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移民難民
人口流動現象,難民是移民的一種,隨著社會發展,除了政治難民,經濟難民,還出現了所謂的環境難民。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收緊對中共黨員及家屬簽證規定
據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推出限制中共黨員赴美旅行的簽證措施,包括縮短簽證有效期和限制入境次數。
新增病例多來自印尼 台灣踩下入島「急剎車」
作為2020抗擊新冠疫情的「優等生」,台灣目前感受到了印尼移民工人帶來的確診病例壓力。對於台灣的社會福利及家庭服務行業來說,印尼對新冠疫情的控制與台灣民眾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放寬港人移民條件 加拿大:因應香港情勢
在港府取消四名民主派議員的資格後,加拿大政府周四頒布新政策,將讓香港年輕人更容易在加拿大就學與工作。加拿大移民部長強調,這麼做是為了回應近期香港的情勢發展。
港人憑BNO居英不設限額 最多逾百萬人移民
接近300萬合資格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明年一月起可循新的計劃移民英國,英方預計將為該國帶來大量移民及經濟收益。
香港中大女學生獲德國政治庇護
一名因為反送中示威被控暴動罪的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去年逃離香港到德國尋求難民庇護,上周三(14日)獲批,成為因反送中運動獲德國政府批准的首宗政治庇護個案。接受德國之聲記者專訪時,她細訴過去一年來在德國的經歷。
穆斯林男子拒絕與女性握手 德國入籍遭拒
儘管該男子已經通過德國入籍考試,但因拒絕與申請國籍的女官員握手,德國公民身份遭到拒絕,哪怕他聲稱也不與男人握手。
教師遭18歲難民斬首 法國人民走上街頭
巴黎郊區的當街斬首血案震驚了法國。人們走上街頭向宗教極端主義說「不」,紀念這位被殘忍殺害的歷史老師塞繆爾‧帕蒂。
捲入「黃金護照」醜聞 塞普勒斯國會議長走人
塞普勒斯國會議長西盧裡斯(Demetris Sillouris)宣佈辭職,原因是他被指控協助發放移民護照貪污受賄。
澳洲华裔譴責政界搞「麥卡錫主義」
澳洲议会一委員會調查移民社區問題,日前舉行聽證會,邀請3名華裔澳籍公民出席,並要求他們譴責中共,但遭拒。這些華裔人士批評此情頗似「麥卡錫主義」。
長平觀察:中共黨員的罪與罰
川普政府發布政策指南,拒絕包括中共在內的「極權主義政黨及其附屬機構」成員移民美國的申請。時評人長平討論了普通中共黨員對於專制政治的意義。
近半數港人想移民 加拿大提供政治庇護
加拿大媒體報導,該國開始為香港抗議者提供政治庇護,而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港人有移民打算,其中最大的因素同政治有關。
美國再度收緊簽證政策 非移民工作簽將減三成
川普政府周二宣佈,將嚴格限制非移民工作簽證的發放。一名政府官員表示,採取這一步驟,是為了避免在疫情期間就業崗位的進一步流失。
移民律師:要想移民美國 只能宣佈退黨
中共黨員在入境美國時被遣返;美國移民機構發布政策指南,禁止共產黨員入籍美國。上述消息,近來在中文社群網站中引發熱議。洛杉磯移民律師鄭存柱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
禁止中共黨員移民美國 華盛頓新政引發熱議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10月2日發布聲明,強調凡是申請移民的共產黨員或其他極權主義政黨的黨員或與之相關的成員,都不會獲得受理。這份文件在中文網路裡引起了激烈討論。
鎖定中國 華盛頓禁共產黨員移民美國
在美國透過各項制裁收緊中國相關人員赴美簽證後,現在又明文禁止共產黨員移民入籍。對此《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則強調「不是壞事」。
墨西哥動用軍隊應付難民
墨西哥政府決定用軍隊來阻止數千名前往美國的移民越境。難民人數多達3000人,大部分來自宏都拉斯。
評論:歐盟移民政策——民粹主義者的勝利
歐盟的新移民一攬子計劃意味著由各國分擔難民這一理念的壽終正寢。東歐各成員國從此可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德國之聲駐布魯塞爾記者Barbara Wesel認為,這是民粹主義者們的一次勝利。
德國預計從希臘接收約1500名難民
德國梅克爾政府表示,德國將接收更多來自希臘,尤其是萊斯沃斯島的難民。莫裡亞難民營(Moria)的大火造成了超過12,000人無家可歸。
希臘難民營悲劇:歐洲陷入混亂
難民營大火後,希臘萊斯沃斯島(Lesbos)目前的局勢仍然相當緊張,希臘政府正在試圖平息混亂,但是情況早已失控。
奧總理稱為避免2015年覆轍拒絕從希臘接收難民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明確表示,奧地利不會從希臘萊斯沃斯島上遭焚毀的莫裡亞難民營接收難民。他說:「如果我們屈從於壓力,那麼我們就可以需要冒上重蹈2015年難民危機覆轍的風險。」
德國擬從希臘接收150名未成年難民
計劃不變:德國暫時將接收被焚毀的希臘莫裡亞(Moria)難民營裡無成年人陪伴的兒童。聯邦內政部長稱,接受數量最多可達150人。不過,要求接收更多難民的壓力在增加。
德國:拉瑪的新家
2015年,當大批難民湧入德國的時候,梅克爾總理做出許諾:「我們可以做到!」現年八歲的女孩拉瑪‧蘇萊曼就是這些避難者中的一員。對於她來說,柏林已經成為一個遠離故鄉的新家。
希臘難民營大火後:"歐洲方案"還是德國先行?
人滿為患的萊斯沃斯島難民營大火後,在德國政界引發討論:是否應率先接收一批該難民營的難民,以發出人道主義訊號?柏林迄今認為,應爭取歐盟層面更廣泛的解決方案。
難民自述:「我們做到了!」
五年前,他作為難民來到這裡。現在,他早已不再把自己看作難民,因為他說德語,有住房,而且在接受培訓。卡利勒說,只有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做到這些。
「我們能做到」?梅克爾的難民政策
5年前聯邦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面對難民潮說的一句「我們能做到!」成了一句歷史名言。2015年僅僅數月內,就有數十萬的移民進入德國。現在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以及5年來的移民情況。
民調:一半德國人仍然質疑梅克爾的難民立場
一項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德國人仍對梅克爾(Angela Merkel)2015年讓成千上萬移民進入德國的樂觀態度保持分歧。但是,過去三年來,她的積極立場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
希望與幻滅:兩個截然不同的流亡故事
五年前,梅克爾總理一句「我們可以做到」(Wir schaffen das)的許諾之下,德國為將近100萬難民提供了庇護。翰博爾和巴羅爾就在其中。逃離家鄉的戰火,來到德國,他們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又是否如願找到了新生活?
涂鴉藝術家班克斯資助船隻援救難民
英國街頭涂鴉藝術家班克斯資助的一艘救援船,日前在海上營救了89名難民。班克斯曾多次表達對難民的同情和支持。
塞普勒斯文件爆料:中國富豪悄然移民海外
地中海小國塞普勒斯是歐盟成員國,受到金融危機重創之後,以出售國籍的手段為國庫創收。中國和俄羅斯的富豪很青睞這本護照。
地中海之殤 45名難民葬身大海
這是今年地中海上的又一出悲劇,也是國際社會反應遲緩的後果。至少45人在利比亞海岸前遇難,對緊急呼救沒有做出及時迅速的反應是原因之一。
香港人移民談何容易
港區國安法通過後,越來越多香港人考慮移民海外。但他們面臨很多障礙,其中之一就是許多人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希臘島嶼難民營出現首宗感染
希臘在多座島嶼上安置了成千上萬難民。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希臘本島的多處難民營相繼出現感染病例,如今在希俄斯島也有難民確診新冠肺炎。
Deutschtrainer – 8 移民
你得延長你的居留許可嗎?這裡你將學習關於移民和避難的詞匯。
經歷相仿 結局各異
通常證實出於宗教或者種族原因的迫害相對容易,證實性取向則更難。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兩名申請庇護者,其中一人被允許留在德國,另一位則面臨被遣返。
Deutschtrainer – 8 移民
你得延長你的居留許可嗎?這裡你將學習關於移民和避難的詞匯。
英國明年開放BNO港人申請居留 中國揚言反制
《港區國安法》激起千重浪,繼英國停止與香港的引渡條約和封殺華為後,當局再公佈新措施,為BNO持有人提供特別簽證,為300萬合資格港人敞開大門。中國旋即揚言反制,考慮不承認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評論:阿薩德與西方的失策
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大權在握已有20年。本台中東問題專家Rainer Sollich認為,阿薩德之所以能夠長期掌控權力,來自俄羅斯和伊朗的軍事支持僅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
放寬香港人移民 英國、澳洲为何仍猶豫?
澳洲和英國近期都宣佈放寬對香港人的簽證及移民政策,但是都沒有保證香港人今後能夠自動獲得永久居留權。澳洲移民部長指出,存在「安全憂慮」;而英國智庫則擔心移民潮會對本國民生構成衝擊。
「非法」難民遭「非法」阻擋?
在希臘和土耳其的邊境,許多尋求進入歐盟的難民都表示遭到了暴力對待,被強行阻擋回了土耳其。批評人士指出,這種阻擋行為侵犯了難民的人權。
德國內政部長:當心「來自中國的混合威脅」
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警告說,德國需要面對「來自中國的混合威脅」,這其中就包括中國針對德國的間諜行動。
川普停發多種工作簽 矽谷大廠首當其沖
川普签訂行政命令,稱因美國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將停發多項工作簽證以保障美國人的就業機會。此政策將影響中國與印度人才的赴美求職之路,也因此遭到科技大廠的批評。
英國雷丁鎮恐襲 疑兇曾被MI5盯上
英國南部雷丁鎮6月20日發生持刀恐襲案,造成三死三傷,一名25歲男子當場被捕。他是利比亞難民,剛出獄16天,曾被軍情五處(MI5)盯上,因為他想前往敘利亞加入激進組織「伊斯蘭國」。另據報他出獄前曾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有目擊者形容,疑凶被捕時反應異常,沒有任何反抗行為。
「我……因為是黑人而遭到辱罵」
幾天前,一些親友和社運人士為2000年莫桑比克人阿爾貝托‧阿德利亞諾被謀殺的悲劇舉行悼念活動。許多生活在德國的非洲移民經常遭到種族仇視,但許多事件都沒有記錄在案。
聯合國:2019年全球難民人數創新高
根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UNHCR)周四(6月18日)公佈的年度報告:2019年,全球共有7950萬人流離失所,數量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很多人難以重返家園。
英擬擴BNO入籍權 日倡吸納香港金融人才
「港版國安法」掀起大規模逃亡潮,多國政府都在部署收容港人:英國進一步放寬BNO入籍權、日本計劃吸納香港金融界專才、美國擬列香港抗爭者為第二類優先難民、台灣將公佈人道救援方案。
歐盟難民庇護申請數量驟減
近幾個月來,因新冠疫情歐盟關閉邊界,暫停了庇護申請的登記工作,許多難民無法再申請庇護。與2月份相比,申請數量下降了86%。
約翰遜投書撐香港 承諾修改移民法規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英國無意阻礙中國崛起,但是若中國執意實施「港版國安法」,英國將改變其移民法規,讓港人獲得在英國居住、工作的權利。
英國或為港居提供"入籍之路"
英國可能為香港人移民英國敞開大門,以此回應北京推動港版國安法。與此同時,香港出現外幣兌換潮。
澳門人擁葡國籍 港人為何無居英權?
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引發港人逃亡潮。作為前宗主國的英國表示考慮給予港人庇護,但只是延長BNO的逗留時間,被指口惠而實不至。什麼是BNO?為何英國在九七回歸前沒有給予港人居英權?
背井離鄉的他們:逃過戰亂,逃不過新冠
桑巴‧巴2014年從塞內加爾逃難到德國,現在他在德國難民營幫助其他人。
上一頁
第10 頁,共6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