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法蘭克福車展
法蘭克福車展(IAA),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展,有「汽車奧運會」之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日內瓦汽車展開幕
在日內瓦汽車展上,汽車生產廠家都顯示在生產低油耗,低有害氣體排量方面下了功夫。各廠家都向參觀者展示了他們低油耗的新車型。沒有一屆車展比本屆日內瓦更重視氣候變化這一課題的了。
中國一汽有意收購克萊斯勒汽車公司
中國汽車終於拉開西歐序幕
對江鈴的陸風越野車在德國一年半前的首次亮相德國人還可以冷嘲熱諷:權威的全德汽車俱樂部進行的碰撞測試令江鈴陸風頭撞南牆,進軍歐州的美夢破滅。然而時隔不久,華晨的BS6型轎車登陸歐洲,雖然它的測試結果並非圓滿,但至少不是一塌糊塗。中國人學得快嗎?
中國奇瑞歐陸造車
歐洲汽車廠商馳騁遠東,那是經濟全球化的「日常生活」。然而全球化不止於此,中國汽車製造商奇瑞正醞釀著在國際市場分一杯羹。
2006年中國汽車行業牛氣沖天
經濟增長,溫室氣體排放增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喻在談到聯合國世界氣候報告時說,發達國家應對保護世界氣候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中國政府領導下的氣候變化問題專家小組雖然承認溫室氣體對中國也帶來了負面效應,但在氣候保護方面不能對中國提出等同於歐美國家的要求。南德意志報就這番言論寫道:
德國盡全力阻擋歐盟統一降低尾氣計劃
周二,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經濟界舉辦的歐洲日活動上發表演說。在談到歐盟限制汽車廢氣排放量的計劃時,她說,德國政府將盡全力阻止歐盟委員會統一降低尾氣計劃的出台。
中國領跑世界汽車大年2007
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汽車研究所推出的預測調研報告宣告,2007年將是世界汽車業大增長之年。在增長率上領跑的將是中國,斯洛伐克、印度、日本和俄羅斯追隨其後,德國也不錯,惟美國、法國要下降。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底特律汽車展:美國要翻天德國要加碼
在德國汽車工業界殷切的期待中,美國最大的汽車展周日在底特律揭開帷幕。美國汽車大公司通用汽車、福特和克萊斯勒在此展開了與下降的銷售、與來自亞洲和歐洲的競爭的新一輪殊死搏鬥。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貝倫特.高特沙爾克在底特律表示,德國汽車業界要逆美國市場總的不佳潮流而上,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擴展在這個世界最大市場上的地盤。記者從底特律給德國之聲發來如下報導。
讀者來函集(2006年12月第4輯)
龍圖騰,中醫藥,滲入華夏民族血液裡的東西突然被挑出來討論廢立。西方人談"龍"色變?在海外生活的河左岸朋友講述了自己以龍贈友的經歷,中醫研究生痛陳中醫沒落的緣由。朝核會談,以色列問題,波德關係等國際大事也受到關注。
2020:中國將成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中國行車事故何其多?
中國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急劇上升,原因很複雜,但概括起來不外行車駕駛技術和汽車本身的安全指標不合格綜合而成。為了克服這一困境,中國開始引入德國交通安全技術。
華晨尊馳汽車登陸不來梅
當日本汽車60年代登陸德國的時候,人們對其嗤之以鼻。之後韓國汽車也來了,譏諷的聲音小了一些。當中國汽車駛上德國馬路的時候,公眾的眼光變的批判了。雖然去年第一批中國汽車的安全性能受到德國汽車駕駛俱樂部的質疑。2006年,中國轎車又捲土重來。他們學會了,單單低廉的價格還不夠。安全、品質、服務——沈陽的華晨公司雄心勃勃地在德國推出中華尊馳轎車。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中國,汽車發展的樂園
周一,第九屆北京國際汽車展閉幕。德語媒體在廣為報導這屆汽車展時,尤為關心德國汽車在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地位和前景。法蘭克福匯報把中國稱為汽車工業的「樂園」,但外國汽車生產廠家在這樣的「樂園」中困難重重:
北京車展抄襲成風?
據估計,到2007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汽車國,因此中國需求旺盛的汽車市場成為國內外廠商的必爭之地。在日前舉行的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中外汽車商家無不施展渾身解數吸引人們的眼球。本屆車展吸引了幾乎國內外所有乘用車製造企業和品牌參展。國內外著名汽車製造商及品牌悉數登場。但是,本土廠家的車型的抄襲行為也遭人詬病。
中國移動通信和汽車工業向外擴張
中國最大的行動電話公司-「中國移動通信」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企業。今年頭九個月,利潤增長25%,年底前客戶數目將突破三億大關。但面對新增客戶數目減少,「中國移動通信」將向中國農村和亞非國家擴張。南德意志報報導說:
德國汽車在中國的劣勢是價格偏高
德國汽車集團已紛紛在中國設立了工廠,表面看上去,一片火紅,蒸蒸日上。不過,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除大眾汽車集團外,其他德國公司的銷售量還稱不上氣壯如牛。
汽車零配件業看好未來的中德東歐
著名的安永經濟審計公司(Ernst & Young)採訪了180個德國汽車零配件企業的總裁,推出調查報告。報告表明:德國汽車零配件企業非常看好東歐和中國,對作為汽車基地的德國也仍然充滿信心。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環境部長:汽車廠要貢獻汽車稅要按排放量
聯邦環境部長西格瑪.加布裡埃爾在起飛前往奈洛比參加氣候保護大會之前說,德國的汽車製造商和能源密集型工業界要進一步為減少損害氣候的溫室氣體排放作出貢獻。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僕從變主人
中國人不再滿足與僅僅和外國人一起製造汽車。現在,他們首次力圖以自己的品牌榮威(ROEWE)衝擊世界市場。而為此所需的技術-有時也包括人員-卻來自象大眾(VW)這樣的西方公司。
德國高檔汽車退出中國出租業
汽車工業:中國今年就趕超德國
全球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公司最新發表的「2006年全球汽車業金融報告」預測,在汽車生產領域,中國在今年就將在規模上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國。
中國「東風」直逼德國
漢諾威大車展喜氣洋洋,但威脅已經逼來:「輪回」和中國印度
西方要求中國改變非洲貸款
中國在非洲大規模購買原料,通過貸款資助非洲國家向中國購買日用品和機器、建造基礎設施。
中國離汽車出口大國還有多遠?
對國際汽車巨頭而言,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售出了200萬輛汽車,同比增長了將近50%。大眾,通用和後來居上的韓國現代汽車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上展開了對市場份額的追逐。中國汽車企業雖然無法和它們相比,但他們卻計劃另闢蹊徑,將中國製造的汽車向海外出口。
大眾汽車推出新款Polo
長久以來,在中國的汽車市場上,大眾汽車一直領袖群倫。但是,近兩年,中國客戶對於大眾在中國市場20年的悠久傳統好像不再感興趣了,大眾公司在中國市場出現了虧損。不過,本周三,大眾中國公司總裁范安德宣佈了一個好消息,大眾本年度銷售額提高了三分之一。2006年,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銷量有望超過60萬輛。
大眾汽車在中國重新增長
*
油門踩到底 飛馳德大地
儘管德國人對不斷上漲的油價怨聲載道,但在買新車時,他們卻越來越青睞大馬力的車型。
德國評選出最環保汽車
德國交通俱樂部評選出年度環保汽車排行榜,其指標是節能、少污染和低噪音。日本汽車在環保方面遙遙領先於德國汽車。
汽車熱:中國人更愛購買國產車
*
奧迪汽車中國顧客滿意程度高居榜首
*
豪華車,看奧迪
中國市場對於奧迪公司來說越來越佔有重要的份量。奧迪中國總裁艾瑞希•史密特日前在接受道瓊斯通訊社採訪時表示:「未來的兩到三年內,中國將是我們僅次於德國地區的最大的銷售市場。」目前,中國在全球市場上的排名位居第四,列於德、美、英三國之後。
南京汽車廠明年在英國恢復生產陸虎
*
為排故障,寶馬在華召回汽車
為排故障,寶馬在華召回汽車
中國汽車市場新走勢
長期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忽視創新和科研。與國際通用標準相比,中國國產汽車有很大距離,大量出口還有待時日。但中國汽車價格低廉,所以一段時間內,國內市場仍然是中國汽車製造廠家的主要獲利源泉。新蘇黎世報對中國汽車市場進行了以上分析後寫道:
中國副部長批評汽車優先權
德汽車商在中國一路順風
*
「中國、印度及我們的未來」
德國「2006年世界形勢報告」的副標題為『中國,印度及我們的未來』。該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和印度飛速發展的經濟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和威脅。報告還指出了中國社會,生態與人權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歐盟欲就汽車零件進口稅盡快與中國達成共識
*
奧芬巴赫「勾引」中國奇瑞汽車去設點
大眾汽車今年在中國有望扭虧為盈
*
歐盟認為中國汽車零配件進口關稅過高
豐田汽車向世界第一進軍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正積極備戰:今年打算突破原有的世界第二汽車生產商的地位,成為世界汽車老大,而且成功的機率很高。
華晨汽車去年利潤率可能有縮水
*
與未來汽車賽跑
由於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節能型汽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們顯然已經落伍,在下一輪的技術革新中他們有可能越來越無立足之地了。
德國最紅歌星奈多將駕汽車赴中國
陸風汽車對德國市場發動第二波沖鋒
中國新款汽車3000歐元
中國將成為西方汽車製造商的強有力競爭對手。 據上周末中國對外經貿部公佈的數據:2005 年,中國出口汽車約17 萬輛,首次超過同期16萬輛的進口汽車數量。中國以廉價汽車佔領世界汽車市場, 地位穩固的汽車康采恩面臨殘酷競爭。
中國去年出口汽車量超進口
「東方底特律」—德國設計
繼中國上海的安亭汽車城之後,德國著名的阿爾伯特-施佩爾建築設計所在中國長春汽車城的競標中擊敗美國,日本和中國的競爭對手脫穎而出。長春新建汽車城的佔地面積是安亭的一倍,被稱為「東方的底特律」。喜訊傳出,施佩爾先生接受了德國之聲記者的採訪。
上一頁
第34 頁,共3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