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環境保護
環保,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你不知道的8項環保新發明
從植物做的塑料瓶到奶製衣服,—世界各地綠色創新企業以其新發明保護著我們的環境。
專訪:中國搞環保 心裡應該裝著全世界
托普弗教授曾經擔任德國環境部長、聯合國環境署主任,並且積極推動中國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至今與中國政府以及學術機構往來密切。他在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懇切建議北京,在氣候與環保議題上,千萬不能只注重國內的減排。
台灣環保署長:共同保護氣候 北京請別「過度關切」
台灣環保署長李應元在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時表示,氣候保護是為了全人類的子孫萬代,大家應該用實際、務實、專業的姿態來應對問題。
史瓦辛格出席波昂氣候大會
多年來他一直懷著使命感,為環境保護奔走呼號,這個人就是史瓦辛格,也來到了波昂氣候大會。
王石:搞環保,中國企業走在政府的前面
王石是中國房地產巨頭萬科集團的創始人。不久前,他辭去了集團董事會主席職位,專心擔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他也參加了正在德國波昂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並且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你見過能喝的塑膠袋嗎?
一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製造商用可再生材料製造塑膠袋。與普通的塑膠袋大不相同的是:這個塑膠袋可以喝!
這座煤礦為何成環保人士「眼中釘」?
在德國哈姆巴赫露天煤礦,數百名反對煤礦開采的活動人士沖破警方的阻攔舉行了抗議示威活動。
報告:全球污染奪命數字驚人 印中最嚴重
根據一項國際研究結果,亞、非兩大洲是環境污染風險最高的地區,印度排名第一,中國環境污染死亡人數排名第二。
綠色IT排名:蘋果和Fairphone最佳
如果拿蘋果手機和荷蘭的Fairphone智慧型手機進行比較,最突出的就是價格上的差距。不過通過綠色和平組織的檢測評定,這兩款手機都達到最高環保評分,因此獲得綠色和平組織的高度好評。
美國政府告別「清潔電力計劃」
川普政府準備結束歐巴馬在任時期打響的「煤炭戰爭」。上屆政府制定清潔電力計劃的目的是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舊T恤扔掉太可惜?可以做小地毯!
你怎樣處理舊T恤衫?你是否考慮過把它們裁減成條狀,編織成一張全新的彩色小地毯?
2017法蘭克福車展:未來的汽車世界
車迷們大飽眼福的時間到了:法蘭克福車展在本周開幕,汽車發燒友們可以在9月14-24日期間觀展。
澤林視點:霧靄沉沉
今年冬天中國北方霧霾污染值必然又會爆表。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中國需要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以達到相當高的環保目標。
「熊來了」的煩惱
現在越來越多的棕熊闖入羅馬尼亞城市覓食。
如何讓咖啡種植有利於環境
哥斯達黎加因此決定改變咖啡的種植方法,在2021年之前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
柴油門:奧迪前經理將打破沉默
一周前因「柴油門」被捕的奧迪前經理願與檢察機關合作。這將有助於案情調查。
(留給周末)殺死蜜蜂的是誰?
類尼古丁(Neonicotinoide,亦稱「新煙鹼」)是高效殺蟲劑。然而,它被認為有一個致命弱點:同時也殺死蜜蜂。科學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一點。
沒川普照樣行!加州向德國拋橄欖枝
沒有總統川普,美國的氣候保護一樣繼續。"環保先驅"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本周出訪中國後,現在又同德國表現出願意擴大環保領域合作的意願。
美環保局長力挺"退出"協定 稱批評者誇大其辭
隨著外界對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激烈反應,美國環保局局長普魯伊特為這一決定辯護說,警告者過分誇大氣候變化帶來的結果。
《巴黎協定》究竟哪裡得罪了川普?
不出所料,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支持者歡欣鼓舞,反對者火冒三丈。紛紛擾擾之下,您是否知道,這份協定的內容究竟是什麼?
巴黎協定:川普去意已決?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在幾天後決定是否支持巴黎氣候協定。由於他在上周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上拒絕為該協定背書,許多人擔心他已經打定主意要退出。
哥本哈根「小美人魚」雕塑遭人潑漆
警方通報說,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最著名文物—「小美人魚」周二(5月30日)被保護動物權益活動人士潑紅漆,抗議捕鯨。
垃圾回收大升級 打造時尚"牛奶衣"
對某些人來說,這些材料或許是毫無用處的垃圾,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它們卻是創作的靈感。給廢棄物新生,使其價值升高的回收升級課題上,有些腦洞大開的服裝設計師也推出了顏值高的環保產品。
中國開采出可燃冰 值不值得還難說
海底蘊藏著大量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多數情況下,它是以"可燃冰"形式存在的繼日本之後,中國也成功地實現了對可燃冰的開采。不過,環保人士已經就此提出了警告。
坦桑尼亞的環保小記者
一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女孩兒致力於「拯救地球」。她要為家鄉的氣候變化出一份力。
坦桑尼亞的環保小記者
一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女孩兒致力於「拯救地球」。她要為家鄉的氣候變化出一份力。
中國環保部向北方28座城市派駐督查組治霾
中國環保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環保部將派出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
德國人買車並非環保優先
在環保上,機動車交通扮演了踩閘角色。2016年,有害於氣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德國人似乎更願意選擇舒適而不要氣候保護。
川普将削減環境保護和外交領域預算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首次公佈2018年財政預算框架計劃。根據該計劃,軍事支出將明顯增加,外交經費則將大幅減少。
德語媒體:再過20年!
周一的德語報刊關注了中國的環境問題,認為當局本應當放手讓民間組織也參與到監督治理進程中來。同時,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進步,則讓一些媒體大為贊嘆。
德語媒體:抗污染,中國看好"會呼吸的建築"
瑞士《商報》注意到義大利建築設計師博埃裡受託在中國打造綠能建築的消息。近幾年,中國出天價買進國際球星,他們在中國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德國體育雜誌《踢球者》採訪了曾在中國球隊效力的米西莫維奇。
只有更環保的柴油車才有生存機會
125年前,德國人狄塞爾為他發明的柴油發動機申請了專利。但是自從發生大眾柴油車造假醜聞以來,柴油車尤其名聲掃地。人們對柴油車的未來前景產生置疑。
德國環境部要對葷菜說不
環境部與德國其他政府部門一樣,經常會舉辦一些招待酒會。而現在,環境部決心要與眾不同:今後,該部的招待會將只提供素食,不再供應魚或肉。德國環境部稱,推行素食是為了環保。
環保部改規則 讓更多城市能上黑名單
環保部周一發布通知,今後將不僅僅公佈全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還將對各市空氣污染的惡化或改進速度進行評比。環保部此舉究竟是何目的?京津冀地區的城市能否就此告別「黑榜」?
環保先鋒?德國濕地嚴重退化!
包括沼澤在內的濕地是自然的傑作。它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德國95%的酸沼地已經被破壞。
郵輪上的空氣,清新嗎?
一個電視攝制組以遊客身份參加了一次郵輪游,同時秘密測量並拍攝記錄了郵輪排放的廢氣。結果表明,郵輪柴油發動機排污嚴重,影響環境、影響人的健康。
被宰殺前,它們過的是什麼日子?
不久,德國消費者在選購肉類時,將可借助一種動物保護標識,瞭解豬牛羊等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養殖的。
澤林視點:償還舊帳
通過增加再生能源投資,補償舊日破壞環境之罪過。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指出,這是否能奏效,還很難說。
在意空氣?在意民意?
手機應用程式「在意空氣」日前因為將空氣品質指數超過500的實際數據公佈而引起當局注意。創辦人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透露,某省環保部門立即要求他們整改,遵守國家「技術規定」。網友評價:「這很我國」。
面對霧霾:北京設環保警察 醫生寫詩抒憂心
中國北部多個地區持續多日的霧霾周末稍有緩解,但南部面臨污染加重。上海一位外科醫生將對霧霾的憂慮化作一首英文詩,引起了中國人的共鳴。
超長霧霾沒完沒了 國家幹部「感到內疚」
華北地區持續數日的嚴重空氣污染仍在繼續,「霧霾」成為社會第一熱點話題,這也給當局帶來巨大壓力。中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周五晚公開道歉,表示對霧霾天「感到內疚和自責」。
德語媒體:「社會主義霧霾?」
中國多個城市近日嚴重的霧霾引起德語媒體關注,《法蘭克福匯報》表示,持續霧霾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快要成為一種政治現象。而《南德意志報》則從服飾的角度探討了環保問題。
霧霾鎖城 為何仍有企業「頂風作案」
新年伊始,新一輪霧霾來襲,72個城市拉響空氣污染預警。與此同時,多家企業被環保部點名。對此,綠色和平的專家表示,中國官方近年花了很大力量治污,但「貓追老鼠式的執法」恐怕並非最有效的辦法。
中國將開征環保稅 猶豫中的進步
本周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稅法》,該法將於2018年初生效。新的環保稅將取代現行的排污費,而稅額則不低於現行排污費徵收標準。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新法是一重大進步,但也存在許多不足。
包裝垃圾讓「回收模範」德國犯愁
德國人在垃圾分類回收方面的環保意識和行動可屬全球典範。與此同時,德國也是歐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產生塑料包裝垃圾的國家之一。減少包裝垃圾遠比想像的要難。
亞洲第一家! 樂高在中國開工廠
積木玩具商樂高在浙江開了一家工廠,這是其在亞洲的首家積木廠。然而鑑於「山寨」樂高已充斥中國,一些經濟學者對這家丹麥企業的這一步棋能否成功提出質疑。
少吃一口肉 多喘一口氣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中國人吃肉越來越多,加劇了氣候變暖。中國專家們現在也在討論肉類消費的種種弊端。政府甚至提倡少吃肉。
霧霾重災區 十月空氣污染再惡化
中國環保部近日表示,今年10月份全國空氣品質總體改善,但是京津冀地區的霧霾情況惡化。
川普透露執政重心
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後,地產大亨川普周四晚間首次就其施政目標進行了表態。不過,這名候任總統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汽車產業游說集團則摩拳擦掌地希望,川普届時能夠取消歐巴馬政府所制定的嚴格的環保規定。
環保先鋒德國窘獲「化石獎」
2016年聯合國氣候大會正在摩洛哥召開,這一會議被認作是確定如何切實實行巴黎協議的重要會議。一向被認為是環保典範的德國「被點名」。
上一頁
第7 頁,共2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