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法蘭克福車展
法蘭克福車展(IAA),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展,有「汽車奧運會」之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寶馬公司希望擴大在中國汽車銷售量
*
寶馬公司希望擴大在中國汽車銷售量
韓國現代汽車擬在中國建立全資子公司
韓國現代汽車擬在中國建立全資子公司
中國只是普普通通的汽車市場
中國曾經是西方汽車製造商拚命瞄準的目標,他們覺得,不在中國登陸,就失去了天下,錯過了未來。實際上,中國不過是一個起跑較晚的普通汽車市場,它的與眾不同在於它的數量施加給人的印象。
世界智慧服務中華-萊比錫車展紀實
4月2日到10日在萊比錫舉行的AMI車展是2005年上半年歐洲最引人注目的汽車展會,萊比錫這其中包括了眾多歐美知名廠家。但是這絲毫也不妨礙來自中國大陸的「中華」車成為主角之一,華晨人也在通過本次車展向全世界灌輸著他們「世界智慧,服務中華」的理念。
汽車大喘氣 人類難呼吸
在國內高速公路上開車,經常能看到有冒著黑煙的大貨車呼嘯而過,讓人懷疑究竟燒的是柴油還是劈柴。由此所產生尾氣,對環境和人類而言都是一場災難。
中國汽車初登歐陸 萊市車展引發地震
中國開始告別紡織品和鞋的「純情」年代。這是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的。然而,這個遠東的世界工廠闖入德國和歐洲最後一塊世襲領地-汽車市場,而且來得這麼快,還是大出許多人的意外。正在舉行的萊比錫汽車展展出專為歐洲設計製造的「中華」車,著實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地震。
開闢中國種下惡果?中國汽車反攻歐陸
中國越野汽車「江陵路風」將搶灘登陸歐洲汽車市場,歐洲汽車製造商驚恐失色,高呼「狼來了」。
「中國製造」的汽車將銷往歐洲
今年5月1日,有史以來中國首批國產汽車將首次出口登陸歐洲。經營汽車的荷蘭商人彼維爾茲與中國南昌江鈴汽車集團簽訂了在27個歐洲國家代銷陸風牌越野車的合同,汽車將首先在荷蘭和比利時上市。德國金融時報寫道:
「當年沒有全球化,德國汽車遍天下」 -德國總統演講引起激烈反響
德國總統霍斯特.科勒周二在德國僱主協會「企業家經濟與社會論壇」上發表演講,針對德國的改革困境闡述了鮮明的觀點,如呼籲降低附加勞動成本、改革社會福利制度和稅制、各政黨團結起來共同對付高失業率這一德國最嚴重的問題。演講後,贊同者起立歡呼,反對者批評科勒違反了總統黨派中立的原則。
北美汽車市場中國將異軍突起
北美汽車市場中國將異軍突起
中國業務下滑,大眾汽車欲重整旗鼓
*
日內瓦汽車沙龍:今年景氣難長進
日內瓦汽車沙龍100歲了。從那裡傳來的消息並不令人樂觀。儘管廠家推出大量新車型,總的預計今年的銷售增長將呈停滯狀。只有寶馬和奧迪持樂觀態度。
上海收購英國Rover汽車廠,南京也要分杯羹
今年中國生產汽車560萬輛
今年中國生產汽車560萬輛
豪華汽車在華銷售趨於停頓
豪華汽車在華銷售趨於停頓
能夠自動呼救的歐洲未來汽車
未來的歐洲轎車將有自動呼救功能。通過撥打電話「E-112」,離出事地點最近的救助中心將收到報警訊號。這是歐盟委員會及一些工業代表對未來汽車的展望。
清潔汽車
能源和污染是汽車工業面臨的兩大難題。中國科學家研究的環保型燃料電池車以它「吃的是氣吐的是水」的優勢有望在20年之後與傳統汽車並駕齊驅。
中國汽車製造業2005年將趕超德國
寶馬2004中國銷量顯著下滑
中國汽車市場將影響世界油價
*
歐盟轉向-扶持歐洲汽車工業
歐盟工業專員費爾霍於根於1月13日召集了一個高層次的「CARS 21」工作組,這個20人工作小組裡坐著的包括聯邦經濟部長克萊門特和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兼大眾集團總裁皮舍茨裡德爾。加強歐洲汽車業競爭力-這是歐盟從「平民政策」走向扶持工業政策的第一個動作。
德國汽車豪門叱咤北美市場
正在美國底特律進行的車展,不但是各款新車亮相的舞台,同時也是各大廠商盤點一年業績的時候。回顧2004年,德國汽車在北美市場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豪門巨頭的風頭尤其強勁。
中國汽車「奇瑞」進軍歐洲市場
*
2004年德國汽車市場回顧:亞洲汽車是贏家
總體上說,2004年德國汽車市場表現出如下的走向:柴油發動機汽車繼續走俏,亞洲品牌汽車看好;「德國製造」中寶馬和寶時捷成績優良;失敗者是法國,其中又以雷諾為最。
中國設油耗上限,外國汽車面臨困難
2005年開始,中國對新銷售的轎車規定了最高耗油界限,超標汽車一律不得上市。這樣,通用、戴姆勒克萊斯勒和大眾等汽車公司將無法在中國銷售大型轎車。日報就此寫道:
美國公司將首次在美國銷售中國產汽車
*
Sixt有望近期在中國開始汽車租賃業務
中國汽車產量銷量突然下降
眼見中國的經濟每年以接近兩位數字的速度成長,西方各國紛紛以巨大的資金投資中國市場,特別是汽車市場。但是在十一月份,中國的汽車產量和出售量卻意外的下降。德國『經理人雜誌』報導:
北京08奧運採用電力汽車
北京08奧運採用電力汽車
施普林格以「汽車圖片」做進入中國敲門磚
在周二(12月7日)發表的一份接受路透社的採訪中,施普林格出版社董事會負責雜誌業務和國際業務的董事會成員維勒(Wiele)告訴記者:「我們想盡量快地知道「汽車圖片」雜誌在中國能否成功,最晚明年必須有一明確的說法。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決定是否在中國發行其他雜誌。」
收購陸虎是走出去戰略中的一步
最近,上海汽車工業公司與英國陸虎汽車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按照協議,上汽實際上收購了陸虎的牌號。這樣,中國就獲得了適合出口的西方汽車品牌。中國將繼日本和韓國之後向歐美汽車生產大本營發起沖鋒嗎?明鏡周刊認為:
向外擴張的中國汽車工業
中國汽車市場的繁榮,吸引了眾多外國汽車廠商的視線,他們在中國投資,在世界銷售。現在,中國汽車工業也強大起來,希望走向世界,盯上了國際市場。
日本汽車品質超過德國汽車?
汽車王國德國雪上加霜。本來銷售量已經普遍不景氣,而最新的汽車品質報告又把日本汽車普遍地排在德國汽車前面,只有法國和義大利車的排名更低。日本汽車品質的不斷提高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德國汽車真的落後於日本汽車了嗎?
大眾汽車全面減速,中國投資也要剎車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大眾汽車在節約成本上動作越來越大。上周五大眾公司的沃爾夫斯堡總部宣佈欲大幅度削減投資,未來兩年內在轎車這一核心領域將減少6%的實物投資。在中國,大眾也面臨生產過量的問題。
中國上月汽車生產及銷售量均大幅下降
中國上月汽車生產及銷售量均大幅下降
中國要求汽車企業有所節制
根據柏林日報的報導,中國在2020年前,汽車市場以每年百分之七的速度成長,中國對汽油的強勁需求也助長了近幾個月以來國際原油的飆漲。但另一方面,中國也對國際汽車企業形成某種壓力,迫使這些公司生產耗油量更小的汽車,而這一點有他的正面意義。柏林日報在一篇名為「中國要求汽車企業有所節制」的文章中說:
金屬成型新技術和「橡皮鋼」減輕汽車重量
德國是世界上的汽車強國之一。圍繞汽車的各種開發工作自然也就數不勝數,其中之一是減輕汽車的重量。
「行動日」:五萬汽車工人威震通用
「沒有哪家企業的經理竟敢如此糟蹋自己的品牌,位於底特律和蘇黎士的通用汽車管理層應為罷工負責」,通用公司在歐洲的歐寶公司「行動日」這天,工會負責人弗朗茨對公眾發表演說。
歐寶萬人大裁減,工人抗議總動員
自從上周通用汽車公司宣佈在德國要裁員萬人後,波鴻和呂瑟斯海姆兩地的歐寶車廠工人進行了悲情抵抗。波鴻歐寶的生產線自上周四就全線停工。決心抗爭到底的工人們說,「我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
德國汽車業陷入危機
汽車業曾是德國的驕傲,但如今卻陷入了危機。今年戴姆勒克萊斯勒和大眾先後縮減經費,現在又輪到歐寶了。
歐盟將就大眾汽車法起訴德國
歐盟對德國的大眾汽車法不僅僅是不滿,而且已經到了決定起訴的地步。原因是:德國的大眾汽車法不允許任何人擁有20%以上的表決權,這一點阻礙了對這家歐洲最大汽車集團的收購。歐盟認為,這是違反了資本自由流通原則。
中國汽車市場繼續降溫
中國汽車市場繼續降溫
德國頭號汽車租賃公司Sixt欲猛攻中國
中國汽車市場:從狂熱擴張到冷靜反思
中國汽車市場以其令人目眩神迷的發展速度誘惑了眾多的投資商,並躍居為世界第四。但是,爭食者蜂擁而上的局面結出了酸澀的果實:銷售額停滯不前、利潤空間縮減。就在大眾、通用、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計劃下一輪投資的同時,中國專家卻發出擴張過速的警告。
瑞士人來北京開車,可以減少一半交通混亂?
北京市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驚人,從一百萬輛增長到兩百萬輛只用了六年時間。儘管不斷擴建道路,但交通堵塞的狀況卻有增無減。新蘇黎世報認為,這種狀況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
中國有無必要舉行國際汽車大獎賽?
星期日,世界一級方程式汽車大獎賽在上海舉行。由於大賽場地和跑道由德國亞琛的工程設計師設計、再加上國際車王、德國選手邁克爾-舒馬赫參加比賽,所以德國媒體在賽前就做了大量報導。
F1上海站 汽車廠商戰上海
9月24日北京時間上午11點,F1上海站的比賽正式開幕, 在前兩次練習賽中,英美車隊的車手戴維森捍衛了其練習賽之王的榮譽,而車王舒馬赫則只跑出了第15和第8名的成績。上海站是F1本賽季新增的兩站比賽之一,但是因為中國政治和經濟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上海站要比巴林站的比賽更吸引車迷和廠商們的目光。
盜版能否繼續?世界汽車智慧財產權糾紛燒向中國
歐盟委員會14日在布魯塞爾表決一項關係世界汽車及零配件廠商命運的法律,終結汽車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這是否意味著在中國正大行其道的仿冒生產將從此合法化?
上一頁
第36 頁,共3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