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法蘭克福車展
法蘭克福車展(IAA),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展,有「汽車奧運會」之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人為長春設計新汽車城
豐田立志擊敗通用,成為世界汽車頭牌
汽車產業的日子並非容易。經濟不景氣和高居不下的油價是一方面原因,品質不過關,彼彼出現紕漏,是另一方面原因。然而,日本的豐田卻是一家獨秀。豐田決心取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2006年創下銷售900萬輛汽車的業績。
中國2005年共銷售汽車400萬輛
中國2005年共銷售汽車400萬輛
外國汽車品牌搶佔德國市場
2005年,外國汽車製造商在德國市場加大了攻勢。根據汽車製造國際商協會(VDIK)的報導,由於推出了多款新車型,外國品牌在德國市場所佔的比例從2004年的35.1%增長至35.4%。相應地,德國本土汽車在本國市場佔64.6%。
中國汽車企業進軍歐美市場
中國兩家汽車公司吉利和奇瑞打算在2006年打入德國市場,具體合同目前還在商談之中。吉利還瞄準了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美國。
德國寶馬去年在中國的汽車銷售量增加36%
中國汽車行業的三隻「小老虎」虎視眈眈
中國的汽車工業在尋求國際市場。時代周報報導說,雖然中國的汽車製造廠家還不能成為歐洲名牌廠家的競爭對手,但吉利、江陵和華晨三家正在設法打開德國市場的大門:
中國汽車市場好日子已到頭?
一項問卷調查表明,國際汽車業經理人員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已經結束,未來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曾長期獨霸中國市場的大眾汽車業務大幅下滑。
2005/06世界汽車市場:中國掌握亞洲速度
歐盟聲明:在汽車問題上繼續觀察中國
12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對歐中之間的汽車貿易問題表示嚴重關注,並表示保留向WTO申訴的可能性。並不像有些媒體報導的那樣,已經向WTO申訴了,而仍然是持威脅的態勢。
日本汽車製造廠家在中國超過了競爭對手德國
上海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中國正在為經濟高速發展付出沉重代價。它成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儘管中國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準備著手研發再生能源和替代性能源,但是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目前70%的能源消費仍然取自煤炭。加上日見增多的汽車,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空氣污染令人擔憂。
汽車成為中國人消費時尚
中國正經歷消費革命。擁有一輛汽車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的夢寐以求的願望。法蘭克福星期日匯報認為,中國人的富裕程度在提高,西方的個人機動形式正成為追求的榜樣。該報寫道:
歐盟中國汽車貿易戰一觸即發
歐盟汽車業對中國強烈不滿,主要問題是中國提高汽車配件關稅,設置外國企業投資壁壘。歐盟工業專員菲爾霍伊根表示,如果沒別的辦法,就要向世貿組織起訴。這意味著一場汽車貿易戰。今年歐盟與中國的貿易衝突可謂一波追一波。
賓士中國,為時不晚
賓士汽車在中國地位崇高,但是戴姆勒-克萊斯勒進入中國市場時間卻比大眾和奧迪晚了20年,比直接對手寶馬也晚了一拍。在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嚴重縮水的今天,戴克在中國將走什麼路線?
欲驅逐越野車「陸風」 歐盟和汽車會商量對策
畢馬威:中國汽車配件市場潛力巨大
中日調整汽車賽事日程
中日調整汽車賽事日程
德國為中國培訓汽車技工
同中國經濟一樣,中國汽車工業的高度增長讓世界嘆為驚奇。中國雖然不缺汽車,卻缺乏汽車專業人才和汽車修配網路。在德國下薩克森州,14名年輕的中國人正在接受嚴格的汽車修配技術培訓。
中國離汽車市場飽和為期不遠
中國離汽車市場飽和為期不遠
大眾公司腐敗醜聞曝光
目前,數千名德國大眾公司的員工都在擔心失去自己的工作,而檢察機構正針對公司人事經理和企業職工委員會的成員展開調查。據說多年來,這些職工代表揮霍公款進行旅遊,還將餐飲費或其它的娛樂消費在大眾公司進行報銷。
大眾汽車整頓中國業務以挽救市場份額
*
大眾汽車:高爾夫越野車不越狼堡
周二(2005年9月27日),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宣佈將高爾夫越野車馬拉喀什(Marrakesch)的生產線保留在大眾總部所在地狼堡(又譯沃爾夫斯堡)。這一決定是大眾管理高層與工會經過艱苦談判後作出的,此舉保住了德國的1000個工作崗位,但作為妥協,工人們同意降低薪水。
聰明汽車和安全道路:歐洲交通安全科技發展一瞥
提到交通安全,人們通常會馬上想到安全帶。但前些天的法蘭克福車展上,製造商們展現了高科技的解決手段,應用電腦、感測器和無線科技,幫助駕車者安全行駛。
德國汽車界應對中國威脅研討會報導
中國製造的汽車首次出現在第61屆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上,在汽車大國德國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車展期間,德國汽車工業界在法蘭克福舉辦討論會,商討應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威脅。德國之聲記者達揚參加了這個研討會。
2005IAA法蘭克福車展圖片集
赴歐參展的中國吉利:紅旗、鯰魚、京戲以及悲壯豪情
選美也好,比武也罷,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似乎總是汽車大腕們的專場傾情演出,中國業界只有看戲的份兒——直到百年過後的第61屆展會,也就是2005年的今天,第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展廳上空,甚至連京劇演員和「四大美女」都被吉利集團請來助興。
中國汽車本屆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受青睞
法蘭克福車展先期報導:新型新款盡顯魔幻
第61屆法蘭克福國際車展將於9月15日至9月25日面向公眾開放,專業人士及汽車發燒友可以藉機零距離感受現代化科技與人性化設計的完美結合。新時代的轎車已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更是象徵自由的流線型藝術品。
「大眾」將在上海開發混合型引擎汽車
歐洲最大汽車公司德國大眾與上海同濟大學9月8日在沃爾夫斯堡大眾公司總部簽署一份協議,共同開發使用混合型引擎(Hybridantrieb)的車輛。結合電動和汽油馬達優點的這一新型汽車預計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投入市場。
日韓把汽車廠辦到出口國
西方名牌汽車廠家嘲諷亞洲廉價品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代、豐田等亞洲汽車不僅早已登陸歐美,而且佔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特別是在過去幾年裡,攻勢特別迅猛。不僅如此,日韓等國已開始陸續將汽車生產廠徑直辦到出口對象國。
全德汽車俱樂部進軍中國市場
德國電視台周六系列報導中國汽車交通
德國汽車業:中國汽車暫不是對手
德國汽車業一致認為,雖然來自中國的同行不可能一日之間就在德國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毫無疑問,在未來幾年內,他們將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對手。
IAA預示:2010中國車正式入歐
人人都對2005年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IAA)充滿期待:汽車廠商們有的希望在此重振昔日雄風,有的欲借此良機,追趕潮流。對一些汽車公司來說,能在如此重要的展覽會上展出他們的新車不但意義重大,有的甚至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深圳製造:超級賓士只要幾百歐元
別讓這標題嚇暈了。這裡說的只是超級汽車的超級模型。深圳的這個工廠表明,中國在玩具業裡已經走上了高級階段。
氫燃料公共汽車「賓士」在北京
今年秋天,三輛嶄新的賓士大公共將行駛在北京頤和園到奧運村的線路上。與其他大公共不同的是,這是賓士公司推出的最新產品——燃料電池公共汽車,他們不需要汽油或柴油,而是氫氣。
哈爾茨與削弱的大眾工會
周三,大眾汽車公司監事會主席團召集特別會議,就哈爾茨辭職申請進行磋商。消息靈通人士估計,哈爾茨因醜聞撤退大眾舞台已是定局,會議今天著重要討論的是由誰來接替哈爾茨。圍繞哈爾茨醜聞事件,德國之聲發表如下評論。
首批中國汽車登陸,「陸風」讓比利時打寒顫
中國汽車來了,開了半個世紀,終於開到歐洲來了。剛在安特衛普登陸,就在比利時引發了地震。這個頭一開,或許就是一個新紀元:中國對歐洲出口結構的新紀元。其深遠影響目前還難以估計。
採用天然纖維—福特汽車獨樹一幟
不一定總是需要用人造纖維,汽車製造商福特公司去年出品的歐洲車型中近270個不同零件使用了從可再生原料中提取的天然纖維。與2000年相比,福特公司使用天然纖維的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首批中國產汽車登陸歐洲
*
通用汽車在中國取代大眾成新霸主
*
歐洲汽車市場面臨中國廉價車衝擊
*
法蘭克福國際車展(IAA)前瞻
今年9月中旬,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全球最重要汽車博覽會-法蘭克福國際車展(IAA)將舉行第61屆。鑑於汽車業在經歷相當一段時間的蕭條期後重新出現起色,本屆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將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駕車人對汽車有三種愛法
亞拉(ARAL)石油集團最近作了一個有意思的深層調查,調查的目的是探索德國駕車人的「汽車觀」-他們對汽車持的是怎樣一種心態。結果是:駕車人大體上有3種「汽車觀」-或者說是3種「愛車情」。
大眾汽車在中國還能怎麼便宜
大眾汽車一度在中國「甚囂塵上」,如今卻是每況愈下。中國自造的小汽車價格已經低於3000歐元。難煞了大眾汽車。但是,如果不往這個陷阱裡跳,就簡直無法在中央帝國繼續生存下去。
福特欲將旗下富豪生產線遷往中國
關於富豪(Volvo)生產線遷往中國的最後決定尚未作出,不過福特康采恩麾下的歐洲首席汽車集團總裁馬克.費爾茲對『金融時代』德國版說,「中國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市場。因此我們目前正在審核在中國生產富豪車的計劃。」為此,富豪與母公司福特加緊合作。此前,福特已在中國建有一個共享企業。
中國汽車工業崛起,有望打入歐洲市場
「星期日圖片報」從上海報導說,國際汽車製造廠家都在中國有合資生產夥伴。但中國汽車製造廠在沒有外國夥伴參與的情況下同時生產自己的汽車型號,以低價向國外推銷。該報寫道:
德國人系列(11):汽車修理工
納赫迪加爾今年35歲,是一家連鎖汽車修配廠的車間主任,小小的修配廠僅有3個人負責汽車修理,2個人負責辦公室,他則總管店裡大大小小的事情,當然包括修車在內。
上海汽車展:德國廠家謹慎樂觀
儘管營業額及市場份額有所減少,德國汽車生產廠家在上海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之際,仍表現出樂觀態度。中國汽車市場仍然對德國廠家具有吸引力。
上一頁
第35 頁,共3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