150萬。各國紛紛推出「救生艇」計劃協助港人移民,哪些國家的政策最寬松?
誰是德國的 "新右翼"?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在其政治極端分子年度報告中加入了關於 "新右翼 "的目錄和章節。那麼哪些組織屬於「新右翼」?它們代表什麼觀念和行動?
德國維爾茨堡發生持刀殺人案 三人喪生
當地時間6月26日下午,位於巴伐利亞州的維爾茨堡街頭髮生持刀殺人事件。警方隨後表示,已經逮捕一名嫌疑人。
「直到沒有難民再想來丹麥申請避難」
丹麥原本被看作是一個開放且寬容的北歐國家,但是據德國《時代周報》報導,該國實施越來越嚴苛的難民政策的目的就是讓所有的難民都對丹麥「敬而遠之」,實現難民數量「零增長」的目標。
加拿大惠港「讀書送永居」 英國允BNO港人申福利
國安法自去年實施後,香港出現大規模逃亡潮,西方國家紛紛推出救生艇移民計劃,加拿大近日再放寬移民政策,英國亦開放政策,讓港人抵英後申請社會福利。
香港反送中兩周年 在台抗爭者:被蔡英文遺棄
香港反送中運動兩年以來逾萬人被捕,不少香港年輕人轉赴台灣希望安身立命。德國之聲訪問其中兩位,發現他們當初的希望正逐漸破滅。
國安法罩頂 香港老師如何教六四?
今日六四32周年,也是香港首個國安法下的六四,六四在校園內變成敏感詞,教師如履薄冰。德國之聲訪問五位中學教師,他們都在重重壓力下設法打擦邊球,而不同校情丶不同科目各有做法。
為何去年加入德國籍的人數下降?
去年新加入德國籍的外國人數量減少了15%。其中的原因同英國脫歐和新冠疫情大有關聯。
德排外政黨盯上香港政治難民
通過炒作難民危機、煽動排外情緒發展壯大的右翼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近期將矛頭指向了來自香港的政治避難者。旅德香港人則指責該黨「卑鄙地利用流亡港人來煽動排外情緒」。
移民潮? 香港英國簽證申請數遠超歐盟
英國內政部公佈最新移民數據,大批港人申請移居英國引起關注。英國內政大臣強調,英國會堅持自由並履行承諾。
議員和難民的故事
這是一個兩個難民互相幫助的故事——議員杜伯斯(Alf Dubs)於1939年從被納粹佔領的布拉格逃出。自己也是難民他多年來一直在英國幫助無人陪伴的兒童難民。如今,他第一次見到了13歲時逃離索馬利亞的穆斯特
「為了能自在握住男友的手 我們離開波蘭」
波蘭被視為歐盟內部恐同現象最嚴重的國家。因為在波蘭受到歧視,Fifi和Tarmu選擇移民到德國。他們有一些心裡話想對人們說。
持刀刺殺同性戀者 敘利亞難民被判終身監禁
一名年僅21歲的敘利亞青年因出於極端伊斯蘭主義思想以及對同性戀者的仇恨,持刀襲擊了一對同性戀情侶,造成一人喪生,一人重傷。
少年身上綁滿塑料瓶偷渡
5月19日,一名少年渾身綁著塑料瓶,游過西班牙與摩洛哥的海上邊境,抵達西班牙飛地休達。不過,他的偷渡沒有成功。
滯留義大利海島:誰來接納移民?
德國和其它歐盟成員國尚未向義大利表態,願意接收在地中海的義大利蘭佩杜薩島上滯留的移民。
去年在日獲批難民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據日本廣播協會近日報導,去年總共有47名外國人在日本獲得難民身份。其中中國公民11人,為日本1982年開始接受難民以來的最高數字。這些中國人部分來自新疆。
侵犯人權 虐待難民 東京收緊庇護法
日本一直實施極嚴格庇護政策,現在,更計劃放寬將當事人遣送出境條件。維權人士紛紛抗議。
德國融合部長會議:降低移民子女入籍門檻
德國融合部長會議呼籲修改國籍法(StAG),將留居德國的外國人子女入籍的等待時間從目前的8年縮短到6年,入籍德語水準測試降為B1。
調查:一半以上青年想要離開香港發展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香港青年對於自身以及香港社會的未來並不樂觀。超過半數受訪者表示希望能離港發展。而近期的一系列調查顯示,不少港人動了「出走」的念頭。
為何成千上萬年幼難民消失不見 ?
媒體調查聯盟 "迷失在歐洲 "(Lost in Europe)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共有1.8萬多名未成年難民在庇護他們的歐洲國家失去了音訊。這怎麼可能?
丹麥驅逐敘利亞難民
讓尋求庇護者數字歸零:這是丹麥政府的目標。新近以來,丹麥敦促境內難民盡快離境,甚至要讓敘利亞難民重返該國,理由是,大馬士革是安全的。
戰火下的孩子們
敘利亞的Lara、 Ziad和Yousef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在戰爭中失去了家園。但孩子們沒有失去夢想。
逃避緬甸軍政府空襲 數千難民湧入泰國
根據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的數據,截至周日,緬甸軍事政變以來至少有459人被殺害。聯合國安理會譴責暴力但尚未考慮對軍方進行制裁,因為這需要緬甸的友鄰中國的支持或棄權。
「非西方」居民在丹麥不受歡迎?
哥本哈根政府計劃出台法律,以10年為期,將弱勢社區中 「非西方」 居民比例從50%降至30%。人權團體敲響警鐘。
疫苗接種有成效 拜登稱2024還要參選
在上任之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中,美國總統拜登對自己頭65天的政績進行了一番總結。在內政方面,他不僅談到了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和南部邊境移民激增的問題,還表示自己計劃在2024年競選連任。
義大利扣留民間救援船隻
義大利海岸警衛隊將德國民間救援船隻 "海上觀察3號"扣留於西西裡島奧古斯塔港,理由是該船超載及其它安全隱患。
驅逐回巴基斯坦:「我該回去送死?」
在德國,許多艾哈邁德教派難民受到被驅逐出境的威脅。然而,其他一些國家已認可在巴基斯坦受迫害的這些少數群體需要得到保護。
涉嫌電信詐騙:土耳其警方逮捕119名華人
在伊斯坦堡附近,土耳其警方抓捕了119名持中國護照的華人,他們涉嫌從事面向中國境內的加密貨幣電信詐騙。警方稱,其中101人似乎被另外18人「強迫工作」。
SpaceX成功著陸後……原地爆炸
儘管SpaceX的星際飛船原型艦在著陸後發生了爆炸,馬斯克還是發推特表揚道:「星艦SN10整塊著陸了!」畢竟,此前的SN8和SN9都是以「火球」狀態墜落的。
流亡土耳其 維吾爾人的恐懼和擔憂
數以萬計的維吾爾人為了躲避中國當局的打壓逃到土耳其,然而,流亡生活困難重重,一些人和在中國的家人從此天涯各一方。
向華強父子移民台灣遭拒 民進黨立委贊「正確決定」
台灣內政部移民署表示,相關單位以規定中的「有危害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從事恐怖活動之虞」駁回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父子的依親移民申請。
牆外文摘:Clubhouse,兩岸三地聊它個三天三夜
有評論認為,新的網路社群網站Clubhouse席捲全球的速度、廣度和深度令人驚嘆。這一自由言論的巨大漏洞,中國官方不可能允許它存在。
為難民發聲 敘利亞人參選聯邦議院議員
塔雷克‧埃勞斯是首位參選德國聯邦議院議員的敘利亞難民。他對德國之聲表示,雖然德國政界對於難民議題有諸多討論,卻從未問過難民的觀點。
拜登周四訪國務院:旨在放出何種訊號?
在上任兩周後,拜登就將訪問美國國務院併發表講話,這與前任川普时隔一年多才造訪形成了鮮明對比。美聯社分析稱,拜登此行旨在突出他恢復美國外交政策的多邊方案、重新加強與國際社會聯繫的承諾。
英國BNO移民新規 幾家歡樂幾家愁
1月31日,英國針對持BNO護照的香港居民,簡化了移民定居手續。但是,獲得了居英權的香港人,是否能快速融入英國社會? 1997年之後出生的香港人沒有BNO護照,他們又能去哪裡尋求庇護?
英國為港人開通入籍之路:誰搭上"救生艇"?
1月31日,英國針對香港人的BNO簽證通道正試開啟,這項史無前例的計劃為數百萬人入籍英國鋪平了道路。儘管英國此舉激怒了北京、引發報復,但許多香港居民對這一通道的熱情不減,一些人迫不及待想在首日就申請加入,更多人也在認真考慮移民。
在台港人辦年宵 現大量政治標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一群在台港人日前在台北自發舉辦「和你宵」新春市集,除了有蘿卜糕等港式賀年食品,更出現大量在港已被視作非法的政治標語。 有香港學生形容:「我們是一班有罪疚感的人,聚在一起希望做點事情,或者單純互相取暖。」
拜登副手哈里斯:僅僅是政治正確的選擇?
美國新總統拜登提名賀錦麗(Kamala Harris)為副總統後面的政治算計相當明顯。問題是,除此之外,哈里斯在其他方面為何勝任這一職位,人們就講不出太多東西了。
拜登簽17新政令 推翻多項川普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首日便一口氣簽署了17項政令,推翻川普时代的多項決策。重返世衛及巴黎氣候協定、抗疫、移民等是拜登執政首日的關注重點。拜登也預告他將在未來數周頒布更多行政命令。
數千中美洲移民與瓜地馬拉警方發生衝突
數達3千中南美洲移民近日集結在距離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邊境約55公里的瓜地馬拉Vado Hondo村旁,當地安全部隊使用棍棒和催淚瓦斯試圖擊退他們,多人被捕、受傷。另外,即便他們過了這關,前面還有墨西哥,該國警方預計也會全力阻止他們進入。
港人移民、 巨資流失 北京會怎樣出手?
英國今年1月對香港啟動新的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政策後,可能會有大批港人攜資金移民英倫,這是否對香港造成嚴重後果?北京政府會採取哪些反制措施?
香港社媒移民潮:WhatsApp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香港,移民是一個熱門話題,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爆發了另類「移民潮」。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宣佈更改私隱條款,在全球多國惹來反彈。不少香港人不單棄用WhatsApp,更決心與其母公司Facebook分手,背後原因是什麼?
德國人口總數十年來首次下降
聯邦德國統計局報稱,該國人口十年來首次未增長;與此同時,死亡人數增加,移民減少。
2020年德國境內難民申請人數減少三成
這也是新冠疫情的一個結果:今年在德國申請避難的人數下降了約30%。其他歐盟國家的難民庇護申請數量也出現類似的下降。
共和黨議員阻攔 美參院未通過庇護港人法案
美國參議院周五對《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進行表決。共和黨議員克魯茲質疑該法案可能導致美國難民門檻降低,中國借此派遣更多間諜赴美。在克魯茲的阻攔下,法案未能在參議院闖關成功。
赴英逃亡潮 BNO港人:寧做有自由的二等公民
300萬港人合資格申請BNO簽證移居英國,有多少人會去?德國之聲訪問三位已經或即將赴英的香港人,他們有什麼心聲?
種族主義在德國:「唆使狗咬難民」
30年前,阿馬迪烏‧安東尼奧(Amadeu Antonio)因受到出於種族主義動機的暴毆而死亡。阿馬迪烏‧安東尼奧基金會發言人呂德克(Robert Lüdecke)警告說:德國國內仍存在此種暴力。德國之聲記者近日採訪了他。
調查:九成港人憂國安法 欲申請英國BNO簽證
居英港人團體調查發現,受訪315名市民中,近九成人計劃申請英國海外護照(BNO)簽證,當中近半數人有意盡快移居英國。人們擔心港區國安法危害人身安全,又認為香港社會不復從前。
歐盟峰會:問題重重共識有限
疫情陰影籠罩下,歐盟峰會於本周四在布魯塞爾召開,這也是德國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的最後一次峰會。種種跡象顯示,本次峰會上,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仍然無法達成共識,不過,在財政預算問題上似乎有望取得突破。
上一頁
第9 頁,共6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