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äische Bankenreform
2012年10月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內部市場專員米歇爾‧巴尼爾( Michel Barnier)委託前任專員、現任芬蘭央行行長埃爾基‧利卡寧(Erkki Liikanen)就歐洲銀行系統的改革起草一份報告。利卡寧強調,他和他的團隊在不受政府或游說團體干預的情況下實施了這項工作。所提交報告中的一些建議可能會引起許多銀行的不滿。最重要的建議是:具有一定規模的風險投機交易必須同銀行零售業務相分離,以免普通客戶和存款人或者納稅人也受到銀行高風險投資業務的牽連。
通過最近的金融危機,利卡寧得出的結論是:"私人獲取利潤,公眾蒙受損失。"他認為,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宣傳強調,由於大銀行對於銀行系統的重要性,因而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由納稅人救助,就將錯誤的激勵這些銀行進一步冒險。按照專家們所提出的建議,今後一旦銀行出現問題,便可以將投資業務與普通銀行業務進行拆分。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佩爾‧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ück)也提出類似論點。
消費者將雙重受益
利卡寧還建議,為預防風險,銀行需要持有更多的自有資本以及限制高管的獎金。所有這些改革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銀行應對損失的能力,降低風險,在銀行面臨倒閉的情況下減少社會負擔和政府擔保的必要性。"
但是利卡寧同時希望增加銀行界的透明度。他認為當下的銀行系統關係複雜,缺乏透明度。利卡寧說,銀行改革將能夠使消費者雙重受益。其一是降低風險後,消費者不必再為別人的錯誤承擔責任,其二是通過提高透明度可以促進客戶業務領域的競爭。
並非"全能銀行"的末日
利卡寧已經預料其建議將招致批評。各銀行尤其反對進行業務分割,有些人稱這是在對銀行進行瓦解。利卡寧認為這種說法不妥。他表示:"傳統的歐洲模式的全能型銀行會原封不動地予以保留,因為業務拆分是在同一個銀行集團進行。"利卡寧說,歐洲的銀行對企業和家庭融資的重要性超過世界任何地區的銀行。他希望歐洲的銀行系統更加穩定,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應對危機。
作者:Christoph Hasselbach 編譯:李京慧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