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各國失業率居高不下
2003年2月6日與歐盟各國相比,德國的失業率居中,正好等於歐盟的平均失業率。根據歐盟統計局本星期一發表的統計數字,歐盟去年12月的平均失業率仍然保持在11月水準上,為8.5%。盧森堡失業率最低,為2.7%,西班牙以12%高居歐盟失業率榜首。
對柏林的紅綠兩黨聯合政府來說,歐盟統計局的失業率統計數字是一服安定劑,因為德國的失業率處於歐盟8.5%的平均水準上。不過,按照德國的統計數字,德國去年12月的失業率超過了10%。
歐盟統計數字與德國統計數字的差別是這樣形成的:歐盟統計局只登記了目前沒有工作、今後兩周內能夠重新開始工作的失業人員,而德國統計的失業人員中也包括了在可見的未來根本不再尋找工作的人員,這批人為數不少,估計有120萬之多。所以,當時任勞動部部長的裡斯特曾想把德國的統計方法並入歐盟統計方法。
紅綠兩黨聯合執政的協議規定,今後應以歐盟的統計規則為德國統計方法的基礎。為此,反對黨指責聯邦政府「粉飾太平」。聯邦政府說,這樣做是為了能與布魯塞爾發表的統計數字做比較。現在的狀況是,在歐盟內部,德國的政策在國外的名聲畢竟比國內好。不過,在失業問題上,德國在歐盟國家中也是排在後面的。按最新統計數字,是倒數第四。
失業人數比德國多的國家只有法國、芬蘭和西班牙。西班牙的原有職工中,有12%失去了工作,青年人的情況更糟糕,五分之一的西班牙青年在找工作。這方面,德國的情況相對要好一些,有十分之一的年輕人沒有工作,僅次於奧地利、丹麥和愛爾蘭,在歐洲名列第四。
此外,在整個歐盟範圍內,勞動市場狀況不佳的受害者是婦女。失業婦女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失業人員。在歐盟十五個成員國中,盧森堡、荷蘭、奧地利、愛爾蘭和丹麥幾乎可以算作是全部就業。
然而,荷蘭正在出現轉折。今年年初,位於荷蘭的歐盟最大電器製造廠家飛利普宣佈裁減幾千個工作職位。同時,荷蘭人的消費信心急劇下降,其程度超過了任何一個歐盟國家。
德國、法國和希臘的消費者也對未來十分悲觀,沉重的稅務和社會保險等負擔以及行將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導致了社會籠罩著一片壓抑氣氛。歐盟委員會說,歐盟各國的消費者信心降到了1997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