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稱所屬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首長為「行政長官」,俗稱「特區首長」,簡稱「特首」。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特首選舉或添「確認書」 傳林鄭連任
繼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後,2021年12月舉行的香港特首選委選舉也傳出引入「確認書」制度,確保參選人政治立場。過去一年支持率觸底的特首林鄭月娥會否連任,也成為外界焦點。
牆外文摘:郭佳怡當不了特首 但比他們更是香港人
唐英年的侄女郭佳怡朗誦詩歌支持香港民主抗爭。專欄作家鄭美姿認為,這樣的女生大概沒可能當上特首候選人,她連一票都不會有,但是她比他們任何人,都更是香港人。
中港媒體評香港區議會選舉
香港第6屆區議會選舉結束。在452個選區中,民主派奪得全港389個區議會議席,佔總比例達86%;建制派在單議席單票制下只能取得60個議席,僅佔13%。中國內地媒體和香港媒體對這場選舉的評論側重點各有不同。
香港泛民派翻轉區議會 或將影響特首選舉
香港區議會選舉在周日完滿結束,投票率創下香港歷史新高,達到71.2%。開票結果出爐,泛民派獲得壓倒性勝利,翻轉了過往18區皆由建制派把持的狀況。香港特首林鄭也對選舉結果作出表態。
民意支持創新低 林鄭強調仍獲北京支持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正式駁斥了中央即將撤換她的報導,稱北京支持她的立場沒有發生變化。與此同時,林鄭月娥的民意支持度則創下了1997年以來歷屆特首的新低。
十一槍擊引多區抗議 港警促特首頒宵禁令
香港已經緊繃的警民關係,在港警稱發射實彈射擊18歲中學生乃是「自衛」後再次惡化。最新消息是,中槍學生被控參與暴動與襲警,將被提堂。同一時間,港警也要求特首提出對策,不要讓警員「孤軍奮戰」。
林鄭:政府有主要責任終止危機
中國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四(9月26日)啟動首次"社區公開對話",旨在結束已延續近4個月的示威抗議浪潮。
特首要對話 民陣要示威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希望能夠通過周四晚間的「社區對話」活動,與民眾直接交流。不少示威者對此並不買賬。與此同時,「民陣」正在籌劃國慶日當天舉行大遊行。
「真普選」沒戲 - 北京強硬回應港人訴求
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表社評稱,」雙普選「是香港反對派和激進分子的終極訴求,是借「民主」幌子「反中亂港」的明證。而於此同時,香港示威者也繼續堅守」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立場。
薄弱的信任: 香港前線一日紀實
德國之聲記者過去一周實際到香港街頭的抗爭前線進行採訪。 過程中,除了親眼目睹到前線示威者如何組織抗爭,也親身體驗了許多港民口中所說的「警察暴力」。 眼看香港的社會互信度不斷降低,香港的混亂情勢看似將持續延燒。
客座評論:香港抗爭是否見「好」就收?
香港特首林鄭9月4日回應反對派的"五大"訴求,宣佈正式撤回修例,並增加兩名監警會成員。港府做出這一妥協後,香港還將如何抗爭?
風雨飄搖中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因「逃犯條例」爭議引發「反送中」運動,成為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最嚴峻的一場危機。
林鄭請辭?港府辟謠
有媒體報導稱,過去幾周香港特首林政月娥曾數次請辭,但遭北京拒絕。今天,香港特首辦及中國外交部均對相關報導予以否認。
那一夜 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香港七一反逃犯條例抗議在晚間爆發新一波衝突。部分示威者佔領立法會並破壞和噴漆後,港警使用警棍和催淚彈清場。特首林鄭隨後開記者會譴責示威者「極端暴力」。
不滿港府未回應訴求 示威者包圍警署抗議
雖然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二已公開向香港民眾道歉,但不少示威者仍因她沒有具體回應訴求,而要求她在6月20日下午五點前回應。眼看她依舊保持沉默,21日早上,示威者開始集結於政府總部外。
德語媒體:用貿易戰打選戰
德國《時代》周報認為,川普现在打經濟戰主要是為了新選戰,跟中國幹上後,川普的民調甚至出現上升。《法蘭克福匯報》文章分析認為,中央政府肯定對林鄭月娥的表現不滿,但」北京需要時間來做決定」。
不滿林鄭回應 網民籲周五行動升級
雖然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日透過記者會親自向市民致歉,但此舉卻未能平息民間團體與民主派議員的怒火。 周日遊行的主辦單位民陣除了會與民主派商討下一步對策之外,民主派議員也預計將在今天重新展開的立法會議程中,要求香港政府交代上周三警方違例的情況。
四任特首和香港20多年的風風雨雨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至今,香港已經經歷了4任特首。前三位已卸任的前特首中,一人提前下台,一人鋃鐺入獄,命運各有不同。
香港回歸後最大遊行 兩百萬人上街喊「撤回」
雖然在遊行的前一天,香港特首已經宣佈暫緩修例,但大批民眾依舊按照原計劃走上街頭抗議。 晚間,林鄭月娥發出致歉聲明,卻仍然難以姑息港民的訴求。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向市民致歉
雖然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佈暫緩修訂《逃犯條例》,但民陣方面表示,如果政府「只緩不撤」,仍會呼籲市民繼續上街抗議。周日(16日),香港如期舉行了第4次反修例遊行。稍晚些時間,特首林鄭月娥向香港市民致歉。
德語媒體:香港人不再天真輕信
德語媒體繼續關注香港的大規模抗議及衝突。此次抗爭運動與2014年的雨傘運動有什麼不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北京致函港府 要求提交禁止民族黨運作情況報告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於召開記者會,稱收到中央政府發出的公函,支持港府依法禁止民族黨運作,並要求港府提交相關報告。
檢控特首標準不一?曾蔭權﹕不比較免生怨憤
公職人員收取利益的界線如何釐定?兩位香港前特首的不同命運爭起香港社會巨大爭議,律政司的公正性備受質疑,剛剛重獲自由的曾蔭權也首次開腔回應。
曾蔭權上訴被駁回:定罪不變 刑期減至12個月
香港高等法院駁回前特首曾蔭權對定罪的上訴,但其刑期由原判的20個月減至12個月。曾蔭權因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須返監繼續服刑。
女特首上任一周年 香港市民幸福嗎?
7月1日是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一周年。綽號 「好打得」 的林鄭,上任時強調要讓香港市民抱有希望、感到幸福。一年過去,香港在她管治下是一個怎樣的處境 ? 香港市民感到幸福嗎 ?
林鄭月娥施政演說:對衝擊國家主權說"不"
今年7月就任香港特首的林鄭月娥在其施政報告中明確表示,對衝擊國家主權的行為說「不」,並將公共住房建設列上其執政的重點。
「天鴿」肆虐:特首致歉 解放軍出手
超強颱風「天鴿」橫掃澳門帶來巨大損失,造成當地9人喪生。在這個葡萄牙殖民地回歸中國後,解放軍首次參與當地的救援工作。
習近平訪港3日 萬餘名警察維護安保
香港警方在慶祝回歸20周年之際進入高風險的戒備狀態。外界關注習近平將在香港下榻哪家飯店,以及同前任有沒有區別。
新特首"舊班底" 林鄭欲"公務員治港"
侯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班子周三 (6月21日) 正式獲中國國務院任命。班子最大特色,是留任不少上屆政府官員,及起用九名公務員出身的問責官員。
特首梁振英涉嫌干預立會調查引嘩然
香港立法會調查行政長官梁振英UGL事件專責委員會,昨日15日( 周一 ) 爆出特首梁振英涉嫌干預調查風波。身為專責委員會副主席、民建聯議員被發現向委員會提交的調查修訂文件中,部份修改由特首辦作出。事件引起社會一片嘩然。
新特首周日上京受任 籌組班子困難重重
以777票當選特首的林鄭月娥,將於4月9日前往北京,接受中央政府頒任第五任香港特區首長委任狀,料將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明言會反映港人"8.31枉框架"的反對聲音,坦言自當選後,籌組班子上遇上重大困難。
特首選舉翌日 政府起訴佔中人士
特首選舉才剛落幕,香港警方就正式起訴「佔領行動」中的三名發起人、學生領袖及民主派人士共9人「公眾妨擾罪「。事件引起輿論質議此舉與當選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首要工作便是團結社會的說法背道而馳。
德語媒體:選舉變鬧劇 後果很嚴重
香港特首選舉中,林鄭月娥不出所料高票當選,但有投票權的不是香港公民,而是僅限於大約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德國媒體對此紛紛發表報導與評論文章。
特首選舉結果公佈後的香港
香港特首選舉由大熱門林鄭月娥勝出,不少市民儘管早已預計賽果,但對曾俊華的落敗,仍難掩失望及沮喪。學者表示,社會彌漫著一股對小圈子選舉無力抗拒的失落情緒,是新任特首必須誠實面對及急切解決的首項議題。
7張圖看一周大事
解放軍部署東風16導彈瞄準台灣;中國取代日本成為韓國人最不喜歡的國家;李克強訪問澳洲;港媒:「習近平思想」今秋或被寫入中共黨章;英國倫敦發生暴力襲擊案;中國男足小勝韓國;香港舉行特首選舉。
牆外文摘:特首、夾邊溝與反感國度
香港人選舉特首的初衷何在?為什麼夾邊溝不許記憶?為什麼台灣人不喜歡中國?
林鄭月娥當選新特首
本周日(3月26日)香港舉行特首選舉。選舉委員會1163張有效投票中,林鄭月娥獲得777票勝選。
林鄭月娥勝出 香港迎來第一位女特首
3月26日,林鄭月娥當選香港第五屆特區首長。由出身貧寒到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她的經歷也被不少人視為港人努力奮鬥、追求向上的寫照。但尤其是在政改風波後,林鄭民意大幅下挫,可能成為其順利執政的一大包袱。
德語媒體:北京的遠程遙控
在香港特首選舉港人定還是北京定的問題上,《斯圖加特新聞》刊文稱,本周末,中共將再次顯示其對香港的影響力。選舉委員會將選出新一屆香港特首,而且完全按照北京的意願。
特首選舉在即 市民上街抗議
香港特首選舉前夕,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發起遊行,反對北京干預選舉。
分裂的政治香港:民意與選情
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臨近之時,民意調查和選舉結果預期之間形成戲劇化的落差。曾俊華雖然民眾支持率居高,但受到北京支持的林鄭月娥仍然是獲勝熱門。無論誰當選,上任之後都將面對艱難的挑戰,近年來的政治動蕩已經對香港經濟造成創傷。
特首選舉最後兩天選情分析
距離特首選舉尚餘兩天,三名候選人作最後沖刺。曾俊華更是馬不停蹄到小區巡遊, 周五晚上舉行千人集會,圖挾強勁民意扭轉大局。根據消息人士透露,京官已進駐深圳親自督軍。
誰是梁振英「接班人」?香港特首候選人簡介
香港特首選舉將於3月26日舉行。三位候選人林鄭月娥、曾俊華及胡國興把握最後幾天時間,馬不停蹄拜訪不同團體及社區,社會的氣氛也不斷升溫,熱烈討論誰會成為新一屆特首。德國之聲介紹三位候選人的背景及參選歷程。
香港特首是怎麼選出來的?
第五屆香港特首選舉於3月26日舉行。緊扣著這場選舉的重要議題包括"政改方案"、人大"8.31框架"及"1200名選委"之投票制。臨近投票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為您重溫香港特首選舉制度及第五屆特首選舉的發展經過。
牆外文摘:香港愛國選票與台灣統戰間諜
特首選舉中的「我們」如此愛國,香港人作何感想?中國間諜案風雲再起,台灣如何應對?
選舉日進入最後倒數 曾俊華民意急升
香港特首選舉將於下周日舉行,候選人曾俊華近日馬不停蹄下區拜訪不同地區基層。曾所到之處均受到市民簇擁支持,令民意急升,開始大幅領先獲中央支持的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論壇上失言 為未來施政埋下地雷
香港特首選舉3名候選人在昨晚舉行的特首論壇上互相質詢,激辯連場。林鄭月娥做出的一番「若主流民意要求下便會辭職」言論引起社會一片嘩然,被學者批評為最大失分位,也為未來施政埋下地雷。
香港特首選舉論壇:針鋒相對 火花四濺
周二晚,香港舉行特首選舉論壇,3名候選人曾俊華、林鄭月娥及胡國興同場較量,在質詢環節上就政治、民生及經濟議題針鋒相對,互相譏諷過去往績,整個論壇火花四濺。
梁振英當選政協副主席 一人「兩制」?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政協會議上被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在香港社會引起爭議。泛民主派認為,梁振英特首任期尚未結束,出任政協要職將破壞「一國兩制」。
港首選舉在即 民眾反感北京干預
香港特首選舉進入倒計時,民眾反感中央政府影響力無處不在,民主派和本土派批評選舉制度不民主,同時北京則接連釋放強硬訊號,重申「港獨」沒有未來。北京希望未來能少點「頭痛」,但民眾則要求多一點民主。
上一頁
第2 頁,共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