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威脅塞拉利昂小島
不斷上漲的水位,已經對西非國家塞拉利昂沿岸小島的居民們陷入生存威脅。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正在讓他們失去家園、文化和生計。
水漫家園
水已經沒過了哈桑‧卡爾格博(Hassan Kargbo)的膝蓋。過去五年當中,這位35歲的漁民親眼見證了海水如何緩慢而持續地吞沒小島尼揚蓋(Nyangai)。位於大西洋的該島隸屬於海龜群島(Turtle Islands),靠近西非國家塞拉利昂海岸線。
被海水吞噬的球場
卡爾格博說:「我們現在所站的位置,過去是我的家。這裡還曾有過一個很大的足球場,海水毀掉了一切。」 現如今,木條打就的球門成了這座足球場的唯一見證。海水已經兩次沖毀了卡爾格博的住家,他也兩次重建了家園。不過,現在大海又一次逼近了家門。卡爾格博說:「住在這座島上,壓力確實很大。」
通過船隻運輸物資
尼揚蓋島的居民正在從一艘傳統小船上卸下食物。根據塞拉利昂國家災害防護局和國際組織「境內流離失所者監測中心」(Intern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entre)提供的數據,塞拉利昂有大約兩百萬沿海居民正因海平面上升而面臨生存威脅。
鹹魚與鹹土
婦女們正在沙灘上處理並燻製干魚。然而,土地由於長期受海水侵蝕,已經嚴重鹽鹼化,而受土地鹽鹼化的影響,潔淨的飲用水也越來越短缺。此外,島上還嚴重缺乏基本設施,既沒有污水管網,更沒有電力供應和醫療設施。海灘就是居民們的露天洗衣房。
荒廢的海灘與村莊
十年前,尼揚蓋島上還住有約一千名居民。雖然沒有基於人口普查的官方數據,但村長估計,現在留在島上的人口已經不足三百。許多人已經或正在計劃遠走他鄉,遷往大陸。上圖這座島上主營手機充電業務的小賣部也早已停業。
海邊的清真寺
面對不斷上漲的海水,這座清真寺顯然也無能為力。這是位於塞拉利昂北部沿岸的普蘭泰島(Plantain)島,但並不屬於海龜群島。
島嶼與國家記憶
狹長的普蘭泰島面積極小:全長僅1.3公里,最寬處不足430米。島上黑暗歷史的遺跡至今仍歷歷在目:18世紀,英國奴隸販子約翰‧牛頓(John Newton)在此建造了別墅和關押奴隸的房屋。這些建築殘骸如今已成為塞拉利昂的國家紀念場館。
「整個群島都將消失」
塞拉利昂環境專家約瑟夫‧拉哈爾(Joseph Rahall)預測,海龜群島和普拉泰島的生存時間僅剩十到十五年:「整個群島都將消失,這只是時間問題。一旦大海佔據主動,它就會吞噬一切,漁業文化也將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