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白俄羅斯
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盟加大對白俄羅斯施壓
白俄羅斯衝突繼續升級。對該國總統盧卡申科,歐盟加大施壓,莫斯科則鼎力支持。與此同時,白俄羅斯威權政府對新聞人士採取強硬措施。
專訪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人民已經覺醒
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在立陶宛維爾紐斯接受德國之聲採訪,稱白俄羅斯民眾已經覺醒,不會再放手,「應該放手的是盧卡申科」,「人民不會原諒他的」。
白俄羅斯逮捕反對派領導人
臭名昭著的白俄羅斯特種警察部隊帶走了民主運動的兩名主要代表。據估計可能與總統盧卡申科宣佈將嚴肅處置國家協調委員會有關。
白俄羅斯抗爭再起 波羅的海國家人鏈支持
10萬多名抗議者再次聚集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要求專制總統盧卡申科下台。政府部署軍隊嚴陣以待,表示要保護國家古跡不受抗議者的破壞。
香港輸出抗爭策略 白俄羅斯如何取經?
香港與白俄羅斯相隔7700公里,抗爭和警暴的畫面卻如出一撤。白俄羅斯人借鑑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如水」(Be Water)策略,香港人則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紛紛在網上聲援。
憂白俄羅斯暴力鎮壓 歐盟罕見召緊急峰會
白俄羅斯反政府示威持續,歐盟領袖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危機的措施。在抗議人潮不斷的情況下,逃亡至立陶宛的反對派領袖表示已準備好領導新政府。
白俄羅斯20萬人上街 親政府派相形失色
8月16日,白俄羅斯親政府派跟反對派同時都在首都明斯科舉行集會,但反對派人數明顯是親政府派的好幾倍。這是總統盧卡申科執政多年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盧卡申科失民心 白俄羅斯成歐俄角力場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想要在支持者集會中取暖,不過比起反對派抗議活動中湧現的10多萬人,他的千人集會相形見絀。他表示,北約正在該國西部邊境部署軍隊。
白俄羅斯:抗議不止 盧卡申科稱普丁願幫"維穩"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稱,普丁已經表示將提供全面幫助,以確保白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在盧卡申科宣佈大選獲勝後,白俄羅斯開始連日大規模的抗議浪潮,近七千人被捕,這是盧卡申科1994年掌權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白俄羅斯鎮壓抗議活動 歐盟將制裁責任官員
在白俄羅斯抗議浪潮不息、歐盟外長針對起草白俄羅斯官員的制裁名單達成共識之際,盧卡申科向普丁求助,希望受到莫斯科保護,並強調否則這也將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德語媒體:抗爭勇氣與專制權力同步增長
《時代周報》刊評讚揚了香港、白俄羅斯等地民眾不畏專制強權繼續抗爭的勇氣。《商報》報導,俄羅斯將在稀土領域同中國展開競爭。
蓬佩奧訪中歐 警告中俄影響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敦促捷克不要在能源政策上與俄羅斯和中國聯手。在訪問布拉格期間,他稱最近的白俄羅斯動亂是「專制主義 」的蔓延。
白俄羅斯反對派候選人逃亡立陶宛
白俄羅斯的大選風波繼續發酵:周一晚間,明斯克等多個城市再次爆發抗議示威,並且發生警民衝突。反對派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更是在周二凌晨逃亡鄰國立陶宛。
白俄羅斯公佈選舉結果 盧卡申科選舉獲勝
盧卡申科得票率80.2%,競選對手季哈諾夫斯卡婭僅9.9%。這位反對黨女候選人拒絕承認長期佔據總統職位的盧卡申科選舉獲勝。據報導,明斯克和其他城市發生騷亂,一名示威者喪生。
德國之聲記者在白俄羅斯被判入獄
在白俄羅斯被捕的德國之聲駐明斯克記者布拉科夫周五被判入獄服刑10日。白俄羅斯即將在周日舉行大選,該國當局正加大對媒體的打壓力度。
九十年代末 白俄羅斯的行刑隊
20年前,數名白俄羅斯反對派政治家神秘失蹤,自此人間消失。一名污點證人向德國之聲獨家透露了他當年作為特種部隊士兵參與綁架和謀殺的內幕。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獨掌大權25年
25年來,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統治白俄羅斯。雖已能擺脫「歐洲最後獨裁者」的名聲,但最大的挑戰尚在前頭。
在白俄羅斯被拘德國之聲記者獲釋
據德國之聲從明斯克獲悉,在白俄羅斯一度被捕的記者貝科夫斯基(Paulyuk Bykowski)在接受調查委員會詢問後被釋放。他要繼續在白俄羅斯工作。
梅克爾:烏克蘭問題不缺協議缺執行
近年來,德俄關係持續緊張。因此對於梅克爾與普丁這次在索契的會談,不少人寄予厚望。那麼會談的成果如何呢?
美國務卿敦促俄羅斯落實明斯克協議
20國集團外長會議的第一天,美國新任國務卿提勒森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了會晤。拉夫羅夫雖認為雙方有著良好的緊密合作基礎,不過提勒森卻提醒對方應先履行明斯克協議。
專家:車諾比仍然很危險
30年前車諾比核电站爆炸事故發生後,核輻射雲一直蔓延到歐洲。烏克蘭發生的這一災難改變了世界。包括德國在內的少數國家走上了放棄核電的道路。人們能從中吸取哪些教訓?
絲綢之路新機遇 中白提升雙邊關係
白俄羅斯共和國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從9月28日起對中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本周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盧卡申科總統舉行會談,決定建立中白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加快共建「一帶一路」。
歐洲最後的原始森林面臨威脅
歐洲最後的原始森林面臨威脅
車諾比泄漏30年後
車諾比泄漏30年後
G7聲明涉南海 中國官媒批日搞「小動作」
首次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議周一落幕。G7在聲明中強烈反對任何在東海及南海的挑釁行為。與此同時,七國集團還呼籲建立無核世界,譴責北韓核試驗等行為。
德法外長敦促烏克蘭堅持改革
施泰因邁爾和艾羅周一到周二訪問烏克蘭,為解決基輔政府危機和推進明斯克協議的實施作出共同努力。
評論:白俄羅斯的選舉
德國之聲評論員Juri Rescheto認為,白俄羅斯選舉是典型的蘇聯式選舉的翻版。
編年史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
這次未讓人驚訝: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wetlana Alexijewitsch)被授予全球最重要文學獎。諾貝爾獎委員會以此對其表示敬意的是一位怎樣的作家?
白俄羅斯女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學院周四宣佈,以紀實報導知名的白俄羅斯女作家阿蕾克榭維奇(Swetlana Alexijewitsch)獲得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奧朗德:明斯克進程將持續至明年
法國、德國、俄羅斯和烏克蘭領導人周五齊聚巴黎,舉行「諾曼底四國」首腦峰會,就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再次進行磋商。周五的會議未見重大突破。
收容敘難民 梅克爾獲歐巴馬讚揚
美國總統歐巴馬感謝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洲難民危機中發揮領導作用。梅克爾在國內被批表態太遲,歐巴馬對她則贊賞有加。
基輔與烏東叛亂勢力達成停火新共識
烏克蘭政府和烏東地區親俄分離主義勢力同意停止一切違反今年春季達成的明斯克和平協議的行動。雙方同時均指控對方要對衝突持續負責。
諾曼底集團要求全面落實明斯克協議
德、法、烏、俄敦促全面履行旨在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明斯克協議。4國領導人達成共識,今年年底前實現目標。
烏克蘭局勢再升級 單日死亡人數上升
烏克蘭政府軍和分離分子在該國東部的頓巴斯交戰,多人因此喪生。歐安組織觀察員表示,衝突雙方不斷忽視明斯克協議。
烏克蘭衝突「關鍵時刻」 克裡會晤普丁
美國國務卿克裡在索契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會晤。克裡希望普丁能夠推動明斯克停火協議全面實施。
習近平賦予盧卡申科「魔杖」?
習近平周日抵達明斯克,對白俄羅斯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簽署價值百億的大單,而這正值北京試圖擴大其對歐洲的經濟影響力之時。
歐盟將延長對俄制裁
明斯克和平協議若得不到遵守,對俄制裁強硬措施就將繼續實施。歐盟試圖以此加大對克里姆林宮的壓力。莫斯科強烈不滿。
「明斯克協議無可替代」
波羅申科與梅克爾一致認為,為瞭解決烏克蘭問題,必須堅持明斯克協議。兩人同時提及親俄分離主義者破壞停火。
西方威脅若違反明斯克協議將「強烈回應」
美國及歐洲多國領導人周二召開視訊會議,就烏克蘭危機進行磋商。各方達成一致,將對任何嚴重違法停火協議的行為採取強硬措施。
烏克蘭軍方宣佈撤離重型武器
烏克蘭衝突在過去兩日有逐漸緩和的跡象。政府軍通報稱,近兩日來沒有士兵在衝突中喪生。基輔周四宣佈開始撤離重型武器。
烏東衝突將激化?四國外長籲「嚴格遵守」明斯克協議
烏克蘭東部脆弱的停火狀態是否僅為雙方提供喘息之機,以便衝突再次升級?明斯克停火協議是否危在旦夕?
烏東不停火不撤軍
烏克蘭軍方說,目前還不能開始撤退重型武器,因為停火還未能實現。
評論:烏克蘭的傷口尚未癒合
德國之聲記者Bernd Johann認為,烏克蘭民眾成功推翻了腐敗的亞努科維奇政府,但要求改善生活水準的願望仍未實現。
烏克蘭衝突雙方換俘 百名政府軍士兵獲釋
儘管烏克蘭衝突各方在明斯克達成了新和平協議,頓巴斯的局勢依舊緊張。周六的最新消息指出,烏克蘭政府軍和分離分子交換俘虜,約140名烏克蘭士兵獲釋。
停火協議生效後的第一日
明斯克協議周日生效,當地官員表示停火大體上得到遵守。但是一名分離勢力的高級指揮官稱,他們仍有權利在烏東部「自己的領土上」開火。
歐盟:望停火有效實施
德法俄烏四國首腦在明斯克進行徹夜談判後,周四上午終於就2月15日零點起在東烏克蘭實現停火達成了一致。
評論:第二份明斯克停火協議後的懷疑
在經過明斯克徹夜外交談判後,普丁宣佈各方就停火達成一致。德國之聲評論員Ingo Mannteufel判斷認為,有理由心存懷疑。
烏克蘭危機能否現轉機?
德法俄烏四國首腦周三晚間開始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展開會談。這場舉世矚目的談判能否為曠日持久的烏克蘭危機帶來一絲轉機?拭目以待。
明斯克:最後的希望所在
周二夜間,歐巴馬與普丁通電話,警告如果不抓住這和平解決衝突的機會,俄羅斯將付出很高代價。
歐盟延後實施對俄新制裁
歐盟外長已批准對俄羅斯及分離分子實施新制裁,包括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但制裁措施要等到2月16日的明斯特會議後才會實施。
上一頁
第3 頁,共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