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法蘭克福車展
法蘭克福車展(IAA),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展,有「汽車奧運會」之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原材料短缺 德國汽車產業驚恐
因烏克蘭戰爭,重要原材料有可能日益稀缺。對德國汽車製造商而言,它意味著什麼,難以逆料。關鍵產業必須制定新戰略。
德語媒體:德國經濟繼續依賴北京將會多可怕?
德國電視二台關注德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並提出問題:如果北京像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樣入侵台灣,歐洲和德國該如何作答?瑞士《巴塞爾報》指出,中國在國際間以和平締造者自居,但卻透過其官媒向民眾傳遞美國是 『始作俑者』等論述。
第一輛歐洲造特斯拉來啦!
柏林附近的特斯拉新工廠已經將第一批汽車交付給客戶。只用了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工廠已經建成。雖然這個速度對於德國來說已是神速,但對於馬斯克來說,還不夠快。
德語媒體:德國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俄烏戰爭的爆發,也迫使德國開始反思其對華政策。同對俄羅斯能源的高度依賴一樣,德國經濟也對中國市場有著相當大的依賴性。
德語媒體:德國離不開中國市場嗎?
由於中國在俄烏衝突中一邊倒的表現,德國經濟界普遍擔心,一旦中歐關係急劇惡化,失去了俄羅斯市場的德國企業,也有可能會進一步失去中國市場。
德語媒體:新疆人權與大眾的中國業務
新疆惡劣的人權記錄受到持續關注,而在新疆開設有工廠的德國大眾也因此成為眾矢之的。儘管大眾堅決否認其新疆工廠中存在強制勞動等問題,但德國政府和歐盟還是決定要對大眾展開深入的調查。
奈及利亞小夥的超跑夢
29歲的奈及利亞小夥Olajide Michael夢想擁有自己的跑車。雖然是植物學專業畢業,但憑著熱情和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他為自己製作了一輛超級吸引眼球的獨一無二跑車。
大眾去年在華銷量成長為何落後於豪車品牌?
寶馬集團去年在中國的年度銷售量創新高,但大眾汽車銷量卻下滑了14.8%,大眾中國區總裁馮思翰認為是受到半導體短缺、新冠疫情和停擺措施影響。專家指出,寶馬的採購流程比大眾更能靈活應對疫情和晶片短缺帶來的衝擊。
在華銷量大幅下降 大眾汽車計劃急起直追
受晶片短缺和供應鏈瓶頸制約,德國大眾汽車康采恩去年在中國的銷量銳減約14%。大眾希望今年至少能補回損失,並能推出 ID 系列電動汽車。
賓士公司全球召回超過80萬輛汽車
對賓士公司某些車型的車主們來說,新年伊始便傳來令人不爽消息:賓士公司警告這些車型可能存在起火危險,且備件匱乏。
美國禁止新疆強迫勞動商品進口 德企如何應對?
在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後,美中貿易爭端的緊張程度隨之提升,德國企業也面臨壓力。
「我們沒那麼依賴中國」
歐洲議會德國綠黨籍議員包瑞翰對德國之聲表示,在中國對立陶宛的經濟制裁爭端中,歐盟絕對不能膽怯。他也直言,德國在經濟上並沒有人們聲稱的那麼依賴中國。
路透社: 中國敦促一德企停用立陶宛製造的零件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報導,德國大陸集團已經被中方敦促,停止使用產地為立陶宛的零件。這家汽車零件製造商在該國設有生產基地。立陶宛在因台灣問題惹怒中國之後,曾一度被中國海關係統「除名」。
威斯康辛汽車衝撞案 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11月21日下午,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郊區沃科夏鎮的傳統聖誕遊行活動上,一輛汽車惡意沖進人群,目前已經造成6人身亡,最新的一名死者是8歲幼童。嫌犯現已遭到殺人罪公訴。
美國汽車衝撞案 39歲嫌犯前科纍纍
這起襲擊事件造成至少5人死亡,40多人受傷。39歲的嫌疑人小布魯克斯(Darrell Brooks Jr)已被逮捕,他在案發前幾天才因其他控訴被保釋出獄。
小鵬汽車要上天!
中國電動車生產商小鵬近日公佈了其最新的飛行汽車計劃。這輛車既能行駛也能飛行,計劃在2024年量產,據稱售價將在100萬元人民幣以內。
今年德國依舊是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
一項調查顯示,歐洲消費者如果考慮購買電動車,最看重的依舊是續航裡程。美國和中國電動車市場上以純電動車為主,但是歐洲市場上混合動力車佔據了半壁江山。
太陽能露營車:澎湃動力天上來
不需要加油,也不需要充電,一群荷蘭大學生研發了一款太陽能露營房車,每天能行駛600公里。這些年輕人認為,這輛車更合適的名稱應當是「輪式自主永續住房」。
缺芯威脅著整個汽車產業
像大眾這樣的汽車公司因缺乏晶片而停產減產,殃及它的供應商,許多已經破產。
供應鏈受擾 德國汽車產業陷入困境
德國慕尼黑大學經濟學研究所(ifo)10月4日公佈了最新一期的德國汽車業景氣指數:和今年8月的32.0相比,9月的指數大幅下挫到13.2。而就在今年7月,該指數尚有52.9。與此同時,電動車廠商特斯拉則逆勢迅猛增長。
全球供應短缺 德國9月份通膨率達4.1%
德國9月份的總體通膨率躍升至4.1%——這是近30年來最快速的同比增長。全球經濟恢復還搖擺不定,專家提醒還需要改善尚需時日。
從法蘭克福到慕尼黑:IAA車展重裝上陣
新的舉辦地,新的概念,帶著諸多未解答的問題,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在慕尼黑開幕。
「晶片荒」掣肘汽車業復甦
雖然新冠疫情有所緩解,但因晶片供應嚴重短缺,汽車工業的復甦進程依然非常艱難。咨詢公司普華永道認為,晶片荒造成的危機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美國准售車用晶片 華為業務轉型見曙光?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官員已批准了供應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許可證申請,允許這些供應商向華為出售用於汽車零件的晶片。這或將有助於華為在傳統業務舉步維艱之下的業務轉型。
德語媒體:中國搶走了德國的歐洲市場
在歐洲內部市場上,中國對德國構成了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壓力。即便是在機械製造和汽車工業等德國的傳統強項,中國也在不斷挑戰德國的霸主地位。
中國市場:德國電動汽車落人之後
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對德國企業也至關重要。然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暢銷電動汽車製造商名單上,並無大眾、戴姆勒和寶馬。
新冠疫情擋不住 大眾汽車盈利創紀錄
危機何在?! 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收入超過以往任何時候。這家康采恩再度提高了今年的盈利目標。
忘掉特斯拉吧!太陽能電動車來了
這可不是普通的電動汽車,而是利用太陽能的新科技。在慕尼黑一個工業園區,德國一家初創公司展示了一款更環保的汽車。
晶片短缺現象繼續 汽車工業大受影響
英特爾公司預計,全球範圍半導體缺貨現象還將延續。這讓眾多經濟部門都頭疼不已,德國汽車業更是首當其沖。
媒體: 特斯拉擬在中國發起召回行動
在全球最為重要的汽車市場中國,特斯拉可能將面臨一次沉重打擊: 由於其自動駕駛系統存在被無意激活造成事故的風險,特斯拉不得不對數十萬台車輛進行軟體更新。
尼桑前總裁戈恩一怒中斷DW採訪
尼桑前總裁卡洛斯‧戈恩在接受德國之聲「Conflict Zone 」欄目專訪時,突然以採訪記者Tim Sebastian 「動機惡劣」為由中斷了採訪。
德語媒體:不是拜登的應聲蟲!
拜登歐洲之行對中國的態度引起《日報》的注意,該媒體指出,不是所有的G7領導人都附和拜登的說法。德國《經濟周刊》則關注到中國電動汽車進軍歐洲市場。
中國汽車來了 德國人會買嗎?
德國國際機動車製造商協會指出,「相當多」中國車商正在進入德國市場,"我們預期,我們遲早也將接受中國品牌"。一項市場調查顯示,德國近一半車主對購置中國汽車持開放態度。
沒說實話:大眾集團前董事長被起訴
柏林地方檢察署對大眾汽車集團前董事長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 )正式提告,指控他向聯邦議院排放醜聞調查委員會做了虛假陳述。
大眾安然挺過新冠危機 全靠中國市場?
儘管遭遇新冠大流行瘟疫和晶片短缺,但利潤仍創歷史新高:今年首季,大眾汽車集團及其所有汽車品牌均獲史上最佳業績之一。
德國出口強勁復甦 中國市場功不可沒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德國出口型企業已經渡過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重新回到增長軌道。而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德國出口業預計會有進一步的良好表現。
中國蟬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德企太依賴中國?
中國連續五年保持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德國經濟部批評,中國從歐洲的開放市場中獲利,德國企業卻在中國受到掣肘。基民盟議員呂特根認為,德中貿易是一段雙向關係,德國應致力讓中國市場保持對德國的依賴性。
德語媒體:促中國轉型 拜登出新招
拜登邀請各國首腦,包括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參加氣候峰會引起德媒關注。《每日鏡報》指出,這位美國總統正試圖用一種新的方式促進北京轉型。此外,上海車展上玲琅滿目的中國電動車型吸引了《商報》的目光。
巴基斯坦一豪華飯店外發生汽車炸彈襲擊
一枚汽車炸彈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大都市奎達(Quetta)一飯店停車場爆炸,炸死炸傷多人。塔利班稱對襲擊行動負責。 外界懷疑,由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率領的一個中方代表團可能是襲擊目標。
2021上海汽車展 值得關注的亮點
上海國際汽車展對於全球車商來說,早就變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背靠著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奪中國者奪天下」已經成為全球車商的共識。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有哪些新的亮點值得你我關注呢?
維族強迫勞動議題延燒 大眾汽車新疆廠受質疑
正積極推動電動車丶期待在中國市場取得一定市佔率的德國大眾汽車,2013年啟用其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的工廠。然而,面臨新疆強迫勞動議題爭議不斷,該公司也不得不面對回應外界質疑。
大眾在華汽車銷售猛增
因需求旺盛,今年年初以來,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在中國的汽車銷量明顯高於新冠危機之初的2020年首季。
美國針對與中國競爭召開聽證會:科研經費落後
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主席坎特威爾(Maria Cantwell )指出,美國聯邦政府在科技研發的投資是45年以來的最低點。
拜登召集晶片峰會 呼籲業界共克時艱
美國總統拜登向高科技行業總裁們發出強烈呼籲,要求他們為解決晶片短缺的問題貢獻力量。美國的晶片和半導體元件供應出現缺口,使本土經濟受到影響。白宮計劃出資數十億美元推進晶片的生產。
減少對美依賴 華為聚焦軟體和智慧型汽車零件
在美國制裁不減的情況下,華為有意尋找新的業務重點。該集團高層表示,將加強軟體能力,投資對先進工藝技術依賴性較低的領域,以及智慧型汽車零件製造。
馬斯克:特斯拉若做間諜,公司會被關閉
中國軍方禁止特斯拉汽車進入其園區,理由是車上安裝的攝影頭存在安全隱患。馬斯克表示,如果特斯拉汽車被用於間諜活動,他的公司將會被關閉。
賣成白菜價 德國領跑歐洲電動汽車市場
如果把歐盟看作單一市場,全球最大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頭把交椅就已經不再屬於中國。同時德國是歐盟各國中,電動汽車(EV)保有率增速最快的國家。電車在德國已經賣出了「白菜價」。
印度願向特斯拉提供全球最優惠生產條件
印度有意向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提供盡可能多的優惠條件,保障其生產成本將低於世上其它任何地方,以吸引特斯拉在印度造車。
未來汽車——輪子上的計算中心
汽車行業正處於一場變革之中。專家們一致認為,軟體驅動型企業將在未來主導該行業的發展。像大眾、戴姆勒和寶馬這樣的領軍企業可能會失寵。
晶片是如何成為了「數字時代的石油」?
如果你現在苦於買不到新的PS5,恐怕要埋怨全球晶片短缺的現狀。晶片短缺意味著什麼?圍繞其供應又存在著怎樣的地緣政治複雜性?
上一頁
第10 頁,共3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