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歐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有重要政治、經濟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截止2014年共有28個成員國。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1/4年輕人住「媽媽飯店」 兒子更「戀家」
德國超過四分之一的年輕人還住在父母家。租客協會認為,這跟德國房租居高不下有關。歐盟平均水準離家更晚。最早離家的是北歐國家。
調高對華關稅?美商業團體尋求公開聽證會
逾百個美國商業團體向拜登政府發出呼籲,希望對方延後計劃,再多給他們一個月對加徵高關稅事宜發表意見,並尋求召開公開聽證會。與此同時,也有美國商業團體要求對中國進口商品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
澤倫斯基:烏克蘭和平峰會將見證歷史產生
為期兩天的烏克蘭和平峰會周六開幕,尽管主辦單位瑞士已經致力於降低各界對於取得成果的期待,但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仍然表示對峰會抱有很高希望。俄羅斯和中國缺席此次會議。
德語媒體:歐盟關稅迫使歐企減小對華依賴
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之決定,依然是德語區各大報刊爭論的話題。《商報》刊發了一正一反兩篇評論,《經濟周刊》則刊登一篇專欄文章,分析加徵關稅的利弊。
德國期待中國在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上「認真採取行動」
德國政府寄希望推動「友好的」解決方案,阻止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祭出的懲罰性關稅生效,或至少放寬關稅。下周,德國經濟部長將訪問中國。
歐中人權對話在即 歐盟發布年度香港報告
歐盟周四發布年度有關香港的報告。歐委會副主席波瑞爾表示港人自由權持續被侵蝕。人權組織呼籲暫停與中國的人權對話,採取更有效的措施。
拒絕執行歐盟難民政策 匈牙利被罰重金
歐洲法庭對匈牙利做出高額罰金的裁決,理由是該國拒絕執行歐盟的難民規定。匈牙利需要繳納兩億歐元罰金以及每天一百萬歐元的強制金。
德語媒體:關稅到底是邪路還是正當防衛?
周四的德語區各大報刊紛紛就前一天歐盟委員會公佈的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決定發表評論。《標準報》強烈抨擊這一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認為弊大於利。《奧格斯堡匯報》和《南德意志報》則讚揚了歐盟籍此有分寸地回擊中國的「削弱西方經濟」之地緣戰略。
歐盟對華汽車關稅:征多少?怎麼征?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公佈了擬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臨時關稅的決定,新的關稅額到底有多高?為什麼各家車企會面臨不同的關稅?歐中之間是否還有迴旋談判的餘地?
歐盟「棒打」中國電動車 中國拿什麼報復?
歐盟已經宣佈,即將從7月初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最高可達38.1%的懲罰性關稅。為什麼歐盟政策制定者會將矛頭對准中國電動車並且如此之不滿?中國又會採取哪些報復性反制措施?
歐企不挺對中加關稅 食品業憂成北京報復對象
面對歐盟提高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中國商務部和官媒皆透露中方可能採取反擊措施。如今不只歐洲汽車產業反對歐盟的做法,國際食品業者也擔憂成為中國報復的目標。
關稅爭議: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最高38%關稅
歐盟認為,中國產電動汽車受到不公平的補貼,如今可能採取措施。目前還有談判的緩沖期,歐盟成員國也有反對意見。
德語媒體:沒有台灣 就沒有人工智慧
六月初舉行的台灣國際電腦展,再次顯示了台灣在晶片和人工智慧領域所佔據的全球霸主地位,也凸顯了台海安全,對整個世界是何等重要。
歐盟盟歌——貝多芬歡樂頌
貝多芬第九交響樂「歡樂頌」是歐盟盟歌。它以音樂為語言,傳遞著歐洲自由、和平、團結的價值。
調查: 80%德企贊成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決定本周將要對外宣佈。德國政府以及汽車產業界均表示,此舉將弊大於利。但一份調查顯示,有8成德企認為歐盟的政策至少部分合理,如果中國電動車受到不公正補貼。
歐洲議會極右翼勢力抬頭 歐盟對華政策是否轉向?
極右翼勢力在本屆歐洲議會大選中崛起,不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歐盟對中國日益強硬的經濟政策不太可能由此做出大幅改變。但右翼勢力的增強可能會使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更多地集中在貿易保護上,而不是人權和價值觀問題上。
德國經濟界呼籲歐盟推進改革
此次歐洲議會選舉中顯現出的"右轉"勢頭,也在德國經濟界引起強烈反響。經濟界代表呼籲歐盟將發展經濟,完善內部市場作為優先選項。
2024大選後:歐洲集體向右轉?
大約3.6億名選民參與了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初步結果顯示,歐洲整體的政治天平向右傾斜,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在法、德、意等國的支持率明顯上升。
德國「汽車教父」:歐盟若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將帶來嚴重後果
德國著名汽車經濟專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周一警告,歐盟若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將給消費者和能源轉型帶來嚴重後果。外界預計,歐盟本周將宣佈對中國電動車徵收臨時性懲罰關稅。
歐盟本周將宣佈對中國電動車徵收臨時性懲罰關稅
儘管經濟界不斷發出警告,歐盟委員會本周預計即將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性懲罰關稅。歐盟指責中國向電動汽車製造商提供補貼來扭曲競爭。分析師預測,歐盟會在目前10%的基本關稅基礎上額外徵收10%至25%的懲罰性關稅。
歐洲議會極端勢力席次增 親華影響力擴大?
歐洲議會選舉初步結果出爐,大致延續原來的黨團結構,由中間派取得最多席次。然而,極右、極左陣營的席次明顯增長,衝擊德國、法國政壇的傳統勢力,也引發部分人士擔憂這可能讓歐洲議會出現更多「習近平的朋友」。
德語媒體:假如中國是一傢俬營企業
《資本》雜誌將中國比作一傢俬營股份制企業,習近平則被比作只會政治掛帥的無能總裁,建議投資者最好遠離這家公司的股票。《經濟周刊》則注意到歐盟正醞釀針對中國廉價電商的新規,並批評歐洲人的行動太過遲緩。
歐洲能否確保其關鍵原材料的供給安全?
隨著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的生效,歐盟27國正在尋求實現礦產供應多樣化,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它是否能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獲取足夠的礦產資源呢?
對中國電動車加關稅 德車企:並非上上選
歐盟或在美國之後,也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有德國大型車企認為關稅並非上策,中國政府或祭出反制措施,反而傷及本土業務。而歐盟若是徵收關稅,關稅多高才能產生影響?
被歐盟列為超大平台 Temu須遵守更嚴格規定
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旗下的跨境平台Temu今後必須遵守歐盟更嚴格的規定。根據《數字服務法案》,歐盟委員會將其歸類為「超大型線上平台」。
美國宣佈就47人案向中港官員實施新制裁
美國國務院5月31日發表聲明,呼籲香港當局立即釋放遭到不公正拘押的人士,並宣佈對對負責執行國安法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官員實施新的簽證限制。
歐盟譴責香港法院判14名香港泛民主派人士「顛覆」罪成
香港高等法院5月30日判決"47人案"中14名不認罪被告犯下"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澳洲对此表達深切關注,歐盟稱此案破壞了人們對香港法治的信心。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特區執法和司法機關,堅決反對個別國家干涉中國內政。
德媒:歐盟推遲就中國電動車關稅宣佈決定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已進行了9個月。外界原本估計歐委會將在下周就加徵關稅做出決定,但布魯塞爾傳出的最新消息稱,這一宣佈將推遲至少數日。
歐洲議會大選:怎麼選? 選什麼?
歐洲議會選舉將於六月登場,是全球最盛大的民主活動之一,歐盟27個國家近4.5億公民將選出720名議員。
政治議題並非全部:馬克宏夫婦到訪柏林
在雙邊政治關係呈現緊張態勢的大背景下,法國總統馬克宏夫婦開始了對德國的國事訪問。除高層政治會談之外,馬克宏夫婦也將同德國普通民眾進行接觸。
歐盟通過人工智慧法
歐盟就人工智慧的應用制定了統一的法律規範。這也是世界上首部人工智慧法,它有可能會成為該領域的全球樣板,但它也能跟得上人工技術進步的步伐嗎?
德語媒體:歐洲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
美國宣佈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達100%的關稅,歐盟委員會也在醞釀相關舉措。《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歐盟是美中爭相拉攏的對象,然而只要歐盟內部不團結一致,其掌握的「王牌」也會變得棘手。
美歐欲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中國威脅反制
美國宣佈自8月1日起將對華電動汽車關稅提高至100%,歐盟也考慮獲徵收「針對性關稅」。中國歐盟商會則發出警告,北京或將祭出反制措施,對歐美出口的大排量汽車徵收最高25%的關稅。
昔日仇敵 今日盟友
德國與法國曾經是死敵,二戰後,兩國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成為了歐洲穩定的基石。
更多歐盟國家願意承認巴勒斯坦國 原因幾何?
西班牙和愛爾蘭帶頭推動承認巴勒斯坦作為主權國家。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跟進。各國與巴勒斯坦之間都有怎樣的聯繫?
歐洲議會選舉:德國16歲年輕人也可以投票啦!
「準備好迎接第一次」——下調投票年齡至16歲後,德國將有一百多萬年輕人可以參與投票。早該如此了?
德語媒體:「美國恐懼」、「法國恐懼」和「德國恐懼」
針對美國最新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100%特殊關稅的政策,德國媒體紛紛發出譴責聲音,認為這是美國選戰期間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但在歐盟該如何應對的問題上,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歐盟制裁歐洲之聲和三家俄媒
歐盟指責新聞平台歐洲之聲(Voice of Europe)散佈親俄宣傳,並決定對其實施廣播禁令。同時遭到制裁的還有「俄新社」等三家俄羅斯媒體。
德國經濟學家:對中國電動車關稅加碼是一種政治表態
美國宣佈對中國電動車等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對中國的出口經濟會造成多大影響?中國電動車出口的重要市場歐盟有會作何種反應?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貿易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辛茨(Julian Hinz)。
德語媒體:一場貿易戰的開始
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等徵收懲罰性關稅,中國恐怕不會無動於衷。歐盟也正在調查中國的一系列產品。一場貿易戰是否要拉開序幕?
德語媒體:徵收電動車關稅 德法意見不一
周二美國宣佈,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歐盟是否也會採取跟進措施,目前並無定論。德法兩國在是否應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問題上,意見並不統一。
不顧數十萬人抗議 喬治亞议會強推「外國代理人」法
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警告沒有奏效:喬治亞领導層強力推出了一部法律,而這可能危及該國加入歐盟的前景。此前該國連續數周爆發反對該法律的大規模抗議。
兩家中企退出羅馬尼亞太陽能園區競標
因涉嫌接受非法國家補貼,歐盟對中國兩家太陽能企業展開調查後,上述兩家企業已經撤回了在羅馬尼亞太陽能園區的競標申請。
德語媒體:習近平讓歐洲自爆弱點
上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結束了對法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歐洲三國的訪問,《法蘭克福匯報》繼續分析習此次歐洲之行體現出的歐洲的「短板」。《日報》則關注了歐盟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持續下降。
歐盟通過首部打擊暴力侵害婦女行為法律
歐盟通過了首部打擊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的法律。除嚴懲家暴外,該法律要求所有歐盟國家將切割女性生殖器官、強迫婚姻和網路騷擾定為刑事犯罪。
習近平訪歐之行破壞了歐洲的團結嗎?
習近平的歐洲之行在貿易和烏克蘭等問題上幾乎都沒有取得突破。有專家認為,此行表明中國的總體戰略是「破壞歐盟的團結」,同時增加對個別成員國的影響力。
歐盟商會調查:在華企業市場信心持續下降
中國2023年初重新開放後,並未出現預期的經濟強勢反彈。歐洲企業在華營商更困難,除中國內需疲弱之外,有關優先本土企業或者不清晰的規定,也增加了不確定性。半數受訪企業計劃削減成本,其中包括通過裁員。
德語媒體:習近平歐洲三國行暴露「歐洲在地緣政治上處於第二梯隊」
德國《商報》發表客座評論指出,習近平在歐洲之行中訪問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並非巧合,匈牙利就經常阻止歐盟就中國問題做出聯合決議,充當特洛伊木馬。因此「歐洲人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越團結,就越能影響北京的行動」。
塞爾維亞與中國簽署歷史性協議 構建「共同命運體」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訪問塞爾維亞期間,令其成為首個與中國簽署「新時代命運共同體」協議的歐洲國家。此協議預示中國和塞爾維亞將開展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協議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
阿斯利康在全球下架Vaxzevria新冠疫苗
英國和瑞典合資生物製藥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佈,全球下架新冠疫苗Vaxzevria。理由是目前新冠疫苗供應過剩,導致市場對該款疫苗的需求大幅下降。歐洲藥品管理局已經撤銷了Vaxzevria疫苗的營銷授權許可。
上一頁
第8 頁,共134 頁
下一頁