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溫室效應氣體
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自然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大約佔26%,其他還有臭氧、甲烷、一氧化亞氮、以及人造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等。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京都協議將生效,歐盟將指標下調至最低
在歐盟剛剛公佈的應付氣候變化戰略綱領中,歐盟委員會將大氣保護的預定指標下調到了最低限度。歐盟本來認為,為了達到京都協議的目標,2050年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應該減少到1990年時的15%到50%,而現在歐盟為了避免作繭自縛,只提15%這個最低目標了。
美國在溫室氣體方面難有進展
美國退出京都氣候保護議定書的做法令環保人士頗為頭痛。在此番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美國的抵制立場受到多方譴責。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世界總量的大約1/4,但卻拒絕承擔相關的責任。德國代表團發言人對美國的做法表示失望。
中國二氧化碳污染排放量世界第二
正在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0次締約方大會上,中國首次公佈了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國別通報。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城市化以及消費模式的改變,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國。
牛羊生產過多溫室氣體
發電站和機動車輛,是人們熟知的排放溫室氣體的罪魁禍首。豈知草場上的牛和羊,也對地球的溫室效應,負有責任。
煤在未來能源領域仍將佔據重要位置
在未來幾十年內,煤炭仍將在能源領域佔據重要位置。這是1500多名專家本周在雪梨世界能源大會上做出的結論。目前世界能源86%來自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據澳洲比和比拓原料集團公司負責人查理斯•古德伊爾估計,這一比例在今後20年內還有可能提升到87%。
中國對煤炭的依賴中長期內不會改變
世界範圍來看,至少4分之1的能源是由煤炭提供的。煤炭的使用目前有上升的趨勢。在此,中國的情況尤其令人關注。
環保與經濟難兼顧,紅綠政府平息爭端
2005年起,歐洲範圍內將引入溫室氣體排放許可證交易制度。到今年3月31日之前,各國應將2005年至2007年之間本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計劃指標上報布魯塞爾。但是,這一制度在公認的「環保模範學生」德國引起了各種利益衝突,執政的紅綠聯盟也爭吵到了要分手的地步。
經濟發展優先於環保?綠黨責難社民黨
紅綠執政聯盟這兩天來為兩樁事爭吵到了快要分家的地步:一個是已經吵了好久的哈瑙核設施出口中國問題,一個是溫室氣體排放指標許可證的交易問題。綠黨覺得已經為了聯合執政而放棄了許多環保理想,而社民黨則為了重振德國經濟而對企業一再讓步。
世界氣候會議25周年,溫室氣體排放降多少?
只一代人的工夫,世界範圍內汽車數量就翻了一翻,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總共上升大約四分之一。而25年前的1979年2月12日,在日內瓦召開的首屆世界氣候會議上,科學家們就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上升發出了警告。
中國許諾201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5%
德國環境部國務秘書馬格麗塔.沃爾夫在中國之行結束後向媒體說,她在為期兩天的德中環境論壇中得知,中國將到2010年時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5%。
經濟學家提出警告: 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加
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不應成正比關係。德國願與中國合作,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世界能源需求將大幅增長
*
中國核准『京都議定書』
朱熔基周二宣佈中國已核准該議定書。普丁強調,俄羅斯正準備邁出這一步。俄羅斯核准之後,『京都議定書』可以生效。
將二氧化碳注入深海
挪威的國家石油公司讓二氧化碳消失在北海中幾百米深的海底岩石層中。這樣,二氧化碳就不會繼續讓大氣變暖。公司同時也每年省下了百萬計的歐元的環保稅。
美國「乾淨的天空」計劃引起爭議
美國拒絕了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後,宣佈要推出一個相應的環保計劃。現在,在布希訪問中國和東亞其它國家之前,這個計劃終於出台了。但這個計劃在美國國內和世界上都引起了激烈的爭議。
上一頁
第7 頁,共7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