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春季峰會:重新定義「裡斯本戰略」
2005年3月23日有關改革歐元區穩定公約的爭論終於得出了結果。歐盟25國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在春季峰會之始,就歐元區穩定公約修正案進行了磋商,並一致通過了這一妥協方案。歐元區穩定公約的標準一如既往,但如果某個成員國赤字超標,則不會象過去那樣立即受到布魯塞爾的制裁。修正案規定,在例外情況下可以提高赤字水準,如兩德統一、法國的國防開支以及其它與歐盟統一進程相關的特別開支等。
本屆峰會的中心議題則是5年前在葡萄牙首都確定的所謂的「裡斯本戰略」。但這一戰略迄今為止沒有實現歐盟經濟穩定增長的目標。相比之下,歐盟是世界範圍內經濟增長最為緩慢的地區。歐盟輪值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表示,現在必須實現一個新的開端。
「裡斯本戰略必須擁有現實意義。迄今它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果,因此必須重新進行定義,根據的則是歐洲在競爭和經濟增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歐洲國家必須增強其經濟領域的競爭能力,結束經濟低迷的現狀,使競爭和經濟增長最終為實現社會互助做出貢獻。」
新的「裡斯本戰略」規定到2010年為止,經濟增長率達到每年3%。今後幾年內應創造大約6百萬個工作位置。所有成員國都表示,將加強對研究和教育的贊助。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視裡斯本戰略為其工作重點,旨在提高經濟增長率,並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此外,裡斯本戰略的其它組成部分還包括在服務行業實現歐盟共同市場的自由化。但由此不應導致所謂的「薪水和社會傾銷」,致使西歐國家喪失大批工作位置。鑑於法國和德國的堅決反對,歐盟委員會就此制定的計劃必須進行根本的修改。而東歐新的歐盟成員國則認為,有關服務行業自由化的指令將為本國公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儘管有關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令的探討並沒有被列在本屆歐盟峰會的官方日程上,但從外交圈內傳出的消息說,英國首相布萊爾傾向於推遲有關的決定。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們原計劃於今年6月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但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德國總理施羅德則認為,對重要的貿易大國中國實行武器禁運已經不合事宜,沒有人願意向中國大規模出口武器。歐盟計劃通過嚴格的規定限制其成員國進行武器交易。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