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稱所屬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首長為「行政長官」,俗稱「特區首長」,簡稱「特首」。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大一統」之下的貌合神離
香港民主人士與台灣民運活動家的交流被親共媒體斥為「港獨勾結台獨」,但是港府拒發一家電視牌照已被認為具備了「公民抗命」的充分條件。藏區日益繁榮的旅遊業背後,更掩藏著被軍管的藏人的憤怒。
普選對香港至關重要
英國外交部高級官員施維爾本周六對香港普選發表評論文章,此舉可能會激怒中國。
劉夢熊遭廉署控告
香港廉政公署今日落案控告前中國政協委員劉夢熊,指控他涉嫌妨礙司法公正。
情婦反腐拯救世界?
中國金融改革是台商企業千載難逢的機會嗎?香港特首梁振英還能撐多久?台灣民進黨怎樣應對中共的懷柔政策?中國牽一發而動全身,官員情婦反腐也能幫助美國。
梁振英否認中央要撤換特首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近日盛傳北京計劃撤換香港特首,但梁振英昨日力證「無此事」。
2013年1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時事焦點:梅克爾達沃斯力挺卡梅倫?;北韓核試驗,中國影響力有限;中紀委"舉槍"瞄向兩隻老虎?;政協委員"反水"曝香港特首上位內幕;恐怖主義與西北非地區政治變局
政協委員 「反水」曝香港特首上位內幕
香港《陽光時務》專訪中國政協香港委員、曾為特首梁振英「頭號支持者」的劉夢熊,徹底「反水」曝出梁振英上位內幕。民主派人士表示如果屬實,將促梁振英下台並推香港普選特首。
港民主派在立法會彈劾特首
香港立法會民主派議員計劃在周三進行史無前例的彈劾特首行動,發起者稱這一彈劾動議象徵意義重於實際結果。
香港絕食學生:無法讓特首動容?
為抗議港府強推國民教育,香港三名學生絕食已近50個小時,昨日香港政府官員探望學生但未表示撤科,香港學民思潮今日在香港新政府總部外繼續進行集會抗議,很多市民前往現場聲援。
胡錦濤在香港特首就職典禮上被呼「平反六四」
香港民眾七一遊行
回歸周年及新任特首就職之際,許多香港民眾走上街頭表達不滿
梁振英赴京接受特首任命
香港抗議中央插手特首選舉大遊行
香港民陣在周日發起「才狼當道,港人憤怒」遊行,抗議中聯辦介入特首選舉,促政府盡快落實雙普選。
梁振英如何處理與北京的關係?
梁振英當選香港特首後,到底如何處理與北京和泛民主派的關係?
梁振英-弱勢特首?
香港特首選舉後,梁振英必須盡快修補與企業間的緊張關係、贏得香港民眾的信任。
如何應對香港、台灣的政治態勢
學者吳祚來撰文,認為中共當局應該給予港人真正的自由;而台灣民主也應成為中國民主示範。
香港特首選舉無懸念 梁振英勝出
香港新一屆特首出爐,結果毫不意外是中央力挺、民望超低的梁振英當選。場外抗議者遭警察辣椒噴霧對付,大呼:"樑上台白色恐怖開始了。"也有意見認為,港人對此次選舉史無前例的關注,22萬人踴躍參加模擬性質的民間投票是邁向民主的一次演練。
梁振英當選香港特首
本周香港報章摘要
北大法律學者賀衛方接受香港《明報》專訪評溫家寶政改言論
香港:中國民主試驗田?
香港特首選舉雖然通常靠北京「欽點」,然而這次順應民意的趨勢似乎略微露頭。
北京改弦更張支持梁振英
北京左右特首選舉?
香港特首選舉將於3月25日舉行,評論人士指,北京之手控制選情
溫家寶再呼政改為那般
溫家寶再次呼籲政改說明了什麼?香港特首選舉北京到底支持誰?
香港教會人士要求普選
特首選情與薄熙來復出
香港特首曾蔭權因收受富商豪華招待受質疑;薄熙來「復出」引關注。
曾蔭權將接受調查?
曾蔭權被多個政黨向香港廉政公署舉報貪污和瀆職,廉政署重申須依法跟進。
唐英年正式參選特首
受到商界和大陸支持的唐英年在醜聞纏身時,正式報名參選特首。
港大民調:多數認為唐英年應退選
從台灣大選看香港
港媒繼續關注台灣大選以及溫家寶外訪途中再談政治體制改革問題。
港媒憂特首選舉「俄羅斯化」
本周,香港媒體的報導和評論主要集中在以下焦點:由於北京的介入,香港特首選舉可能會"俄羅斯化";北京內部惡鬥影響香港特首選舉;中國全國環保大會,聚焦空氣污染。
港媒關注校車事件
香港媒體關注大陸校車安全事件,以及下屆特首人選。
港媒評山西交警亂收費
香港媒體關注焦點:山西交警「潛規則交易」;北京操縱特首選舉。
香港特首選舉的意義
明年的香港特首選舉是2017年直選特首之前的最後一次特首選舉。
chi2409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新聞時主要關注以下焦點:溫州動車事故調查,溫家寶不應再失信於民;明年的香港特首選舉能否「假戲真做」,「死馬當活馬騎」?
香港特首選舉 莫開民主倒車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中國大陸新聞的焦點主要有:溫家寶再次呼籲政治體制改革,而且直接呼應趙紫陽當年做法;中國"全民高利貸"出現瘋狂局面;香港特首選舉15年來出現倒退趨勢。
「在聖潔的愛的名義下殺人放火」
本周,香港媒體主要關心以下幾個焦點:香港回歸中國十四年,其政治文化已發生本質變化;中國大陸"剛性維穩"隱藏巨大風險。
北京列出香港特首「必備條件」
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首度就明年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開腔,提出了特首必備的三個條件。雖然距離選舉還有一段時間,但坊間盛傳的候選名單雛形已成。
香港特首選舉明年3月舉行
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將於明年3月舉行。「大熱」候選人已經開始整裝待發迎挑戰。可是,只要有競爭的存在,對手之間的明爭暗鬥是在所難免的。
香港民主黨:特首遇擊,政府應先反思
香港特首曾蔭權在出席辛亥革命展覽活動時,被一名示威人士猛烈碰撞胸部,導致軟骨組織紅腫。這是曾蔭權上任五年來遭遇到的最嚴重的暴力事件。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特首高調地去報警是一種政治施壓的行為。
香港特首改變態度 接納民主黨政改建議
香港特別行政會議周一宣佈,將接納香港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代表選舉方案,標誌著2012年政改方案上的僵局開始打破。
港媒:香港民主不能寄望北京任命的特首為民請命
本周,香港特首曾蔭權發布「施政報告」,引起各界不同反響;另外,中國大陸在國慶六十年閱兵之後,其航母製造也有新的趨勢。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摘編如下。
澳門新特首與民主無關, 小島金門大打旅遊牌
周日,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崔世安為第三任行政長官,他將接替任期近十年的特首何厚鏵。雖然總數297張選票中,崔世安獲得282票,以高票當選,但是《新蘇黎世報》認為,澳門"新特首的選舉與民主權利的界定沒有什麼關係":
崔世安當選澳門新特首
香港回歸10年大事記
10年之前,英國結束了對香港150多年的殖民統治,香港重新回歸中國。這10年之中,儘管有陽光也有烏雲,但是香港這顆東方之珠依然散發著璀璨的光華。德國之聲中文網將回歸10年以來最具有標誌性和影響力的重大事件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歷史性的一天:香港第三屆特首選舉
香港周日的第三屆特首選舉向民主邁近了一步。這次選舉有兩名候選人。這在香港回歸中國後還屬首次。但香港特首選舉非全民選舉,而是由選舉委員會選出。這種選舉制度能夠保證香港牢牢控制在北京的手中。
香港特首選舉不同於以往
星期日,香港八百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將選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德語媒體注意到這次香港特首選舉與以往有所不同。德國之聲編譯如下。
香港特首曾蔭權爭取第二屆任期
*
香港特首選舉首次將有反對黨競選
*
如果真的民選,也可能還是曾蔭權
周二,中國政府正式任命曾蔭權為香港特首。曾本人將於周五到北京宣誓就職,7月1日在香港上任,為期兩年。南德意志報在介紹了曾蔭權的政治履歷後寫道:
曾蔭權競選特首,兩年只是試用期
本周三,在董建華辭職之後代理香港行政長官的曾蔭權辭去了政務司司長的職務,正式踏上競選特首之路。從目前情況來看,曾蔭權當選新特首幾乎毫無懸念,但是,根據新通過的「行政長官選舉條例」,曾蔭權的任期只有兩年,有觀點認為,這是北京政府對曾蔭權還不信任的表現。
上一頁
第5 頁,共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