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沙野:美國不僅偏袒,而且支持俄羅斯
2025年3月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上任不久的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盧沙野在參加「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談及中國與西方關係以及北京對俄烏戰爭及和談的立場。
在回應BBC記者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問題時,盧沙野反問:「現在還用去質疑中國偏袒不偏袒俄羅斯了嗎?如果他們質疑這一點的話,他們應該首先去指責美國。」他表示,「美國不僅偏袒,而且支持了(俄羅斯)。」
盧沙野是在政協會議期間與外交界官員進行小組討論時發表了上述言論。他認可美俄為解決危機進行接觸,但也表示烏克蘭和平進程「不能僅由美俄說了算,至少歐洲方面就很有意見」。
他還批評了美國對歐洲盟友的態度:「現在川普政府對歐洲採取這麼一個蠻橫、霸道的政策,對盟友都這樣啊,我站在歐洲的立場,說實話感到有點心寒。」他說希望這能讓歐洲「有所觸動」。
請歐洲「反思」
他的言下之意是,既然川普对跨大西洋關係毫無珍視,歐洲可以考慮改變過去一段時間對華強硬的路線,「能夠對他們過去的一些對華政策至少進行一些反思」。
自川普上連任以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已經緩和了此前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上個月,她提出了在一個「競爭激烈、過度交易的地緣政治時代」加強歐中貿易聯繫的可能性。
盧沙野也正是在這一中歐關係可能進入轉折點之際,出任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盧沙野是一位極富爭議的中國外交官。在他擔任中國駐法國大使的幾年中,因多次發表出格言論,在歐洲國家掀起波瀾,贏得了外交「戰狼」的稱號。
2022年盧沙野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曾說,「統一後,我們要進行一次再教育。我相信到那時,台灣人會再次支持統一」。
2023年,盧沙野另一次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稱「前蘇聯國家不具獨立國家的主權地位」,並稱"克裡米亞一開始就是屬於俄羅斯的」。這一言論引起輿論嘩然,近80名歐洲議員共同發表公開信,呼籲法國外交部長對這一「無恥的攻擊」採取行動,並要求驅逐盧沙野。
此後多次出現有關這位大使被調任回國的傳言。但盧沙野直至今年1月才到期卸任駐法大使一職,隨後被任命為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