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澳中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於該國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澳洲国内華人移民眾多,人員往來密切。但與此同時,澳洲又是美國在安全問題上的堅定盟友,同時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展影響力心存戒備。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國安法一年:五港人一移民 各國推「救生艇」供落腳
北京在港強推《國安法》一年,21%香港人表示計劃永久離開香港,意味著離港人數將超過150萬。各國紛紛推出「救生艇」計劃協助港人移民,哪些國家的政策最寬松?
澳洲民眾對華看法惡化 學者呼籲學習新加坡
雪梨科技大學的一份調查顯示,澳洲民众對中國的看法趨於負面。學者認為兩國關係短期難以改善,建議澳洲考虑採用新加坡的模式處理對華關係。
深度解讀:為何澳洲和中國為了大堡礁起爭執?
澳洲媒體稱,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偷襲」大堡礁,建議將其列為「瀕危」。然而也有澳洲環境專家認為這是政府在推諉責任。
澳洲前驻華大使:北京缺乏安全感
澳洲一资深外交官、前駐華大使表示,中國缺乏安全感,草木皆兵,在原無威脅的情況下也以為自己受到威脅。
民調:澳洲对中國不信任感創新高
一間澳洲智库22日發布2021年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一年,澳洲人民認為中國帶來越來越多的安全威脅,而北京的經濟脅迫政策也影響了澳洲人在經濟議題上對中國的觀感。
澳總理莫里森呼籲改革世貿對抗經濟脅迫
在啟程飛往英國參加G7峰會前,澳洲总理莫里森呼籲健全並修正世貿規則,在不良行為發生時對其進行有效懲罰,從而對抗經濟脅迫。
阿德恩站隊 澳新嚴重關切香港與新疆人權
澳洲与新西蘭總理5月31日在紐西蘭舉行會晤,雙方對中國的人權情況表達關切,並重申他們在中國相關議題上立場一致。北京則批評兩國元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楊恆均稱在獄中遭刑訊逼供
因被控間諜罪名在中國被拘留的澳籍華人作家楊恆均表示,他在關押期間遭到刑訊,而且至今仍不清楚自己被控為哪個國家從事間諜活動。
澳紐元首15月來首次真人會晤 中國成對談焦點
澳洲与新西蘭的元首31日將於紐西蘭會晤,外界預估雙方在中國議題上的歧見,可能為會談帶來挑戰。然而,兩國元首在會談前的公開談話中,都刻意聚焦緊密的雙邊關係。
中國改變世界格局 德國堅信雙贏局面
中國的崛起,以及隨之而來的地緣政治衝突,正在改變世界格局。這一背景下,自由貿易協定的前途是否變得暗淡?
中國閉門庭審楊恆均案 澳外交官被拒旁聽
本周四(5月27日),澳籍華人作家楊恆均被中國起訴「間諜罪」一案在北京開始閉門庭審。澳洲驻华大使傅關漢被拒絕進入庭審現場。
專訪:如今在澳洲教中國政治是什麼感受?
政府與國際關係高級講師陳明璐博士在澳洲雪梨大學講授中國政治。然而在澳中兩國關係走入低谷的時刻,她的教學和研究在兩極分化的政治生態中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局。
澳洲撤侨啟動 首批從印度接回80人
首架從印度撤僑的班機周六抵達達爾文,80名澳洲人将接受14天的隔離檢疫。澳政府表示,接下來還會繼續安排班機,接回滯留在印度的澳公民。此前政府因下令禁止本國公民從印度入境澳洲而受到批評。
專訪:中國打壓維吾爾人產生的影響將延續好幾世代
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12日的報告發現,新疆的生育率在2017至2019年間大幅下降。作者雷國俊告訴德國之聲,這個結果反映了中國對維吾爾人各層面的打壓,可能影響好幾代的維吾爾人。
口誤還是政策轉向?澳總理稱「支持一國兩制」
澳洲總理莫里森兩次強調支持「一國兩制」並堅稱並非口誤,在野黨諷刺莫里森嘴硬不願承認錯誤。而在中澳關係陷入僵局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不會讓澳洲独自面對中國經濟脅迫。澳洲副總理則表示會耐心修補中澳關係。
澳智庫:中官方政策導致新疆少數民族出生率下降
澳洲智库12日發布一份報告,透過分析中國官方數據發現,新疆在2017年至2019年間出生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區集中在少數民族佔多數的縣。
中澳經貿在敏感行業已經開始「斷交」了嗎?
中國宣佈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此舉顯示出中國政府政治上的不滿。有專家認為,中澳經貿在敏感行業已經開始「斷交」且趨勢會持續下去。
台盼澳協助抵禦中國攻擊 澳總理:捍衛區域自由
台灣外交部長接受澳媒訪問,表示台灣正為中國的「最後一擊 」做準備。另一方面,澳總理直接被問到是否會協防台灣時沒有正面回應。
再次反擊:中國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活動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5月6日在其網站上發表中英文聲明,宣佈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之後表示,中方作出必要正當的反應,澳方必須對此承擔所有責任。
達爾文港租約 澳、中之間又起糾紛
坎培拉正在審查中企嵐橋集團租賃具戰略意義的達爾文港的合同。該租約不僅使澳政府憂慮,也讓盟友美國憂心忡忡。在審查後,取消租約或有可能。
禁止本國公民從印度返國 澳出台最嚴格入境禁令
印度疫情緊急,目前有大約9000澳洲人滞留該國。然而澳政府卻頒布禁令,所有過去14天在印度逗留過的人員一律不得入境澳洲,澳公民也不例外。違者將被罰款數萬澳元,還可能面臨最多5年的監禁。人權組織對此提出批評。
籲重視台海情勢 澳防長強調軍方做好準備
繼日前澳洲官员警告台海爆發衝突將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後,澳洲国防部長達頓25日表示,坎培拉在與中國的衝突中不該忽視台灣問題。隔日中國政府即表態稱「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美國:中國的脅迫使澳洲付出「巨大代價」
澳洲先前取消了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劃。美國對澳洲表示聲援,稱該國遭受中國的「脅迫性」外交。
學者:撕毀「一帶一路」協議,澳洲棄中選美
澳洲联邦政府廢除維多利亞州和中國政府簽訂的「一帶一路」協議,澳洲學者認為澳洲已经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邊站,中國方面則很有可能祭出反制措施,但目前還很難具體預測會在什麼領域反制。
中國駐澳公使:「中國不是一頭奶牛」
中國駐澳公使王晰寧周三表示,中國不是一頭任人宰割的奶牛。他指責澳洲才是導致中澳關係惡化的一方,並強調中國樂見合作,但會極力捍衛自身利益。有網友諷刺道,中國外交官員正主動將中國「不是哪些動物」都列舉出來。
兩岸如果爆發戰爭,澳洲會去馳援台灣嗎?
台灣海峽兩岸軍事緊張加劇,澳洲国防問題專家認為,如果中國大陸和台灣陷入戰爭,美國和澳洲是否會介入戰爭取決於中國的軍事力量。
拉開與五眼聯盟距離?紐西蘭外長談對華政策
紐西蘭外長納納亞‧馬胡塔本周一表示,對五眼聯盟擴大管轄範圍的做法感到不舒服。她還詳細闡釋了對華政策,稱與中國的關係是「必要的,是我們最重要的外交關係之一」。
應對中國挑戰,澳洲通过學術自由新法律
澳洲通過新的法律強化對大學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的保護。此前中國政治的學術研究屢遭投訴而引發澳洲學界和輿論不滿。
挺人權拒收中國學生?澳學刊被批種族歧視
澳洲墨尔本大學一份學生刊物刊發文章,稱鑑於中國當局在新疆的人權劣跡,墨爾本大學應停止接收中國學生。這一言論引發歧視爭議,校方表示不認同作者立場。
中國對澳洲葡萄酒加徵高額關稅
中國商務部宣佈,自2021年3月28日起對原產於澳洲的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長達5年。中澳兩國的外交關係已達到1989年六四屠殺以來的最低點。
澳議會拒絕給中國貼「種族滅絕」標籤
澳洲议会否決了一項可能認定中國對維吾爾人的做法為「種族滅絕」的表決動議。此前美國國務院、加拿大及荷蘭的議會都已將新疆發生的事情稱為「種族滅絕」,引發北京的激烈反應。
澳洲報告:華人感覺受歧視 政治認知有差異
近期澳洲智库洛伊研究所公佈報告,顯示不少華人感覺受到歧視,甚至遭到攻擊。而在諸如民主制度等問題上,華人群體和其他澳洲社群的認知出現差異。
美國重啟四方安全對話 周四舉行線上會談
因應中國崛起勢力,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重啟由美丶日丶澳丶印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四國本周四(2月18日)將舉行線上視訊會談。
世衛專家組成員有分歧 望中方提供更多原始數據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赴華專家小組成員在某些專業問題上有不同看法。有報導稱,世衛專家小組成員曾與中方代表有過激烈的辯論。此間,世衛專家小組成員也再次表達希望中國提供更多第一批病例原始數據的願望。
專家:口頭上「尊重」無法改善澳洲对华關係
紐西蘭貿易部長奧康納建議澳洲通过「尊重」中國來改善對華關係。但是專家認為澳中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無法通過外交辭令來化解。
紐西蘭貿易部長澄清澳中關係表態
近日,紐西蘭貿易部長奧康納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如果澳洲“表示出尊重」,與北京的外交關係或有改善。周四,他致電澳洲贸易部長澄清,重申他不替澳洲表态。
習近平「反對恃強凌弱」被批言行不一
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發表的講話中稱中國「反對恃強凌弱」。澳洲财长富來頓伯格批北京言行不一,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推特上表示:「我會引用他這句話。」
專家:澳洲希望拜登繼續保持對中國高壓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任之後預計會調整對華政策,但是專家認為澳洲政府希望美國繼續保持對華高壓政策。
中國全面封殺澳洲原木進口
這是中國近月第四度宣佈禁止澳洲原木進口,理由是發現有害蟲。中澳貿易戰將如何發展?
楊恆均獄中捎口信 堅稱自己無罪
澳籍華裔作家楊恆均在被關押將滿兩年之際,從獄中發表最新聲明,分享自己過去兩年獄中的遭遇,也呼籲支持者繼續追求民主丶法治與自由,並不要過度擔憂他在獄中的狀況。
楊恆均案判刑推遲三個月 友人:淪中澳談判棋子
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作家楊恆均的案件傳被無故延後審理。其好友馮崇義告訴德國之聲,北京或將楊恆均當作中澳「人質外交」的重要「棋子」。
中共如何通過微信控制澳洲中文媒體?
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一份調查報告指,當地4家中文媒體為中共擁有或資助,很多媒體的微信公眾號也由中共控制,藉此進行政治宣傳及動員。
澳洲调整內閣 對華鷹派力量抬頭?
澳洲总理莫里森周五(12月18日)宣佈內閣部分調整,貿易部長易人,曾遭北京拒絕訪華的一名對華持強硬立場的人士被任命為助理防長。
媒體:西方警覺中共全面滲透
澳洲和英國媒體根據一份曝光的洩密檔案報導,中國共產黨人士已滲透到西方國家領事館、各大學以及各大企業,像是波音、輝瑞、阿斯利康、勞斯萊斯、匯豐銀行、捷豹路虎等。
從小夥伴到兩相厭:中澳關係怎麼了?
作為澳洲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對於澳洲的農產品、礦產資源都有著巨大的需求量。但是這兩個經濟上十分具有互補性的國家卻一步步走到雙邊關係的低谷:政治上針鋒相對,經濟上「痛下狠手」。德國之聲為您梳理這其中的關鍵事件。
澳洲施行新法 「一帶一路」協議或被取消
澳洲议会周二(12月8日)賦權聯邦政府取消地方政府與外國達成的與國家利益相衝突的協議。中國與該國維多利亞州簽署的「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協議面臨審核。
專訪:中澳爭端是向亞太其他國家示警
中國與澳洲之间的爭端,本周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一則推文,變得更加緊張。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員康思敏認為,北京的作法是要向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示警。
北京「假照」風波未息 澳總理微信發言遭屏蔽
中國外交官利用在中國被封鎖的推特發文引起爭議,澳洲总理想反用微信澄清卻遭到屏蔽。其他國家也紛紛跳下來「參戰」。
趙立堅推文惹風波 澳總理:中方應感羞恥
澳中關係近期進一步惡化,中國外交官在推特上發布的一張諷刺漫畫,迅速引爆一場外交風波,澳洲總理更以罕有的措辭反擊。中國外交部反唇相譏:阿富汗人民的命也是命。
貿易領域的「戰狼」:中國露出獠牙
中國一邊塑造自己「自由貿易冠軍」的角色,一邊卻在對那些挑戰其利益的國家實施懲罰,比如澳洲。这樣的「戰狼外交」其實也在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
上一頁
第6 頁,共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