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希望踏上美國之行
2002年2月13日兩國總統之間要談論的問題很多。其中包括地區最新局勢,如克什米爾和阿富汗問題,反恐戰爭問題,兩國加強軍事合作以及經濟方面的問題。經濟問題對巴基斯坦有特殊意義。巴基斯坦希望獲得更加優惠的紡織品出口條件,繼續取得貿易便利並減輕債務。
穆沙拉夫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利用一切機會向美國顯示,他在反對恐怖主義的鬥爭中站在美國一邊。早在去年9月他就將巴基斯坦的老朋友塔利班棄之不顧並為在阿富汗境內推翻塔利班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今年初,他又向本國境內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宣戰。美國為表示感激,已向巴基斯坦提供了5億美元援助。
穆沙拉夫無可爭議地在巴基斯坦政策方面起了扭轉局面的作用並使這個國家從國際封閉中擺脫了出來。對美國來說他起了久違的榜樣的作用。然而,也不時出現批評的聲音。印度自稱始終受到來自巴控克什米爾地區越境恐怖主義的嚴重影響。
穆沙拉夫:反恐怖非一朝一夕之使命
事實上,確實還存在許多激進的巴基斯坦人,他們在阿富汗戰爭遭到失敗後企圖在克什米爾武裝起來展開聖戰。美國記者珀爾遭綁架以及印度美國文化中心被襲擊事件都顯示,針對巴基斯坦境內穆斯林分子的鬥爭的成效目前還只是有限的。兩周前在白沙瓦舉行的2000名親塔利班伊斯蘭分子的示威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不僅是前塔利班外長在巴基斯坦逍遙法外多時,而且其他塔利班高級官員也得以在巴基斯坦藏身,已使穆沙拉夫陷入了說不清、道不明的窘境。
穆沙拉夫可以強調的是,他同極端分子的鬥爭同美國反恐鬥爭一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勝利的。極端分子在巴基斯坦將來有多大市場不是穆沙拉夫所能決定的事。起決定作用的是該國民眾中親美和反美的情緒規模的走向。而這又和經濟狀況息息相關。穆沙拉夫是滿懷希望走上美國之行的。380億的外債和貧困的國民已使巴基斯坦陷入崩潰的邊緣。這將是穆沙拉夫和布希總統以及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總裁談論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