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三駕馬車到莫斯科
2007年2月5日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在烏克蘭,由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率領的所謂歐盟三駕馬車一行都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達成夥伴與合作協議起到推動作用。莫斯科原則上願意與歐盟簽署該協議,但在歐盟內部,波蘭仍然抵制與俄羅斯談判,因為兩國在肉類出口問題上依然爭執不休。
德國總理梅克爾兩周前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時對該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表示樂觀:「我希望,歐盟方面能夠很快開始談判,這樣我們就可以對1994年還不可能預見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商討,包括外交政策,安全政策,能源安全,以及在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如何交流訊息,共同協商的機制。」
梅克爾此言是在暗示數周前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風波。當時兩國之間有關油價的爭執,導致俄羅斯向西歐原油輸送的中斷。梅克爾一月初曾表示,歐盟不能接受俄羅斯不和歐洲協議夥伴商量就單方面做出決定。
施泰因邁爾此行的目標之一是商討歐盟與俄羅斯展開夥伴與合作協議談判的時間表,盡可能讓談判在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也就是2007年上半年開始。現有的協議今年秋季就將到期。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向明鏡周刊表示,球現在在布魯塞爾腳下。拉夫羅夫對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表示出相當的批評態度。他說,歐盟看來依然認為俄羅斯必須得乞討些什麼。這是錯誤的態度。雙方關係中經常都會出現不公平的情況,用拉夫羅夫的話來說,就是俄羅斯做出了讓步,但卻什麼都沒有得到。此外,在其它國際議題上,俄羅斯也與歐盟存在分歧,比如如何對待伊朗以及其核計劃,科索沃的獨立問題。俄羅斯只接受一個塞爾維亞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歐盟卻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一致的解決辦法,歐盟反對科索沃完全獨立,贊成科索沃取得有限的自治地位。
在離開莫斯科前往貝爾格萊德之前,施泰因邁爾和索拉納還將在烏克蘭做短暫停留,並在那裡吹響歐盟與烏克蘭就夥伴合作協議展開談判的起跑哨。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雅戈爾說:「這對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給歐洲的鄰邦政策注入更多活力是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的首要任務之一。為此,我們的第一個對象當然是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