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石油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重要化工產品的原料。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阿關係不斷深化 美國憂心忡忡
中國與阿拉伯在「中阿合作論壇」召開首日簽署了100億美元投資協議,涵蓋採礦、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華盛頓對於北京與美國最緊密的中東協國的關係不斷加深感到不安。
「去美元化」又進一步?巴基斯坦用人民幣購買俄羅斯原油
以人民幣結算的首批俄羅斯原油已經運抵巴基斯坦。對於面臨國際收支危機的伊斯蘭堡政府來說,以折扣價採購俄原油,並用人民幣結算,給其帶來了喘息機會。
無視西方擔憂 沙中開啟新商業合作
阿拉伯國家與中國11日在利雅德召開商業合作論壇,主辦國沙烏地稱「中國石油需求仍在增長」,欲深化與北京的經貿關係,引起美國關注。在中美角力之下,沙烏地是否正在「選邊站」?
長平觀察: 國企領導「牽手門」和富得發愁的「油三代」
一段街拍影片搖身一變成為反腐教材,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打小三」。時評作家長平認為,這場輿論中最有價值的討論,是對「『油三代』血液裡流淌的石油情懷」的揭底。
國企領導「牽手門」為何發酵如此快?
本周三,中石油一家全資子公司的黨委書記、總經理胡繼勇與一名年輕女子牽手逛街的影片上了熱搜。當天,胡繼勇就被自己的公司免去職務並受到紀委調查。這起「牽手門」為何發酵如此快?
為何美元在中東的主導地位出現衰退?
伊拉克禁止了美元交易,而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則計劃放棄以美元進行石油出口結算,與此同時有關建立一個全新貨幣來繞開美元的計劃也在醞釀之中。為什麼中東地區會出現「去美元化」的趨勢?這要先從烏克蘭戰爭說起。
博雷爾: 歐盟應打擊印度加工俄油賣給歐洲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在近日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歐盟應該打擊印度加工俄羅斯石油後再轉賣到歐洲的行為。他表示,這應該屬於制裁范疇,並稱「我們必須看看誰在購買」。
戰爭爆發後 俄富豪財富不降反暴漲
富比世公佈了本年度俄羅斯億萬富翁榜,一年之內,俄羅斯最富群體的總財富從3530億美元猛增至5050億美元。他們財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誰又是俄羅斯首富?
歐佩克宣佈減產 原油價格應聲上漲
周日,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主的重要原油出產國出人意料地宣佈,作為穩定市場的"謹慎措施",他們將每天減產超過一百萬桶原油。此舉可能會導致通膨局勢的進一步惡化。
俄印簽定石油供應協議 美國成歐盟最大原油供應者
過去幾乎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印度在近幾個月成了大客戶,俄印兩國的最大石油公司還簽訂了協議,承諾繼續向印度提供更大量、更多樣的石油產品。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前任買家歐盟在對俄制裁後,轉向美國購買石油。
俄出口印度石油年增22倍 俄副總理:賣給友好國家
俄烏戰爭開打之後,西方各國對俄祭出經濟制裁。身為能源大國的俄羅斯轉向印度和中國出口石油,甚至建立「影子艦隊」用於長途運輸貨物。
俄羅斯經濟保持堅挺 對普丁的考驗在後面?
西方國家的制裁給俄羅斯銀行、富豪和技術進口帶來了重擊,但是在全面制裁實施一年之後,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似乎和戰爭之前相比並未發生多少變化。俄羅斯經濟是如何挺下來的?近期生效的新制裁又能否給普丁政權製造更大壓力?
印俄石油交易正在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
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開始削弱美元幾十年來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因為俄羅斯和其最大的海運原油出口國印度的交易正在以其它貨幣結算。
伊朗總統結束中國行 習近平將應邀回訪
伊朗總統萊西訪問北京期間,兩國重申了相互支持「核心利益」的立場,並簽署了多項雙邊合作文件。中方宣佈,習近平已接受邀請,將對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會伊朗總統 籲「妥善解決」核問題
中國與伊朗14日在北京舉行兩國元首會晤,習近平在會中表示,「無論國際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中方都將不會改變與伊朗的友好關係,並呼籲全球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面對來自西方的批評與制裁,兩國如何深化合作?
西方繼續軍援烏克蘭 同時進一步限價俄油
西方盟國在周五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精確制導火箭彈與導彈系統。烏克蘭繼續要求西方的戰鬥機。此外,西方同意對俄羅斯的石油產品進一步實行價格限制,試圖通過瞄準俄羅斯總統普丁的關鍵出口來進一步限制其戰爭資金。
美眾議院過新法 擬禁止向中國出售戰備石油
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將禁止美國出售戰備石油給中國,並有113位民主黨眾議員加入支持共和黨的行列。
中企與阿富汗塔利班簽署5.4億美元油氣開采協議
儘管中國尚未正式承認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但據報導,1月5日,中國已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簽署了一份價值5.4億美元的在阿富汗北部合作開採石油的協議。這是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再次掌權以來簽署的第一份國際協議。
中國稱中菲將友好協商處理「海上問題」
1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並同他舉行會談。中國官媒有關此次訪問的報導沒有關於「南海」的字眼,而是著力強調中菲睦鄰友好關係,以及以友好協商方式處理「海上問題」的願望。
印度對俄羅斯石油的胃口越來越大
俄羅斯幫助印度租賃與建造大噸位油輪,目的是為了抵制七國集團設定的石油價格上限。
習近平結束沙烏地訪問 利雅德宣言強調「一中原則」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周五在利雅德出席了兩場峰會並與海灣國家多名領導人會晤。峰會達成的利雅德宣言提到台灣及香港問題時稱,阿拉伯國家恪守一中原則,支持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
德語媒體:習近平是受歡迎的客人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本周睽違近7年再訪沙烏地阿拉伯,他會見了該國王儲、掌握該國實權的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德語媒體《每日新聞》和《新蘇黎世報》皆認為,中阿雙方領導人對於此次會面,都各自在心裡打著如意算盤。
夥伴多樣化 沙烏地將中國加入「朋友圈」?
在美國和沙烏地關係的低谷時期,沙烏地阿拉伯將在本周舉辦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習近平是否會親赴會議引起外界關注。專家指出,儘管美國仍然是首選的合作夥伴,但沙烏地正在制定一個新戰略。
美媒稱習近平年底訪問沙烏地 石油人民幣結算是否浮出水面引關注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劃年底前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此前已有消息報導稱,沙烏地考慮改用人民幣為出售給中國的石油計價,而此舉將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主導地位。
七國集團外長呼籲北京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七國集團的外長們在德國西部小城明斯特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峰會。在會後的一份聯合聲明中,G7外長們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反擊石油減產 拜登重估美沙關係
美國白宮16日表示拜登「無計畫」於20國領袖高峰會上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勒曼會晤。隨著美沙關係惡化,美國預計將採取哪些行動?沙國又是如何看待美方決策?
中國向歐洲供氣 同時賺得盆滿缽滿
從國際液化天然氣市場的交易量來看,中國的需求明顯下降——這對歐洲來說是個好消息。許多中國購買的天然氣被轉運到歐洲,但這麼做可不是因為中方的大公無私。
「歐佩克+」宣佈減產 白宮表示失望
擁有23個成員的"歐佩克+"聯盟周三在維也納達成共識,將大幅下調原油產量。白宮稱,減產決定"非常短視,令人失望"。
歐盟就對俄最新制裁達成一致
對於作為對俄羅斯吞併烏克蘭4個州的回應,歐盟正在推出新一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與此同時,歐盟表示對設立天然氣價格上限持開放態度。
如何對俄羅斯追加制裁?歐盟內部分歧嚴重
部分動員令,所謂的全民公投,還有核威脅——普丁已經加大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押注,而歐盟該如何應對呢?從布魯塞爾進行的初步會談來看,要想統一歐盟各國的意見恐怕十分艱難。在對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和如何處理俄羅斯逃兵的問題上,各國存在較大分歧。
厄瓜多爾與中國達成債務重組協議
厄瓜多爾政府昨天發表聲明,該國與中國達成債務重組協議,並且到2025年前獲得14億美元的債務減免。
未來,俄羅斯將淪為中國一個「加油站」而已?
俄羅斯的經濟現狀究竟如何?儘管受西方制裁,但俄羅斯在能源市場收入頗豐。同時,也有觀點認為,莫斯科很快就會耗盡現金,從長期來看,其影響力將大幅下降。
如何為俄羅斯能源設定「封頂價」?
西方七國集團的財長共同呼籲,對俄羅斯石油貿易實施「封頂價」,以避免俄羅斯能源貿易收入不降反升的局面。由於西方國家控制著航運保險等國際海運基本服務業,屆時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也將受到西方新規的影響。
能源價格暴漲 英國酒吧面臨倒閉潮
擁有深厚歷史的眾多英國小酒館經歷了經濟危機、疫情危機。而現在能源價格危機很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發動對烏戰爭後 俄羅斯能源出口收入遠超戰爭支出
在烏克蘭戰爭的頭六個月裡,俄羅斯出口化石能源的收入大大超過了入侵烏克蘭的成本。總部設在芬蘭的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呼籲對俄羅斯實行更為有效的制裁。
中俄貿易來往激增 中國天然氣進出口總量齊飆
俄烏戰爭期間,中國在面對俄羅斯時紅黑都下注,力求不當"輸家"的做事風格成果初顯。最新的貿易數據表明,俄羅斯已經連續第三個月穩坐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位置。在天然氣領域,中國進口和出口的力度都明顯增大。
中國5家央企同日宣佈將從美股退市
本周五(8月12日)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國人壽在內的數家公司宣佈將從美國紐約證交所退市。美聯社指出,這顯示出中美兩國圍繞上市公司審計爭端而起的金融脫鉤日益明顯。
石油公司持續大賺 徵收「暴利稅」的呼聲高漲
全球消費者正在苦苦應對通貨膨脹,石油巨頭卻賺得盆滿缽滿。人們呼籲對一再創下利潤記錄的這些公司徵收「暴利稅」,聯合國秘書長也發出相關呼籲,表示各國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烏俄戰爭讓世界付出哪些沉重代價?
烏俄戰爭自今年二月底爆發以來,已造成數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並在世界各地引發經濟危機。這場戰爭帶給人們重大影響有哪些?
G7擬12月5日前 對俄石油出口價格設上限
為了避免俄羅斯將出售石油收入用作維持戰爭的基金,G7計劃在12月5日之前對俄羅斯石油出口設立價格上限機制。此外,歐盟禁止從海上進口俄羅斯原油的制裁措施屆時也將生效,俄羅斯將面臨兩難的處境。
俄羅斯連續第二個月成中國第一大石油供應國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上月,俄羅斯連續第二個月成為中國最大石油供應方,一大原因是,中國買家可出低價獲俄方供貨,從而減少進口相應貴些的沙烏地石油。
普丁在德黑蘭尋找新朋友
兩個受到西方嚴厲制裁的國家,開始接近,相互給力。普丁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第一次出遠門拜訪伊朗,顯示了這一動向。
若即若離的哈俄關係
哈薩克斯坦一向被視為是俄羅斯的親密盟友,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這兩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似乎出現了明顯的裂痕。
俄羅斯切斷哈薩克斯坦出口原油通道
俄羅斯南部一法院做出裁決,黑海海濱一個用於將哈薩克斯坦石油輸往歐洲的碼頭必須停止營運30天。
普丁簽署新法令成立新俄企 全面接管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
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了一項新的法令,責令成立一家新公司,接管薩哈林能源投資公司的所有權利和義務。這意味著,殼牌公司、日本三井和三菱公司有可能會失去在薩哈林能源的股份。
靴子落地:歐盟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
在經過長達16小時的談判後,歐盟國家環境部長就一項氣候保護立法計劃達成一致。自2035年起,歐盟將只允許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新車上路。
汽車王國裡的德國人 即將開不起車?
汽車、燃油越來越貴,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開不起車。今後,汽車是否會變成僅供富人使用的奢侈品?
金磚峰會:習近平批西方制裁 分析稱中國助普丁重返國際
由中國主辦的第十四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邀請成員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和南非領導人以視訊方式展開對話。此次峰會以開創全球發展新時代為主題,應對當前世界面臨的危機,來看看各國元首在峰會上說了什麼。
德語媒體:習近平和普丁的世界新秩序
中俄兩國領導人上周通電話相互表達支持。德語媒體注意到,北京和莫斯科官方發布的有關這場對話的訊息內容有所不同。此外,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也引起關注。
油輪跟蹤組織:中國又進口伊朗石油用於儲備
據船運跟蹤網( shipping trackers )稱,上星期,又有一批近200萬桶伊朗石油抵達中國南部一海港,用作國家戰略儲備。
上一頁
第2 頁,共1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